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宫,两仪殿,旬日朝会。
“启禀陛下,臣韦挺有事禀奏。”朝会伊始,御史大夫韦挺手持勿板,先行出列道。
韦挺乃世家子,出自关陇巨阀京兆韦氏逍遥公房,其父前隋民部尚书韦冲与李渊交好,也正是因此,韦挺自幼便同隐太子建成相熟,尝为李建成东宫太子左卫率,深得李建成信重。
武德七年,因杨文干之事所累,与王珪、杜淹同流于嶲州,李世民继位后重其才,方调回长安。韦挺历任尚书右丞,吏部侍郎,而后因原御使大夫温彦博转调中书令,才得魏王师王珪举荐,升任御使大夫。
韦挺因其曾为李建成旧党,故而其虽得李世民重用,又和魏王李泰交好,但行事仍旧谨慎,甚少在朝堂之上多言,他为御史大夫一载,这次恐怕还是他第一次在朝会上如此积极。
李世民问道:“韦卿何事禀奏?”
韦挺道:“御史台接河东道监察御史洪范上禀,依例转呈陛下。”
李世民因爱子李恪现在河东主事,生怕是李恪有个什么万一,李世民听到韦挺口中的“河东道”三个字,脸上露出一丝忧色,问道:“何事?”
韦挺一边将手中洪范的奏本交到了内官的手中,一边道:“河东道监察御史洪范弹劾并州大都督楚王殿下,楚王私出云州,擅调重兵北伐,违拗圣意,还望陛下明察。”
早在李恪领军北上之后,李世民便曾在政事堂问政,从李恪之议,欲暂与薛延陀言和,册封薛延陀两子为小可汗,分其国力,以待日后。
李世民既已下诏言和,而李恪却仍旧率五万大军北上,会战薛延陀,确有抗旨之嫌。
不过洪范毕竟只是地方巡察御史,闻风禀奏而已,其实早在李恪率军北上之时,便已遣使进京同李世民禀奏此事,李世民早已知晓李恪率军北伐之事。
李世民先问道:“洪范送奏本进京,是何时的事情?”
韦挺如实回道:“是五日之前送出,昨日方才到京。”
五日前,李世民点了点头。
洪范官在太原,不在军中,消息不灵通,而李恪身为并州大都督,出兵北伐自然不会预前告知洪范这个区区的八品监察御史,故而洪范后知后觉也是有的。
不过李世民对此事倒也不甚在意,闻风奏事正是监察御史之能,李恪所为确是不妥,洪范闻得此事,上奏弹劾李恪也在职权之内。
李世民道:“楚王北伐之事,已报知于朕知晓,楚王虽有先行后奏之嫌,但过不在楚王。时大度设盘踞诺真水不退,欲据我疆土,我大唐军策,寸土不让,楚王所出,乃是卫我河山,朕以为并无不妥。”
战场军机,瞬息万变,李世民戎马多年,岂会不知这些道理,故而李世民不会因言怪罪洪范,也不会降罪李恪。
韦挺闻言,俯身应道:“陛下所言极是,倒是臣小题大做了。”
李恪所为纵有不妥,但逾矩不大,本就在情理之中,朝中将帅,曾如此行事的也不在少数,韦挺久经朝堂,他自然清楚,想要凭借此事便将李恪扳倒,无异于天方夜谭,故而韦挺也并未坚持。
不过韦挺身为御史大夫,既然将此事提了出来,又怎会是无的放矢,韦挺呈上的洪范奏本不过只是个引子而已。
韦挺方才退下,兵部郎中秦昆便当即出列,对李世民拜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御史台所奏之事虽有小题大做之嫌,但也非全无道理。”
李世民倒是没想到兵部会有人突然站出来,问道:“秦郎中何出此言?”
秦昆回道:“回陛下的话,楚王殿下先斩后奏,擅自出兵北伐在前,私调定襄城两万突厥轻骑,涉漠南军务在后,更有甚者,北伐近月,五万大军空悬关外,粮草所耗甚巨,竟也无半分消息传回,致我大唐儿郎性命与陛下信重于不顾,确有不妥。”
李世民听着秦昆的话眉头在不经意间微微皱了起来。
当初李恪拜并州大都督,因是自扬州大都督任上平调,故而未经廷议,更未知会兵部,直接圣旨走的省台,确有些忽略了兵部职权的意思。
一个秦昆李世民倒是不甚在意,李世民在意的是兵部尚书长孙无忌的意思,秦昆所为,若是长孙无忌所指,那便有些麻烦了。
李世民想着,转头望向了长孙无忌,却发现长孙无忌正双目半阖,老神在在地立于一旁,游离天外,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显然此事同他并无干系,秦昆所言也不是长孙无忌的意思。
李世民道:“楚王所为,虽有不妥之处,但大敌在前,楚王也是临阵夺机,情有可原,秦郎中所言,是否有些苛责了。”
秦昆道:“陛下,此事事关我大唐北境安危,数万将士性命,岂容轻慢。”
李世民问道:“那秦郎中的意思是?”
秦昆回道:“回陛下的话,臣以为楚王虽曾在扬州统军,但扬州不比河东,楚王初经边战,难免有经验不到之处,恐非良将,臣以为并州大都督人选当另择宿将,以免北境生乱啊。”
李恪奉旨经略北地,但他初到河东便擅调阿史那思摩的突厥胡骑,确是失了考虑,秦昆身为兵部郎中,此事正在秦昆管辖之内,秦昆禀奏此事也并无不妥,起初李世民也并无不悦,但随着秦昆此言一出,李世民隐隐有些动了怒气。
李恪乃李世民爱子,诸子之中又以李恪最贤,风评最佳,秦昆直言李恪经验不足,非是良将,李世民心里能舒坦才是怪事。
李世民不悦道:“你是兵部郎中,也当知军事,临阵换帅乃是兵家大忌,岂能不知,更何况楚王文武双全,精熟兵法,又岂是不知兵之人,此事容后再议。”
看着李世民的模样,显然是动了怒意,但大唐朝局开明,李世民又甚少因言罪人,有魏征之例在前,秦昆倒也不惧,更何况李恪还确是有过在前。
秦昆道:“陛下圣明,又岂不闻赵括故事?楚王虽年少从军,精熟兵法,但临阵应战却有不足,长此下去,恐蹈长平覆辙,还望陛下明察。”
“启禀陛下,臣韦挺有事禀奏。”朝会伊始,御史大夫韦挺手持勿板,先行出列道。
韦挺乃世家子,出自关陇巨阀京兆韦氏逍遥公房,其父前隋民部尚书韦冲与李渊交好,也正是因此,韦挺自幼便同隐太子建成相熟,尝为李建成东宫太子左卫率,深得李建成信重。
武德七年,因杨文干之事所累,与王珪、杜淹同流于嶲州,李世民继位后重其才,方调回长安。韦挺历任尚书右丞,吏部侍郎,而后因原御使大夫温彦博转调中书令,才得魏王师王珪举荐,升任御使大夫。
韦挺因其曾为李建成旧党,故而其虽得李世民重用,又和魏王李泰交好,但行事仍旧谨慎,甚少在朝堂之上多言,他为御史大夫一载,这次恐怕还是他第一次在朝会上如此积极。
李世民问道:“韦卿何事禀奏?”
韦挺道:“御史台接河东道监察御史洪范上禀,依例转呈陛下。”
李世民因爱子李恪现在河东主事,生怕是李恪有个什么万一,李世民听到韦挺口中的“河东道”三个字,脸上露出一丝忧色,问道:“何事?”
韦挺一边将手中洪范的奏本交到了内官的手中,一边道:“河东道监察御史洪范弹劾并州大都督楚王殿下,楚王私出云州,擅调重兵北伐,违拗圣意,还望陛下明察。”
早在李恪领军北上之后,李世民便曾在政事堂问政,从李恪之议,欲暂与薛延陀言和,册封薛延陀两子为小可汗,分其国力,以待日后。
李世民既已下诏言和,而李恪却仍旧率五万大军北上,会战薛延陀,确有抗旨之嫌。
不过洪范毕竟只是地方巡察御史,闻风禀奏而已,其实早在李恪率军北上之时,便已遣使进京同李世民禀奏此事,李世民早已知晓李恪率军北伐之事。
李世民先问道:“洪范送奏本进京,是何时的事情?”
韦挺如实回道:“是五日之前送出,昨日方才到京。”
五日前,李世民点了点头。
洪范官在太原,不在军中,消息不灵通,而李恪身为并州大都督,出兵北伐自然不会预前告知洪范这个区区的八品监察御史,故而洪范后知后觉也是有的。
不过李世民对此事倒也不甚在意,闻风奏事正是监察御史之能,李恪所为确是不妥,洪范闻得此事,上奏弹劾李恪也在职权之内。
李世民道:“楚王北伐之事,已报知于朕知晓,楚王虽有先行后奏之嫌,但过不在楚王。时大度设盘踞诺真水不退,欲据我疆土,我大唐军策,寸土不让,楚王所出,乃是卫我河山,朕以为并无不妥。”
战场军机,瞬息万变,李世民戎马多年,岂会不知这些道理,故而李世民不会因言怪罪洪范,也不会降罪李恪。
韦挺闻言,俯身应道:“陛下所言极是,倒是臣小题大做了。”
李恪所为纵有不妥,但逾矩不大,本就在情理之中,朝中将帅,曾如此行事的也不在少数,韦挺久经朝堂,他自然清楚,想要凭借此事便将李恪扳倒,无异于天方夜谭,故而韦挺也并未坚持。
不过韦挺身为御史大夫,既然将此事提了出来,又怎会是无的放矢,韦挺呈上的洪范奏本不过只是个引子而已。
韦挺方才退下,兵部郎中秦昆便当即出列,对李世民拜道:“启禀陛下,臣以为御史台所奏之事虽有小题大做之嫌,但也非全无道理。”
李世民倒是没想到兵部会有人突然站出来,问道:“秦郎中何出此言?”
秦昆回道:“回陛下的话,楚王殿下先斩后奏,擅自出兵北伐在前,私调定襄城两万突厥轻骑,涉漠南军务在后,更有甚者,北伐近月,五万大军空悬关外,粮草所耗甚巨,竟也无半分消息传回,致我大唐儿郎性命与陛下信重于不顾,确有不妥。”
李世民听着秦昆的话眉头在不经意间微微皱了起来。
当初李恪拜并州大都督,因是自扬州大都督任上平调,故而未经廷议,更未知会兵部,直接圣旨走的省台,确有些忽略了兵部职权的意思。
一个秦昆李世民倒是不甚在意,李世民在意的是兵部尚书长孙无忌的意思,秦昆所为,若是长孙无忌所指,那便有些麻烦了。
李世民想着,转头望向了长孙无忌,却发现长孙无忌正双目半阖,老神在在地立于一旁,游离天外,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显然此事同他并无干系,秦昆所言也不是长孙无忌的意思。
李世民道:“楚王所为,虽有不妥之处,但大敌在前,楚王也是临阵夺机,情有可原,秦郎中所言,是否有些苛责了。”
秦昆道:“陛下,此事事关我大唐北境安危,数万将士性命,岂容轻慢。”
李世民问道:“那秦郎中的意思是?”
秦昆回道:“回陛下的话,臣以为楚王虽曾在扬州统军,但扬州不比河东,楚王初经边战,难免有经验不到之处,恐非良将,臣以为并州大都督人选当另择宿将,以免北境生乱啊。”
李恪奉旨经略北地,但他初到河东便擅调阿史那思摩的突厥胡骑,确是失了考虑,秦昆身为兵部郎中,此事正在秦昆管辖之内,秦昆禀奏此事也并无不妥,起初李世民也并无不悦,但随着秦昆此言一出,李世民隐隐有些动了怒气。
李恪乃李世民爱子,诸子之中又以李恪最贤,风评最佳,秦昆直言李恪经验不足,非是良将,李世民心里能舒坦才是怪事。
李世民不悦道:“你是兵部郎中,也当知军事,临阵换帅乃是兵家大忌,岂能不知,更何况楚王文武双全,精熟兵法,又岂是不知兵之人,此事容后再议。”
看着李世民的模样,显然是动了怒意,但大唐朝局开明,李世民又甚少因言罪人,有魏征之例在前,秦昆倒也不惧,更何况李恪还确是有过在前。
秦昆道:“陛下圣明,又岂不闻赵括故事?楚王虽年少从军,精熟兵法,但临阵应战却有不足,长此下去,恐蹈长平覆辙,还望陛下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