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如梭,自眠麓城下那一场那征战过后,已是过去了五载。
这五年来,熹王时不时得召聚那些权贵宗亲商议战策,师延辛则是潜移默化的改换他们的意识和认知。
除了这些人之外,他还对彼等麾下的一些重要人物和子嗣同样施展了手段。
这是因为这些宗亲权贵不仅仅有着自身的利益,也代表着身后一个群体的利益,他们本身也可以被推翻或者被他人替换继承的。
而当这些掌握大多数权力的人上层都被幻术所影响后,那么在某些事上就不会再反对熹王的意思了。
即便有一些人或势力恐怕会有例外,那也正好借机收拾清理一番,顺便将地域人口接纳过来。
所以数年下来,表面上熹王治下看去没有什么改变,可在不知不觉之间,内部的势力却是完成了一次整合。
而外部势力,比如长老团和烈王乃至天外宗派,在熹王折戟于眠麓之后,都一直关注他的动静,可令他们遗憾的是,经过了一次失败,熹王似乎短时内没有再去征讨眠麓的打算了。
倒是眠麓这几年一直在积极备战,诸方势力都是乐于见到熹王身后有着这么一个势力存在,故明里暗里都是给予支持,得益于此,这些年来眠麓城域也是逐渐壮大。
而在经过了六年多的休养,熹王治下已然恢复了一些元气,而他本人也是完成了战争准备,故是决定再一次攻伐中域。
与原先互相推牵扯不同的是,这一次底下的宗亲权贵都是狂热的表示,会全力支持此回征战。
或许可以如此说,经过了改造后,此辈打进中域的念头已然变得极端强烈,是所有欲求中第一位的,远远高过了自身其他**。
熹王在战前依例召开了一次军议,在此次议事过后,他在众人目光注视之下拿起杖鞭,往身后舆图之上指去,先是点在了灵角城域之上,随后再是往东方划去,待到了中域阳都,便在那里重重点了一下!
而随着他所指,数日之后,铺天盖地的飞舟往灵角城域进发,并在此间停留下来,准备以此为前沿进攻中域。
尽管长老团这几年来为了守御熹王大军,也在通往中域的道路上修筑了大量的堡垒工事,可这完全没有办法和苦心经营数十年的灵角城域相比,而这回,熹王所动用的军势更是超过了上次,看着分明表露出了一举解决中域的决心。
长老团为此又是一次发书前去烈王处,双方在过去的年月也不是没有龃龉,但是在面对更强大的熹王时,他们也只能放下暂时的争端,再度联手对抗这位大敌。
同一时刻,两家还分别派遣使者去熹王治下的宗亲和权贵处,暗中给予支持,允诺好处,并说服这些人在后方设法牵制熹王。
当然这里面他们也没有忘了眠麓,其他地方还好说,眠麓是有击退熹王的前例的,以熹王的性情,是怎么也不会放过他们的,所以他们可以放心给予眠麓更多的支持。
又是三月之后,数百万飞舟完成了在灵角城域的集结,并且对通向中域的堡垒发动了进攻。
此次与上回不同,由于大部分上层都是有着覆灭长老团的决心,故是相互之间的军事步调一致,配合得当,攻势极为锐利。长老团布置在前沿的堡垒防线被节节突破。
熹王麾下的一些参议乐观认为,若是照这么下去,那么大军打到阳都城下,恐怕用不了半年时间。
熹王这时乘坐王舟,来到了灵角城域的一处隘口所在,对着一旁的师延辛道:“上尊,便是此处么?”
师延辛看有片刻,道:“就是这里。”
熹王道:“我会用一切力量配合上尊的。”
师延辛默默点头。
这一回,他将这里布置一个大阵,一个以幻术为主,可用来诛杀上层力量的大阵。
因为此次征伐,熹王这一方,已是准备再让两方的上层力量进行对峙了,而是准备设局将对面的造物炼士和修道人一并剿杀。
以往的熹王没有这样的决心,是因为他的上层力量主要需用于防范和威慑底下之人,但是现在,诸宗亲和权贵因为认知的扭转,不能说他和完全一条心,但在征伐中域这个立场上却是完全一致的,甚至是不惜付出代价的,故是他敢于一搏。
既然如此,那么决定拼上一把,若是成功,那定能给予对面以重创,同时再用己方的上层力量覆灭对面的守御力量,再在同时,将军势快速突进到光都城下,与长老团进行决战!
突袭这一步在内部整合之前,同样也是不可能做得出来的,光是计划的拟定就不会那么顺利通过,执行之中肯定又是各怀鬼胎,最后多半是不了了之,但如今这些掣肘都不存在了。
整个计划的重点,就在于一个快字,趁着烈王军势和上层力量未曾发动之际,以最快速度攻到光都之下,再以最快速度攻灭长老团。
若是按部就班打,双方无非就是比拼人口和战争潜力,一个个堡垒防线啃下去,最后还有号称无法被攻破的阳都,可是突袭战不一样了。长老团和烈王绝不会想到这一点,足可以达到出其不意得目的。
熹王看着对面防线上空的点点光亮,甩了甩杖鞭,道:“此战之成败,全系之于上尊大阵之上了。”
而前方大军交战之际,眠麓这里仍是在巩固之前的成果。
朱宗护如今已经不在城中端坐了,而是坐到了熹王的王舟之中,每日也是改在了这里处理公务。
他在批复完了所有文书之后,不由舒展了一下身躯,王道人适时言道:“宗护,那位薄道长又来了。”
朱宗护想了想,道:“请吧。”
不一会儿,薄道人自外进来之后,对他执礼道:“宗护有礼了。”
朱宗护回有一礼,客气道:“薄道长请坐。”
礼貌对言几句之后,薄道人便即道出来意,说是常生派有意与眠麓继续结好,并言称掌门已是决定给予眠麓更多的支持。
天外六派的绝大多数修道人都是愿意把筹码放在烈王身上,但是仍有一部分坚持支持眠麓的,其中就以常生派的掌门和傅长老秉持这种意见。尤其是在眠麓城域在近乎不可能情形下击败了熹王的进攻后,他们更是坚持了自身的想法。
他们认为自己需要加大与天人还有眠麓之间的交流,并要求薄道人修复因为祖长老之故与眠麓上层隐隐疏离的关系。
薄道人若是空口白话,朱宗护自然也就是客气几句,好生将他请出去了,可是随后薄道人给出的条件却是让颇感兴趣,薄道人言称常生派擅长推算天机,并且愿意派遣擅长此道的修士来此襄助眠麓。
常生派的天机推算一向是很准的,且也很有用的。不说玄渺莫测的天机大势,具体到征战对抗之上,在迟疑之间若能够做出更为准确的判算,那可以帮助他们在各个方面占据优势,再加上有天人配合,那作用将会更大。
朱宗护想了下,展露笑意道:“那却要多谢贵派好意了。贵派与我结合,我思量之,也欲往贵派派遣一名驻使,未知可否?”
薄道人一听,却是心下一喜,道:“如此甚好,宗护若欲如此,我常生派求之不得。”
朱宗护道:“好,那这几日我择一人选,往贵派拜访尊掌门及诸位长老。”
诸方事机纷起,而在眠麓城域的大阵之内,张御正负袖站在阵枢之中。
这些时日以来,他一直是在此修持,此刻他目注某一处神寄之地,气意也是凝注在某物之上。过去许久之后,他忽然伸手一拿,霎时间,本来空无一物的手掌之中,便就多出了一份以红绸束札的长卷。
这正是此前卫道人用于寄托之法器,而他此刻拿到的乃至此器投落之影,他想看看,这卷中到底记载是什么。
林老道死去之后,这东西就成了无主之物。而这东西曾先后寄托了数人之神气,说明在一定条件之下,这东西不会拒绝他人招引的。
只是此物虽不拒绝招引,可要想看清楚里面的东西却不简单,强行去观,那么此物或许毁坏了也无法看到,唯有慢慢渡化。而若召来随意,那么或许会导致投落之影不完全,故是他一直慢慢引导,这几年过去,才是成功把此物唤来。
这时他伸手将拿绸带抽去,将卷书缓缓打开,里面不禁浮出现了一个个玄妙道箓,这里面记载的并非是功法要诀,而是对道理的阐述,并且隐隐指向了更上之境。
但是看到这里,他却觉得有些不妥之处,因为这道理看去并非是哪个修道人对自身道法的总结,而倒像是对道本身的描述,并且给他一种十分熟悉的感觉。
并不是说这上面的东西他也见过,而是上面所提及的“道”,颇有似曾相识之感。他眸中不由神光一闪,会是自己所想的那样么?
假设是这样,此物所描述的“道”又在何处?
他看有片刻之后,一挥袖,将这长卷投照散了去,抬头看向那神寄之地,看来此物值得再是探究一番。
……
……
这五年来,熹王时不时得召聚那些权贵宗亲商议战策,师延辛则是潜移默化的改换他们的意识和认知。
除了这些人之外,他还对彼等麾下的一些重要人物和子嗣同样施展了手段。
这是因为这些宗亲权贵不仅仅有着自身的利益,也代表着身后一个群体的利益,他们本身也可以被推翻或者被他人替换继承的。
而当这些掌握大多数权力的人上层都被幻术所影响后,那么在某些事上就不会再反对熹王的意思了。
即便有一些人或势力恐怕会有例外,那也正好借机收拾清理一番,顺便将地域人口接纳过来。
所以数年下来,表面上熹王治下看去没有什么改变,可在不知不觉之间,内部的势力却是完成了一次整合。
而外部势力,比如长老团和烈王乃至天外宗派,在熹王折戟于眠麓之后,都一直关注他的动静,可令他们遗憾的是,经过了一次失败,熹王似乎短时内没有再去征讨眠麓的打算了。
倒是眠麓这几年一直在积极备战,诸方势力都是乐于见到熹王身后有着这么一个势力存在,故明里暗里都是给予支持,得益于此,这些年来眠麓城域也是逐渐壮大。
而在经过了六年多的休养,熹王治下已然恢复了一些元气,而他本人也是完成了战争准备,故是决定再一次攻伐中域。
与原先互相推牵扯不同的是,这一次底下的宗亲权贵都是狂热的表示,会全力支持此回征战。
或许可以如此说,经过了改造后,此辈打进中域的念头已然变得极端强烈,是所有欲求中第一位的,远远高过了自身其他**。
熹王在战前依例召开了一次军议,在此次议事过后,他在众人目光注视之下拿起杖鞭,往身后舆图之上指去,先是点在了灵角城域之上,随后再是往东方划去,待到了中域阳都,便在那里重重点了一下!
而随着他所指,数日之后,铺天盖地的飞舟往灵角城域进发,并在此间停留下来,准备以此为前沿进攻中域。
尽管长老团这几年来为了守御熹王大军,也在通往中域的道路上修筑了大量的堡垒工事,可这完全没有办法和苦心经营数十年的灵角城域相比,而这回,熹王所动用的军势更是超过了上次,看着分明表露出了一举解决中域的决心。
长老团为此又是一次发书前去烈王处,双方在过去的年月也不是没有龃龉,但是在面对更强大的熹王时,他们也只能放下暂时的争端,再度联手对抗这位大敌。
同一时刻,两家还分别派遣使者去熹王治下的宗亲和权贵处,暗中给予支持,允诺好处,并说服这些人在后方设法牵制熹王。
当然这里面他们也没有忘了眠麓,其他地方还好说,眠麓是有击退熹王的前例的,以熹王的性情,是怎么也不会放过他们的,所以他们可以放心给予眠麓更多的支持。
又是三月之后,数百万飞舟完成了在灵角城域的集结,并且对通向中域的堡垒发动了进攻。
此次与上回不同,由于大部分上层都是有着覆灭长老团的决心,故是相互之间的军事步调一致,配合得当,攻势极为锐利。长老团布置在前沿的堡垒防线被节节突破。
熹王麾下的一些参议乐观认为,若是照这么下去,那么大军打到阳都城下,恐怕用不了半年时间。
熹王这时乘坐王舟,来到了灵角城域的一处隘口所在,对着一旁的师延辛道:“上尊,便是此处么?”
师延辛看有片刻,道:“就是这里。”
熹王道:“我会用一切力量配合上尊的。”
师延辛默默点头。
这一回,他将这里布置一个大阵,一个以幻术为主,可用来诛杀上层力量的大阵。
因为此次征伐,熹王这一方,已是准备再让两方的上层力量进行对峙了,而是准备设局将对面的造物炼士和修道人一并剿杀。
以往的熹王没有这样的决心,是因为他的上层力量主要需用于防范和威慑底下之人,但是现在,诸宗亲和权贵因为认知的扭转,不能说他和完全一条心,但在征伐中域这个立场上却是完全一致的,甚至是不惜付出代价的,故是他敢于一搏。
既然如此,那么决定拼上一把,若是成功,那定能给予对面以重创,同时再用己方的上层力量覆灭对面的守御力量,再在同时,将军势快速突进到光都城下,与长老团进行决战!
突袭这一步在内部整合之前,同样也是不可能做得出来的,光是计划的拟定就不会那么顺利通过,执行之中肯定又是各怀鬼胎,最后多半是不了了之,但如今这些掣肘都不存在了。
整个计划的重点,就在于一个快字,趁着烈王军势和上层力量未曾发动之际,以最快速度攻到光都之下,再以最快速度攻灭长老团。
若是按部就班打,双方无非就是比拼人口和战争潜力,一个个堡垒防线啃下去,最后还有号称无法被攻破的阳都,可是突袭战不一样了。长老团和烈王绝不会想到这一点,足可以达到出其不意得目的。
熹王看着对面防线上空的点点光亮,甩了甩杖鞭,道:“此战之成败,全系之于上尊大阵之上了。”
而前方大军交战之际,眠麓这里仍是在巩固之前的成果。
朱宗护如今已经不在城中端坐了,而是坐到了熹王的王舟之中,每日也是改在了这里处理公务。
他在批复完了所有文书之后,不由舒展了一下身躯,王道人适时言道:“宗护,那位薄道长又来了。”
朱宗护想了想,道:“请吧。”
不一会儿,薄道人自外进来之后,对他执礼道:“宗护有礼了。”
朱宗护回有一礼,客气道:“薄道长请坐。”
礼貌对言几句之后,薄道人便即道出来意,说是常生派有意与眠麓继续结好,并言称掌门已是决定给予眠麓更多的支持。
天外六派的绝大多数修道人都是愿意把筹码放在烈王身上,但是仍有一部分坚持支持眠麓的,其中就以常生派的掌门和傅长老秉持这种意见。尤其是在眠麓城域在近乎不可能情形下击败了熹王的进攻后,他们更是坚持了自身的想法。
他们认为自己需要加大与天人还有眠麓之间的交流,并要求薄道人修复因为祖长老之故与眠麓上层隐隐疏离的关系。
薄道人若是空口白话,朱宗护自然也就是客气几句,好生将他请出去了,可是随后薄道人给出的条件却是让颇感兴趣,薄道人言称常生派擅长推算天机,并且愿意派遣擅长此道的修士来此襄助眠麓。
常生派的天机推算一向是很准的,且也很有用的。不说玄渺莫测的天机大势,具体到征战对抗之上,在迟疑之间若能够做出更为准确的判算,那可以帮助他们在各个方面占据优势,再加上有天人配合,那作用将会更大。
朱宗护想了下,展露笑意道:“那却要多谢贵派好意了。贵派与我结合,我思量之,也欲往贵派派遣一名驻使,未知可否?”
薄道人一听,却是心下一喜,道:“如此甚好,宗护若欲如此,我常生派求之不得。”
朱宗护道:“好,那这几日我择一人选,往贵派拜访尊掌门及诸位长老。”
诸方事机纷起,而在眠麓城域的大阵之内,张御正负袖站在阵枢之中。
这些时日以来,他一直是在此修持,此刻他目注某一处神寄之地,气意也是凝注在某物之上。过去许久之后,他忽然伸手一拿,霎时间,本来空无一物的手掌之中,便就多出了一份以红绸束札的长卷。
这正是此前卫道人用于寄托之法器,而他此刻拿到的乃至此器投落之影,他想看看,这卷中到底记载是什么。
林老道死去之后,这东西就成了无主之物。而这东西曾先后寄托了数人之神气,说明在一定条件之下,这东西不会拒绝他人招引的。
只是此物虽不拒绝招引,可要想看清楚里面的东西却不简单,强行去观,那么此物或许毁坏了也无法看到,唯有慢慢渡化。而若召来随意,那么或许会导致投落之影不完全,故是他一直慢慢引导,这几年过去,才是成功把此物唤来。
这时他伸手将拿绸带抽去,将卷书缓缓打开,里面不禁浮出现了一个个玄妙道箓,这里面记载的并非是功法要诀,而是对道理的阐述,并且隐隐指向了更上之境。
但是看到这里,他却觉得有些不妥之处,因为这道理看去并非是哪个修道人对自身道法的总结,而倒像是对道本身的描述,并且给他一种十分熟悉的感觉。
并不是说这上面的东西他也见过,而是上面所提及的“道”,颇有似曾相识之感。他眸中不由神光一闪,会是自己所想的那样么?
假设是这样,此物所描述的“道”又在何处?
他看有片刻之后,一挥袖,将这长卷投照散了去,抬头看向那神寄之地,看来此物值得再是探究一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