两个月后……
————————————————————————
“哐当!”
“哐当!”
采矿的凿石声,还有独轮车行走时发出的声响。在这个不大的山洞里,将近一百多名工匠正努力开山取石。
他们举起锄头然后重重落下,在这里他们挥洒着勤劳的汗水,努力的凿开一座座山岩。这些工人们有着一双粗健有力的肩膀,和有些黑沉的铜色皮肤。眼神坚毅的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老李,今天的进度怎么样了?”
一名浑身大汗的壮汉走了过来。他一边走,一边用搭在肩头上湿过的摸布擦拭着面孔。
他是唐安城五大矿点的矿主之一,名字叫做黄秋。此人最早是在唐安城还是唐镇的时候,第一批被唐王招募的工农之一。当初,唐王为了修建一条通往唐镇的水渠堆积水源而大兴土木。一共招揽了两队工农,而当时黄秋就是参与这项工程里二十名矿工中的一个。
与黄秋同一届的工农如今就只剩下他和另外三人,剩余的十六个人里有几乎一大半都死在了那天夜里。只有他和其他三位好友在尸堆里捡了一条命。而此时坐在黄秋面前,一个一脸胡茬的黑色汉子正是与他同批次的李庆。
“还行吧,总算是能对上面有个交代。”
他们作为资格最老也是最先追随唐王脚步的人,此时他们早已经都是一个地方上的工地领袖。黄秋带领着唐安城西南矿点的一百二十余人,负责为唐安城每日的城墙扩建提供足够的石料。李庆是唐安城同样西南矿点的零头人之一,只不过他所负责的是铁矿,他的矿点距离这个石矿只有不足五里地。所以只要工地上没有出啥大问题,这两人都会找机会坐在一起,忙里偷闲的在工地上聊了起来。
“今天,你们那边拿走了多少存货?”
“不算少了,大约是最近的三分之存货全部都被搬走了。你那边呢?”
“嗨,到底是干着吃铁的活就跟咱这群石头缝里混的不一样。不多不少,刚好一半!”
两人刚刚坐下来,就立刻聊开了。
黄秋裸露着自己的上半身坐在一块石头上,他和李庆开始聊了起来关于最近唐安城的种种变化。首先他们就先从最近唐安城突然加大了收购力度和增大铁石产量等地方展开了讨论。不得不说的是,自打唐王他们回来以后没过多久,整个唐安城似乎就一直处于一种高速发展的状态下。
远的不说,前不久刚刚修建好的六条高架水渠就是最好的例子。原本,那是打算分工三批,每批五十人,每次修筑三分之一路程按照一个月的轮流模式在月底才能够完工的。可是就在昨天这六条水渠就彻底修整完毕了,而距离之前打算的一个月完工还有着十三天的差距。
还有,前不久城里突然又涌进了一批居民。虽然大家早已经对城市里突然多出人口习以为常,可是这次的规模未免有些大了。
“你说最近这城里是不是要出啥大事了?老李你跟我说实话,你和那群打铁的人熟悉有没有啥小道消息?”
李庆翻了翻眼皮,一脸无谓的表情说道:“行啦,省省你那爱八卦的性子吧。这城里啊不管发生啥事不都有咱们的唐王在么,只要大人还在那里你就别在那里瞎操心了。而且咱们这还能有啥事啊?不就是又有一群人住进咱们唐安城了么?”
说罢,李庆弹了弹自己的脚底,将钻进自己鞋子里的石子统统抖落了出来。黄秋对李庆的态度大为不满,用抱怨的语气说道:“嗨嗨嗨,别忘记咱们俩可是老伙计了。你就和我说说,你瞧这最近唐王大人又是石头,又是铁,还有一大堆干粮储存起来究竟是打算干啥啊?前不久大人才从那群蛮族手里夺取了那么一大批的物资,干啥不行啊?可为啥这个时候还不停的加快生产,简直就像是催命一样。”
黄秋一手指了指自己身后的矿洞,冲着李庆说道:“你是不知道老李。我们这群人现在可是三班轮倒了。今天和昨天负责来验收货物的统计官一共来了四批!整整四批啊,每次都是成双成对的来。我告诉你这城里八成是要出事,而且一定不会是小事!”
“行行行,得了你啊。”李庆厌倦似的摆摆手,然后只见他四处瞄了一眼确认没人在偷听后,李庆悄悄向黄秋摆了摆手。
黄秋咧嘴一笑,他就知道老伙计靠得住。
“咋滴?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庆无奈的瞥了黄秋一眼,瞧他那副嬉皮笑脸的德性李庆就想要暴力。不过为了自己的耳根子能清净点,他还是决定稍稍透漏一点消息。
压低了嗓门,李庆俯首在黄秋耳边悄悄说道:“我告诉你,听说最近内务府那边还有军部那里在为某件事情发生争吵呢。我问你,你还记得不记得当初唐王大人下令军,内,分部各司其职这件事情?”
黄秋点点头,他说道:“当然记得。唐王殿严令禁止军方插手大唐内务,同时也勒令内务府的条令无法干涉军队。说是为了政军分家,各司其职,这样子才能事半功倍。不过这件事情当时没多少人反对啊,魏征魏大人和秦大人可都是当时就点头的。怎么?”
“嗨,问题就出在这里。最近一次远征咱们不是赢了么?”
“是啊!”黄秋不解的点点头。赢了难道不是好事么?咋滴还能出啥问题么?
“你有所不知,上次战役实际上也暴露出咱们的军队很多缺点。就像秦大人说的,首先他们北衙禁军的训练场地非常单一,步兵倒还好说。可是弓兵以及攻城兵就一直缺乏训练场地。导致他们在上次攻城战的时候,弓兵几乎没有发挥的余地。还有,听说最近大人们打回来的那批战马也欠缺一个养殖场地,那可是整整四百多匹好马啊,这让本来打算组建骑兵的秦大人好一阵懊恼呢。”
“欠缺养马场?那好办啊!直接让唐王下令咱们给他建一个就是了!”
李庆撇了撇嘴,一脸不屑的表情瞅着黄秋说道:“你说建就建啊?这事还要看内务府那边点没点头呢。这不,魏征大人以民生为大当理由,率先征用了原本打算用来建造马场的资源。你没看到最近城里突然多了好些叫什么……啊!公共厕所和下水道的工程么?还有最近新建的聚英阁不也是在大张旗鼓的盖楼么?魏征大人说这些都是为了聚集民心,安抚百姓的大好政策,容不得往后推。”
黄秋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有些茫然的点点头。好像这么一说,确实挺有道理的。
李庆见黄秋点了点头,于是又继续说道:“为百姓做好事自然是一件功德,所以唐王殿下也不好说什么。可是秦大人那边就不干了,前不久面见唐王的时候秦大人当场就提出要朝廷拨款的事情。理由是再漂亮的东西,不属于你能有什么用?秦大人立张优先军队发展,他希望能够立刻组建起一批训练有素的队伍来保卫唐安城。而且这次他还提出要骑,弓,步三军最好同时发展扩张。”
“啥?这是为什么咱们唐安城哪有那么多人和物力支撑啊?!”
李庆用拳头轻轻砸了黄秋一下,口中笑骂道:“笨!你忘记前不久咱们缴获的那批物资了?我告诉你,秦大人等这一天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自打咱们那个北衙禁军成立以后,他那颗焦虑的心估摸着所有人都能看清。”
“这话咋说?”
“你瞧,说你笨你还真笨。北衙禁军啊,天子脚下的禁卫军啊。当年咱们大唐鼎盛时期,北衙禁军就是整个大唐的精锐所在,上达天听,下达百官。人数最多的时候曾今达到五万!秦大人本来又是御林军出身,你说他能不想早日恢复往昔的禁卫风光么?别忘记,咱们这次缴获的物资……”
李庆四下瞅了瞅,压低着声音道:“我听那群老铁匠说,如果那批物资全部用来武装的话。咱大唐只要顶得住人口压力,轻轻松松破万啊!”
嘶,黄秋当场倒吸一口冷气。
上万人啊,这可是至今为止比整个唐安城人口加在一起还要多上三倍的军力啊!感情这已经不是在慢慢发展,而是彻彻底底的全民皆兵了。不对,就算全民皆兵还勾不上三千人呢,感情这次咱大唐真的赚翻了?
“那咱们的王是咋决定的?同意秦大人的提议了?”
李庆叹了一口气,解释道:“废话,这不就是最近咱们的储量加速递减的理由么?但准确来说是两边都同意了。唐王决定民生建设不能少,军队发展也要上…上…上什么鬼道(轨道?)用唐王大人的话就是两手都要抓,而且除此以外大人他自己还有三项工程准备动工呢,要不然能让你们三班轮着倒么?”
“我问你。”李庆对黄秋开口道:“你可记得咱们城西那片荒废区?”
黄秋点点头。他自然知道城西那片未开发区。听传闻说是上边为了应对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而预留的一块地。
“听过,不是哪里已经很久没人去了么?”
李庆微微眯起眼睛,看着天空上的蓝天幽幽说道:“那片土地从今往后恐怕是要热闹起来咯。”
“怎么回事?”
“你忘了?两天前突然又有一大批人进驻咱们唐安城了。同时他们就被安排在城西那里了。不过这当中有一点不同的是,那些人里面没有一个是干庄稼活的。全部都和咱们一样,靠体力和手艺混饭吃。而且我听说那里已经不再是荒废区,大人打算在那建立起工厂!那一千多号人都是奔着那个去的!”
“工厂?啥是工厂啊!?”
黄秋好奇的瞪大了眼睛问道。李庆摇摇头,他自己也不知道什么叫工厂。他只是听人家说那里以后就是军工重地了,未尽特别许可任何人都不能擅自接近那里,就算是御林军也只能在外围晃悠而不能进到里面去。
“听说前几天在咱们唐安城的几个铁匠铺都已经搬过去了,临走前有一个老铁匠告诉我。那里被唐王大人命名为军工厂,以后那里的一切都要保密。如果泄密的话,最重可判通敌叛国罪,按律杀无赦!”
黄秋被吓得一脸铁青,当场就跳了起来一把捂住了自己的脖子。
“姥姥的,那里咋那么吓人?!”
“废话,不吓人能用得着在外墙驻扎两百名警卫么?!”
就在李庆和黄秋聊天的时候,忽然间,一名矿工从另一座矿场里奔到了这里。
他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石头上和黄秋聊天打屁的李庆,急急忙忙,他就奔了过来。
“李…李庆!快、快跟我回去,内务府那边来人了要咱赶紧上交今天的份额!”
听后,李庆和黄秋两人对视一眼,互相露出一副了然的表情。
“哎,没办法。为了大唐咱们就辛苦点好了。”
李庆从石头上坐了起来,伸了个懒腰说道。
“哈哈哈哈,行那就这样吧。我这边也要换班了,你赶紧回去免得误事。”
挥挥手,两名老伙计在山野间互相告别后就回到了各自的岗位。
他们虽然只是唐安城普通的一名成员,但是他们却时刻关心着这个国家和这座城市。尽管没有什么高贵的身份,可他们对大唐的忠心却值得夸奖。
而且,经过他们俩人的对话。基本上包揽了这一个多月里大唐发生的所有大事,其中就包括了大唐军队的扩建,民生的建设,军工厂的提议还有被放进行程里的流水线生产。这些都是为了日后的崛起而做的准备。
但没人知道这一切还只是开始,第二天。
唐王向所有唐安城的居民们宣布了一个震惊所有人的消息,那就是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军事制度的再分配。
这次的改革内容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大唐所有的部门,其中以军队受到的影响最大。然而,在这次改革中最为令人的惊讶的还不止这些。真正震惊所有人的是唐王在这次改革内容里,竟然立下了以秦法治国的根本。
众所周知,秦朝暴虐成性,二世皆亡。明明唐王深知这一切历史大事,为何还会坚持推翻以往的唐朝法律,转而以秦法立根?这一切究竟代表了什么?是唐王想要效仿秦始皇那般横扫**一统天下,还是如同秦始皇那样天下传承不到二世便会亡国?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一个月前的那个深夜……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
“哐当!”
“哐当!”
采矿的凿石声,还有独轮车行走时发出的声响。在这个不大的山洞里,将近一百多名工匠正努力开山取石。
他们举起锄头然后重重落下,在这里他们挥洒着勤劳的汗水,努力的凿开一座座山岩。这些工人们有着一双粗健有力的肩膀,和有些黑沉的铜色皮肤。眼神坚毅的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老李,今天的进度怎么样了?”
一名浑身大汗的壮汉走了过来。他一边走,一边用搭在肩头上湿过的摸布擦拭着面孔。
他是唐安城五大矿点的矿主之一,名字叫做黄秋。此人最早是在唐安城还是唐镇的时候,第一批被唐王招募的工农之一。当初,唐王为了修建一条通往唐镇的水渠堆积水源而大兴土木。一共招揽了两队工农,而当时黄秋就是参与这项工程里二十名矿工中的一个。
与黄秋同一届的工农如今就只剩下他和另外三人,剩余的十六个人里有几乎一大半都死在了那天夜里。只有他和其他三位好友在尸堆里捡了一条命。而此时坐在黄秋面前,一个一脸胡茬的黑色汉子正是与他同批次的李庆。
“还行吧,总算是能对上面有个交代。”
他们作为资格最老也是最先追随唐王脚步的人,此时他们早已经都是一个地方上的工地领袖。黄秋带领着唐安城西南矿点的一百二十余人,负责为唐安城每日的城墙扩建提供足够的石料。李庆是唐安城同样西南矿点的零头人之一,只不过他所负责的是铁矿,他的矿点距离这个石矿只有不足五里地。所以只要工地上没有出啥大问题,这两人都会找机会坐在一起,忙里偷闲的在工地上聊了起来。
“今天,你们那边拿走了多少存货?”
“不算少了,大约是最近的三分之存货全部都被搬走了。你那边呢?”
“嗨,到底是干着吃铁的活就跟咱这群石头缝里混的不一样。不多不少,刚好一半!”
两人刚刚坐下来,就立刻聊开了。
黄秋裸露着自己的上半身坐在一块石头上,他和李庆开始聊了起来关于最近唐安城的种种变化。首先他们就先从最近唐安城突然加大了收购力度和增大铁石产量等地方展开了讨论。不得不说的是,自打唐王他们回来以后没过多久,整个唐安城似乎就一直处于一种高速发展的状态下。
远的不说,前不久刚刚修建好的六条高架水渠就是最好的例子。原本,那是打算分工三批,每批五十人,每次修筑三分之一路程按照一个月的轮流模式在月底才能够完工的。可是就在昨天这六条水渠就彻底修整完毕了,而距离之前打算的一个月完工还有着十三天的差距。
还有,前不久城里突然又涌进了一批居民。虽然大家早已经对城市里突然多出人口习以为常,可是这次的规模未免有些大了。
“你说最近这城里是不是要出啥大事了?老李你跟我说实话,你和那群打铁的人熟悉有没有啥小道消息?”
李庆翻了翻眼皮,一脸无谓的表情说道:“行啦,省省你那爱八卦的性子吧。这城里啊不管发生啥事不都有咱们的唐王在么,只要大人还在那里你就别在那里瞎操心了。而且咱们这还能有啥事啊?不就是又有一群人住进咱们唐安城了么?”
说罢,李庆弹了弹自己的脚底,将钻进自己鞋子里的石子统统抖落了出来。黄秋对李庆的态度大为不满,用抱怨的语气说道:“嗨嗨嗨,别忘记咱们俩可是老伙计了。你就和我说说,你瞧这最近唐王大人又是石头,又是铁,还有一大堆干粮储存起来究竟是打算干啥啊?前不久大人才从那群蛮族手里夺取了那么一大批的物资,干啥不行啊?可为啥这个时候还不停的加快生产,简直就像是催命一样。”
黄秋一手指了指自己身后的矿洞,冲着李庆说道:“你是不知道老李。我们这群人现在可是三班轮倒了。今天和昨天负责来验收货物的统计官一共来了四批!整整四批啊,每次都是成双成对的来。我告诉你这城里八成是要出事,而且一定不会是小事!”
“行行行,得了你啊。”李庆厌倦似的摆摆手,然后只见他四处瞄了一眼确认没人在偷听后,李庆悄悄向黄秋摆了摆手。
黄秋咧嘴一笑,他就知道老伙计靠得住。
“咋滴?说吧,到底是怎么回事?”
李庆无奈的瞥了黄秋一眼,瞧他那副嬉皮笑脸的德性李庆就想要暴力。不过为了自己的耳根子能清净点,他还是决定稍稍透漏一点消息。
压低了嗓门,李庆俯首在黄秋耳边悄悄说道:“我告诉你,听说最近内务府那边还有军部那里在为某件事情发生争吵呢。我问你,你还记得不记得当初唐王大人下令军,内,分部各司其职这件事情?”
黄秋点点头,他说道:“当然记得。唐王殿严令禁止军方插手大唐内务,同时也勒令内务府的条令无法干涉军队。说是为了政军分家,各司其职,这样子才能事半功倍。不过这件事情当时没多少人反对啊,魏征魏大人和秦大人可都是当时就点头的。怎么?”
“嗨,问题就出在这里。最近一次远征咱们不是赢了么?”
“是啊!”黄秋不解的点点头。赢了难道不是好事么?咋滴还能出啥问题么?
“你有所不知,上次战役实际上也暴露出咱们的军队很多缺点。就像秦大人说的,首先他们北衙禁军的训练场地非常单一,步兵倒还好说。可是弓兵以及攻城兵就一直缺乏训练场地。导致他们在上次攻城战的时候,弓兵几乎没有发挥的余地。还有,听说最近大人们打回来的那批战马也欠缺一个养殖场地,那可是整整四百多匹好马啊,这让本来打算组建骑兵的秦大人好一阵懊恼呢。”
“欠缺养马场?那好办啊!直接让唐王下令咱们给他建一个就是了!”
李庆撇了撇嘴,一脸不屑的表情瞅着黄秋说道:“你说建就建啊?这事还要看内务府那边点没点头呢。这不,魏征大人以民生为大当理由,率先征用了原本打算用来建造马场的资源。你没看到最近城里突然多了好些叫什么……啊!公共厕所和下水道的工程么?还有最近新建的聚英阁不也是在大张旗鼓的盖楼么?魏征大人说这些都是为了聚集民心,安抚百姓的大好政策,容不得往后推。”
黄秋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有些茫然的点点头。好像这么一说,确实挺有道理的。
李庆见黄秋点了点头,于是又继续说道:“为百姓做好事自然是一件功德,所以唐王殿下也不好说什么。可是秦大人那边就不干了,前不久面见唐王的时候秦大人当场就提出要朝廷拨款的事情。理由是再漂亮的东西,不属于你能有什么用?秦大人立张优先军队发展,他希望能够立刻组建起一批训练有素的队伍来保卫唐安城。而且这次他还提出要骑,弓,步三军最好同时发展扩张。”
“啥?这是为什么咱们唐安城哪有那么多人和物力支撑啊?!”
李庆用拳头轻轻砸了黄秋一下,口中笑骂道:“笨!你忘记前不久咱们缴获的那批物资了?我告诉你,秦大人等这一天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自打咱们那个北衙禁军成立以后,他那颗焦虑的心估摸着所有人都能看清。”
“这话咋说?”
“你瞧,说你笨你还真笨。北衙禁军啊,天子脚下的禁卫军啊。当年咱们大唐鼎盛时期,北衙禁军就是整个大唐的精锐所在,上达天听,下达百官。人数最多的时候曾今达到五万!秦大人本来又是御林军出身,你说他能不想早日恢复往昔的禁卫风光么?别忘记,咱们这次缴获的物资……”
李庆四下瞅了瞅,压低着声音道:“我听那群老铁匠说,如果那批物资全部用来武装的话。咱大唐只要顶得住人口压力,轻轻松松破万啊!”
嘶,黄秋当场倒吸一口冷气。
上万人啊,这可是至今为止比整个唐安城人口加在一起还要多上三倍的军力啊!感情这已经不是在慢慢发展,而是彻彻底底的全民皆兵了。不对,就算全民皆兵还勾不上三千人呢,感情这次咱大唐真的赚翻了?
“那咱们的王是咋决定的?同意秦大人的提议了?”
李庆叹了一口气,解释道:“废话,这不就是最近咱们的储量加速递减的理由么?但准确来说是两边都同意了。唐王决定民生建设不能少,军队发展也要上…上…上什么鬼道(轨道?)用唐王大人的话就是两手都要抓,而且除此以外大人他自己还有三项工程准备动工呢,要不然能让你们三班轮着倒么?”
“我问你。”李庆对黄秋开口道:“你可记得咱们城西那片荒废区?”
黄秋点点头。他自然知道城西那片未开发区。听传闻说是上边为了应对以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而预留的一块地。
“听过,不是哪里已经很久没人去了么?”
李庆微微眯起眼睛,看着天空上的蓝天幽幽说道:“那片土地从今往后恐怕是要热闹起来咯。”
“怎么回事?”
“你忘了?两天前突然又有一大批人进驻咱们唐安城了。同时他们就被安排在城西那里了。不过这当中有一点不同的是,那些人里面没有一个是干庄稼活的。全部都和咱们一样,靠体力和手艺混饭吃。而且我听说那里已经不再是荒废区,大人打算在那建立起工厂!那一千多号人都是奔着那个去的!”
“工厂?啥是工厂啊!?”
黄秋好奇的瞪大了眼睛问道。李庆摇摇头,他自己也不知道什么叫工厂。他只是听人家说那里以后就是军工重地了,未尽特别许可任何人都不能擅自接近那里,就算是御林军也只能在外围晃悠而不能进到里面去。
“听说前几天在咱们唐安城的几个铁匠铺都已经搬过去了,临走前有一个老铁匠告诉我。那里被唐王大人命名为军工厂,以后那里的一切都要保密。如果泄密的话,最重可判通敌叛国罪,按律杀无赦!”
黄秋被吓得一脸铁青,当场就跳了起来一把捂住了自己的脖子。
“姥姥的,那里咋那么吓人?!”
“废话,不吓人能用得着在外墙驻扎两百名警卫么?!”
就在李庆和黄秋聊天的时候,忽然间,一名矿工从另一座矿场里奔到了这里。
他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石头上和黄秋聊天打屁的李庆,急急忙忙,他就奔了过来。
“李…李庆!快、快跟我回去,内务府那边来人了要咱赶紧上交今天的份额!”
听后,李庆和黄秋两人对视一眼,互相露出一副了然的表情。
“哎,没办法。为了大唐咱们就辛苦点好了。”
李庆从石头上坐了起来,伸了个懒腰说道。
“哈哈哈哈,行那就这样吧。我这边也要换班了,你赶紧回去免得误事。”
挥挥手,两名老伙计在山野间互相告别后就回到了各自的岗位。
他们虽然只是唐安城普通的一名成员,但是他们却时刻关心着这个国家和这座城市。尽管没有什么高贵的身份,可他们对大唐的忠心却值得夸奖。
而且,经过他们俩人的对话。基本上包揽了这一个多月里大唐发生的所有大事,其中就包括了大唐军队的扩建,民生的建设,军工厂的提议还有被放进行程里的流水线生产。这些都是为了日后的崛起而做的准备。
但没人知道这一切还只是开始,第二天。
唐王向所有唐安城的居民们宣布了一个震惊所有人的消息,那就是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军事制度的再分配。
这次的改革内容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大唐所有的部门,其中以军队受到的影响最大。然而,在这次改革中最为令人的惊讶的还不止这些。真正震惊所有人的是唐王在这次改革内容里,竟然立下了以秦法治国的根本。
众所周知,秦朝暴虐成性,二世皆亡。明明唐王深知这一切历史大事,为何还会坚持推翻以往的唐朝法律,转而以秦法立根?这一切究竟代表了什么?是唐王想要效仿秦始皇那般横扫**一统天下,还是如同秦始皇那样天下传承不到二世便会亡国?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一个月前的那个深夜……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