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无广告第二百七十八章抢饭碗的来了(大章节,求月票)
即便皇帝特许吴节专心备考,不用去西苑豹房随侍,但吴节还是很自觉地每隔一两天就去那里露个脸。(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他现在的身份有些尴尬,说是天子近臣吧,身上却只有举人功名和一个可怜巴巴文渊阁校理闲差,若不是有身份特殊,基本上处于人见人踩的地位。所以,还是要经常去嘉靖那里串串门,混个脸熟。
人情这种东西,即便是亲戚,走动得少了,也要生分。
当然,只要等自己中了进士,点了翰林,在士林中有了地位,一切却又不同。
最近这两日,随着自己那首李白的五言《花间独酌》一出,用名动京城来形容并不过分。先前严世藩和李府放出的谣言,在这首诗才冲击下,自然是烟消云散了。
雄浑的气势,醉人心脾的诗句,飘飘若出尘仙人的意境,同小阁老那篇只有格律严整到拘泥的五言一比,无疑是天上地下。
第一场小阁老已经输得难看,这一场加赛更是败到颜面尽失的地步。
无论怎么看,胜负已经水落石出,谁高谁低,也没再比试下去的必要了。
突然间,众士子突然有种大快人心之感。
一则,吴节的诗词实在太好,好到让人高山仰止的地步。再则,这个严世藩实在是太讨厌了。
严家父子把持朝政二十多年,结党营私,干了很多人神共愤之事。再加上严世藩性格暴躁,党同伐异,只要不是严党,一概被他当成敌人,这样的性子想不树敌都难。
更重要的时候,这几日,厘金制度已经正式刊载在府邸纸上,发行全国。朝廷也正式下了公文,只待年后,就在东南五省正式实行,由浙直总督衙门主持。
这个消息一出,天下震动,舆情哗然。
明朝读书人自来就有参政议政的习惯,如何看不出这项政策的要害之处,本着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所有的人都以为这个厘金制度定然出自严党之手。
“财政独立,又坐拥南五省十万大军,严家这是要做反啊!”
“蟊贼!”
“大奸大恶之徒!”
一时间,不但御使们的弹劾折子言辞更加激烈,在京城等着参加会试的举人们也对严家破口大骂,在他们所举行的文会中,严家父子照例成为诗词文章中的反面典型,被极力地丑化。
如今,吴节以诗词连胜严世藩两场,真真是大快人心了。
一来,吴节的诗写得实在是好,二来任何能够打击严党的行动,他们都不肯错过。
到如今,吴节在京城算是彻底的火暴起来,几乎所有读书人的聚会中,都可以听到有人谈论这个名字,并举杯朗诵起那篇“花间一壶酒”,然后一饮而尽,仰天长啸。
用如日中天,赞誉满城来形容吴节此刻的名气,也不为过。
这两日,吴节的府上也是访客不断,有应试的举子,有乡试中举的同年,也有不少有官职在身的士林中人。
忙了两日,吴节再也抵受不住,索性逃了出去,准备到豹房那里呆上一天,求个清净。
嘉靖皇帝这里确实情境,当年武宗正德皇帝的中枢机构豹房是北京城中第一热闹的所在,可如今却被嘉靖改造成了一个大道观。已是三九天,滴水成冰,整个豹房被茫茫白雪笼罩,听不到一丝声音,也看不到任何人影。
再看看已经结冰的湖水,远处的西山,倒有些千年古刹的意味。
吴节身上带着可以自由出入宫禁的腰牌,一路自然是畅通无阻。
就吴节所知道,最近的嘉靖皇帝不知道是吃错了药还是怎么的,几乎每天都要在宫中祭天拜神,三天一大醮,每天一小醮,弄得宫里乌烟瘴气。估计是他最近的身体好象有垮掉的迹象,据黄锦说,嘉靖皇帝身上都是红色青色的小斑点,跟头金钱豹似的。脚上皮肉也彻底松弛下去,还带有浮肿,用手一掐就是一个坑,半天也起不来。
这是典型的重金属中毒,即便是在后世,要想彻底治愈,也需要费不少功夫。而在古代,这却是不治之症。
看起来,嘉靖肯定会和真实历史记载中一样,没几年好活。
吴节心中琢磨,这病以明朝的医疗手段还真没办法,或许多喝些牛奶会有所缓解吧?
皇帝对他有知遇之恩,吴节对他还是很有好感的。全文字无广告
进了豹房,正想着该如何劝解嘉靖少服用些金丹,就听到门口旁边的耳房里传来两个鸭公嗓子的声音:“安公公,你说,这胡大顺父子也太难侍侯了吧,还真当他是这豹房里的主人了,颐指气使,看得人心中窝火。”
“谁说不是啊,小林”安公公叹息一声:“没办法,谁让人家在万岁爷那里正得宠呢,咱们也惹不起。”
这二人吴节却是认识的,品级不高,属于在皇帝身边侍侯的闲杂人员。
听他们谈起一个叫胡大顺的人,吴节心中疑惑,这人他却没听说过,究竟是干什么的?
就停下了脚步,朝屋中走去。
安公公叹息完,小林有些悲愤地接嘴:“这些年,咱们侍侯在万岁爷身边,见过的人也多了。从前的邵元节邵天师、蓝道行蓝神仙、陶仲文陶仙长,见了我们也是客客气气的,那才叫气度呢!对了,就算是现在的吴士贞先生,不比胡家父子得宠,不也没有任何架子,看得就让人想亲近。这胡大顺还好些,他儿子胡元玉简直就不是东西,当这里什么地方了。整日问我们要钱要物,一个不高兴,就以耽误了万岁爷斋醮大事这顶大帽子压人。
就在昨天,我刚买了一件玉佩,花了一年的俸禄。结果这狗杂毛给看到了。劈手就抢了过去,说是要给万岁爷合药,小人,真真的小人!”
小林的语气中满是愤恨。
安太监小声劝慰:“小林,这事你还是忍了吧。那胡家父子这些年一直没有得势,穷到极处自然就穷凶极恶起来,什么钱什么物都想要。有吴士贞先生在还好,可他刚中了解元,如今又名动京城,早迟是要中进士的。他一走,这陛下身边就是那两个姓胡的了,得罪了他们,小心被人使绊子。”
小林愤怒地说:“我却不怕这两个小人,他们又不是禁中十三衙门的,管得着我们吗?”
正说着话,就看到吴节走了进来,忙与安公公同时站起来,笑道:“说曹操,曹操就到,吴先生可来了,陛下正念着你呢,吩咐说,等你一到,就引你过去面圣。”
“你们刚才说什么呢,可是宫中进了新人?”吴节从怀里掏出一包松子和花生杏仁扔到桌上:“小林,听人说你这人没别的爱好,就喜欢吃些零嘴儿,给你带进来了。”
小林:“难得先生记挂我这个芥子般的人物。”脸上满是感动,态度殷勤起来:“先生,陛下那边你还是快些过去吧,你不在,没人替万岁爷他老人家写青词,阿猫阿狗都跳出来邀宠了。”
“好,这就去。”
吴节点了点头,就在安太监和林太监的带领下朝豹房深处,嘉靖皇帝的静舍方向走去。
他算是听明白了一些,应该是在自己不经常来豹房的这段时间,因为没有给皇帝写青词,就有人借这个机会钻出来想要替代他的位置。
青词这种东西是明朝道教祭神打醮时必不可少之物,斋醮之人在勾通天地人神时,但有所求,都要用朱砂将所想说的话写在青藤纸上,念颂之后烧给上苍,如此才能够让神仙和上天看到。
本来,嘉靖皇帝身边本有一大群青词好手,比如严世藩、徐阶、李春芳、张居正等,都是这个年代文坛上一等一的宗师。
无奈,前一阵子,吴节在青词上胜了严家父子,严世藩最近又忙着在诗词上和他打擂台。而徐阶和张居正身为内阁辅臣,又碰到年底事多,根本没空暇进宫侍侯。至于李春芳,正放在外面锻炼,许久都没露面了。
所以,在这两个月里,嘉靖设香案时所需的青词都由吴节一手包揽。
估计这什么胡家父子,就是在自己不在的时间里,顶上来的。
“对了,你们所说的胡家父子究竟是什么来历,青词作得如何?”吴节志在科举,如今全副心思都落在进士科上面,不但必须要中,还得获得好名次,以便进翰林院。
所以,对于有人来抢自己饭碗,在皇帝面前争宠一事却不放在心上。
毕竟,明朝读书人要想要好的前程,唯一的路子只能是科举。否则,就算你在皇帝那里再得信任,终归不是主流。大才和智商高如严世藩者,就因为是国子监出身,没有中个进士,即便入了阁,也要遭人诟病,有些抬不起头来的感觉。
吴节原本以为这胡家父子和自己一样,估计也是有些才名的秀才、举人之流。可安太监的回答却让他有些意外。
安太监道:“吴先生,说起这胡家父子,却也是宫里的老人了。先生别误会,他们不是太监,而是道士。胡家父子,父亲那个叫胡大顺,儿子叫胡元玉,湖北黄冈人。本在一小道观出家做道士,后来不知道怎么就认识了陶仲文陶神仙。经他引见,这父子二人将一册《万寿金书》献于陛下,投了万岁的之心,被招入宫中供奉,得了一个四品的官职。这两人本在中海的长青观修行,近日炼了一炉仙丹,被诏到陛下那里侍侯,整日烧香祭天,竟一刻也不肯闲着。”
林小太监插嘴:“先生在随侍陛下的时候,为人和气,大家伙都喜欢与你亲近。可这胡家父子实在讨厌,尤其是那个叫胡元玉的,见了你所作的青词,大放厥词,说这东西离道家大道远矣,乃是异端。我们听了,心中也是愤恨,先生的文章作得真是好啊。那胡家父子写的什么呀,纯粹是鬼画桃符,也就能哄哄万岁爷罢了。”
正说着话,三人就走到嘉靖精舍外的走廊里,就看到一个中年道士趾高气扬地走过来,大约是听到了林太监的话,鼻子里哼了一声,径直拦在三人面前。一脸恼怒地盯着林太监,三角眼里好象有绿油油的火苗子闪烁不定:“万岁爷正在打醮,等下还要服用我父子炼制的不老仙丹。如今正值龙虎交汇的要紧之时,你们进去,若影响了万岁爷的修行,吃罪得起吗?”
小林太监怎么说也是个年轻人,年轻人总有三分脾气。以前是因为吴节不在,皇帝要借重胡家父子,这才退让。现在吴节回来了,心中也有了底气,声音大起来:“哟,说得还挺严重的啊!知道这位先生是谁吗?”
小林得意扬扬地指着吴节反问。
“这位先生是谁,是内阁还是六部的部堂大人?”中年道士看了吴节一眼,眼前这个少年书生虽然没有穿官服,可举止从容,风度翩翩,上自然而然地带着一股强大的气场。
这种气场他只在朝中贵人们身上看到过,心中不觉有些怯了。
其实,中年道士倒是想岔了,倒不是吴节身份地位有多高。关键是现代人自来就有藐视权威的习惯,人人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吴节即便在皇帝面前也是有说有笑,自在随意之处,和朝中的阁相们也没有任何区别。
这一点,让中年道士以为这就是一个有身份之人,气势顿时矮了几分。
话刚一说出口,中年道士就觉得不对。眼前这个少年不过十来岁年纪,怎么可能是三公九卿部院大老?
果然小林太监就高声笑道:“胡道士,好叫你知道,这位先生正是万岁日常念叨的吴节吴士贞先生。”
吴节一笑:“在下吴节,一个小小的举人,可不是什么大人,敢问道长是谁?”
“原来你就是吴节,哼!”知道认错了人,中年道士一脸的煞气,故意将头昂得老高,装出一副轻蔑模样:“本道姓胡名元玉,已经在宫中侍侯陛下十余年了,你大约还没听说过吧?”
他故意将侍侯陛下十余年几字说得响亮,提醒吴节,他才是陛下身边的老人,你还嫩了些。
吴节的名字胡元玉闻名已久了,知道他在青词上得了皇帝欢心,如今已是一飞冲天。青词醮斋本是道士们吃饭的家伙,很多人都靠这一套君前得宠,人前显贵。不过,以前的严嵩、徐阶等人,人家是内阁辅臣,身份摆在那里,胡家父子也不好说什么。
而吴节和他们一样,不过是寻常人物,凭什么要来抢咱的彩头。
也因为如此,吴节在皇帝哪里越红,就越发地引起了胡家父子的嫉恨。
“哦,原来是胡道长。”吴节随意地拱了拱手,就要朝前走去:“我要去面圣。”
胡元玉却将双臂张开,将整个走廊封住,冷笑:“你是不是耳朵聋了,刚才本道说得再明白不过的,万岁爷正在打醮,等下还要服用我父子炼制的不老仙丹。如今正值龙虎交汇的要紧之时,你们进去,若影响了万岁爷的修行,吃罪得起吗?”
这话说得非常不客气,吴节一愣,脸沉了下去。
这半年来,他在京城混得风生水起,即便是小阁老这样的人物,虽与他势成水火,可见了面,大家都还保持这基本的客气和体面。也许,在严世藩心目中,已经把吴节当成了与他等量齐观的人物。
像这种难听的话,吴节已经很久没听到过了,顿时有些不适应。
小林太监气愤地道:“胡元玉你好大胆子,陛下以前可是说过,士贞先生一到,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直接进静舍面圣的。你什么东西,竟敢拦住先生?”
胡元玉继续冷笑:“这次服用不老仙丹事关重大,吴节的青词虽然写得好,可有怎么样,他又不懂炼丹,去了又有何用?”
“怎么就没用了?”这个时候,从嘉靖的精舍走出来一个人,正是多日不见的黄锦。
“黄公公。”小林太监和安太监连忙拱手施礼。
“小声点,小声点。”黄锦还是一成不边和蔼的表情,连连摆手:“别打搅了圣上服丹,吴节,元玉,快进来。”
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话胡元玉还是不好反驳的,不过,他父子这几日正得意忘形,人也变得轻狂了,顿时不福:“吴节又不懂得炼丹,进去了又能派上什么用场?至于青词,我父子自能作得好。”
“真作得好吗?”威严的声音从屋里传来,正是嘉靖的声音。语气中带着一丝讽刺的笑意:“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胡元玉,你觉得这诗作得如何,也能同样来一首?黄锦,背诵,让他听全了。”
“是,万岁爷。”黄锦应了一声,清了清嗓子,将这诗动头到尾背了一遍,直到最后一句:“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好,酣畅淋漓,大快心臆!”嘉靖一声长啸:“这诗做得好啊,可吴节你知道你犯了什么错吗,好个该死的东西!”
这一句话说得杀气腾腾,听得人心头一紧。
那胡元玉听到嘉靖动怒,面色一喜,用幸灾乐祸的表情看着吴节。
吴节却不动声色地应道:“陛下,臣不知。”
嘉靖放声大笑:“你的错在于这诗写得实在大气滂沱,枉朕修行五十来年,可谓心志坚定,坚刚不可夺志。可一见到你这诗,多年道行也被你一朝破了。正所谓,诗意袭人欲破禅,借用你《石头记》里的句子。”
黄锦也掩嘴小声地笑起来:“万岁爷啊,你金口玉牙,只怕吴节当不起,要折福的。”
听到这话,胡元玉脸上的得意凝固了。
嘉靖笑毕,喝道:“吴节,还不快进来。朕正要服用胡神仙的仙丹,刚要开斋,正缺一篇青词,你来得正好,朕心中欢喜得紧。”
吴节:“是,臣这就进来。”
他回头笑吟吟地看了胡元玉一眼,就看到胡元玉的眼睛里满是嫉妒之色。
吴节知道,这就是一个小人,心中厌烦到了极点。
看起来,这胡家父子一定是以为我吴节抢了他们的饭碗。可惜,在他们眼中,皇帝的宠信像天一样大。但吴节却并不放在心上。一个读书人,最重要的是进士功名,却不是在道观里装神弄鬼,大搞封建迷信。
等吴节和胡元玉进了嘉靖皇帝的精舍,就看到里面的蒲团上盘膝坐着一个鹤发童颜的老道士,这人大概就是胡元玉的父亲胡大顺了,他身上穿着一件青丝绢道袍,一尘不染。再加上他生得五官端正,仙风道骨,买相极佳,难怪得了皇帝的宠信。
若生得如他儿子胡元玉那般猥琐,估计也入不了嘉靖的法眼。
“这位是胡大顺胡神仙。”嘉靖指了指那道士,给吴节介绍。
吴节现在怎么说也是个举人,将来又是要做进士的。再加上这父子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敌人,自然不会同他如何亲近,只微微颔首。
“无量天尊,原来就是最近在京城里声名响亮的吴士贞先生啊!”胡大顺站起来,一个暨首,满面都是笑容,看起来很客气。
还没开始打醮,也没设置香案。
皇帝指了指长案上的朱砂笔和青藤直:“吴节,正缺一篇青词,你来得正好。”
“谨遵圣命。”吴节走上前去,正要动笔,皇帝却叫住了他:“算了,不用写。就算再写,也写不过你那首《月下独酌》,唉,朕这几日脑子里翻来覆去都是你这首诗,竟然被弄得有些魂不受舍了。”
“那却是臣之过也。”
嘉靖今天穿得极其单薄,让人看着就觉得身上发冷。
他一挥大袖,笑道:“你与严世藩的两场比试,朕已经知道了,哈哈,小严自执才高,今次败在你手上,估计心中也是难过。好好好,他知道难过就对了。吴节,听说你在李家寿宴上又在别人面前说起了一段严嵩的笑话,今天你既然来了,就将那个笑话说来听听。”
吴节听得心中一震,那个笑话是自己为了消除彩云和依依她们心头的紧张才随手从后世的笑话集里拿了一段出来的,当时屋子中也没有几人,怎么这嘉靖就知道了。
他的耳目敏锐到这等程度,当真让人心中畏惧。
吴节突然想起那日在偶然间看到的东厂都督陈洪,心中更是惊讶,意识到这事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ps:好象很多读者都出月票了,历史分类月票榜上的书这两天都地得了不少。我也凑个热闹,向大家求一点,谢谢支持!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即便皇帝特许吴节专心备考,不用去西苑豹房随侍,但吴节还是很自觉地每隔一两天就去那里露个脸。(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他现在的身份有些尴尬,说是天子近臣吧,身上却只有举人功名和一个可怜巴巴文渊阁校理闲差,若不是有身份特殊,基本上处于人见人踩的地位。所以,还是要经常去嘉靖那里串串门,混个脸熟。
人情这种东西,即便是亲戚,走动得少了,也要生分。
当然,只要等自己中了进士,点了翰林,在士林中有了地位,一切却又不同。
最近这两日,随着自己那首李白的五言《花间独酌》一出,用名动京城来形容并不过分。先前严世藩和李府放出的谣言,在这首诗才冲击下,自然是烟消云散了。
雄浑的气势,醉人心脾的诗句,飘飘若出尘仙人的意境,同小阁老那篇只有格律严整到拘泥的五言一比,无疑是天上地下。
第一场小阁老已经输得难看,这一场加赛更是败到颜面尽失的地步。
无论怎么看,胜负已经水落石出,谁高谁低,也没再比试下去的必要了。
突然间,众士子突然有种大快人心之感。
一则,吴节的诗词实在太好,好到让人高山仰止的地步。再则,这个严世藩实在是太讨厌了。
严家父子把持朝政二十多年,结党营私,干了很多人神共愤之事。再加上严世藩性格暴躁,党同伐异,只要不是严党,一概被他当成敌人,这样的性子想不树敌都难。
更重要的时候,这几日,厘金制度已经正式刊载在府邸纸上,发行全国。朝廷也正式下了公文,只待年后,就在东南五省正式实行,由浙直总督衙门主持。
这个消息一出,天下震动,舆情哗然。
明朝读书人自来就有参政议政的习惯,如何看不出这项政策的要害之处,本着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所有的人都以为这个厘金制度定然出自严党之手。
“财政独立,又坐拥南五省十万大军,严家这是要做反啊!”
“蟊贼!”
“大奸大恶之徒!”
一时间,不但御使们的弹劾折子言辞更加激烈,在京城等着参加会试的举人们也对严家破口大骂,在他们所举行的文会中,严家父子照例成为诗词文章中的反面典型,被极力地丑化。
如今,吴节以诗词连胜严世藩两场,真真是大快人心了。
一来,吴节的诗写得实在是好,二来任何能够打击严党的行动,他们都不肯错过。
到如今,吴节在京城算是彻底的火暴起来,几乎所有读书人的聚会中,都可以听到有人谈论这个名字,并举杯朗诵起那篇“花间一壶酒”,然后一饮而尽,仰天长啸。
用如日中天,赞誉满城来形容吴节此刻的名气,也不为过。
这两日,吴节的府上也是访客不断,有应试的举子,有乡试中举的同年,也有不少有官职在身的士林中人。
忙了两日,吴节再也抵受不住,索性逃了出去,准备到豹房那里呆上一天,求个清净。
嘉靖皇帝这里确实情境,当年武宗正德皇帝的中枢机构豹房是北京城中第一热闹的所在,可如今却被嘉靖改造成了一个大道观。已是三九天,滴水成冰,整个豹房被茫茫白雪笼罩,听不到一丝声音,也看不到任何人影。
再看看已经结冰的湖水,远处的西山,倒有些千年古刹的意味。
吴节身上带着可以自由出入宫禁的腰牌,一路自然是畅通无阻。
就吴节所知道,最近的嘉靖皇帝不知道是吃错了药还是怎么的,几乎每天都要在宫中祭天拜神,三天一大醮,每天一小醮,弄得宫里乌烟瘴气。估计是他最近的身体好象有垮掉的迹象,据黄锦说,嘉靖皇帝身上都是红色青色的小斑点,跟头金钱豹似的。脚上皮肉也彻底松弛下去,还带有浮肿,用手一掐就是一个坑,半天也起不来。
这是典型的重金属中毒,即便是在后世,要想彻底治愈,也需要费不少功夫。而在古代,这却是不治之症。
看起来,嘉靖肯定会和真实历史记载中一样,没几年好活。
吴节心中琢磨,这病以明朝的医疗手段还真没办法,或许多喝些牛奶会有所缓解吧?
皇帝对他有知遇之恩,吴节对他还是很有好感的。全文字无广告
进了豹房,正想着该如何劝解嘉靖少服用些金丹,就听到门口旁边的耳房里传来两个鸭公嗓子的声音:“安公公,你说,这胡大顺父子也太难侍侯了吧,还真当他是这豹房里的主人了,颐指气使,看得人心中窝火。”
“谁说不是啊,小林”安公公叹息一声:“没办法,谁让人家在万岁爷那里正得宠呢,咱们也惹不起。”
这二人吴节却是认识的,品级不高,属于在皇帝身边侍侯的闲杂人员。
听他们谈起一个叫胡大顺的人,吴节心中疑惑,这人他却没听说过,究竟是干什么的?
就停下了脚步,朝屋中走去。
安公公叹息完,小林有些悲愤地接嘴:“这些年,咱们侍侯在万岁爷身边,见过的人也多了。从前的邵元节邵天师、蓝道行蓝神仙、陶仲文陶仙长,见了我们也是客客气气的,那才叫气度呢!对了,就算是现在的吴士贞先生,不比胡家父子得宠,不也没有任何架子,看得就让人想亲近。这胡大顺还好些,他儿子胡元玉简直就不是东西,当这里什么地方了。整日问我们要钱要物,一个不高兴,就以耽误了万岁爷斋醮大事这顶大帽子压人。
就在昨天,我刚买了一件玉佩,花了一年的俸禄。结果这狗杂毛给看到了。劈手就抢了过去,说是要给万岁爷合药,小人,真真的小人!”
小林的语气中满是愤恨。
安太监小声劝慰:“小林,这事你还是忍了吧。那胡家父子这些年一直没有得势,穷到极处自然就穷凶极恶起来,什么钱什么物都想要。有吴士贞先生在还好,可他刚中了解元,如今又名动京城,早迟是要中进士的。他一走,这陛下身边就是那两个姓胡的了,得罪了他们,小心被人使绊子。”
小林愤怒地说:“我却不怕这两个小人,他们又不是禁中十三衙门的,管得着我们吗?”
正说着话,就看到吴节走了进来,忙与安公公同时站起来,笑道:“说曹操,曹操就到,吴先生可来了,陛下正念着你呢,吩咐说,等你一到,就引你过去面圣。”
“你们刚才说什么呢,可是宫中进了新人?”吴节从怀里掏出一包松子和花生杏仁扔到桌上:“小林,听人说你这人没别的爱好,就喜欢吃些零嘴儿,给你带进来了。”
小林:“难得先生记挂我这个芥子般的人物。”脸上满是感动,态度殷勤起来:“先生,陛下那边你还是快些过去吧,你不在,没人替万岁爷他老人家写青词,阿猫阿狗都跳出来邀宠了。”
“好,这就去。”
吴节点了点头,就在安太监和林太监的带领下朝豹房深处,嘉靖皇帝的静舍方向走去。
他算是听明白了一些,应该是在自己不经常来豹房的这段时间,因为没有给皇帝写青词,就有人借这个机会钻出来想要替代他的位置。
青词这种东西是明朝道教祭神打醮时必不可少之物,斋醮之人在勾通天地人神时,但有所求,都要用朱砂将所想说的话写在青藤纸上,念颂之后烧给上苍,如此才能够让神仙和上天看到。
本来,嘉靖皇帝身边本有一大群青词好手,比如严世藩、徐阶、李春芳、张居正等,都是这个年代文坛上一等一的宗师。
无奈,前一阵子,吴节在青词上胜了严家父子,严世藩最近又忙着在诗词上和他打擂台。而徐阶和张居正身为内阁辅臣,又碰到年底事多,根本没空暇进宫侍侯。至于李春芳,正放在外面锻炼,许久都没露面了。
所以,在这两个月里,嘉靖设香案时所需的青词都由吴节一手包揽。
估计这什么胡家父子,就是在自己不在的时间里,顶上来的。
“对了,你们所说的胡家父子究竟是什么来历,青词作得如何?”吴节志在科举,如今全副心思都落在进士科上面,不但必须要中,还得获得好名次,以便进翰林院。
所以,对于有人来抢自己饭碗,在皇帝面前争宠一事却不放在心上。
毕竟,明朝读书人要想要好的前程,唯一的路子只能是科举。否则,就算你在皇帝那里再得信任,终归不是主流。大才和智商高如严世藩者,就因为是国子监出身,没有中个进士,即便入了阁,也要遭人诟病,有些抬不起头来的感觉。
吴节原本以为这胡家父子和自己一样,估计也是有些才名的秀才、举人之流。可安太监的回答却让他有些意外。
安太监道:“吴先生,说起这胡家父子,却也是宫里的老人了。先生别误会,他们不是太监,而是道士。胡家父子,父亲那个叫胡大顺,儿子叫胡元玉,湖北黄冈人。本在一小道观出家做道士,后来不知道怎么就认识了陶仲文陶神仙。经他引见,这父子二人将一册《万寿金书》献于陛下,投了万岁的之心,被招入宫中供奉,得了一个四品的官职。这两人本在中海的长青观修行,近日炼了一炉仙丹,被诏到陛下那里侍侯,整日烧香祭天,竟一刻也不肯闲着。”
林小太监插嘴:“先生在随侍陛下的时候,为人和气,大家伙都喜欢与你亲近。可这胡家父子实在讨厌,尤其是那个叫胡元玉的,见了你所作的青词,大放厥词,说这东西离道家大道远矣,乃是异端。我们听了,心中也是愤恨,先生的文章作得真是好啊。那胡家父子写的什么呀,纯粹是鬼画桃符,也就能哄哄万岁爷罢了。”
正说着话,三人就走到嘉靖精舍外的走廊里,就看到一个中年道士趾高气扬地走过来,大约是听到了林太监的话,鼻子里哼了一声,径直拦在三人面前。一脸恼怒地盯着林太监,三角眼里好象有绿油油的火苗子闪烁不定:“万岁爷正在打醮,等下还要服用我父子炼制的不老仙丹。如今正值龙虎交汇的要紧之时,你们进去,若影响了万岁爷的修行,吃罪得起吗?”
小林太监怎么说也是个年轻人,年轻人总有三分脾气。以前是因为吴节不在,皇帝要借重胡家父子,这才退让。现在吴节回来了,心中也有了底气,声音大起来:“哟,说得还挺严重的啊!知道这位先生是谁吗?”
小林得意扬扬地指着吴节反问。
“这位先生是谁,是内阁还是六部的部堂大人?”中年道士看了吴节一眼,眼前这个少年书生虽然没有穿官服,可举止从容,风度翩翩,上自然而然地带着一股强大的气场。
这种气场他只在朝中贵人们身上看到过,心中不觉有些怯了。
其实,中年道士倒是想岔了,倒不是吴节身份地位有多高。关键是现代人自来就有藐视权威的习惯,人人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吴节即便在皇帝面前也是有说有笑,自在随意之处,和朝中的阁相们也没有任何区别。
这一点,让中年道士以为这就是一个有身份之人,气势顿时矮了几分。
话刚一说出口,中年道士就觉得不对。眼前这个少年不过十来岁年纪,怎么可能是三公九卿部院大老?
果然小林太监就高声笑道:“胡道士,好叫你知道,这位先生正是万岁日常念叨的吴节吴士贞先生。”
吴节一笑:“在下吴节,一个小小的举人,可不是什么大人,敢问道长是谁?”
“原来你就是吴节,哼!”知道认错了人,中年道士一脸的煞气,故意将头昂得老高,装出一副轻蔑模样:“本道姓胡名元玉,已经在宫中侍侯陛下十余年了,你大约还没听说过吧?”
他故意将侍侯陛下十余年几字说得响亮,提醒吴节,他才是陛下身边的老人,你还嫩了些。
吴节的名字胡元玉闻名已久了,知道他在青词上得了皇帝欢心,如今已是一飞冲天。青词醮斋本是道士们吃饭的家伙,很多人都靠这一套君前得宠,人前显贵。不过,以前的严嵩、徐阶等人,人家是内阁辅臣,身份摆在那里,胡家父子也不好说什么。
而吴节和他们一样,不过是寻常人物,凭什么要来抢咱的彩头。
也因为如此,吴节在皇帝哪里越红,就越发地引起了胡家父子的嫉恨。
“哦,原来是胡道长。”吴节随意地拱了拱手,就要朝前走去:“我要去面圣。”
胡元玉却将双臂张开,将整个走廊封住,冷笑:“你是不是耳朵聋了,刚才本道说得再明白不过的,万岁爷正在打醮,等下还要服用我父子炼制的不老仙丹。如今正值龙虎交汇的要紧之时,你们进去,若影响了万岁爷的修行,吃罪得起吗?”
这话说得非常不客气,吴节一愣,脸沉了下去。
这半年来,他在京城混得风生水起,即便是小阁老这样的人物,虽与他势成水火,可见了面,大家都还保持这基本的客气和体面。也许,在严世藩心目中,已经把吴节当成了与他等量齐观的人物。
像这种难听的话,吴节已经很久没听到过了,顿时有些不适应。
小林太监气愤地道:“胡元玉你好大胆子,陛下以前可是说过,士贞先生一到,无论什么时候,都可以直接进静舍面圣的。你什么东西,竟敢拦住先生?”
胡元玉继续冷笑:“这次服用不老仙丹事关重大,吴节的青词虽然写得好,可有怎么样,他又不懂炼丹,去了又有何用?”
“怎么就没用了?”这个时候,从嘉靖的精舍走出来一个人,正是多日不见的黄锦。
“黄公公。”小林太监和安太监连忙拱手施礼。
“小声点,小声点。”黄锦还是一成不边和蔼的表情,连连摆手:“别打搅了圣上服丹,吴节,元玉,快进来。”
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话胡元玉还是不好反驳的,不过,他父子这几日正得意忘形,人也变得轻狂了,顿时不福:“吴节又不懂得炼丹,进去了又能派上什么用场?至于青词,我父子自能作得好。”
“真作得好吗?”威严的声音从屋里传来,正是嘉靖的声音。语气中带着一丝讽刺的笑意:“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胡元玉,你觉得这诗作得如何,也能同样来一首?黄锦,背诵,让他听全了。”
“是,万岁爷。”黄锦应了一声,清了清嗓子,将这诗动头到尾背了一遍,直到最后一句:“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好,酣畅淋漓,大快心臆!”嘉靖一声长啸:“这诗做得好啊,可吴节你知道你犯了什么错吗,好个该死的东西!”
这一句话说得杀气腾腾,听得人心头一紧。
那胡元玉听到嘉靖动怒,面色一喜,用幸灾乐祸的表情看着吴节。
吴节却不动声色地应道:“陛下,臣不知。”
嘉靖放声大笑:“你的错在于这诗写得实在大气滂沱,枉朕修行五十来年,可谓心志坚定,坚刚不可夺志。可一见到你这诗,多年道行也被你一朝破了。正所谓,诗意袭人欲破禅,借用你《石头记》里的句子。”
黄锦也掩嘴小声地笑起来:“万岁爷啊,你金口玉牙,只怕吴节当不起,要折福的。”
听到这话,胡元玉脸上的得意凝固了。
嘉靖笑毕,喝道:“吴节,还不快进来。朕正要服用胡神仙的仙丹,刚要开斋,正缺一篇青词,你来得正好,朕心中欢喜得紧。”
吴节:“是,臣这就进来。”
他回头笑吟吟地看了胡元玉一眼,就看到胡元玉的眼睛里满是嫉妒之色。
吴节知道,这就是一个小人,心中厌烦到了极点。
看起来,这胡家父子一定是以为我吴节抢了他们的饭碗。可惜,在他们眼中,皇帝的宠信像天一样大。但吴节却并不放在心上。一个读书人,最重要的是进士功名,却不是在道观里装神弄鬼,大搞封建迷信。
等吴节和胡元玉进了嘉靖皇帝的精舍,就看到里面的蒲团上盘膝坐着一个鹤发童颜的老道士,这人大概就是胡元玉的父亲胡大顺了,他身上穿着一件青丝绢道袍,一尘不染。再加上他生得五官端正,仙风道骨,买相极佳,难怪得了皇帝的宠信。
若生得如他儿子胡元玉那般猥琐,估计也入不了嘉靖的法眼。
“这位是胡大顺胡神仙。”嘉靖指了指那道士,给吴节介绍。
吴节现在怎么说也是个举人,将来又是要做进士的。再加上这父子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敌人,自然不会同他如何亲近,只微微颔首。
“无量天尊,原来就是最近在京城里声名响亮的吴士贞先生啊!”胡大顺站起来,一个暨首,满面都是笑容,看起来很客气。
还没开始打醮,也没设置香案。
皇帝指了指长案上的朱砂笔和青藤直:“吴节,正缺一篇青词,你来得正好。”
“谨遵圣命。”吴节走上前去,正要动笔,皇帝却叫住了他:“算了,不用写。就算再写,也写不过你那首《月下独酌》,唉,朕这几日脑子里翻来覆去都是你这首诗,竟然被弄得有些魂不受舍了。”
“那却是臣之过也。”
嘉靖今天穿得极其单薄,让人看着就觉得身上发冷。
他一挥大袖,笑道:“你与严世藩的两场比试,朕已经知道了,哈哈,小严自执才高,今次败在你手上,估计心中也是难过。好好好,他知道难过就对了。吴节,听说你在李家寿宴上又在别人面前说起了一段严嵩的笑话,今天你既然来了,就将那个笑话说来听听。”
吴节听得心中一震,那个笑话是自己为了消除彩云和依依她们心头的紧张才随手从后世的笑话集里拿了一段出来的,当时屋子中也没有几人,怎么这嘉靖就知道了。
他的耳目敏锐到这等程度,当真让人心中畏惧。
吴节突然想起那日在偶然间看到的东厂都督陈洪,心中更是惊讶,意识到这事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ps:好象很多读者都出月票了,历史分类月票榜上的书这两天都地得了不少。我也凑个热闹,向大家求一点,谢谢支持!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