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北周骑兵冲到五百步距离的时候,汉军已经形成了两翼在后、前锋和中军在前的阵型,从之前的进攻阵型一下子变成了防守阵型。
而汉军弓弩手们也毫不吝惜于向敌人倾泻箭矢。
北周骑兵灵活的在箭雨之中辗转腾挪,同时开始还击。
他们已经做好了自己会首当其冲的心理准备,即使是后方的步卒还没有跟上来,他们也绝不畏惧于向敌人发动冲锋。
“骑兵出击!”淳于量的命令再一次下达。
早就已经看的不耐烦的于玺,带着汉军骑兵如洪水倾泻,径直绕过汉军左翼,向北周骑兵的侧后方包抄。
北周骑兵是分作两队的,左右各两千人,目标也非常明显,就是汉军的左右两翼。而于玺麾下的骑兵只有两千人,就算是迂也只能进攻一边的侧翼,于玺选择是的汉军左翼外的敌人,这也就意味着当汉军左翼能够和自家骑兵夹攻敌人的时候,右翼要单独承担敌人骑兵的突击。
汉军左翼外的北周骑兵果断的放弃了冲击,调转马头迎战汉军骑兵,而汉军左翼紧跟着杀向北周骑兵的背后。汉军骑兵的阵型也从原本稀稀拉拉的线型,变成拦截用的弧形,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拦住想要突出去的北周骑兵,然后和自家步卒一起完成包围。
两千对两千,对于已经习惯于以少战多的汉军骑兵来说,可不算什么艰巨的任务,尤其是他们手中的马槊,或许显得有些笨重,但是在逼迫敌人和掌控形势上,却颇为好用。
和一般更倾向于通过骑兵的突击能力和简单的迂包抄来完成对敌人快速打击的草原骑兵不同,汉人在作战的时候更倾向于使用阵法和计谋,通过控制和改变战场形势,一点一点的让胜利天平向自己倾斜,这也就是所谓的“兵法”。
马槊长而笨重,对于以速度见长的草原骑兵来说,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好的选择,当双方距离足够近的时候,马槊可比不上马刀来的灵活,因此汉军将士在那时候一般都会选择用横刀对敌。而马槊的主要作用,实际上是在骑兵冲锋和即将接敌的时候,利用长度优势先对敌人造成杀伤,同时逼迫敌人转换阵型,以让战场节奏落入我方手中,为接下来的布阵和变阵创造条件。
可以说马槊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为排兵布阵而生的武器,现在它们也起到了作用。
北周骑兵不得不后退,而他们的身后,大队的汉军步卒已经压了上来。
元谐很果断的再一次派遣一队五千余人的步卒赶过来增援,只不过汉军左翼人数众多,淳于量的反应也不慢,径直下令抽调出来七八千人,这足以拦住他们的去路。
左翼的战局向着对汉军有利的方向移动,但是汉军右翼可就没有这么轻松了,他们需要面对北周骑兵的突击,而从元谐只是抽调出来五千人支援左翼战场就可以看出,元谐的目标,也在汉军右翼。
元谐寄希望于自家的那一队骑兵和五千步卒能够拖延住战局,并且把进攻的重点放在右翼,北周大军紧跟在骑兵之后压上去,声势浩大,甚至就连元谐的亲卫队,也都直接投入到了进攻之中!
“孤掷一注啊。”淳于量紧紧盯着眼前战场上转眼间的风云变化,忍不住感慨一声,“传令,中军投入右翼作战,前锋向东再折而向南迂包抄敌人的侧后方,全军上下,半步不许退!”
“诺!”汉军将领们也是轰然应诺。
“传令,左翼战斗速战速决,告诉唐孝,半个时辰之内不能击溃敌人步骑,军法从事!”淳于量的声音依旧很稳重,也仿佛给周围的所有人都吃了一颗定心丸。
他把唐孝这员敢打敢冲的猛将放在左翼,就是要让他速战速决。
大战进行到这一步,局势已经分外清晰,汉军若是想要取胜,就需要在击溃北周这一队步骑,之后就能够凭借人数优势完成包抄迂。而元谐的突破点,就在于趁着汉军的精锐步骑被缠住的时候,直接突破汉军的右翼。
几乎是同时,元谐做出了牺牲七千步骑的打算,而淳于量也做出了牺牲右翼的决断。
接下来就完全是一场比拼血肉意志的战斗。
哪边先崩溃,哪边就注定了再也没有天之力。
下一刻,冲锋在前的北周骑兵像是一枚锥子,撞入汉军右翼,并且继续向前,汉军将士用血肉之躯艰难阻挡着这些敌人的前进,而他们虽然还在突击、还在向前,进攻速度却终究一点一点的变慢。更多的汉军将士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长枪短剑一起向敌人招呼。
不过很快元谐带着北周步卒杀到,若不是汉军中军也及时赶到增援,在北周骑兵的突击下损失惨重的汉军右翼,恐怕已然崩溃。
而左翼的战场上,北周骑兵左冲右突,却无济于事,而那五千北周步卒虽然来得及时,奈何他们人数太少,一时间根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于玺甚至还抽调出来五百多骑兵绕过去,杀入这一队北周步卒之中,径直把他们的队形冲散。抓住机会的唐孝放弃了包围北周骑兵,而是身先士卒,带着亲卫队直接迎上,汉军左翼将士们紧随其后,这一队人数明显不足的北周步卒,率先崩溃!
左翼的战局,骤然变化。
在折损了足足半数人手之后,已然成为孤军的那队北周骑兵也勉强杀出重围,可是他们不过只剩下千余人,而身后汉军骑兵如狼似虎的咬上来,他们能够发挥的作用已经很小。
战局变化之快,即使是淳于量也没有料到,看到唐孝的旗帜已经穿过了敌人的队列这说明汉军已经杀透了那五千步卒的大阵。
淳于量不得不承认,即使是自己没有指挥,于玺抽调那五百骑兵迂突进,以及唐孝抓住机会掩杀敌人步卒,这也绝对算得上配合紧密的神来之笔。这两名年轻将领在短短一刻钟内打出的默契配合,不但直接让敌人兵力单薄的这一队步骑直接失去了战力,而且整个战局也开始向着对汉军有利的方向变化。
而汉军弓弩手们也毫不吝惜于向敌人倾泻箭矢。
北周骑兵灵活的在箭雨之中辗转腾挪,同时开始还击。
他们已经做好了自己会首当其冲的心理准备,即使是后方的步卒还没有跟上来,他们也绝不畏惧于向敌人发动冲锋。
“骑兵出击!”淳于量的命令再一次下达。
早就已经看的不耐烦的于玺,带着汉军骑兵如洪水倾泻,径直绕过汉军左翼,向北周骑兵的侧后方包抄。
北周骑兵是分作两队的,左右各两千人,目标也非常明显,就是汉军的左右两翼。而于玺麾下的骑兵只有两千人,就算是迂也只能进攻一边的侧翼,于玺选择是的汉军左翼外的敌人,这也就意味着当汉军左翼能够和自家骑兵夹攻敌人的时候,右翼要单独承担敌人骑兵的突击。
汉军左翼外的北周骑兵果断的放弃了冲击,调转马头迎战汉军骑兵,而汉军左翼紧跟着杀向北周骑兵的背后。汉军骑兵的阵型也从原本稀稀拉拉的线型,变成拦截用的弧形,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拦住想要突出去的北周骑兵,然后和自家步卒一起完成包围。
两千对两千,对于已经习惯于以少战多的汉军骑兵来说,可不算什么艰巨的任务,尤其是他们手中的马槊,或许显得有些笨重,但是在逼迫敌人和掌控形势上,却颇为好用。
和一般更倾向于通过骑兵的突击能力和简单的迂包抄来完成对敌人快速打击的草原骑兵不同,汉人在作战的时候更倾向于使用阵法和计谋,通过控制和改变战场形势,一点一点的让胜利天平向自己倾斜,这也就是所谓的“兵法”。
马槊长而笨重,对于以速度见长的草原骑兵来说,实际上并不是一种好的选择,当双方距离足够近的时候,马槊可比不上马刀来的灵活,因此汉军将士在那时候一般都会选择用横刀对敌。而马槊的主要作用,实际上是在骑兵冲锋和即将接敌的时候,利用长度优势先对敌人造成杀伤,同时逼迫敌人转换阵型,以让战场节奏落入我方手中,为接下来的布阵和变阵创造条件。
可以说马槊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为排兵布阵而生的武器,现在它们也起到了作用。
北周骑兵不得不后退,而他们的身后,大队的汉军步卒已经压了上来。
元谐很果断的再一次派遣一队五千余人的步卒赶过来增援,只不过汉军左翼人数众多,淳于量的反应也不慢,径直下令抽调出来七八千人,这足以拦住他们的去路。
左翼的战局向着对汉军有利的方向移动,但是汉军右翼可就没有这么轻松了,他们需要面对北周骑兵的突击,而从元谐只是抽调出来五千人支援左翼战场就可以看出,元谐的目标,也在汉军右翼。
元谐寄希望于自家的那一队骑兵和五千步卒能够拖延住战局,并且把进攻的重点放在右翼,北周大军紧跟在骑兵之后压上去,声势浩大,甚至就连元谐的亲卫队,也都直接投入到了进攻之中!
“孤掷一注啊。”淳于量紧紧盯着眼前战场上转眼间的风云变化,忍不住感慨一声,“传令,中军投入右翼作战,前锋向东再折而向南迂包抄敌人的侧后方,全军上下,半步不许退!”
“诺!”汉军将领们也是轰然应诺。
“传令,左翼战斗速战速决,告诉唐孝,半个时辰之内不能击溃敌人步骑,军法从事!”淳于量的声音依旧很稳重,也仿佛给周围的所有人都吃了一颗定心丸。
他把唐孝这员敢打敢冲的猛将放在左翼,就是要让他速战速决。
大战进行到这一步,局势已经分外清晰,汉军若是想要取胜,就需要在击溃北周这一队步骑,之后就能够凭借人数优势完成包抄迂。而元谐的突破点,就在于趁着汉军的精锐步骑被缠住的时候,直接突破汉军的右翼。
几乎是同时,元谐做出了牺牲七千步骑的打算,而淳于量也做出了牺牲右翼的决断。
接下来就完全是一场比拼血肉意志的战斗。
哪边先崩溃,哪边就注定了再也没有天之力。
下一刻,冲锋在前的北周骑兵像是一枚锥子,撞入汉军右翼,并且继续向前,汉军将士用血肉之躯艰难阻挡着这些敌人的前进,而他们虽然还在突击、还在向前,进攻速度却终究一点一点的变慢。更多的汉军将士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长枪短剑一起向敌人招呼。
不过很快元谐带着北周步卒杀到,若不是汉军中军也及时赶到增援,在北周骑兵的突击下损失惨重的汉军右翼,恐怕已然崩溃。
而左翼的战场上,北周骑兵左冲右突,却无济于事,而那五千北周步卒虽然来得及时,奈何他们人数太少,一时间根本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于玺甚至还抽调出来五百多骑兵绕过去,杀入这一队北周步卒之中,径直把他们的队形冲散。抓住机会的唐孝放弃了包围北周骑兵,而是身先士卒,带着亲卫队直接迎上,汉军左翼将士们紧随其后,这一队人数明显不足的北周步卒,率先崩溃!
左翼的战局,骤然变化。
在折损了足足半数人手之后,已然成为孤军的那队北周骑兵也勉强杀出重围,可是他们不过只剩下千余人,而身后汉军骑兵如狼似虎的咬上来,他们能够发挥的作用已经很小。
战局变化之快,即使是淳于量也没有料到,看到唐孝的旗帜已经穿过了敌人的队列这说明汉军已经杀透了那五千步卒的大阵。
淳于量不得不承认,即使是自己没有指挥,于玺抽调那五百骑兵迂突进,以及唐孝抓住机会掩杀敌人步卒,这也绝对算得上配合紧密的神来之笔。这两名年轻将领在短短一刻钟内打出的默契配合,不但直接让敌人兵力单薄的这一队步骑直接失去了战力,而且整个战局也开始向着对汉军有利的方向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