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率剩下的一千骑兵,拼死冲破了黄忠的封锁,沿着官道朝北面逃去。黄忠带人追出了两三里后,就停了下来。
骑督奇怪地问:“校尉,贼兵已经大败,为何不趁胜追击,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呢?”
“穷寇莫追,”黄忠急着找到韩湛的下落,自然对追杀败逃的徐晃没有任何兴趣,他拨转马头,对骑督说:“回去,我们继续寻找主公的下落。”
黄忠带着骑兵沿路返回,刚刚接近交战的地段,忽然看到从山丘后面冲出一骑,朝着自己所在的方向飞奔而来。黄忠以为中了埋伏,本能攥紧了手里的大刀,想挥军杀上去,但看清楚对方只有一个人的时候,他连忙吩咐身旁的一名伍长:“你带人过去看看,来的是什么人!”伍长领命后,带着自己的手下,朝那名骑兵冲了过去。
工夫不大,伍长带着那名骑兵过来,还隔着老远,就听他兴奋地大喊道:“启禀校尉,是主公身边的兄弟的。”听到伍长说是韩湛身边的人,黄忠顿时喜出望外,连忙策马迎了上去。
从山丘后面出来的骑手,不是别人,正是韩湛身边的秦队率。他跟随伍长来到了黄忠面前,没有下马,只是在马背上抱拳行礼:“小的参见黄校尉!”
“免礼免礼!”黄忠冲他一摆手,随后着急地问:“主公现在何处?”
秦队率侧身朝远处的山丘一指,说道:“回校尉的话,主公就在山丘之后。”听说韩湛就在山丘后面,黄忠亲率一百骑兵跟着秦队率朝山丘而去。
绕过山丘,黄忠看到地上有倒毙的人马尸首,不禁被吓了一跳。秦队率见状,连忙向他解释说:“校尉莫要担忧,这是贼兵派出一队哨探,主公率我们将他们杀光了。”
“汉升!”韩湛见到黄忠亲自带人来迎接自己,连忙带着剩余的骑兵,从树林里出来,主动招呼对方:“别来无恙否?”
“主公!”黄忠看清楚从树林里出来的人,果然是韩湛之后,不禁热泪盈眶,他来到韩湛的马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说道:“属下救驾来迟,请主公恕罪!”
韩湛见黄忠跪在自己的面前请罪,连忙下了马背,俯身扶起了对方,好言相劝道:“兵马遭此惨败,乃是本侯太轻敌了,汉升何罪之有。快快起来吧!”
黄忠起身,看到韩湛的衣襟上满是鲜血,不由吃惊地问:“主公,你的身上怎么又如此多的鲜血,某非受伤了?”
韩湛低头一看,衣襟上果然有不少的血渍,应该是斩杀徐晃手下时,不小心溅到身上的。便笑着说:“这不是本侯的血,应该是那些被斩杀的贼兵的血。”
“主公,此地不宜久留。”黄忠担心徐晃很快就会带着新的兵马赶来,便催促韩湛:“我们还是尽快离开此地吧。”
韩湛翻身上马后,有些难为情地问黄忠:“汉升,不知你们的身上,可曾带有干粮?”
“干粮?!”黄忠听到韩湛这么问,先是一愣,随后便明白,肯定是韩湛他们断粮了,连忙吩咐随行的兵士取出干粮,交给了和韩湛随行的骑兵。
和等在官道上的骑兵大队汇合后,韩湛悬着的心才算放进了肚子里,他扭头问黄忠:“你手下还剩多少兵马?”
黄忠在停止追击徐晃后,就曾经清点过人数,听到韩湛的提问,立即回答道:“启禀主公,目前还有一千四百多骑兵。”
“三千骑兵,只剩下了一千四百多人,这个损失可真够惨重的。”韩湛在心里暗暗念叨:“等回到冀州之后,一定要立即组建新的骑兵。”
…………
被黄忠打败的徐晃,朝北面逃了约二十里,迎面便遇上了杨奉所属的兵马。杨奉让人把徐晃叫到了面前,开口问道:“公明,可能寻得韩家小儿的踪影?”
“启禀主公!”徐晃羞愧难当地说:“末将一路追赶下去,一直到了旋门关,始终未曾见到韩家小儿的踪迹。在回程途中,遭到了韩家骑兵的攻击,末将不支,只能率部突围而出。”
李郭二人所率的兵马,在杨奉兵马后面五六里的地方,见前方忽然停下,李傕便派出李别来了解前方出了什么事情。他看到杨奉和一名盔甲是血的武将在队伍前说话,便过去直截了当地问:“出了什么事情?”
虽说李别问得很随便,但杨奉还是恭恭敬敬地将派徐晃去追杀韩湛,连着几天都没有找到人影,谁知在返回途中,却与和韩家骑兵遭遇,徐晃如今是损兵折将大败而回。
李别又问了徐晃几个问题后,命令杨奉在原地待命,自己跑回去向李傕复命。李傕听说杨奉的手下大败而回,顿时恼羞成怒,就要下令全军开进,去截杀黄忠等人。
谁知就在这时,有人向他禀报:“启禀将军,长安的张济将军派信使来了!”
李傕强忍着怒火吩咐道:“把信使带过来。”
片刻的工夫,随从便带着一名异常疲倦的骑兵来到了李傕的面前。信使翻身下马,单膝跪地,从怀里掏出书信,双手捧着递向李傕。李傕朝旁边的一名随从使了个眼色,那人立即上前接过信使手里的书信,又恭恭敬敬地递给了李傕。
李傕展开书信,只看了几眼,便立即大惊失色。一旁的郭汜见了,连忙策马上前,关切地问:“稚然,出什么事情了?”
“长安出大事了。”李傕将手里的书信塞给郭汜,急匆匆地吩咐道:“后军改前军,前军改后军,立即返回长安!”
郭汜看完书信后,也不禁皱起了眉头。不过他做事没有李傕那么鲁莽,他想到还在前方等待的杨奉一行,连忙派人去通知他们一同返回长安。
贾诩不知信使带来的是什么信,李傕看了以后,居然要立即班师。他连忙来到了李傕的面前,态度恭谨地问:“稚然将军,不知长安出了何事,为何急着班师啊?”
“贾先生,请看此信。”郭汜过来,将手中的书信递给了贾诩,并对他说道:“先生看了此信,自然明白为何要班师了。”
贾诩接过书信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某亲率人寻找太师尸首,只有一些零碎皮骨,便名人以香木雕成形体,安凑停当,大设祭祀,用王者衣冠棺椁,选择吉日,迁葬郿坞。临葬之期,天降大雷雨,平地水深数尺,霹雳震开其棺,尸首提出棺外。某候晴择日再葬,是夜又复如是。……”
看完书信,贾诩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张济、樊稠等人寻到了董卓的零碎尸骨,安葬在郿坞,结果下葬之日,雷电交加,将棺木从墓穴中冲出,雷电又将棺木震开。张樊二人择日再葬,情形依旧如此。难怪李傕看到书信后,神情会如此慌乱。
搞清楚怎么回事后,贾诩连忙拉住李傕的马缰,劝说道:“稚然将军,事已至此,就算你赶回去也于事无补。不如我们留在此处,除掉了韩家小儿,再返回长安也不迟。”
李傕自从得知董卓的尸首无法下葬之后,整个人就处于狂欢的状态,听到贾诩如此劝说自己,二话不说,拔出宝剑,朝着贾诩就劈了下去。幸好贾诩见势不妙,立即松开马缰,把身子往后一扬,否则肯定被李傕砍中了。
李傕见一剑没砍中,把剑收回来准备再砍时,被郭汜抓住了手臂。郭汜还冲着贾诩拼命地使眼色,示意他快点离开。
见不能阻止李傕在此时班师,贾诩拨转马头远远地离开了李郭二人。他站在路边望向南面,心里暗自感慨:“放虎归山留后患啊,韩家小儿今日不死,来日必成心腹之患。”
…………
黄忠护送韩湛朝黄河边进发时,深怕与李郭的兵马遭遇,因此派出了一队探马,在前面探路,就算有情况,也能及时地想出应对之策。
当第一拨探马来报,说前面的道路,有上万兵马挡路时,黄忠不由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扭头望着韩湛问道:“主公,前面有上万的贼兵,而后面又有旋门关阻隔,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韩湛得知前面有兵马拦路时,不由暗暗叫苦,心说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刚刚从徐晃的手里逃出来,还没来得及笑出声,前面又出现了上万的兵马,就凭黄忠手下的一千多骑兵,想突破对方的拦截,冲向黄河边,简直比登天都难。
但他的心里很明白,假如自己此刻惊慌失措的话,就会导致士气低落,军心涣散,那是和敌军交手,就必败无疑。因此,他故作镇定地对黄忠说:“虽说前方有上万的贼兵,但本侯判断,他们迟迟不进兵,是摸不清我们的底细,没准很快就要退兵了。汉升,派人再谈。”
虽然黄忠的心里觉得韩湛这番话有点荒唐,但既然主公已经发话,他做臣子的却不能不听,于是又派出一队探马,继续打探前方的情况。
新的探马派出后,韩湛命令兵马暂时停下休息。他这么做的目地,是为了恢复兵士们的体力,这样待会儿真的打起来,才有力气和敌人较量。虽然韩湛努力地保持着镇定,但附近还是有兵士发现了不妥,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黄忠听到兵士在议论,深怕他们会影响到军心,便准备过去制止。但却被韩湛叫住了:“汉升,随他们说吧。你现在过去制止,只会适得其反。”
韩湛表面虽然装出毫不在乎的样子,但心里却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他深怕黄忠派出的第二拨探马,返回时带来依旧是坏消息。他在心里默默地祈祷:“阿弥陀佛,菩萨保佑!若本侯此次能平安地返回冀州,一定给你修一座大庙,再塑金身!”
祷告的时候没注意,等他祷告完了以后,才想起在这个时代,佛教的普及度还没有后世那么广,特别是观音菩萨,此刻应该还是一个男人的形象。自己要给他再塑金身,是应该塑一个男的造型呢,还是一个女的造型。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忽然听到北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韩湛循着声音望去,只见五六名骑兵正沿着官道飞奔,他一眼就认出,这真是黄忠派出的第二拨探马。眼看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就要到了,韩湛的心跳不自觉地加快了。
带队的骑兵冲到韩湛和黄忠面前,勒住了战马,一脸兴奋地报告说:“启禀主公,前面拦路的兵马已经不知去向。”
“什么,拦路的兵马不知去向?”韩湛听到探马这么说,不禁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追问道:“他们去了何处?”
探马接着回答说:“小的沿途追赶了一阵,远远地望见约有四五万大军,正沿着官道朝西而去。”
“朝西而去?”黄忠把探马的话重复一遍后,奇怪地说道:“他们忽然撤走,某非有什么阴谋么?”
韩湛在心里暗想:李郭二人撤兵,肯定是长安出了什么事情,两人才会如此迫不及待地返回去。但出了什么事情呢?自己记得李郭二人占据长安之后,马腾、韩遂曾经兴兵勤王,后来因粮草不济,才不得不撤兵。莫非是因为马腾、韩遂的兵马逼近了长安,李郭二人才不得不撤兵吗?
为了稳妥起见,韩湛又命黄忠派出了一队探马,去打探前方的消息。不过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次派出的探马,就是为了确认李郭的兵马,是否真的已经撤走了。
当新派出的探马回来,语气肯定地向韩湛报告,说前方拦路的兵马早已不知去向时,韩湛悬在嗓子眼的心,才算重新落进了肚子里。他连忙吩咐黄忠:“汉升,派人到小镇接上罗布,我们立即找地方渡河。”
“主公!”黄忠等韩湛说完后,又向他请示道:“栈里还有一女子,是涉国县花暖阁的老鸨,是她救了罗布的性命,不知她该如何安置?”
韩湛知道黄忠说的是花暖阁的八姑,便随口说道:“不管她是什么身份,她都是罗布的救命恩人,就带上她一起渡黄河返回冀州吧。”
骑督奇怪地问:“校尉,贼兵已经大败,为何不趁胜追击,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呢?”
“穷寇莫追,”黄忠急着找到韩湛的下落,自然对追杀败逃的徐晃没有任何兴趣,他拨转马头,对骑督说:“回去,我们继续寻找主公的下落。”
黄忠带着骑兵沿路返回,刚刚接近交战的地段,忽然看到从山丘后面冲出一骑,朝着自己所在的方向飞奔而来。黄忠以为中了埋伏,本能攥紧了手里的大刀,想挥军杀上去,但看清楚对方只有一个人的时候,他连忙吩咐身旁的一名伍长:“你带人过去看看,来的是什么人!”伍长领命后,带着自己的手下,朝那名骑兵冲了过去。
工夫不大,伍长带着那名骑兵过来,还隔着老远,就听他兴奋地大喊道:“启禀校尉,是主公身边的兄弟的。”听到伍长说是韩湛身边的人,黄忠顿时喜出望外,连忙策马迎了上去。
从山丘后面出来的骑手,不是别人,正是韩湛身边的秦队率。他跟随伍长来到了黄忠面前,没有下马,只是在马背上抱拳行礼:“小的参见黄校尉!”
“免礼免礼!”黄忠冲他一摆手,随后着急地问:“主公现在何处?”
秦队率侧身朝远处的山丘一指,说道:“回校尉的话,主公就在山丘之后。”听说韩湛就在山丘后面,黄忠亲率一百骑兵跟着秦队率朝山丘而去。
绕过山丘,黄忠看到地上有倒毙的人马尸首,不禁被吓了一跳。秦队率见状,连忙向他解释说:“校尉莫要担忧,这是贼兵派出一队哨探,主公率我们将他们杀光了。”
“汉升!”韩湛见到黄忠亲自带人来迎接自己,连忙带着剩余的骑兵,从树林里出来,主动招呼对方:“别来无恙否?”
“主公!”黄忠看清楚从树林里出来的人,果然是韩湛之后,不禁热泪盈眶,他来到韩湛的马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说道:“属下救驾来迟,请主公恕罪!”
韩湛见黄忠跪在自己的面前请罪,连忙下了马背,俯身扶起了对方,好言相劝道:“兵马遭此惨败,乃是本侯太轻敌了,汉升何罪之有。快快起来吧!”
黄忠起身,看到韩湛的衣襟上满是鲜血,不由吃惊地问:“主公,你的身上怎么又如此多的鲜血,某非受伤了?”
韩湛低头一看,衣襟上果然有不少的血渍,应该是斩杀徐晃手下时,不小心溅到身上的。便笑着说:“这不是本侯的血,应该是那些被斩杀的贼兵的血。”
“主公,此地不宜久留。”黄忠担心徐晃很快就会带着新的兵马赶来,便催促韩湛:“我们还是尽快离开此地吧。”
韩湛翻身上马后,有些难为情地问黄忠:“汉升,不知你们的身上,可曾带有干粮?”
“干粮?!”黄忠听到韩湛这么问,先是一愣,随后便明白,肯定是韩湛他们断粮了,连忙吩咐随行的兵士取出干粮,交给了和韩湛随行的骑兵。
和等在官道上的骑兵大队汇合后,韩湛悬着的心才算放进了肚子里,他扭头问黄忠:“你手下还剩多少兵马?”
黄忠在停止追击徐晃后,就曾经清点过人数,听到韩湛的提问,立即回答道:“启禀主公,目前还有一千四百多骑兵。”
“三千骑兵,只剩下了一千四百多人,这个损失可真够惨重的。”韩湛在心里暗暗念叨:“等回到冀州之后,一定要立即组建新的骑兵。”
…………
被黄忠打败的徐晃,朝北面逃了约二十里,迎面便遇上了杨奉所属的兵马。杨奉让人把徐晃叫到了面前,开口问道:“公明,可能寻得韩家小儿的踪影?”
“启禀主公!”徐晃羞愧难当地说:“末将一路追赶下去,一直到了旋门关,始终未曾见到韩家小儿的踪迹。在回程途中,遭到了韩家骑兵的攻击,末将不支,只能率部突围而出。”
李郭二人所率的兵马,在杨奉兵马后面五六里的地方,见前方忽然停下,李傕便派出李别来了解前方出了什么事情。他看到杨奉和一名盔甲是血的武将在队伍前说话,便过去直截了当地问:“出了什么事情?”
虽说李别问得很随便,但杨奉还是恭恭敬敬地将派徐晃去追杀韩湛,连着几天都没有找到人影,谁知在返回途中,却与和韩家骑兵遭遇,徐晃如今是损兵折将大败而回。
李别又问了徐晃几个问题后,命令杨奉在原地待命,自己跑回去向李傕复命。李傕听说杨奉的手下大败而回,顿时恼羞成怒,就要下令全军开进,去截杀黄忠等人。
谁知就在这时,有人向他禀报:“启禀将军,长安的张济将军派信使来了!”
李傕强忍着怒火吩咐道:“把信使带过来。”
片刻的工夫,随从便带着一名异常疲倦的骑兵来到了李傕的面前。信使翻身下马,单膝跪地,从怀里掏出书信,双手捧着递向李傕。李傕朝旁边的一名随从使了个眼色,那人立即上前接过信使手里的书信,又恭恭敬敬地递给了李傕。
李傕展开书信,只看了几眼,便立即大惊失色。一旁的郭汜见了,连忙策马上前,关切地问:“稚然,出什么事情了?”
“长安出大事了。”李傕将手里的书信塞给郭汜,急匆匆地吩咐道:“后军改前军,前军改后军,立即返回长安!”
郭汜看完书信后,也不禁皱起了眉头。不过他做事没有李傕那么鲁莽,他想到还在前方等待的杨奉一行,连忙派人去通知他们一同返回长安。
贾诩不知信使带来的是什么信,李傕看了以后,居然要立即班师。他连忙来到了李傕的面前,态度恭谨地问:“稚然将军,不知长安出了何事,为何急着班师啊?”
“贾先生,请看此信。”郭汜过来,将手中的书信递给了贾诩,并对他说道:“先生看了此信,自然明白为何要班师了。”
贾诩接过书信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某亲率人寻找太师尸首,只有一些零碎皮骨,便名人以香木雕成形体,安凑停当,大设祭祀,用王者衣冠棺椁,选择吉日,迁葬郿坞。临葬之期,天降大雷雨,平地水深数尺,霹雳震开其棺,尸首提出棺外。某候晴择日再葬,是夜又复如是。……”
看完书信,贾诩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张济、樊稠等人寻到了董卓的零碎尸骨,安葬在郿坞,结果下葬之日,雷电交加,将棺木从墓穴中冲出,雷电又将棺木震开。张樊二人择日再葬,情形依旧如此。难怪李傕看到书信后,神情会如此慌乱。
搞清楚怎么回事后,贾诩连忙拉住李傕的马缰,劝说道:“稚然将军,事已至此,就算你赶回去也于事无补。不如我们留在此处,除掉了韩家小儿,再返回长安也不迟。”
李傕自从得知董卓的尸首无法下葬之后,整个人就处于狂欢的状态,听到贾诩如此劝说自己,二话不说,拔出宝剑,朝着贾诩就劈了下去。幸好贾诩见势不妙,立即松开马缰,把身子往后一扬,否则肯定被李傕砍中了。
李傕见一剑没砍中,把剑收回来准备再砍时,被郭汜抓住了手臂。郭汜还冲着贾诩拼命地使眼色,示意他快点离开。
见不能阻止李傕在此时班师,贾诩拨转马头远远地离开了李郭二人。他站在路边望向南面,心里暗自感慨:“放虎归山留后患啊,韩家小儿今日不死,来日必成心腹之患。”
…………
黄忠护送韩湛朝黄河边进发时,深怕与李郭的兵马遭遇,因此派出了一队探马,在前面探路,就算有情况,也能及时地想出应对之策。
当第一拨探马来报,说前面的道路,有上万兵马挡路时,黄忠不由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扭头望着韩湛问道:“主公,前面有上万的贼兵,而后面又有旋门关阻隔,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韩湛得知前面有兵马拦路时,不由暗暗叫苦,心说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刚刚从徐晃的手里逃出来,还没来得及笑出声,前面又出现了上万的兵马,就凭黄忠手下的一千多骑兵,想突破对方的拦截,冲向黄河边,简直比登天都难。
但他的心里很明白,假如自己此刻惊慌失措的话,就会导致士气低落,军心涣散,那是和敌军交手,就必败无疑。因此,他故作镇定地对黄忠说:“虽说前方有上万的贼兵,但本侯判断,他们迟迟不进兵,是摸不清我们的底细,没准很快就要退兵了。汉升,派人再谈。”
虽然黄忠的心里觉得韩湛这番话有点荒唐,但既然主公已经发话,他做臣子的却不能不听,于是又派出一队探马,继续打探前方的情况。
新的探马派出后,韩湛命令兵马暂时停下休息。他这么做的目地,是为了恢复兵士们的体力,这样待会儿真的打起来,才有力气和敌人较量。虽然韩湛努力地保持着镇定,但附近还是有兵士发现了不妥,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黄忠听到兵士在议论,深怕他们会影响到军心,便准备过去制止。但却被韩湛叫住了:“汉升,随他们说吧。你现在过去制止,只会适得其反。”
韩湛表面虽然装出毫不在乎的样子,但心里却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他深怕黄忠派出的第二拨探马,返回时带来依旧是坏消息。他在心里默默地祈祷:“阿弥陀佛,菩萨保佑!若本侯此次能平安地返回冀州,一定给你修一座大庙,再塑金身!”
祷告的时候没注意,等他祷告完了以后,才想起在这个时代,佛教的普及度还没有后世那么广,特别是观音菩萨,此刻应该还是一个男人的形象。自己要给他再塑金身,是应该塑一个男的造型呢,还是一个女的造型。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忽然听到北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韩湛循着声音望去,只见五六名骑兵正沿着官道飞奔,他一眼就认出,这真是黄忠派出的第二拨探马。眼看决定自己命运的时刻就要到了,韩湛的心跳不自觉地加快了。
带队的骑兵冲到韩湛和黄忠面前,勒住了战马,一脸兴奋地报告说:“启禀主公,前面拦路的兵马已经不知去向。”
“什么,拦路的兵马不知去向?”韩湛听到探马这么说,不禁吃惊地瞪大了眼睛,追问道:“他们去了何处?”
探马接着回答说:“小的沿途追赶了一阵,远远地望见约有四五万大军,正沿着官道朝西而去。”
“朝西而去?”黄忠把探马的话重复一遍后,奇怪地说道:“他们忽然撤走,某非有什么阴谋么?”
韩湛在心里暗想:李郭二人撤兵,肯定是长安出了什么事情,两人才会如此迫不及待地返回去。但出了什么事情呢?自己记得李郭二人占据长安之后,马腾、韩遂曾经兴兵勤王,后来因粮草不济,才不得不撤兵。莫非是因为马腾、韩遂的兵马逼近了长安,李郭二人才不得不撤兵吗?
为了稳妥起见,韩湛又命黄忠派出了一队探马,去打探前方的消息。不过大家心里都明白,这次派出的探马,就是为了确认李郭的兵马,是否真的已经撤走了。
当新派出的探马回来,语气肯定地向韩湛报告,说前方拦路的兵马早已不知去向时,韩湛悬在嗓子眼的心,才算重新落进了肚子里。他连忙吩咐黄忠:“汉升,派人到小镇接上罗布,我们立即找地方渡河。”
“主公!”黄忠等韩湛说完后,又向他请示道:“栈里还有一女子,是涉国县花暖阁的老鸨,是她救了罗布的性命,不知她该如何安置?”
韩湛知道黄忠说的是花暖阁的八姑,便随口说道:“不管她是什么身份,她都是罗布的救命恩人,就带上她一起渡黄河返回冀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