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陆!”袁世凯大笑三声,继续对唐绍仪说,“这南洋王想这借口也真绝了。你真应该看看那老佛爷听到这词时的表情,哈哈。”
“这么说,这军费是要出来了?”唐绍仪一面陪笑一面猜测道。
“还没有,老太婆让荣禄从西线进攻,我们就等着看戏吧。他们打得顺利,我们就南下抢功,打得不顺利我们就赖着不走,直到国库给钱。”袁世凯说这话的时候那叫一个春风得意,“我看,荣禄顺利不了。之前那是我们这边给了革命军压力,现在革命军缓过劲来,黄兴和他妹妹还是很能干的,西线那边只怕偷鸡不成还要蚀把米啊。”
看袁世凯心情好,唐绍仪脸上也一派轻松,他用拉家常一般的轻描淡写的口吻对袁世凯说道:“刚刚对南洋军驻大沽特遣队的战力评估已经送到。”
“喔,如何啊?”
“呃……”唐绍仪有些踌躇,他再次确认袁世凯的神色表情,才下定决心禀报道,“我看完整份报告后,认为南洋军的战斗力可以用十六个字概括:武器精良,训练有素,战意高昂,纪律严明。”
一听唐绍仪对南洋军的评价这么高,袁世凯脸上的喜色开始淡了下来。他看了眼唐绍仪,抬手摸着他那油光发亮的前额说道:“好个‘武器精良,训练有素,战意高昂,纪律严明’,依你看,这南洋军,和我操练的北洋军比起来,哪个更加善战啊?”
“这个问题,只有等两支军队实际打上一仗,才能见分晓了。”唐绍仪何等精明,果断打起太极。
袁世凯撇了撇嘴,轻轻的哼了一声,但显然今天的巨大收获带来的愉悦心情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影响,所以他也很快恢复了最初的好兴致:“看来,这个林有德不是个徒有虚名之辈啊,慰婷那丫头看人还挺准的。那么,绍仪啊,你觉得这个林有德现在到底在盘算些什么啊?”
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已经快半年,林有德得到海军大臣署理两广总督的头衔也有三月余,但南洋派系除了把一支6000人的特遣队派到天津负责防御北洋军后方之外,基本没有其他动作。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动作,谁都看得出来林记在抓紧时间猛发战争财,倒卖各种战时物资倒卖得格外勤快,南洋票也借着这个机会继续扩大影响力。
但在袁世凯这种封建地主阶级出身的政治家看来,这种商业扩张是没有意义的,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占地盘然后刮地皮赚钱这种传统套路上,对资本的力量还没有概念。实际上,晚晴在外交上吃的那些哑巴亏,至少有一半的原因,都在于晚晴的大臣完全没有资本主义的那一套观念。
所以袁世凯无法理解南洋势力按兵不动的举动,如果是他统领南洋军,恐怕早就靠美国人和法国人的帮助,在烟台和青岛之类的地方登陆,开始抢功了。
面对袁世凯的疑问,唐绍仪悄悄摇了摇头——当然这个举动并没有被背对唐绍仪的袁世凯看见。唐绍仪广东出身,他出生的时候广州开埠通商都二十年了,封建经济体系已经崩溃得差不多了,资本主义氛围较之全国其他地方自然要浓厚上许多。1874年,唐绍仪更是留学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了整整六年多,所以他对资本主义的了解远非袁世凯能比的。
唐绍仪很清楚资本的威力,却不好对袁世凯挑明,就只能装傻了。
好在这时候他手里刚好有一条从南洋传回来的情报,可以用来应付袁世凯的提问。
“大帅,”唐绍仪道,“从南洋送回来的英吉利报纸在头条刊登了和林有德有关的新闻,似乎他建成了一台全世界唯一的机器,名叫‘神算’。”
“嗯?”袁世凯转身,看着唐绍仪,似乎对这个消息很感兴趣,“神算?那是个什么机器?难不成那是个铁皮诸葛亮,能看破我们的一切动向?”
“不,大帅,那是个用来进行数**算的机器。”
“数学?”袁世凯蹙眉,“就是小九九那些?”
袁世凯上学的时候,洋务派对教育的改革已经开始,他也接受过一定程度的“算学”教育。但他毕竟和手下那些正规西式军事院校出身的军官不同,所谓的“赛先生”在这位未来的军阀头子脑海里没什么地位。
唐绍仪面对袁世凯那明显不以为意的态度,也只能附和:“对,差不多,但是要更复杂一点。”
袁世凯盯着唐绍仪看了好一会儿,才沉声道:“绍仪啊,我不是跟你说过吗,有什么话,就跟我直说。我们是朋友,不是主子与奴才的关系,对吧?所以,告诉我,那个神算,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有什么就说什么。”
唐绍仪点头连说三声“是”,方正色道:“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就听闻工科的同学抱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运算的东西太多,做实验的时间都用来摆弄对数尺了。”
“这对数尺是……”
“是一种西洋的运算工具。”
“像我们的算盘一样?”
“差不多……”唐绍仪只能在心里苦笑了,“而英吉利的报纸中的报道,林有德这台机器,就算是非常复杂的运算,也能一眨眼完成。所以,这台机器,应该会极大的加快林有德的科学家们做研究的速度。”
“原来如此。”说完袁世凯脸上显现出露骨的轻蔑,“哼,这个林有德,学洋人的东西都没学完全,就想着自己做研究?不过就是从洋人那里挖了一个大学究,得着点甜头,就打算靠这种旁门左道飞黄腾达,他难道不知道守株待兔的典故吗?”
“也许,他有他的考量吧。”唐绍仪答道。
袁世凯对唐绍仪这个含糊其辞的答案不置可否,他抬起头,看着院子里那棵杏花树那仍然萧索的枝桠,那零星绽放的百花虽然在寒风中显得势单力薄,但春天的脚步毫无疑问的到来了。
这是波澜壮阔的二十世纪的第一个春天。
“这么说,这军费是要出来了?”唐绍仪一面陪笑一面猜测道。
“还没有,老太婆让荣禄从西线进攻,我们就等着看戏吧。他们打得顺利,我们就南下抢功,打得不顺利我们就赖着不走,直到国库给钱。”袁世凯说这话的时候那叫一个春风得意,“我看,荣禄顺利不了。之前那是我们这边给了革命军压力,现在革命军缓过劲来,黄兴和他妹妹还是很能干的,西线那边只怕偷鸡不成还要蚀把米啊。”
看袁世凯心情好,唐绍仪脸上也一派轻松,他用拉家常一般的轻描淡写的口吻对袁世凯说道:“刚刚对南洋军驻大沽特遣队的战力评估已经送到。”
“喔,如何啊?”
“呃……”唐绍仪有些踌躇,他再次确认袁世凯的神色表情,才下定决心禀报道,“我看完整份报告后,认为南洋军的战斗力可以用十六个字概括:武器精良,训练有素,战意高昂,纪律严明。”
一听唐绍仪对南洋军的评价这么高,袁世凯脸上的喜色开始淡了下来。他看了眼唐绍仪,抬手摸着他那油光发亮的前额说道:“好个‘武器精良,训练有素,战意高昂,纪律严明’,依你看,这南洋军,和我操练的北洋军比起来,哪个更加善战啊?”
“这个问题,只有等两支军队实际打上一仗,才能见分晓了。”唐绍仪何等精明,果断打起太极。
袁世凯撇了撇嘴,轻轻的哼了一声,但显然今天的巨大收获带来的愉悦心情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影响,所以他也很快恢复了最初的好兴致:“看来,这个林有德不是个徒有虚名之辈啊,慰婷那丫头看人还挺准的。那么,绍仪啊,你觉得这个林有德现在到底在盘算些什么啊?”
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已经快半年,林有德得到海军大臣署理两广总督的头衔也有三月余,但南洋派系除了把一支6000人的特遣队派到天津负责防御北洋军后方之外,基本没有其他动作。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动作,谁都看得出来林记在抓紧时间猛发战争财,倒卖各种战时物资倒卖得格外勤快,南洋票也借着这个机会继续扩大影响力。
但在袁世凯这种封建地主阶级出身的政治家看来,这种商业扩张是没有意义的,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占地盘然后刮地皮赚钱这种传统套路上,对资本的力量还没有概念。实际上,晚晴在外交上吃的那些哑巴亏,至少有一半的原因,都在于晚晴的大臣完全没有资本主义的那一套观念。
所以袁世凯无法理解南洋势力按兵不动的举动,如果是他统领南洋军,恐怕早就靠美国人和法国人的帮助,在烟台和青岛之类的地方登陆,开始抢功了。
面对袁世凯的疑问,唐绍仪悄悄摇了摇头——当然这个举动并没有被背对唐绍仪的袁世凯看见。唐绍仪广东出身,他出生的时候广州开埠通商都二十年了,封建经济体系已经崩溃得差不多了,资本主义氛围较之全国其他地方自然要浓厚上许多。1874年,唐绍仪更是留学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了整整六年多,所以他对资本主义的了解远非袁世凯能比的。
唐绍仪很清楚资本的威力,却不好对袁世凯挑明,就只能装傻了。
好在这时候他手里刚好有一条从南洋传回来的情报,可以用来应付袁世凯的提问。
“大帅,”唐绍仪道,“从南洋送回来的英吉利报纸在头条刊登了和林有德有关的新闻,似乎他建成了一台全世界唯一的机器,名叫‘神算’。”
“嗯?”袁世凯转身,看着唐绍仪,似乎对这个消息很感兴趣,“神算?那是个什么机器?难不成那是个铁皮诸葛亮,能看破我们的一切动向?”
“不,大帅,那是个用来进行数**算的机器。”
“数学?”袁世凯蹙眉,“就是小九九那些?”
袁世凯上学的时候,洋务派对教育的改革已经开始,他也接受过一定程度的“算学”教育。但他毕竟和手下那些正规西式军事院校出身的军官不同,所谓的“赛先生”在这位未来的军阀头子脑海里没什么地位。
唐绍仪面对袁世凯那明显不以为意的态度,也只能附和:“对,差不多,但是要更复杂一点。”
袁世凯盯着唐绍仪看了好一会儿,才沉声道:“绍仪啊,我不是跟你说过吗,有什么话,就跟我直说。我们是朋友,不是主子与奴才的关系,对吧?所以,告诉我,那个神算,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有什么就说什么。”
唐绍仪点头连说三声“是”,方正色道:“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就听闻工科的同学抱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运算的东西太多,做实验的时间都用来摆弄对数尺了。”
“这对数尺是……”
“是一种西洋的运算工具。”
“像我们的算盘一样?”
“差不多……”唐绍仪只能在心里苦笑了,“而英吉利的报纸中的报道,林有德这台机器,就算是非常复杂的运算,也能一眨眼完成。所以,这台机器,应该会极大的加快林有德的科学家们做研究的速度。”
“原来如此。”说完袁世凯脸上显现出露骨的轻蔑,“哼,这个林有德,学洋人的东西都没学完全,就想着自己做研究?不过就是从洋人那里挖了一个大学究,得着点甜头,就打算靠这种旁门左道飞黄腾达,他难道不知道守株待兔的典故吗?”
“也许,他有他的考量吧。”唐绍仪答道。
袁世凯对唐绍仪这个含糊其辞的答案不置可否,他抬起头,看着院子里那棵杏花树那仍然萧索的枝桠,那零星绽放的百花虽然在寒风中显得势单力薄,但春天的脚步毫无疑问的到来了。
这是波澜壮阔的二十世纪的第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