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有了。”
听到了秦观的问话,陆老立刻就给秦观解释起来了:“比如,它前面的雷达,已经开始采用我们最新的相控阵雷达了,当然,因为这是一号机,准备首飞,没有装备雷达设备,是用配重代替的,不过,以后的三号机,四号机,肯定会配备这种最先进的雷达设备的。”
对汉国来说,最先进的就是电子技术,现在,汉国已经成功开发出来了预警机,防空神盾舰,都在使用国产的相控阵雷达系统,同样的,这套雷达也可以移植到战机上来。
在现在这个时代,米格-31也开始改用相控阵雷达了,通过这种新式的雷达让战机具备更强的探测能力,不过呢,米格-31的是被动相控阵雷达,还是集中的发射方式,只是前面增加了移相器而已,而汉国的,已经是一片片单独的t/r单元组成的相控阵雷达了!随着技术的进步,新一代的单元,体积已经下来了,意味着可以容纳更多的单元,实现更强的探测能力,在这方面,汉国已经走到了世界最先进的水平的地步。
相控阵雷达,是发现隐身机的唯一方式,在后世,不顶个相控阵雷达出去,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的,现在,哪怕就是技术最先进的鹰国,还没有搞定呢,汉国已经搞出来了,当年秦观把电子系统作为突破方向,通过民用芯片的发展带动军用的发展,这条路已经走出来了。
现在的首飞的战机是没用的,因为首飞主要是验证整机性能的,而不是验证航电的,所以呢,就是个配重。
“除了火控雷达的改进之外,这架飞机在研制中,另一个重大难关,就是它的飞火推一体化系统。”
陆老说道:“这是战机的核心和灵魂。”
听到了这话,秦观就更是兴奋了。
原型的雄猫战机,仅仅是使用液压控制的方式,在可变后掠翼上采用计算机控制而已,不过呢,后来在汉国改进的歼十一战机之中,已经全面地变成三轴四余度的数字电传了,这套系统配合可变后掠翼,让战机的机动性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现在呢,又向前前进了一步,飞火推一体化了!对这个概念,秦观心中是清楚的。
三代机的时代,电传系统仅仅是操作飞控的,控制战机的飞行,除了飞控系统之外,战机还有火控系统,动力系统,这些都是相对独立的。
而四代机呢?
是要把火力、动力系统的控制整合在一起,构成这种“飞火推”一体化综合航电控制系统。
有什么好处呢?
简单举个例子,比如当雷达系统发现敌机的时候,就可以通知飞行员该做如何的机动动作,当被锁定的时候,综合雷达的分析,甚至直接就能操作战机完成蛇形机动,摆脱对方的雷达锁定,飞行的方位是绝对精确的。
当利用蛇形机动,进入到迎头对战的时候,飞行员滚转,然后拉杆做水平盘旋,这个时候,飞控是在作用的,同时火控系统也可以根据程序,判断出来现在飞机是在左盘旋还是右盘旋,就能自主决定开启左弹舱还是右弹舱,并提早对空空导弹引导头制冷,以前的时候,这些都是飞行员要手动操控的,现在都能直接给办了,飞行员的操作将会更加的容易,毕竟,电脑是不会出错的,每一步都是相当精确的。
至于和发动机的联合,那就更有利的,当你爬升的时候,自动就给发动机加油门,甚至是操作矢量喷管进行相应的转向。
当进行对地攻击的时候,简单地设定好路线,飞机就可以自动飞过去了,前面的雷达用合成孔径功能扫描地面,随时就可以根据地面的情况拉起来或者俯冲,发动机增减推力,都是可以自动控制的。
这就好比是汽车的定速巡航发展到acc自适应巡航一般。
这简单的几个例子,就可以知道,这样做了之后,会大幅度地提高战斗机的作战效能,但是呢,对飞机设计师来说,这东西是有很大的风险的。
当初电传操控,1553b数据总线,相当于把全机的电子设备集合到一起了,但是对飞火推一体化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它必须采用综合式航电系统,用大量的分布式处理器来处理飞控、火控、动力等数据。
它要有大量的传感器,要有高速的数据传输速率,从理论上来说,采用光纤传递,才是未来的高速大容量的通道,同时也可以避免电磁干扰的问题。
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发动机要配合,三代机的发动机,是机械控制的,四代机,要转化成数字控制的才行,这样才能够匹配到一起来。
“它的发动机配合吗?”
秦观问到。
如果说电子系统是己方最大的长处的话,那发动机就是己方最大的短板了。
当然了,随着自己制造的涡扇-10,也就是测绘仿制的f110发动机的成功,三代机已经不用担心动力的问题了,比以前的斯贝好用多了,但是,到四代机的时代里,那就不够用了。
四代机,需要的是推重比为10的发动机啊,己方肯定是搞不出来的,而且,四代机,还是需要矢量喷管的。
“发动机方面,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涡扇-10发动机的改进版本,这个版本的发动机,采用了数字的控制系统,同时,还在后面加了矢量喷管。”
说话间,就带着众人,来到了这架飞机的最后面,从这里,可以看到这架飞机的尾部的两朵菊花,一个向上偏,一个向下偏!当年,歼二十首飞之后,有关飞火推一体化的说法就不绝于耳,因为从熊国进口的发动机,是没有数字化控制的,就是普通的模拟控制,同时,即使是数字化控制,也不可能得到源代码,这就说明,发动机就不可能综合到系统中来。
但是,歼二十用自己的飞行表演,说明了这种系统的确定性,因为,它采用的根本就不是进口发动机,自研的,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听到了秦观的问话,陆老立刻就给秦观解释起来了:“比如,它前面的雷达,已经开始采用我们最新的相控阵雷达了,当然,因为这是一号机,准备首飞,没有装备雷达设备,是用配重代替的,不过,以后的三号机,四号机,肯定会配备这种最先进的雷达设备的。”
对汉国来说,最先进的就是电子技术,现在,汉国已经成功开发出来了预警机,防空神盾舰,都在使用国产的相控阵雷达系统,同样的,这套雷达也可以移植到战机上来。
在现在这个时代,米格-31也开始改用相控阵雷达了,通过这种新式的雷达让战机具备更强的探测能力,不过呢,米格-31的是被动相控阵雷达,还是集中的发射方式,只是前面增加了移相器而已,而汉国的,已经是一片片单独的t/r单元组成的相控阵雷达了!随着技术的进步,新一代的单元,体积已经下来了,意味着可以容纳更多的单元,实现更强的探测能力,在这方面,汉国已经走到了世界最先进的水平的地步。
相控阵雷达,是发现隐身机的唯一方式,在后世,不顶个相控阵雷达出去,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的,现在,哪怕就是技术最先进的鹰国,还没有搞定呢,汉国已经搞出来了,当年秦观把电子系统作为突破方向,通过民用芯片的发展带动军用的发展,这条路已经走出来了。
现在的首飞的战机是没用的,因为首飞主要是验证整机性能的,而不是验证航电的,所以呢,就是个配重。
“除了火控雷达的改进之外,这架飞机在研制中,另一个重大难关,就是它的飞火推一体化系统。”
陆老说道:“这是战机的核心和灵魂。”
听到了这话,秦观就更是兴奋了。
原型的雄猫战机,仅仅是使用液压控制的方式,在可变后掠翼上采用计算机控制而已,不过呢,后来在汉国改进的歼十一战机之中,已经全面地变成三轴四余度的数字电传了,这套系统配合可变后掠翼,让战机的机动性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而现在呢,又向前前进了一步,飞火推一体化了!对这个概念,秦观心中是清楚的。
三代机的时代,电传系统仅仅是操作飞控的,控制战机的飞行,除了飞控系统之外,战机还有火控系统,动力系统,这些都是相对独立的。
而四代机呢?
是要把火力、动力系统的控制整合在一起,构成这种“飞火推”一体化综合航电控制系统。
有什么好处呢?
简单举个例子,比如当雷达系统发现敌机的时候,就可以通知飞行员该做如何的机动动作,当被锁定的时候,综合雷达的分析,甚至直接就能操作战机完成蛇形机动,摆脱对方的雷达锁定,飞行的方位是绝对精确的。
当利用蛇形机动,进入到迎头对战的时候,飞行员滚转,然后拉杆做水平盘旋,这个时候,飞控是在作用的,同时火控系统也可以根据程序,判断出来现在飞机是在左盘旋还是右盘旋,就能自主决定开启左弹舱还是右弹舱,并提早对空空导弹引导头制冷,以前的时候,这些都是飞行员要手动操控的,现在都能直接给办了,飞行员的操作将会更加的容易,毕竟,电脑是不会出错的,每一步都是相当精确的。
至于和发动机的联合,那就更有利的,当你爬升的时候,自动就给发动机加油门,甚至是操作矢量喷管进行相应的转向。
当进行对地攻击的时候,简单地设定好路线,飞机就可以自动飞过去了,前面的雷达用合成孔径功能扫描地面,随时就可以根据地面的情况拉起来或者俯冲,发动机增减推力,都是可以自动控制的。
这就好比是汽车的定速巡航发展到acc自适应巡航一般。
这简单的几个例子,就可以知道,这样做了之后,会大幅度地提高战斗机的作战效能,但是呢,对飞机设计师来说,这东西是有很大的风险的。
当初电传操控,1553b数据总线,相当于把全机的电子设备集合到一起了,但是对飞火推一体化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它必须采用综合式航电系统,用大量的分布式处理器来处理飞控、火控、动力等数据。
它要有大量的传感器,要有高速的数据传输速率,从理论上来说,采用光纤传递,才是未来的高速大容量的通道,同时也可以避免电磁干扰的问题。
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发动机要配合,三代机的发动机,是机械控制的,四代机,要转化成数字控制的才行,这样才能够匹配到一起来。
“它的发动机配合吗?”
秦观问到。
如果说电子系统是己方最大的长处的话,那发动机就是己方最大的短板了。
当然了,随着自己制造的涡扇-10,也就是测绘仿制的f110发动机的成功,三代机已经不用担心动力的问题了,比以前的斯贝好用多了,但是,到四代机的时代里,那就不够用了。
四代机,需要的是推重比为10的发动机啊,己方肯定是搞不出来的,而且,四代机,还是需要矢量喷管的。
“发动机方面,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涡扇-10发动机的改进版本,这个版本的发动机,采用了数字的控制系统,同时,还在后面加了矢量喷管。”
说话间,就带着众人,来到了这架飞机的最后面,从这里,可以看到这架飞机的尾部的两朵菊花,一个向上偏,一个向下偏!当年,歼二十首飞之后,有关飞火推一体化的说法就不绝于耳,因为从熊国进口的发动机,是没有数字化控制的,就是普通的模拟控制,同时,即使是数字化控制,也不可能得到源代码,这就说明,发动机就不可能综合到系统中来。
但是,歼二十用自己的飞行表演,说明了这种系统的确定性,因为,它采用的根本就不是进口发动机,自研的,想怎么改就怎么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