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皇帝登基大典的隆重与冗长,太上皇上尊过程要简洁得多,前后礼仪进行不过一个多时辰,接下来便是父子二人宴请群臣。

    不过沈充对此也没有什么不满的,他如今所享有际遇,可是早年做梦都难以想象的,也足令世人羡煞。如果说有一点失落,那就是挚友钱凤始终不能光明正大现身人前,与他一同分享这一份喜悦。

    沈充与钱凤的交情,那绝对不是什么趋炎附势、基于利益的合谋,彼此家世相当、志趣相近,总角之好,一生挚友。

    而且钱凤对于沈氏帝业也助益良多,无论是早年托庇王敦麾下,还是之后隐于幕后、远行河北,包括沈氏真正得势之后,许多沈充父子不便搭理或者没有精力去做的事情,也都是钱凤在默默主持。

    如今早已时过境迁,而且钱凤旧罪早在沈家执政江东之后便被洗刷的差不多了。照理来说,如今的钱凤即便是公开身份,露面人前,其实也没有人还会抓住旧事不放。

    不过这么多年的隐匿不出,钱凤对于公开身份也没有什么热切念想。而且就算是公开身份,他做的许多事情其实也很难得到正式的褒扬,浸于阴谋太深,难免风评不佳,一旦广为世道所知,反而会影响到子辈的发展。

    其实按照钱凤与沈充的关系,即便本身不能得享尊荣,子辈也必然会得到沈氏的充分关照。钱凤独子钱谟,如今已在台内任事,而且此前还加入秘阁北行,前景一片大好。如果不是皇帝陛下考虑到他们父子聚少离多,钱谟应该已经留在河北就任州县而主政一方了。

    但尽管如此,在夜宴结束之后,沈充有感于自身所享尊荣之盛,还是感觉亏欠挚友良多,并特意叮嘱皇帝,在稍后的封授典礼中,一定要给予钱氏足够的补偿。

    其实就算没有老爹的叮嘱,沈哲子对于这件事也不会忽略。随着河北尽复,许多羯国秘辛旧事也在诸多战俘供词中得以披露出来,让沈哲子更加全面的勾勒出羯国先主石勒横死的过程,对于钱凤在其中所发挥出的关键作用了解更深。

    钱凤这个人,的确算不上是什么经世治国的良才,纵然有一些阴谋之能,但在暗于大势的情况下,也显得有些拙劣可笑。可一旦安排在合适的境遇与位置上,却又能发挥出旁人无可取代的作用。

    当然,抛开这些都不谈,单单只是为了满足老爹的诉求,沈哲子也会给予钱氏家人以充分优待。

    有关太上皇待遇章制问题,解决起来很简单,毕竟有汉高祖旧例作为依据。太上皇不居禁中,以宣仁小城扩为寿兴宫,作为太上皇荣养寝宫。

    这里本来就是皇帝旧邸,夹墙巷道直通禁中,往来便利,安全也有足够保障,而又没有禁中的许多约束。规模同样不小,足够太上皇在此修身养性,宴见故旧,哪怕思乡情浓,也足以在小城中大置吴乡风物以娱视听,沈充对此安排也是满意得很。

    到了典礼的第四天,便是群臣奏请册立坤极中宫。这一点便更没有什么疑窦了,皇帝陛下本就妻妾不多,正室司马氏本是幼少成婚,夫妻情笃,连生二子,作为义主嫡女,身份同样尊贵不凡,自然是中宫皇后不二之选。

    因是在群臣奏请之后,皇帝便即刻下诏册立正妻司马氏为皇后,二圣并朝,于两仪殿接受群臣拜贺。之后皇后再降坤旨,皇帝二妾之中崔氏册为贵妃,另一妾室瓜儿因是沈氏家生,索性直赐帝姓而为淑妃。

    至此,围绕皇帝一家的典礼算是告一段落。之后自然便是与众同乐的封授大典,皇帝陛下于外廷含元殿封犒宗亲群臣,皇后则居内廷长秋殿礼见诸贵属命妇。

    新朝甫立,爵命封授可谓是等同于皇帝履极的大事,有关这一点台中也是广采诸论,盛议良久。

    这当中最重要的一点,自然还是诸宗亲的封授问题。特别沈氏宗族庞大,族裔众多,任何一点微小的差别,落实在实际中便能产生极大的效果。而前朝司马氏宗室弄权,祸及苍生社稷也是殷鉴在前,自然需要十足的慎重。

    最终拿出定案,那就是沈氏服内诸亲,大体分为亲王、郡王、开国县侯三个等级。能够得授亲王者,唯太上皇诸昆弟,沈克封楚王,沈宏封越王,沈恪封卫王,沈伊封郑王,另有壮夭、二人各追封韩、宋,俱由嗣子袭之,仪同郡王。

    诸亲王、嗣王食禄而无分邑,居中而不就国,虚劳荣享,概不系职。换言之一旦晋升为亲王,便为各脉始祖,可以尊荣养之,但不再涉于军政朝务。

    到了下一代,沈氏族人就多了起来,单单沈哲子这一代堂兄弟便有十二人之多,而且几个老家伙都还年富力强,能生能养。宗法定例,年不及十六岁者概不授爵,沈克一子、沈宏两子俱在此列,但就算是这样,仍然授出郡王十人,卫王沈恪、郑王沈伊各一子超规授爵。

    另外还有宗亲中确有勋功积累者,得授郡王三人。除诸王正爵以外,各王亦可表奏台省、宗正,请立王世子,王世子仪同郡王而无禄。诸王代袭而降,五代除爵,唯亲王守嗣一人,承王礼而不称王号。

    应该说,这一套王爵宗法传承对于宗室的限制还是蛮大的。单单亲王不就国、不干政,便废了一多半宗室的拱庇之能。

    晋世宗王祸国是一方面,但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皇帝一家若只成纯粹的孤家寡人在当下这个世道而言也是不乏隐患的。

    比如皇帝陛下自己便还需要诸兄弟担负一部分内外事务,所以干脆将沈牧、沈云几人压了一压,沈牧授为勃海王,沈云授为汝南王,沈劲则襄城王,也是给他们主要任事几人留下一个进步空间,未来年高功大,再拔授一级,便可归洛荣养。

    至于其他沈氏族人,便不依爵级而授以公爵,怪只怪宗族太庞大,一旦依次,沈氏族内诸亲凑出百十个公爵是不难的。哪怕不给予封邑仅仅只是食禄,这也是一个颇为庞大的数字,索性直降县侯,降袭三代即止。

    当然,这些族人中若真有任事之劳、建业之功,那也可以不接受这宗眷封授,而是以勋功得授更高的爵位。

    宗亲之外,尚有姻亲,而姻亲若只凭眷得爵,最高止于县侯一级,唯皇后、太子妃母家或加荫一子,或延传一代。

    当然规矩是这么定了,但还是有特殊存在,那就是退帝司马衍,自然不可寻常姻亲视之,需要加授殊待,王礼三代不移。

    大梁新朝功爵体系,除了开国郡公、县公、县侯、乡侯、伯、子、男之外,最上另加国公一级,仪同郡王。而功爵封授,以伯爵为起点,同样有爵无邑,虚封食禄,所以伯爵干脆一裁统一为忠勇、忠义、忠仁、忠礼等四号,分功察授。

    至于子、男两级,则并不作为功爵分授臣子,仅仅只作为诸勋贵降级荫授的延封。换言之只要爵位降到这一级,那就要想办法振兴家业了,否则下一代便要被开革出勋贵体系。

    功爵最高一级的国公共授四人,分别是晋国公司马衍,谯国公庾怿,许国公杜赫,卢国公郭诵。

    这其中晋国公司马衍既是前朝退帝,又是义主嗣子,还是皇后至亲,虽然新梁在政治上是秉承一断前朝,但晋世存在也难完全抹杀,因是得授国公。

    庾怿的身份也很复杂,既是前朝遗老,又是分陕重臣,将其人封为国公,既能给旧人以慰藉,又能给今人以安抚。

    至于杜赫与郭诵,那就是新朝文武两个领域的代表了。

    杜赫是从早年北上涂中便承担都督府一应政务,行台创设之后更是全面主持政务,在这方面可为首功。

    军功方面,竞争则就比较激烈了。郭诵所以得授,除了本身军功的确颇有可夸之外,还在于他是目下追随皇帝陛下最久的老将,早在江东苏祖之乱时便统兵追随,选择其人作为武勋代表能够最少争议。

    到了郡公一级,则几乎完全都是武人的天下了。得爵者十二人,谢艾、韩晃、路永、毛宝、谢奕、萧忝、贺隰、桓宣、李闳、山遐、纪睦、江虨,其中桓宣、李闳、山遐三人俱为追赠。其中除了贺隰、江虨并追赠的山遐之外,余者尽为武将。

    除这十二人之外,另有沈氏族人沈鲜、沈默,论功或是不及前十二者盛,但毕竟乃是宗属,拔授一级也得封郡公。

    郡公以下,得授县公者二十人。当然,也并不是说县公功劳就一定逊于郡公,只是因为某些原因稍加抑制,余后徐迁。比如庾家的庾条、庾曼之这对叔侄,论功同样不浅,但是家门已经出了一个超格的国公,荣宠太甚,只能暂作降格。

    还有攻破信都,生擒羯主石虎的辛宾,也是因为目下政治舆论还在蔑低石虎,大功未得正视,随着羯胡余孽被清除,河北悉定之后,肯定也要再提一级。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章节目录

汉祚高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衣冠正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1498 功爵分授-祚,汉祚高门,笔趣阁并收藏汉祚高门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