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后,天不假年,随着邓公的离去,zhong yāng似乎也没有那种猛人再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了,共和国的改革其实已经陷入了很长时间的停滞状态,大家嘴上总是高喊:深化改革!却根本改不下去。因为像毛邓这种伟人,对于整个国家来言,是可遇不可求的存在。其余的大佬,就算有心改革,却没有邓公当年的威势,或许,也是没有邓公那种以一己之身,救济天下的情cāo吧。
而对于皇太极来说,他想要的不光光是对就有制度改革一下那么简单,他是想要将整个制度彻底撕毁,重新打造出一个新的制度来!
皇太极生于女真,对我汉族来说是最大的不幸,但对于女真一族来说那是腾跃的契机!没有皇太极,女真鞑子顶多靠着这股民族崛起时与生俱来的强大战力闹腾一阵子,随后又会泯然于时间,只是诉说下一个小族的辉煌。历史上,多少小族在一段时期内忽然崛起,随后又黯然泯灭,只能在历史长河中翻滚出一片浪花。
但是,ri后后金不断壮大,直到入主中原时,处处都显示出皇太极的影子。是这个人,让后金从一个奴隶制社会变成了半封建半奴隶制社会,完成了大金向满清,两种体制的改变!老奴是一个强大的土匪,多尔衮也是一个堪比老奴一般存在的土匪罢了。从后世历史上来看看,多尔衮当权后很是狂妄,威风无比。
可是他死后没几个月,就遭受了顺治帝的清洗。要么你生前低调点,别那么威风,若是想威风,就得把自己的身后事给安排稳当了。可多尔衮就属于那种生前威风死后抽风的典型,与后世清宫剧里面描绘的英俊潇洒文武双全的多尔衮不同,真正的多尔衮就是个会打仗却对政治人心很是生疏的自大狂罢了。
但凡要想改革干大事的,首先要做的就是集权,皇太极要加强自己权力,消弱其余势力无疑是个很好的办法,而且皇太极也不会为了消耗而消耗,女真族也禁不起自己玩儿内斗折腾。若是真折腾起来,不用喘过气的大明来打自己,大金国自己就得玩完。不过,打朝鲜也是符合大金国利益的一步棋,顺带着消耗下其余势力也很不错。内斗内耗于国无利,但是在皇太极手上却变成一件两全的事儿,其政治军事手腕之强,已然呼之yu出了。
不过,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皇太极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朝鲜居然无用如斯!一个国家,你可以没用,可以软弱,但你也不能软弱无用到如此惊天动地,如此触目惊心把!
其实后金方面心里也清楚,朝鲜人很不经打,在明清抗衡前期,大明是主攻的,朝鲜也会派兵马协助。那时候还是光海君主政朝鲜呢,光海君不是嫡长子,即位本就不正。那时候万历帝正在和朝臣玩儿拉锯战,就是为了立谁为太子。朝鲜的光海君可以说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因为他不是嫡长子,所以大明朝就很恶心人的将光海君的世子册封之事拖延了十几年,直到光海君即位时还没得到册封,地地道道的言不正名不顺。为此,光海君对大明也是怀恨在心,国家之间本来就没有永恒的朋友。
再加上光海君本身也是个有为的君主,壬辰年那会ri儿,朝鲜国王被倭寇赶得逃过了鸭绿江,光海君则被留下来处置政务,临危不乱!其即位后,不惜得罪既得利益集团,颁布了一系列措施,缓和了农民与统治阶级的矛盾,并且准备收取兵权。在外交上光海君也是大玩暧昧,在大明和金国之间摇摆不定,争取利益最大化,就算是不得已被逼着派兵陪同明军出征金国也是三心二意的行事,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金国高层一个错觉,朝鲜兵不是不能打,而是他们不想打罢了。所以就连皇太极也想当然地认为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朝鲜兵应该爆发出强悍的战斗力吧,再怎么说也应该是一场恶战把。
所以,无论是兵力配置还是各种调配安排,以阿敏为首的大金国武将们都是下足了心思,是真正的将朝鲜当做一个强大的对手来面对,有种拿着红衣大炮轰蚊子的感觉。
之前对毛文龙的斩首行动可以说是彻底的失败了,图亥这支人马可是镶蓝旗里的jing锐,一下子全都损失了,阿敏那叫一个心疼。而且毛文龙没死,自家派出去的人马一个没活,这也太奇怪了。这直接导致阿敏对来自于皇太极的这个毛文龙将去铁山部的这个消息产生了怀疑。若不是阿敏对皇太极还算了解,就会认为皇太极是为了消耗自己的人马故意给自己假情报了。一下子损失这么多人马,金国将领都很是心痛,女真族就这么点人口在这儿,这种损失已经算是巨大的了。历史上大明对后金战争的斩获其实与明军兵册上的兵马一样,有着很大的水分,而且里面还有各种其他族群的辅兵也算在里面。多尔衮下决心入关时,满族(多民族集合体)九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男丁大动员,也凑不到十万人,照史书上今儿个攻城死几千,明儿个打仗死几千,女真族早就死绝了。
既然打东江镇德计划算是失败了,诸人就将目光彻底转向了朝鲜,毕竟东江镇自己以前不是没打过,他毛文龙若是铁了心的当缩头乌龟,大金国还真拿他没办法。比水军,对不起,女真族虽然是渔猎民族,但是打渔和打水战那是两种概念,此时的女真并没有自己的水军体系,这一切都要等各种汉族人才投效后才被建立起来。
议事完毕后,以阿敏为首的金国诸将设定好了行军方略,阿敏将率领镶蓝旗主力以及阿济格的镶白旗负责主攻,镶蓝旗负责攻义州克平壤,扫除朝鲜军的军事重镇。镶白旗的任务则是像一把尖刀,破开一切敢于阻拦的朝鲜军,直达朝鲜王京!而岳拖则是负责应对来自东江镇的威胁,他毛文龙不敢和大金国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对抗,但是小规模的游击战还是很乐此不疲的。在这种敌强我弱的状态下,毛大帅也只能玩儿游击,这倒和后世也喜欢玩游击的毛太祖是一家子。
阿敏更是将济尔哈朗派到岳托那里去,美名曰:岳托年少,需要人扶持。其实是因为与阿敏不同,同为舒尔哈齐之子的济尔哈朗却是个识时务的人,他清楚的知道这大金国是皇太极一个人的,敢于反抗皇太极的人都将受到来自皇太极的打击。济尔哈朗就下意识地与自己这个狂妄的哥哥保持距离,一心抱着皇太极的大腿。历史上,阿敏被皇太极圈禁致死后,镶蓝旗就交给了济尔哈朗来带,ri后济尔哈朗这一支就就成了镶蓝旗的旗主一脉,可见济尔哈朗才是笑到最后的人。所以此时阿敏对这个弟弟很是腻歪,胳膊肘向外拐嘛,那就把你打发到别的地方去吧,省的看着恶心。
一切安排就绪,接下来就是准备大进攻了!
------分割线------
最近几章都在叙述各方形势,为了以后的剧情痛快的发展,这些叙述是必须的,小龙会在叙事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让大家看着舒服。
而对于皇太极来说,他想要的不光光是对就有制度改革一下那么简单,他是想要将整个制度彻底撕毁,重新打造出一个新的制度来!
皇太极生于女真,对我汉族来说是最大的不幸,但对于女真一族来说那是腾跃的契机!没有皇太极,女真鞑子顶多靠着这股民族崛起时与生俱来的强大战力闹腾一阵子,随后又会泯然于时间,只是诉说下一个小族的辉煌。历史上,多少小族在一段时期内忽然崛起,随后又黯然泯灭,只能在历史长河中翻滚出一片浪花。
但是,ri后后金不断壮大,直到入主中原时,处处都显示出皇太极的影子。是这个人,让后金从一个奴隶制社会变成了半封建半奴隶制社会,完成了大金向满清,两种体制的改变!老奴是一个强大的土匪,多尔衮也是一个堪比老奴一般存在的土匪罢了。从后世历史上来看看,多尔衮当权后很是狂妄,威风无比。
可是他死后没几个月,就遭受了顺治帝的清洗。要么你生前低调点,别那么威风,若是想威风,就得把自己的身后事给安排稳当了。可多尔衮就属于那种生前威风死后抽风的典型,与后世清宫剧里面描绘的英俊潇洒文武双全的多尔衮不同,真正的多尔衮就是个会打仗却对政治人心很是生疏的自大狂罢了。
但凡要想改革干大事的,首先要做的就是集权,皇太极要加强自己权力,消弱其余势力无疑是个很好的办法,而且皇太极也不会为了消耗而消耗,女真族也禁不起自己玩儿内斗折腾。若是真折腾起来,不用喘过气的大明来打自己,大金国自己就得玩完。不过,打朝鲜也是符合大金国利益的一步棋,顺带着消耗下其余势力也很不错。内斗内耗于国无利,但是在皇太极手上却变成一件两全的事儿,其政治军事手腕之强,已然呼之yu出了。
不过,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皇太极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朝鲜居然无用如斯!一个国家,你可以没用,可以软弱,但你也不能软弱无用到如此惊天动地,如此触目惊心把!
其实后金方面心里也清楚,朝鲜人很不经打,在明清抗衡前期,大明是主攻的,朝鲜也会派兵马协助。那时候还是光海君主政朝鲜呢,光海君不是嫡长子,即位本就不正。那时候万历帝正在和朝臣玩儿拉锯战,就是为了立谁为太子。朝鲜的光海君可以说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因为他不是嫡长子,所以大明朝就很恶心人的将光海君的世子册封之事拖延了十几年,直到光海君即位时还没得到册封,地地道道的言不正名不顺。为此,光海君对大明也是怀恨在心,国家之间本来就没有永恒的朋友。
再加上光海君本身也是个有为的君主,壬辰年那会ri儿,朝鲜国王被倭寇赶得逃过了鸭绿江,光海君则被留下来处置政务,临危不乱!其即位后,不惜得罪既得利益集团,颁布了一系列措施,缓和了农民与统治阶级的矛盾,并且准备收取兵权。在外交上光海君也是大玩暧昧,在大明和金国之间摇摆不定,争取利益最大化,就算是不得已被逼着派兵陪同明军出征金国也是三心二意的行事,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金国高层一个错觉,朝鲜兵不是不能打,而是他们不想打罢了。所以就连皇太极也想当然地认为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朝鲜兵应该爆发出强悍的战斗力吧,再怎么说也应该是一场恶战把。
所以,无论是兵力配置还是各种调配安排,以阿敏为首的大金国武将们都是下足了心思,是真正的将朝鲜当做一个强大的对手来面对,有种拿着红衣大炮轰蚊子的感觉。
之前对毛文龙的斩首行动可以说是彻底的失败了,图亥这支人马可是镶蓝旗里的jing锐,一下子全都损失了,阿敏那叫一个心疼。而且毛文龙没死,自家派出去的人马一个没活,这也太奇怪了。这直接导致阿敏对来自于皇太极的这个毛文龙将去铁山部的这个消息产生了怀疑。若不是阿敏对皇太极还算了解,就会认为皇太极是为了消耗自己的人马故意给自己假情报了。一下子损失这么多人马,金国将领都很是心痛,女真族就这么点人口在这儿,这种损失已经算是巨大的了。历史上大明对后金战争的斩获其实与明军兵册上的兵马一样,有着很大的水分,而且里面还有各种其他族群的辅兵也算在里面。多尔衮下决心入关时,满族(多民族集合体)九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男丁大动员,也凑不到十万人,照史书上今儿个攻城死几千,明儿个打仗死几千,女真族早就死绝了。
既然打东江镇德计划算是失败了,诸人就将目光彻底转向了朝鲜,毕竟东江镇自己以前不是没打过,他毛文龙若是铁了心的当缩头乌龟,大金国还真拿他没办法。比水军,对不起,女真族虽然是渔猎民族,但是打渔和打水战那是两种概念,此时的女真并没有自己的水军体系,这一切都要等各种汉族人才投效后才被建立起来。
议事完毕后,以阿敏为首的金国诸将设定好了行军方略,阿敏将率领镶蓝旗主力以及阿济格的镶白旗负责主攻,镶蓝旗负责攻义州克平壤,扫除朝鲜军的军事重镇。镶白旗的任务则是像一把尖刀,破开一切敢于阻拦的朝鲜军,直达朝鲜王京!而岳拖则是负责应对来自东江镇的威胁,他毛文龙不敢和大金国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对抗,但是小规模的游击战还是很乐此不疲的。在这种敌强我弱的状态下,毛大帅也只能玩儿游击,这倒和后世也喜欢玩游击的毛太祖是一家子。
阿敏更是将济尔哈朗派到岳托那里去,美名曰:岳托年少,需要人扶持。其实是因为与阿敏不同,同为舒尔哈齐之子的济尔哈朗却是个识时务的人,他清楚的知道这大金国是皇太极一个人的,敢于反抗皇太极的人都将受到来自皇太极的打击。济尔哈朗就下意识地与自己这个狂妄的哥哥保持距离,一心抱着皇太极的大腿。历史上,阿敏被皇太极圈禁致死后,镶蓝旗就交给了济尔哈朗来带,ri后济尔哈朗这一支就就成了镶蓝旗的旗主一脉,可见济尔哈朗才是笑到最后的人。所以此时阿敏对这个弟弟很是腻歪,胳膊肘向外拐嘛,那就把你打发到别的地方去吧,省的看着恶心。
一切安排就绪,接下来就是准备大进攻了!
------分割线------
最近几章都在叙述各方形势,为了以后的剧情痛快的发展,这些叙述是必须的,小龙会在叙事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让大家看着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