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艺和王小胡一路狂奔,连弃了几十个郡城才在安州站住了脚。李艺决定不再退了,就在安州与二李拼死一战,他也是没办法,安州北面有山,西面有河,地形非常有利,再说如果再不死战,他们就要被二李逼到海里去了。

    这时他们手里的兵力已经不到一万了,就算加安州郡兵,也不过一万出头。而且这些郡兵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可以说一触即溃,因为李艺在逃跑的路也收编了一下其他郡城的郡兵,都是刚与敌军接触就一轰而散了。而李靖和李世绩的兵力却足有四万。其实李艺也算可以了,独对李世绩不分胜负,甚至还占了风。就算是面对着大唐两大名将和优势兵力,他也没有立刻溃不成军,当然,这里面也有二李故意放水,要逼他去渤海郡的原因。

    安州城外,远处山色苍茫,河流湍急,近处蒿草密布,一片荒芜。李靖和李世绩披甲骑在马。并肩而行,护卫们紧紧地跟在他们俩的马后。李靖停下马四下张望着。

    “李将军是山东人,我听说山东人杰地灵,怎么这一路,都是这么荒芜啊?”李靖问。

    “天下大乱,多年征战,死伤无数,良田废弃,自大业十一年到现在山东大地就几乎没有停止过战乱。自然会是这样。”李世绩答。

    刚刚建起的大帐中,二李的属下们都坐在团凳在看铺在地的地图。不断有文武职人员进出,悄声汇报和领命。

    李靖拿着指挥杖,在地图点画:“北边的突厥已经退去,关中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从我们出征到现在,李艺已连败十一场,安州是他最后的防线。不过李艺是个深通懂兵法的人。安州北、西连面一是山,一是河,留给我们可以展开大军强攻的只剩下东面和南面了。我军虽众,但却无法一拥而,敌军虽寡,但只需要固守两点抵挡我们。攻打安州,场场都会是硬仗啊!”

    安州城外,二李的军队在城南排开阵势,远远地安州与对峙。

    李靖与李世绩骑在马。李靖道:“按计划,发动。”

    李世绩身侧的郭孝恪一挥手,鼓声大作,惊天动地,由缓变疾。开始还可以听到鼓点,后来就响成一片。再后来鼓声忽然停止。

    李艺与陈奉、王小胡等人站在城头。

    陈奉道:“大王,他们要进攻了。”

    李艺望下去去,二李的军队整齐的队形在缓慢地前进。

    安州城头的士兵吃惊地望着下面,心生恐惧。

    李艺看到士兵的反应,平静地对陈奉说:“给他们一点厉害看看。”

    “抛石车、强弩预备。”陈奉大声道。

    士兵们纷纷给抛石车石,强弩在几个人的拉动下张开,斧头一样大的铁箭头对准城外。

    瞭望的士兵大声报告距离:八百步七百步六百步五百五十步

    陈奉大声道:“强弩,准备发射。”

    二李的军队忽然停住了脚步,阵营向两侧移动,远处出现了骑兵,骑兵后面翻滚着巨大的烟雾。骑兵的旗帜和烟雾越过步兵,挡在了步兵前面,而后来的骑兵和烟雾依然源源不断。

    李艺问:“他们有多少骑兵?”

    “应该不超过一万了。”王小胡答。

    “难倒是一万骑卒倾巢而出了?”李艺自言自语道。

    杜仲达道:“不会使诈,他们怎么敢倾巢而出呢?再说就算骑卒驰到城下,又有什么用呢?”

    王小胡看了杜仲达一眼,道:“李靖可能是想借骑兵驰起的烟雾,掩护步卒进攻。”

    李艺考虑了片刻道:“陈奉,你来决定进止。”

    “是,大王。”陈奉道。

    城下已经看不清骑兵了,只有无数面旗帜在烟尘中移动。而烟尘正在向安州城逼近。

    瞭望士兵道:“五百步了。”

    陈奉道:“发弩。”

    嗖嗖的声音掠过天空,射向城下滚滚的尘烟中。

    烟尘没有被遏止,继续向城下逼近。

    瞭望士兵大声汇报:“四百步三百步二百步”

    陈奉道:“抛石!”

    更沉重的声音掠空而过。

    烟尘中,千余名骑卒,打马在前沿阵地快跑,马的后面拖着树枝,拉起尘土飞扬,马的身也绑着旗帜,地也插着旗帜。主力步兵已在烟尘的掩护下悄悄撤退了。

    几十面大鼓依然在有节奏地敲响。

    陈奉道:“停止了。”

    远远望去城下的烟尘果然不再前进。

    李艺看了一下:“谁也挡不住巨石和弩箭。”

    一将官前报告:“大王,城的石头打完了。”

    “快准备,不要停止。”李艺说。

    过了一会儿,城下的烟尘渐渐散去。

    王小胡道:“他们撤了。”

    李艺笑呵呵地道:“太好了。”

    几人靠近城墙,向下瞭望。

    二李的主力已撤出很远,城下丢下许多尸体和一些受伤的战马。

    城下,二李的士兵在往回抬着的尸体,竟然都是身穿军服的草人。

    有的战马躺在地,也是用绊马索绊倒在地,解开绳索,战马就站了起来。

    二李的士兵们把能找到的石头和弩箭都放担架,抬走。

    城头的人看的目瞪口呆。

    “大王,我们当了。”陈奉道。

    李艺点点头道:“我也看见了,可他们为什么把我们的石头也运走呢?”

    “石头和弩箭是他们的克星,李靖是想我们耗尽石头和铁箭,他们就好全力攻城了。”王小胡说。

    李艺冷笑一声道:“城里还有多少石头?”

    “用了一半了。”杜仲达答。

    “王将军,你带些人去拆房子,先从府衙拆起,把拆下来的木料、砖块、打地基的石头,全部运城头来。杜仲达,你带人去收铁,把城里所人家的铁都收来,找铁匠打造弩箭。”李艺吩咐道。

    王小胡道:“大王,这”

    “你有何高见?”李艺问。

    “大王,还是多考虑考虑好,万一百姓”王小胡说。

    “我知道你的意思。但现在是非常时期,等打退敌军,我们再好好犒赏三军和百姓!”李艺说。

    城外的中军大帐里,李靖和李世绩与众将校围做在一起。

    李世绩道:“照这个样子,最多只要半个月,李艺就会把安州城里的弩箭和石头都打光了。”

    大家哈哈大笑。

    李靖道:“城东的地势较高,利于我们攻击,明天从城东再发动一次佯攻,如果李艺不当的话我们就改佯攻为主攻。李将军,你看怎么样?”

    “城西河边有一片树林,我们是不是可以靠树林的掩护,用水攻呢?”郭孝恪道。

    “不行,水火无情,那样的话不要说是百姓遭殃,恐怕两位小王爷也会有不测。”李靖和李世绩几乎同时拒绝了这个意见。

    “要不从南面挖地道!反正我们也有的是人手,如果顺利的话估计有十天就能破城了。”柴哲威说。

    李靖点了点头道:“这个办法可以一试,就由柴校尉负责!”

    柴哲威起身领命。

    第二天清晨,李靖和李世绩一起打马跑向安州城东。城下执高挡箭牌的士兵排成横长列。二李站在挡箭牌边观察着远处的安州城。弩箭如雨般飞来,挡箭牌阵高举。

    李靖听着如落雨的声音,拔下盾牌的箭,仔细看着,箭头如小斧,他回身对大家说:“天节军的装备果然不错,箭造得不错,弩弓也强,可以射出五百步还有如此力量。”

    郭孝恪道:“而且一次可以发出八枝箭。他们的抛石器也不错,能抛五十斤的石头到两百步远。”

    李世绩道:“天节军是边军,装备好些,不足为奇。我倒是很佩服李艺的用兵御人之术,现在他早已经是穷途末路了,他的属下竟然没有一个人出来投降。”

    “天节军本来就是李艺的幽州军改的,他们追随李艺已经有十几年来,彼此间感情深厚,再说北地边民,轻生死,重然诺,他们不愿背弃李艺也很正常。李艺为我朝和前隋镇守边界将近二十年,突厥从来没敢在他的防区闹过事,可见李艺勇猛和用兵之道都不是浪得虚名。只可惜从此以后,国家要少一原良将了。”李靖笑着说道。

    “开始!”说完他又说道。

    李靖话音一落,郭孝恪便挥动起手中的令旗。大军又如昨日一样开始演练起来。

    李艺站在城头冷冷发笑:“没我的命令,一石一箭都不许放。”

    城下李靖对着郭孝恪挥了挥手,郭孝恪会意,再次挥动手中的令旗,传令让大军强攻。

    城下的尘雾逐渐散去,无数士卒抗战着呐喊着推着飞桥,抗着云梯,扑了过来。

    李艺一挥手,立时万弩齐发。城下的士卒惨叫着倒下一大片。

    “大将军,李艺的的弩箭太厉害,我们根本无法接近城墙。”郭孝恪说道。

    “鸣金!”李靖无奈地点了点头说。

    战场一片狼藉,李艺呵呵地笑了。

    “我们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大王,要不要今晚突袭一下?“陈奉道。

    李艺道:“算了!李靖不会那么容易让我们突袭的,还是保存实力要紧。”

章节目录

大唐李承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过油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百三十五章 困守安州-大唐李承明,大唐李承明,笔趣阁并收藏大唐李承明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