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皇家银行于大宋商贸四策-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TXT
第二百五十章皇家银行于大宋商贸四策-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TXT-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笔趣阁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作者:唐晓非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刻赵桓正在御书房内聚精会神看着苏子羽献上来的那份异域图志,思考着未来十年大宋的版图该打到哪里,能得到什么。
炉火烧得正旺,一边的小太监正在添加木炭。
赵鼎进了宫,直接到皇帝的御书房。
“臣赵鼎,参见陛下。”
“爱卿不必多礼。”
赵桓转过身,看着眼前的中年男子。
赵鼎可是正统历史上,赵构南渡后的四贤相之首,性子保守了一些,却也撑起了局面。
“爱卿到东京城可还习惯?”
“回禀陛下,一切顺利。”
“爱卿的《银行于大宋商贸四策》朕看完了,朕心甚慰,能得卿之才,乃大宋之幸。”
“陛下谬赞,为君分忧,乃是臣之职。”
赵桓道:“不过,朕提个醒,切勿让朝廷贷向民间的钱,过分流入某一个领域。”
“陛下放心,臣定严格把关。”
赵桓心中对赵鼎的计策的确很满意。
赵鼎四策其实很简单,也很犀利,更很切合实际。
大宋银行的钱,当首先流入到衣食住行这个领域。
这四个领域乃是民生之根本,却又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
但对于毫无市场经济经验的古代人来说,最开始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靠基建拉动了就业率,普通百姓是有钱了,但粮食产量和服装产业没有起来,很容易导致百姓手中钱突然增多,货品供给不足,而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这个时候,经济基本就要到崩溃边缘。
所以啊,靠基础建设拉动经济的确是百试不爽的好方法,但市场的货品攻击要跟上。
这也是赵桓为什么要不惜一切代价扫平南方,还要攻打交趾的原因。
那是他在为接下来大力发展大宋的国民经济做的铺垫。
每个阶段要完成的任务是不一样的,这个阶段,要做的是只有一点:让百姓有吃有穿!
当有一天市场上的商品出现过剩,而基建的脚步又很难停下来的时候,那是下一个阶段的问题了。
发展永远都会有问题,不能因为有问题而停滞不前。
所以,赵桓是真心实意支持赵鼎这么做。
不过,作为掌管帝国储备资金的大宋银行,一定要严控资金流向的对象。
对于皇帝来说,更愿意将大宋银行里的钱,流向民间并无太厚实家底却愿意通过艰苦奋斗而过上美好生活的普通人。
这样一来,既可以有效遏制那些原本就很有钱的富商形成寡头垄断,还可以为民间百姓打造勤劳致富的标杆,鼓励更多人投入到踏踏实实的劳作中来。
可事与愿违,这些人往往抗风险能力太低,且自身经商能力不足,手中自有资源太薄,朝廷将钱贷给他们,很可能血本无归。
大宋皇家银行的钱也不是种在田里浇浇水就凭空长出来的,它们都是百姓信赖朝廷,存进来的。
若是朝廷收不回来这笔钱,一旦百姓要来取钱,朝廷将无钱可给。
即便大宋朝廷的印钱机要印钱,那也得顾忌到国民整体生产货量,切不能随便印钱,印钱的速度远远大于商品的速度,导致金融崩溃,赵桓就算能九天揽月,也无力回天。
所以啊,对于扶持穷人创业实现财富自由,不是简单给他们钱就完事了。
还要给技术,给管理知识,更要营造一个合理的社会规则出来。
例如商业协议制度,例如专利制度,这些都是保护商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就赵桓要大力扶持的农学速成馆便是为了提升平民老百姓自身的能力,不至于借钱给他,他脑子一片空白乱来,最后搞得血本无归。
还不起钱了,还是朝廷买单,朝廷买单的后果就是印钱,印了钱货币贬值,全国百姓跟着受害。
实际上,关于借贷给平民和富商的政策和忧虑,赵鼎在他的《四策》中都有写出来。
借贷出去的钱分了等级,富人借钱更容易,只需要户口信息和存款信息的登记,即可获得一定额度的贷款。
而平民的借贷,则需要提供户口信息、存款信息,还有亲朋好友的户口信息、个人担保证明,这个亲朋好友的名下必须有一定的财产。
不仅如此,还给平民的贷款增加了许多限制,例如还款日期是富商的一半,例如借贷之后从事的行业也有规定。
赵鼎似乎还未听出皇帝提醒的弦外之音。
他这份《银行于大宋商贸四策》的借贷政策其实很大程度上偏向了富商,富商借贷的难度比一般平民要低很多很多。
这样的确能完成皇帝交待下来的任务,但是却容易使富有的更富有,穷的更穷,穷人想要资金创业难上加难。
当然,赵桓也不能怪赵鼎,他这样做也是处于对整体风险的考虑。
这也是赵桓要让赵鼎来做这个位置的原因,无论任何时候,整体风险都要摆在第一位,一旦整体风险出了问题,将牵连甚广,危害整个大宋。
外面的小太监进来,道:“陛下,徐相公和唐相公求见。”
“让他们进来。”
既然是议论经济的问题,怎么能少了徐处仁和唐恪呢?
徐处仁来年可是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的,中原百姓收入翻番!
徐处仁现在整个人像打了鸡血一样,因为他尝试到了基础建设的甜头,也尝到了大宋皇家银行的甜头。
他觉得赵桓简直特么是千古未有的天才,这徭役废得真是太正确了,不废除徭役,道路修的越多,越伤民,但废除了徭役,道路、楼宇建的越多,反而老百姓越高兴。
因为朝廷有钱给啊!
这样他来年中原地带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完成的!
徐处仁和唐恪进来:“臣参见陛下。”
“免礼。”
徐处仁和唐恪又与赵鼎打了照面。
赵桓将赵鼎的《银行于大宋商贸四策》给徐处仁和唐恪看了一遍。
唐恪看得眉笑眼开,他是掌管商部的,有了赵鼎的鼎力支持,他的任务妥妥完成。
但大宋太宰徐处仁当场就要跳脚了,按照这个鸟四策,富人越富,平民可能会越穷,那特么他的平民收入翻番的目标岂不是完成不了了?
皇帝考核他的目标可不是简单的总量除以人数,而是先去掉上户和中户,直接算下户的收入。
不行不行!
要是这样搞,劳资太宰的位置就没了。
炉火烧得正旺,一边的小太监正在添加木炭。
赵鼎进了宫,直接到皇帝的御书房。
“臣赵鼎,参见陛下。”
“爱卿不必多礼。”
赵桓转过身,看着眼前的中年男子。
赵鼎可是正统历史上,赵构南渡后的四贤相之首,性子保守了一些,却也撑起了局面。
“爱卿到东京城可还习惯?”
“回禀陛下,一切顺利。”
“爱卿的《银行于大宋商贸四策》朕看完了,朕心甚慰,能得卿之才,乃大宋之幸。”
“陛下谬赞,为君分忧,乃是臣之职。”
赵桓道:“不过,朕提个醒,切勿让朝廷贷向民间的钱,过分流入某一个领域。”
“陛下放心,臣定严格把关。”
赵桓心中对赵鼎的计策的确很满意。
赵鼎四策其实很简单,也很犀利,更很切合实际。
大宋银行的钱,当首先流入到衣食住行这个领域。
这四个领域乃是民生之根本,却又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
但对于毫无市场经济经验的古代人来说,最开始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靠基建拉动了就业率,普通百姓是有钱了,但粮食产量和服装产业没有起来,很容易导致百姓手中钱突然增多,货品供给不足,而出现严重通货膨胀。
这个时候,经济基本就要到崩溃边缘。
所以啊,靠基础建设拉动经济的确是百试不爽的好方法,但市场的货品攻击要跟上。
这也是赵桓为什么要不惜一切代价扫平南方,还要攻打交趾的原因。
那是他在为接下来大力发展大宋的国民经济做的铺垫。
每个阶段要完成的任务是不一样的,这个阶段,要做的是只有一点:让百姓有吃有穿!
当有一天市场上的商品出现过剩,而基建的脚步又很难停下来的时候,那是下一个阶段的问题了。
发展永远都会有问题,不能因为有问题而停滞不前。
所以,赵桓是真心实意支持赵鼎这么做。
不过,作为掌管帝国储备资金的大宋银行,一定要严控资金流向的对象。
对于皇帝来说,更愿意将大宋银行里的钱,流向民间并无太厚实家底却愿意通过艰苦奋斗而过上美好生活的普通人。
这样一来,既可以有效遏制那些原本就很有钱的富商形成寡头垄断,还可以为民间百姓打造勤劳致富的标杆,鼓励更多人投入到踏踏实实的劳作中来。
可事与愿违,这些人往往抗风险能力太低,且自身经商能力不足,手中自有资源太薄,朝廷将钱贷给他们,很可能血本无归。
大宋皇家银行的钱也不是种在田里浇浇水就凭空长出来的,它们都是百姓信赖朝廷,存进来的。
若是朝廷收不回来这笔钱,一旦百姓要来取钱,朝廷将无钱可给。
即便大宋朝廷的印钱机要印钱,那也得顾忌到国民整体生产货量,切不能随便印钱,印钱的速度远远大于商品的速度,导致金融崩溃,赵桓就算能九天揽月,也无力回天。
所以啊,对于扶持穷人创业实现财富自由,不是简单给他们钱就完事了。
还要给技术,给管理知识,更要营造一个合理的社会规则出来。
例如商业协议制度,例如专利制度,这些都是保护商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就赵桓要大力扶持的农学速成馆便是为了提升平民老百姓自身的能力,不至于借钱给他,他脑子一片空白乱来,最后搞得血本无归。
还不起钱了,还是朝廷买单,朝廷买单的后果就是印钱,印了钱货币贬值,全国百姓跟着受害。
实际上,关于借贷给平民和富商的政策和忧虑,赵鼎在他的《四策》中都有写出来。
借贷出去的钱分了等级,富人借钱更容易,只需要户口信息和存款信息的登记,即可获得一定额度的贷款。
而平民的借贷,则需要提供户口信息、存款信息,还有亲朋好友的户口信息、个人担保证明,这个亲朋好友的名下必须有一定的财产。
不仅如此,还给平民的贷款增加了许多限制,例如还款日期是富商的一半,例如借贷之后从事的行业也有规定。
赵鼎似乎还未听出皇帝提醒的弦外之音。
他这份《银行于大宋商贸四策》的借贷政策其实很大程度上偏向了富商,富商借贷的难度比一般平民要低很多很多。
这样的确能完成皇帝交待下来的任务,但是却容易使富有的更富有,穷的更穷,穷人想要资金创业难上加难。
当然,赵桓也不能怪赵鼎,他这样做也是处于对整体风险的考虑。
这也是赵桓要让赵鼎来做这个位置的原因,无论任何时候,整体风险都要摆在第一位,一旦整体风险出了问题,将牵连甚广,危害整个大宋。
外面的小太监进来,道:“陛下,徐相公和唐相公求见。”
“让他们进来。”
既然是议论经济的问题,怎么能少了徐处仁和唐恪呢?
徐处仁来年可是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的,中原百姓收入翻番!
徐处仁现在整个人像打了鸡血一样,因为他尝试到了基础建设的甜头,也尝到了大宋皇家银行的甜头。
他觉得赵桓简直特么是千古未有的天才,这徭役废得真是太正确了,不废除徭役,道路修的越多,越伤民,但废除了徭役,道路、楼宇建的越多,反而老百姓越高兴。
因为朝廷有钱给啊!
这样他来年中原地带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完成的!
徐处仁和唐恪进来:“臣参见陛下。”
“免礼。”
徐处仁和唐恪又与赵鼎打了照面。
赵桓将赵鼎的《银行于大宋商贸四策》给徐处仁和唐恪看了一遍。
唐恪看得眉笑眼开,他是掌管商部的,有了赵鼎的鼎力支持,他的任务妥妥完成。
但大宋太宰徐处仁当场就要跳脚了,按照这个鸟四策,富人越富,平民可能会越穷,那特么他的平民收入翻番的目标岂不是完成不了了?
皇帝考核他的目标可不是简单的总量除以人数,而是先去掉上户和中户,直接算下户的收入。
不行不行!
要是这样搞,劳资太宰的位置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