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十二境,圣人立于最巅峰,睥睨苍生。
在这临淄城里,荀子是当之无愧的最强者,除非齐王拿举国气运相拼,否则,没人能跟他抗衡。
杨峥想拜荀圣为师,这再正常不过。人往高处走,若能成为圣人门徒,得天底下最高明的老师指点,谁还会看得上那些宗师?
在乱云山那天,当他看见农家对大先生敬畏忌惮、迟迟不愿动手时,便深切感受到,成为圣人门徒是一桩多么大的荣耀。
如果他也拜荀圣为师,当上三先生,那么,即使他的实力仍然弱小,出于对圣人的敬畏,诸子百家也会对他礼数有加,不敢随意冒犯。
更关键的是,等他回赵国邯郸后,亮出荀圣爱徒的身份,信陵君这位大宗师,还会将他视作蝼蚁、轻易践踏么?
答案很明显。
在稷下学宫拜师,荀圣就是最佳选择。
看着杨峥歉意的神情,荀子愣了一会儿,笑道:“你确定他老人家肯收你?刚才那个萧白,还为难过你,你不记恨他们师徒?”
他不急着揭开身份,想亲耳听听杨峥的心里话。
杨峥坐到对面,平静说道:“坦白说,我的确对萧白很厌恶。但是,一码归一码,对于荀圣前辈,我敬仰他的学问和德行,相信他绝非奸恶之徒。”
“哦?”荀子侧首打量着他,眼里流露出趣意,“你见过荀圣本人吗?你怎么就确信,他不是那样的人?说不定,他比萧白还可恨……”
他心说,难道小家伙猜出自己的身份,这是在故意溜须拍马?应该不会,萧白出面为难他,我传功帮他破局,怎么看都不是一路人。
杨峥的确没能看穿,这是一出双簧,萧白露面唱黑脸,荀子现在出来唱红脸。
他虽没见过荀子,却是从未来穿越而来的先知者,饱读史书,怎会不知荀子是何等人物。
到了战国末期,枭雄辈出,不乏杀伐果决的名将,但仁者凋零,荀子算是百家里最后一位大圣贤了。
只要这个世界别太跑偏,荀子至少不会变为奸佞险恶的小人,值得杨峥去结识和求教。
“我没见过他老人家,但有幸结识大先生。那人谦和有礼,温润如玉,跟萧白截然不同。荀圣能培养出如此君子,又容得下萧白之流,胸襟必定宽广无比。”
他侃侃而谈,这话倒不是在吹捧荀子。
温青柔韧,萧白刚烈,荀子能同时接纳两者,说明他的境界很高,不会拘泥于一种风格,愿意包容和尊重弟子的个性,而非强行改变他们。
因材施教,不强加于人,这是大智慧。
就像在历史上,荀子博览众长,摒弃门户之见,虽是师承儒家,却又吸收法家和道家等思想,融为一体,栽培出韩非和李斯这两名法家弟子。
能有这种眼界的人,绝对配得上一个“圣”字。
荀子听到这番赞美,心里说不出的舒坦,亲切地道:“这么说,你非要当荀圣的门徒不可?”
杨峥点头,甭管以后怎样,他总不能随便拜一个路人甲为师。
荀子站起来,满面春风,“既然这样,那我就不勉强你了。咱们有缘再见吧!”
说着,他从袖里取出一个玉瓶,丢在桌上,然后晃晃悠悠,哼着小调走出房间。
他改主意了。如果现在表明身份,这就是他请求杨峥拜师,处于被动地位。杨峥状态很差,当场知情后,万一恼怒反悔,他就失算了。
反正杨峥有意拜他为师,鸭子已经煮在锅里,又飞不了,那就等学宫开试后,在正式的拜师场合下再见吧。到时候,他有面子,杨峥也风光,两全其美。
对年轻人来说,多一些历练,不是坏事。
荀子乐呵呵地走下楼,这时候才明白,杨峥始终没拿出那支泰山笔,跟萧白对峙,原来是看在他的面子上。
“傻小子,当我荀况是什么人?即使你大闹一场,我难道就会拒绝收你?不过话说回来,这样更合我的胃口,哈哈!”
房间里,杨峥打开那个玉瓶,里面盛着几粒丹药,如翡翠通透,散发出淡淡清香。
“好东西!”
他眸光骤亮,虽不识它的名字,但嗅到这股清香后,顿时精神一振,像进入云雾缭绕的仙境一般。很明显,这是补充体力的灵药。
先传功法后送药,这老头应该不会害他,他迅速服下一枚丹药,坐下来运功消化。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他感觉神清气爽,先前的疲惫感一扫而光,比平常时还有活力。
这丹药果然是好宝贝。荀子进门后,见他精疲力竭,于心不忍,便留下这瓶药,权当是稍稍弥补,不愿让他吃太多苦。
此时,外面天色已黑,杨峥精神抖擞,走出雅间,来到一楼大堂。
“店伙计,等韩公子回来后,请你把这张便笺转交给他,过后他自会去找我。”
在这里等了半天,他始终没能见到韩非的人影,不想再耗下去,只能先回家。
虽是齐国都城,寒冬入夜后,临淄的街道上灯火阑珊,行人稀少,显得萧瑟冷清。
两人走在回府的路上。
经过白天的变故,李鼠心事重重,跟在杨峥身后,沉声问道:“主人,您连写五十六笔,其实是在跟二先生斗气,对吧?”
杨峥嗯了一声,眼眸在阴暗里透着幽光。
李鼠忧虑地道:“您就不怕他回去后,再暗中作梗,阻止您进入学宫吗?”
他真正担心的是,会因此得罪荀圣师徒。毕竟,他做梦都想加入儒家,成为荀圣的门徒。
可惜,白天他跟荀圣擦肩而过,没能见一面。
杨峥早想过这种可能,答道:“开试当天,我会带你一起去学宫。你看我眼色行事,如果萧白真敢阻挠,你就立即去找温青。”
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付儒家老二,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请老大,出面主持公道。青白素来不和,温青的心性,他还是信得过的。
当然,实际上他们多虑了。
李鼠眼眸微亮,用力点头。他的关注点不在于温青,而是他终于能正大光明地迈进稷下学宫了。
哪怕一次也好。
两人走到某处偏僻街区。
路旁一侧的陋巷里,有个小乞丐走出来,衣衫单薄,瑟瑟发抖。
看到两人走近,那乞丐跑过去,挡住他们的去路,跪地哀求道:“两位少爷行行好,救救我爷爷吧!”
李鼠心烦意乱,冷冷说了一声,“滚。”
杨峥摸了摸鼻尖,问道:“你爷爷怎么了?”
小乞丐蓬头垢面,颤声道:“我爷爷今天在街上乞讨,被人一脚踹成重伤,现在就剩一口气了……”
说着,她低声呜咽起来。
李鼠站在后面,冷漠地看着她,没有说话。
杨峥若有所思,“你爷爷在哪里?”
小乞丐转过头,用手指向那条漆黑的陋巷。
李鼠盯着那片黑暗,心思机警,想要提醒杨峥,当心其中有诈,话还没出口,杨峥忽然说道:“李鼠,你先回去吧。”
在这临淄城里,荀子是当之无愧的最强者,除非齐王拿举国气运相拼,否则,没人能跟他抗衡。
杨峥想拜荀圣为师,这再正常不过。人往高处走,若能成为圣人门徒,得天底下最高明的老师指点,谁还会看得上那些宗师?
在乱云山那天,当他看见农家对大先生敬畏忌惮、迟迟不愿动手时,便深切感受到,成为圣人门徒是一桩多么大的荣耀。
如果他也拜荀圣为师,当上三先生,那么,即使他的实力仍然弱小,出于对圣人的敬畏,诸子百家也会对他礼数有加,不敢随意冒犯。
更关键的是,等他回赵国邯郸后,亮出荀圣爱徒的身份,信陵君这位大宗师,还会将他视作蝼蚁、轻易践踏么?
答案很明显。
在稷下学宫拜师,荀圣就是最佳选择。
看着杨峥歉意的神情,荀子愣了一会儿,笑道:“你确定他老人家肯收你?刚才那个萧白,还为难过你,你不记恨他们师徒?”
他不急着揭开身份,想亲耳听听杨峥的心里话。
杨峥坐到对面,平静说道:“坦白说,我的确对萧白很厌恶。但是,一码归一码,对于荀圣前辈,我敬仰他的学问和德行,相信他绝非奸恶之徒。”
“哦?”荀子侧首打量着他,眼里流露出趣意,“你见过荀圣本人吗?你怎么就确信,他不是那样的人?说不定,他比萧白还可恨……”
他心说,难道小家伙猜出自己的身份,这是在故意溜须拍马?应该不会,萧白出面为难他,我传功帮他破局,怎么看都不是一路人。
杨峥的确没能看穿,这是一出双簧,萧白露面唱黑脸,荀子现在出来唱红脸。
他虽没见过荀子,却是从未来穿越而来的先知者,饱读史书,怎会不知荀子是何等人物。
到了战国末期,枭雄辈出,不乏杀伐果决的名将,但仁者凋零,荀子算是百家里最后一位大圣贤了。
只要这个世界别太跑偏,荀子至少不会变为奸佞险恶的小人,值得杨峥去结识和求教。
“我没见过他老人家,但有幸结识大先生。那人谦和有礼,温润如玉,跟萧白截然不同。荀圣能培养出如此君子,又容得下萧白之流,胸襟必定宽广无比。”
他侃侃而谈,这话倒不是在吹捧荀子。
温青柔韧,萧白刚烈,荀子能同时接纳两者,说明他的境界很高,不会拘泥于一种风格,愿意包容和尊重弟子的个性,而非强行改变他们。
因材施教,不强加于人,这是大智慧。
就像在历史上,荀子博览众长,摒弃门户之见,虽是师承儒家,却又吸收法家和道家等思想,融为一体,栽培出韩非和李斯这两名法家弟子。
能有这种眼界的人,绝对配得上一个“圣”字。
荀子听到这番赞美,心里说不出的舒坦,亲切地道:“这么说,你非要当荀圣的门徒不可?”
杨峥点头,甭管以后怎样,他总不能随便拜一个路人甲为师。
荀子站起来,满面春风,“既然这样,那我就不勉强你了。咱们有缘再见吧!”
说着,他从袖里取出一个玉瓶,丢在桌上,然后晃晃悠悠,哼着小调走出房间。
他改主意了。如果现在表明身份,这就是他请求杨峥拜师,处于被动地位。杨峥状态很差,当场知情后,万一恼怒反悔,他就失算了。
反正杨峥有意拜他为师,鸭子已经煮在锅里,又飞不了,那就等学宫开试后,在正式的拜师场合下再见吧。到时候,他有面子,杨峥也风光,两全其美。
对年轻人来说,多一些历练,不是坏事。
荀子乐呵呵地走下楼,这时候才明白,杨峥始终没拿出那支泰山笔,跟萧白对峙,原来是看在他的面子上。
“傻小子,当我荀况是什么人?即使你大闹一场,我难道就会拒绝收你?不过话说回来,这样更合我的胃口,哈哈!”
房间里,杨峥打开那个玉瓶,里面盛着几粒丹药,如翡翠通透,散发出淡淡清香。
“好东西!”
他眸光骤亮,虽不识它的名字,但嗅到这股清香后,顿时精神一振,像进入云雾缭绕的仙境一般。很明显,这是补充体力的灵药。
先传功法后送药,这老头应该不会害他,他迅速服下一枚丹药,坐下来运功消化。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他感觉神清气爽,先前的疲惫感一扫而光,比平常时还有活力。
这丹药果然是好宝贝。荀子进门后,见他精疲力竭,于心不忍,便留下这瓶药,权当是稍稍弥补,不愿让他吃太多苦。
此时,外面天色已黑,杨峥精神抖擞,走出雅间,来到一楼大堂。
“店伙计,等韩公子回来后,请你把这张便笺转交给他,过后他自会去找我。”
在这里等了半天,他始终没能见到韩非的人影,不想再耗下去,只能先回家。
虽是齐国都城,寒冬入夜后,临淄的街道上灯火阑珊,行人稀少,显得萧瑟冷清。
两人走在回府的路上。
经过白天的变故,李鼠心事重重,跟在杨峥身后,沉声问道:“主人,您连写五十六笔,其实是在跟二先生斗气,对吧?”
杨峥嗯了一声,眼眸在阴暗里透着幽光。
李鼠忧虑地道:“您就不怕他回去后,再暗中作梗,阻止您进入学宫吗?”
他真正担心的是,会因此得罪荀圣师徒。毕竟,他做梦都想加入儒家,成为荀圣的门徒。
可惜,白天他跟荀圣擦肩而过,没能见一面。
杨峥早想过这种可能,答道:“开试当天,我会带你一起去学宫。你看我眼色行事,如果萧白真敢阻挠,你就立即去找温青。”
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付儒家老二,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请老大,出面主持公道。青白素来不和,温青的心性,他还是信得过的。
当然,实际上他们多虑了。
李鼠眼眸微亮,用力点头。他的关注点不在于温青,而是他终于能正大光明地迈进稷下学宫了。
哪怕一次也好。
两人走到某处偏僻街区。
路旁一侧的陋巷里,有个小乞丐走出来,衣衫单薄,瑟瑟发抖。
看到两人走近,那乞丐跑过去,挡住他们的去路,跪地哀求道:“两位少爷行行好,救救我爷爷吧!”
李鼠心烦意乱,冷冷说了一声,“滚。”
杨峥摸了摸鼻尖,问道:“你爷爷怎么了?”
小乞丐蓬头垢面,颤声道:“我爷爷今天在街上乞讨,被人一脚踹成重伤,现在就剩一口气了……”
说着,她低声呜咽起来。
李鼠站在后面,冷漠地看着她,没有说话。
杨峥若有所思,“你爷爷在哪里?”
小乞丐转过头,用手指向那条漆黑的陋巷。
李鼠盯着那片黑暗,心思机警,想要提醒杨峥,当心其中有诈,话还没出口,杨峥忽然说道:“李鼠,你先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