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云眯起眼睛一看,只见这骑士年约二十**岁,头上戴着一顶金色头盔,身穿一身红色的锁子甲,胸前还有一个明晃晃的护心镜。手持一柄虎头錾金枪。看上去相貌堂堂,白面短须,一双丹凤眼炯炯有神,眉宇中透着一股精明强干的神情。
岳雷见到此人,却是惊得立刻从石头上站了起来,拱手行礼道:“张宪大哥,您也来了?”
岳云这时也是微微一惊,他从脑海中搜索出前世了解的情况。看来这就是岳家军中的二号人物,前军统制张宪了。
历史上,岳云十二岁时就参加了岳家军,当时就编在张宪的前军之中,而在调任背嵬军统制之前,岳云就是前军的十名统领之一。两人关系一向很好。
而张宪也是岳飞的部将中唯一一个和岳飞、岳云一起在风波亭被斩的(其他的岳家军将领大都是被贬职或流放),可谓是岳云的难兄难弟了。
岳云也连忙起身行礼,此时张宪却连连摆手,笑骂道:“应祥、发祥(岳雷的字),你们勿须多礼……都是自家兄弟还这么多繁文缛节干什么?”
说罢,他略微停顿了片刻,然后又说道:“应祥,元帅叫我来通知你去帅帐,说有要事商议……”
说到这里,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也略微显露出一丝敬意,“听元帅说,这次你竟然独自说服了曹公公,让他同意向朝廷上奏,以护送百姓为由延缓一个月再撤,实在让我大为叹止。元帅亦在我面前大大夸将了你一番呢。”
“哎,循礼(张宪的字)兄,小弟有什么功劳啊?我不过是见百姓困苦,一时不忍,径直便领了几名百姓去找曹公公诉说了,未曾想到百姓的悲惨遭遇让他甚是震动,竟然同意上奏此事了。实在让我也有些惊讶呢。”岳云讪讪地说道。
“嗯,应祥,感觉你这次康复后,比以前要聪明多了,以前的你就完全是个棒槌!呵呵……我们速度去帅帐吧,不然元帅要等不及了!”
张宪微微一笑。他随即便招呼岳云也上了马,然后两人一起向中军帅帐处奔去……
*********************************************************************
“循礼兄,父帅这么急急忙忙的叫我们,究竟是有何事商议啊?”一路上,岳云不禁忍不住问道。
“据说是和大军南撤及粮食问题有关。近几日来,附近几地到朱仙镇的百姓越来越多,应是我军即将南返的消息已流传出去。百姓担心我军走后又遭金军荼毒,想和我军一起南返吧……唉!”张宪不禁感叹道。
岳云闻后也是一阵无语,两人就这样沉默着赶路,不多时便到了中军帅帐。
两人一起进入帅帐后,只见大帐内已经摆了二十多张灰漆的行军椅子,每张椅子前均有一张小桌,上面端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盖碗茶,而在每张椅子上都坐着一名岳家军的各军统制,现在已经来了约十来人。
这些统制坐在椅子上,一边喝着盖碗茶,一边却是在窃窃私语。他们看到岳云和张宪进来,均纷纷点头微笑示意。
而在大帐正前方,岳飞正端坐于此,他身旁一名文士模样的军师,正在和他商谈着。
岳云这时方仔细打量了一下岳飞,虽然之前在接十二道金牌时他也见过岳飞一面,但那时他才刚刚穿越而来,脑子浑浑噩噩的,根本没注意看这位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究竟长何样子。
只见面前的中年男子皮肤白净,浓眉大眼、鼻直口方,国字脸,留着几绺长须,相貌甚是威武,黑白分明的双眸正仔细地看着自己。他戴着一顶精铁头盔,身披一身白铁锁子甲,在这锁子甲的正中间还有一个明晃晃的护心镜。他只是气定神闲地坐在大帐内的一张椅子上,却自然有一种统帅大军多年的凛然气度。
看着岳云和张宪上前行礼,岳飞才微微露出了一丝微笑,他和蔼地对两人说道:“云儿、循礼,你们坐下吧。”
待亲兵给两人搬来椅子坐下后,一名头戴纶巾、身穿鹤氅,面色白净,下巴上长着五绺长须的中年文士方说道:“元帅此次叫大家来,亦是事出有因,近日,颖昌、偃城、郑州、陈留一带的百姓均遣人到我军中,要求随大军南返,最近两天,已有不少百姓留滞朱仙镇上,意图于月随军撤退。只是,随行百姓增多之后,我军准备的时间亦将会增加许多,一个月的缓撤期已是远远不足。况且如若百姓随我军南返,粮草短缺之窘亦让我军左右为难,据下官的估算,仅上述四地的百姓人数就达二十余万,且近日还在不断增加中。眼下尚未秋收,百姓的存粮亦大多被金军劫走。如百姓随我军撤走,粮草问题势难回避。此事如何应对,还请大家一起商量斟酌。”
岳云看着这一脸精明,宛如诸葛亮再世的中年文士,心知这就是岳飞的军师,行营后护军参议官李若虚了,他的弟弟就是在靖康之难时,随徽宗皇帝被掳到金国,因怒斥金国大太子粘罕被杀的吏部侍郎李若水。
在历史上,此人是岳飞的第一智囊,为岳飞出谋划策多年,岳家军的后勤供应,内部调拔运转的很多工作都是他的功劳。
李若虚说的情况,在座的岳家军将领都有所耳闻,这些天来,附近城镇的百姓在得知一个月后岳家军就将撤离,且朱仙镇的百姓已决定随同南返的消息后,纷纷扶老携幼来到岳家军大营,要求一起随军同返大宋,免遭金军欺压蹂躏。
现朱仙镇内外的各地百姓越积越多,人数已达数万人,按这个趋势,一个月后甚至可能突破二十万。这可是件很棘手的事。
众将皆知,带这么多百姓南返,会给岳家军带来不小的麻烦,如遇金军趁机进攻,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将会成为岳家军极大的包袱和拖累,他们一旦混乱逃跑,就会冲散岳家军的阵形,影响战斗。
况且就算金军不来进攻,这么多人的吃饭及安置也是一个大大的难题。可以说,单凭岳家军本身是根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
不过,若要不理会此事,立马南撤,又和岳家军长期以来的立军宗旨相违背。
岳家军北伐的目的就是要光复中原,解救受金人欺压的汉人百姓,现在北伐不成,饱受金人欺凌的汉人百姓要求一起随军南返,岂能对这些一心归宋的百姓坐视不理,只管自己一溜烟跑掉。
这时,那脾性暴烈如火的牛皋当即便叫道:“元帅!这种情况俺们还撤什么啊?马上就秋收了,要撤也是等秋收后再撤啊!这段时间正好留给百姓处理变卖田宅财物。不然,大伙儿没饭吃,饿也饿死了,还如何走路啊?”
牛皋的话音刚落,李若虚却轻摇折扇道:“牛将军此言差矣,现虽粮草紧缺,但只需后方能及时运来粮食,却也不算太过为难之事。眼下最大之难题还是撤军期限太紧,百姓有的要收拾家中细软,通知亲朋好友,有的甚至还想迁坟、变卖田宅。这些杂七杂八之事可不是一月内就能完成的。如若我军超过一个月的期限还未撤回鄂州,就会落下一个抗旨不遵的罪名,徒送把柄于朝中奸臣。亦让元帅难以自处!依下官之见,不如先行撤军,至于百姓南返及安置之事,恐怕只有暂且推后一步了。”
李若虚的一番话,除牛皋等几个脾性暴躁,性格鲁直之人,大多数将领都点头称是。他们虽然也不愿撤军,但在不撤军就会落个“抗旨不遵,不听号令”的罪名时,他们还是愿意选择遵守圣旨的,虽然当地的百姓们也令人同情,但这却不足以让他们去冒违抗圣旨的风险。
但众人都没想到的是,这时岳飞却脸色沉重地说道:“收复中原,解救百姓乃是岳某一直以来的心愿。现官家的旨意虽要执行,但岳某又岂能眼见百姓因我等撤军而再陷于金人之手?我军定当待百姓准备妥当之后,再行南返之事!”
众将领这时一听都呆住了:违抗官家十二道金牌传来的军令和圣旨可是杀头的大罪啊!元帅昏头了?
岳雷见到此人,却是惊得立刻从石头上站了起来,拱手行礼道:“张宪大哥,您也来了?”
岳云这时也是微微一惊,他从脑海中搜索出前世了解的情况。看来这就是岳家军中的二号人物,前军统制张宪了。
历史上,岳云十二岁时就参加了岳家军,当时就编在张宪的前军之中,而在调任背嵬军统制之前,岳云就是前军的十名统领之一。两人关系一向很好。
而张宪也是岳飞的部将中唯一一个和岳飞、岳云一起在风波亭被斩的(其他的岳家军将领大都是被贬职或流放),可谓是岳云的难兄难弟了。
岳云也连忙起身行礼,此时张宪却连连摆手,笑骂道:“应祥、发祥(岳雷的字),你们勿须多礼……都是自家兄弟还这么多繁文缛节干什么?”
说罢,他略微停顿了片刻,然后又说道:“应祥,元帅叫我来通知你去帅帐,说有要事商议……”
说到这里,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也略微显露出一丝敬意,“听元帅说,这次你竟然独自说服了曹公公,让他同意向朝廷上奏,以护送百姓为由延缓一个月再撤,实在让我大为叹止。元帅亦在我面前大大夸将了你一番呢。”
“哎,循礼(张宪的字)兄,小弟有什么功劳啊?我不过是见百姓困苦,一时不忍,径直便领了几名百姓去找曹公公诉说了,未曾想到百姓的悲惨遭遇让他甚是震动,竟然同意上奏此事了。实在让我也有些惊讶呢。”岳云讪讪地说道。
“嗯,应祥,感觉你这次康复后,比以前要聪明多了,以前的你就完全是个棒槌!呵呵……我们速度去帅帐吧,不然元帅要等不及了!”
张宪微微一笑。他随即便招呼岳云也上了马,然后两人一起向中军帅帐处奔去……
*********************************************************************
“循礼兄,父帅这么急急忙忙的叫我们,究竟是有何事商议啊?”一路上,岳云不禁忍不住问道。
“据说是和大军南撤及粮食问题有关。近几日来,附近几地到朱仙镇的百姓越来越多,应是我军即将南返的消息已流传出去。百姓担心我军走后又遭金军荼毒,想和我军一起南返吧……唉!”张宪不禁感叹道。
岳云闻后也是一阵无语,两人就这样沉默着赶路,不多时便到了中军帅帐。
两人一起进入帅帐后,只见大帐内已经摆了二十多张灰漆的行军椅子,每张椅子前均有一张小桌,上面端放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盖碗茶,而在每张椅子上都坐着一名岳家军的各军统制,现在已经来了约十来人。
这些统制坐在椅子上,一边喝着盖碗茶,一边却是在窃窃私语。他们看到岳云和张宪进来,均纷纷点头微笑示意。
而在大帐正前方,岳飞正端坐于此,他身旁一名文士模样的军师,正在和他商谈着。
岳云这时方仔细打量了一下岳飞,虽然之前在接十二道金牌时他也见过岳飞一面,但那时他才刚刚穿越而来,脑子浑浑噩噩的,根本没注意看这位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究竟长何样子。
只见面前的中年男子皮肤白净,浓眉大眼、鼻直口方,国字脸,留着几绺长须,相貌甚是威武,黑白分明的双眸正仔细地看着自己。他戴着一顶精铁头盔,身披一身白铁锁子甲,在这锁子甲的正中间还有一个明晃晃的护心镜。他只是气定神闲地坐在大帐内的一张椅子上,却自然有一种统帅大军多年的凛然气度。
看着岳云和张宪上前行礼,岳飞才微微露出了一丝微笑,他和蔼地对两人说道:“云儿、循礼,你们坐下吧。”
待亲兵给两人搬来椅子坐下后,一名头戴纶巾、身穿鹤氅,面色白净,下巴上长着五绺长须的中年文士方说道:“元帅此次叫大家来,亦是事出有因,近日,颖昌、偃城、郑州、陈留一带的百姓均遣人到我军中,要求随大军南返,最近两天,已有不少百姓留滞朱仙镇上,意图于月随军撤退。只是,随行百姓增多之后,我军准备的时间亦将会增加许多,一个月的缓撤期已是远远不足。况且如若百姓随我军南返,粮草短缺之窘亦让我军左右为难,据下官的估算,仅上述四地的百姓人数就达二十余万,且近日还在不断增加中。眼下尚未秋收,百姓的存粮亦大多被金军劫走。如百姓随我军撤走,粮草问题势难回避。此事如何应对,还请大家一起商量斟酌。”
岳云看着这一脸精明,宛如诸葛亮再世的中年文士,心知这就是岳飞的军师,行营后护军参议官李若虚了,他的弟弟就是在靖康之难时,随徽宗皇帝被掳到金国,因怒斥金国大太子粘罕被杀的吏部侍郎李若水。
在历史上,此人是岳飞的第一智囊,为岳飞出谋划策多年,岳家军的后勤供应,内部调拔运转的很多工作都是他的功劳。
李若虚说的情况,在座的岳家军将领都有所耳闻,这些天来,附近城镇的百姓在得知一个月后岳家军就将撤离,且朱仙镇的百姓已决定随同南返的消息后,纷纷扶老携幼来到岳家军大营,要求一起随军同返大宋,免遭金军欺压蹂躏。
现朱仙镇内外的各地百姓越积越多,人数已达数万人,按这个趋势,一个月后甚至可能突破二十万。这可是件很棘手的事。
众将皆知,带这么多百姓南返,会给岳家军带来不小的麻烦,如遇金军趁机进攻,这些手无寸铁的百姓将会成为岳家军极大的包袱和拖累,他们一旦混乱逃跑,就会冲散岳家军的阵形,影响战斗。
况且就算金军不来进攻,这么多人的吃饭及安置也是一个大大的难题。可以说,单凭岳家军本身是根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
不过,若要不理会此事,立马南撤,又和岳家军长期以来的立军宗旨相违背。
岳家军北伐的目的就是要光复中原,解救受金人欺压的汉人百姓,现在北伐不成,饱受金人欺凌的汉人百姓要求一起随军南返,岂能对这些一心归宋的百姓坐视不理,只管自己一溜烟跑掉。
这时,那脾性暴烈如火的牛皋当即便叫道:“元帅!这种情况俺们还撤什么啊?马上就秋收了,要撤也是等秋收后再撤啊!这段时间正好留给百姓处理变卖田宅财物。不然,大伙儿没饭吃,饿也饿死了,还如何走路啊?”
牛皋的话音刚落,李若虚却轻摇折扇道:“牛将军此言差矣,现虽粮草紧缺,但只需后方能及时运来粮食,却也不算太过为难之事。眼下最大之难题还是撤军期限太紧,百姓有的要收拾家中细软,通知亲朋好友,有的甚至还想迁坟、变卖田宅。这些杂七杂八之事可不是一月内就能完成的。如若我军超过一个月的期限还未撤回鄂州,就会落下一个抗旨不遵的罪名,徒送把柄于朝中奸臣。亦让元帅难以自处!依下官之见,不如先行撤军,至于百姓南返及安置之事,恐怕只有暂且推后一步了。”
李若虚的一番话,除牛皋等几个脾性暴躁,性格鲁直之人,大多数将领都点头称是。他们虽然也不愿撤军,但在不撤军就会落个“抗旨不遵,不听号令”的罪名时,他们还是愿意选择遵守圣旨的,虽然当地的百姓们也令人同情,但这却不足以让他们去冒违抗圣旨的风险。
但众人都没想到的是,这时岳飞却脸色沉重地说道:“收复中原,解救百姓乃是岳某一直以来的心愿。现官家的旨意虽要执行,但岳某又岂能眼见百姓因我等撤军而再陷于金人之手?我军定当待百姓准备妥当之后,再行南返之事!”
众将领这时一听都呆住了:违抗官家十二道金牌传来的军令和圣旨可是杀头的大罪啊!元帅昏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