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后人常说大明朝能当上皇帝的绝对没有一个是昏庸的只不过是有作为和没有作为而已想想也是在朝廷大臣的洗礼下皇帝岂是那么容易糊弄过去的要知道这些大臣可是坐低层一步一步走上来的没有奸滑手段没有见过平时的时候当然会不自觉这样应付皇帝皇帝看过了自然明白其中的奥妙马上心领神会反之灵活应用到大臣们身上朱厚就是经过这样的锻炼迅成长起来。

    “张侍读找朕有什么事情?”把最后一个奏折批阅完朱厚轻轻活动下身体在张信面前他非常轻松连询问的语气也非常随意。

    “皇上兴献帝的仪注可曾确定下来了?”张信收敛心神明知故问道就是因为加一个皇字朱厚与大臣们已经吵上近一个月了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事情再次僵持起来没有得到解决。

    “还没有张侍读可是有妙计解决此事?”朱厚摇头说道随后露出喜悦之色见张信无缘无故提起这事以为他已经想到解决的办法啦。

    “连朝廷百官都无法为皇上分忧臣哪里有办法啊臣只是听说皇上为了此事经常不眠不休长此下去皇上身体怎能吃得消啊。”张信叹气道这话虽然有点夸大其词但还是有事实根据的朱厚为了抽出时间与张璁他们商讨对策时常把批阅奏折的时间挪后偶尔因此忙碌到深夜张信执掌东厂对这些事情自然了解得清楚。

    “那帮奴才又向你乱嚼舌头了。”朱厚心中一暖脸上却露出不悦之色。

    “他们也是关心皇上龙体。”张信轻轻笑道:“若是皇上生气的话那尽管责罚微臣好了毕竟这些事情是臣授意的。”

    “看在绿绮姐姐的份上暂且饶你一回。”朱厚微笑说道若是换成其他人敢干涉自己的事情。自己毫不犹豫给予严惩。

    “那臣在此代绮儿谢过皇上啦。”张信笑呵呵说道多笑一下可以解除疲劳的经过张信这么一拨弄朱厚的精神振奋许多眉间的倦色散去不少。

    “母后最近可是时常惦记绿绮姐姐啊总是抱怨你霸占着她。不让她进宫来探望母后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两天母后可能会召绿绮姐姐进宫地。”朱厚狡黠笑道只有在这个时候他才会露出符合自身年纪的笑容。

    “娘娘难道就不能体恤臣下不舍之情吗?”张信满脸悲容道夸张的表情再次让朱厚欢笑起来如果让其他官员见到张信弄臣的名声肯定跑不了了而站在旁边的黄锦也越佩服张信的手段。居然这么容易地把皇上逗笑啦。

    “好了。有什么事情你就说吧。朕相信张侍读没事可不会进宫来地。”朱厚微笑说道。显然对张信地性格早就了解明白。也在考虑什么时候给张信授一个实缺。免得他总是清闲自在地待在家中享福。

    “皇上圣明。臣是为了江南赋税之事而来。不知道鲍忠可已把事情向皇上禀报?”想起进宫地目地。张信忙敛容正色说道。

    “朕已经知道此事了。没有想到各地中官这般为非作歹。居然敢如此欺压百姓。欺瞒君上。横征暴敛。”经过多方查实之后。朱厚知道鲍忠没有说谎。而且江南地官员更加没有问题。心中有些失望之余。对太监更加厌恶起来。

    “所以说皇上裁革镇守中官。百姓人心大快。皆道有圣明天子在位。真是天下苍生之福啊。”张信也不在意多说几句奉承话。反正这知也不是自己编造地。而且还有一点张信没有提及。在赞美朱厚地同时。百姓也在称赞杨廷和促成此事。体恤民情。使得他地声望在官场民间更加高涨起来。

    “张侍读什么时候也学会阿谀奉承了。”朱厚喜悦笑道。虽然明知道张信这是在奉承自己。但是提及到自己得意之色。哪里能不高兴啊。况且张信又是自己人。那就不用再掩饰自己愉悦地心情了。

    “微臣这话可是真心实意地。若皇上不信。可命人到民间采风。必然知道臣之言是否有假。”张信辩解说道。如果没有一点根据地事情。自己肯定不会说。

    “张侍读为何提起此事?”朱厚当然不会为了这件事情特意查证笑过之后朱厚也疑惑起来张信早就已经辞去内帑的职务事情与他无关以他的性格应该不会对这事感兴趣啦。

    “当初鲍忠找臣商议此事时臣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江南官吏贪污**居然敢动内帑之银后来臣仔细思虑觉得他们还没有这个胆子所以让鲍忠查勘前朝弘治年间的江南赋税事实证明臣的判断还是准确的。”张信认真说道哪怕再笨的官员也知道动皇帝内帑库银的后果况且还一次贪污数十万两这简直就是在找死当然张信也不相信他们一点都没有贪不过最多敢拿几万两而已毕竟明朝官员的薪俸实在是太低了。

    一个官吏如果不贪不拿他连自己家人也养不活唐宋两代算是官员薪俸最高地而名臣韩愈推辞国子监祭酒不做宁可去当幕宾这说明当国子监祭酒的薪俸无法养活全家当幕宾的收入却是国子监祭酒的三十倍由此可见唐代所谓的高薪到底是何情况了而宋代官员做到退休如果他是个清官能储存起回家的路费或者死在他乡有钱将棺材送回家乡安葬就很不错了。

    想做清官先要能狠下心来置妻儿老小于饥寒而不顾想想看一个对自己亲人能狠心的人又怎么能爱民如子呢?于是乎中国历史上就有这句话:“自古清官皆酷吏”翻看一下史书上的酷吏传绝大多数都是清官。

    当然这话可能说的太绝对但是不可否认清官一般都是或者可能丧失了基本人性和人之常情地。铁面无私大义灭亲说起来非常动听但是真正实施的话那要多么大的决心还有无情啊换成是一般人肯定没有这个铁石心肠。当然不管哪个朝代在不灭到自己头上的情况下百姓总是希望清官多一些的。

    况且明朝官员薪俸属于历代最低一类的尽管大明开国初期太祖朱元璋动用了许多残酷手段来打击贪官甚至容许百姓动用群众专政手段将贪官直接绑押到京城但还是无法杜绝贪污到了现在贪污现象就越来越严重。不贪无法过上像样地日子也无法应付官场上的送往迎来所以贪污受贿已经成为大明官场上的潜规则。像杨廷和、毛纪这样地直臣家中也不敢说清贫如洗毕竟要坐上大学士这个位置不是凭着清正廉洁就可以了。

    拿张信自己为例大明朝正六品官员月俸才十石一年不过一百二十石想要给绿绮买匹上好地丝绸再贴上一年的俸禄未必够。像这样低廉地俸禄不贪污受贿才怪而且低薪不能养廉历代的皇帝们当然心中有数。

    但是官员贪就是做官的和百姓在生矛盾而不是朝廷其次官员贪了才能确保官员对朝廷的忠诚朝廷统治官员才容易所以皇帝历来对不贪不拿的官员最不放心。不过官员贪污也得有个度贪得太厉害把百姓压榨得太苦天怨人怒天下一样会大乱皇帝统治术就是既要肃贪又不能肃得太干净彻底不然谁还愿意为皇帝打工啊。

    “确实是如此。”朱厚点头说道当日他的反应和张信差不多也以为赋税不足是江南官员贪污所致。但是经过再三查证之后。现事情与江南官员无关在赞成张信看法的同时。心里更加好奇起来难道张信进宫就是为了向自己表功不成?

    “江南赋税不足这么重要的事情为何皇上却无动于衷?”张信忽然惊诧问道。

    “张侍读此话何解?”朱厚疑惑道既然不是天灾**也不是地方官员贪污再怎么不足也能认了还能怎么样?总不能出尔反尔再往各地派出镇守太监吧。

    “看来皇上还没有明白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张信叹气说道心里开始盘算起来该怎么说才能把事情描述得再严重些。

    “严重?请张侍读明言。”朱厚皱眉说道只不过少几十万两银子而已再过一段时间全国各地地夏税粮银就运进京城归入太仓库内到时国库也不差那些钱吧。

    “且容臣为皇上算一笔帐。”张信也没有多言请示过朱厚之后让黄锦拿出笔墨纸砚来开始为朱厚讲解起来:“因为江南赋税之事臣前些天让人从户部借来一些历朝历年的赋税典册臣经过仔细查阅后现今年的全国赋税如果没有意外地话应该为二千二百余万石这个数额只会少不会多。”

    “朕相信张侍读不会估计错误的。”朱厚点头同意道在兴王府的时候他就明白张信对数字帐目之类的非常敏感如果不是非常肯定的话张信绝对不会说出精确的数值同时对张信从户部借典册的越权行为视若无睹。

    “按照往年惯例这二千二百余万石粮赋中地方各省存留粮约一千万石其中八百万石作宗室禄米。”张信说道心里佩服大明皇室那恐怖的生育能力从大明开国初期的数十人展到现在地上万宗室子弟各省的地方存粮的百分之八十用来养活越来越多的大明宗室子孙想必以后这个数额还会增加的。

    “居然有这么多啊。”还是宗室子弟的时候朱厚当然不会觉得这个数额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是现在成为皇帝考虑的角度当然不一样了听张信这么一说马上觉得用全国赋税的近半来养皇室子弟似乎、好像、可能有些不对而且朱厚没有怀疑这是张信胡言乱语因为这种事情一核对就明白了。

    “还有就是每年江南的起运粮中三百万石折金花银七十余万两。其中部分作军官及勋爵傣禄其余归入宫廷内帑供后宫支用。”张信继续说道这部分钱明显不够可能要从太仓库银中支取了。

    “整治二十四衙门之后宫内地花销也节省许多。”朱厚也意识到可能这七十余万两不够应付宫里开支吧。

    “每年槽粮四百万石供应京军、蓟州驻军和朝廷各署官员俸禄。还有白粮十七万石供内宫消费南京岁费粮一百万石左右“九边”岁费军粮三百万石至八百万石左右这个随北蒙是否犯边而定林林总总加起来大约在二千一百万石至二千六百万石之间。”张信仔细分析说道。

    “这么说来今年的赋税不仅没有节余可能还会亏空?”朱厚额眉紧锁。毕竟财政赤字是谁也不想看到的。

    “这只是臣大略估算而已各地的汛情旱灾不断还有暴民作乱。赈灾平叛也是不少的开销啊还有就是明年皇上可能大婚婚仪用度之资也不能省……。”张信开始滔滔不绝的叙说起来把财政赤字严重扩大。

    “大明朝风调雨顺地哪里有这么多灾祸。”见到朱厚脸色不断变差担心张信因此被斥责黄锦连忙在旁边提醒说道。

    “是臣失言了请皇上恕罪。”张信醒悟过来。连忙行礼说道还没有生的事情自己这样说岂不是在诅咒吗。

    “不然天有不测之风云张侍读考虑得很周详。”朱厚明白张信这是为自己着想当然不会有责怪之意只是听到张信这席话身上的压力倍增。每日百官地奏折都没有提过这些事情如果不是张信提醒自己一直以为大明是太平治世没有什么严重问题呢毕竟地方上地动荡根本没有影响到大局朱厚从来没有放在心上。

    “事情还不仅如此皇上即位时曾下诏书明年天下田赋减半。”张信苦笑提醒道:“不知道皇上到时如何应付这此开支?”

    朱厚脸色一变。当时自己只顾着与民同乐。下这诏书之后得到百官的拥护。没有想过问题居然这么严重如果真如张信所说那去哪里找这么多粮银来填补亏空啊。

    “既然张侍读知道这事情肯定有解决之道吧。”朱厚期待问道现在太仓和内帑加起来也不过百多万两银子哪里有余钱啊。

    “亏空之事暂且不提皇上臣近日来翻查户部典册地时候偶然现一个奇怪的事情让臣震惊之极。”张信严肃说道。

    “你现了什么?”朱厚询问道知道张信不会在这个时候提起一些无关紧要事情的这这现肯定与赋税有关。

    “臣现自洪武朝到弘治朝百四十年间天下额田已减强半按理说当年开国之初因为战乱之故人烟稀少耕田不多那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百多年来大明国力日盛人丁众多开垦荒地的应该不在少数怎么额田反而比洪武朝的时候更加少了呢?这真让臣百思不得其解啊。”张信一脸疑惑说道。

    “张侍读此话当真?”朱厚脸色铁青起来经过张信在安6开垦梯田之后他自然明白额田数目只会增加绝对不会减少的这肯定是有人把自家的耕田隐瞒不报以逃脱朝廷的征税。

    “皇上可令户部地孙大人查证若是臣有半句虚言任凭皇上处置。”没有把握的事情张信从来不愿意做的。

    “朕自然是相信张侍读地。”想到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自己的收入减少近半朱厚的火气也逐渐冒了上来。

    “皇上此事关系国本可不能轻而视之啊。”张信提醒道这不是他在危言耸听要知道大明朝可是全靠农业支撑起来的若是田赋日益锐减早晚会出问题的只不现在张信提早几年向朱厚汇报而已。

    “朕心里明白还是张侍读忠心为国总是在提醒朕治国安邦之事。”朱厚感慨说道朝廷百官之中能有一半像张信这样为自己考虑。自己哪里会总是生气。

    “臣身为大明朝廷的臣子虽然职微位低但自当上报天子朝廷下为民间百姓这是臣的本份当不得皇上夸奖。”漂亮话谁不会说。张信自然也不例外。

    “既然知道此患张侍读可有解决之法?”朱厚虚心请教起来心中闪过上次清庄田之事。

    “皇上此事关系重大不如召集各位大学士加以讨论几位学士经验丰富自然明白该如何处理此事的。”张信推脱说道事情都由自己说了还要其他官员做什么。况且若是出主意肯定会得罪人的能撇清关系自然最好。

    “张侍读言之有理。”朱厚点头也认为像这种涉及到国本地事情。确实要和几个重臣商量一下听取他们的意见虽然不想承认但是朱厚心里也明白与几个老臣相比自己在处理朝政上确实还显生嫩。

    “皇上若是各位学士问起您是怎么知道这事的皇上可否不提及微臣。”张信讪笑说道:“臣从户部借取典册地事情。怎么说也不够光明若是让御史言官知道少不了再参微臣几本这话的话微臣都不知如何自处。”

    “放心朕到时就说是鲍忠查证江南赋税情况下现的。”朱厚微笑道心中却是为之一动觉得张信立了这么多功自己总是在口头上夸奖而已。也是时候把张信的职位挪动一下了不仅要升一级还要给他安排个实缺。

    张信离宫之后朱厚马上吩咐太监去把几位大学士召过来这件事情虽不急不来但是非常重要朱厚不想再拖下去想尽快解决。

    “臣等参见皇上。”几个大学士听到朱厚的旨意来到暖阁后按礼拜见皇帝。被赐座坐下之后。心里也随之疑惑起来除去刚官复原职的费宏不说。其他几人已经好久没有被朱厚这样单独召见过了想见皇帝也只有在太和殿里。

    “不知道皇上为何事召见臣等。”沉默片刻之后杨廷和先开口说道心里已经决定如果朱厚是为了兴献王仪注事情地话还是坚持已见。

    “今日召见几位学士是想与几位商讨一件关及国本之事。”朱厚平淡说道但是眉间还是露出一缕忧虑之色。

    “关及国本?臣不明白还请皇上明示。”毛纪额头一皱根本不想信有这样的事情以为是哪个官员在皇帝面前危言耸听想以惊世骇俗之论向皇帝邀功请赏。

    “大明开国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在历代先皇励精图治之下虽然不敢说盛世大同但也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朱厚轻轻说道:“更是把大明世敌北蒙拒之关外太祖皇帝金戈铁马打下来的江山不曾丢失寸土。”

    “皇上所言极是。”几个学士唯唯诺诺起来这样的话可不能反驳心里却越加困惑起来弄不清楚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既然国内无忧外患又不能危及社稷那怎么天下额田怎么会减半的。”朱厚皱眉说道田地肯定不会无缘无故减少的其中必然是有原因的。

    “额田减半?皇上何出此言。”杨廷和心眼眉一动心里不平静起来自己身为辅都没有看到过这样的疏折报告皇帝是怎么知道的。

    “皇上此事非同小可可不能听信谣言啊。”毛纪还是不怎么相信事实证明阁臣们从来没有统计过历朝耕田数量也没有这个兴趣去理会就连户部尚书最关心地也是每年地赋税粮银从不会去追究耕田增多还是减少。

    “朕已经让人查实取证事情绝无虚假。”朱厚非常相信张信认为张信统计的数据根本不会错误地。

    “皇上不如召户部尚书孙交前来一问便能可知道此事是否属实。”蒋冕提议道心中也相信皇帝不会无的放矢的肯定有自己的依据。

    “黄锦去把孙尚书请来。”朱厚吩咐道看到几个阁臣淡定的模样他心里有些不乐意起来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吗。

章节目录

明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百五十四章 田赋-明臣,明臣,笔趣阁并收藏明臣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