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末年时,李渊为帝,李建成为太子,而李世民为亲王,那时居于天策府的李家兄弟间还没有那么多的利益瓜葛,自然手足和睦。
而自打入了贞观年后,李世民登基称帝未久,各皇子间又都年幼,尚不晓事,兄弟之情也还尚存。
但随着贞观四年李恪为质南归,李承乾、李恪、李泰、李佑四位年长些的皇子渐渐长成,大唐的诸位皇子间已经隔阂渐深,如李承乾与李泰虽是一母同胞,但私下已然悄起暗争,至于和李承乾年纪相仿的李恪,便更是如此了。
李恪虽为庶子,但诸皇子中对李承乾的储位威胁最大、最深的却也是他,甚至就连嫡子李泰也比之不得。
李恪有大功在身,在朝在野声望隆重,尚在太子李承乾之上,只要李恪尚在一日,哪怕李世民自己没有动过易储之心,李承乾也同样会被李恪压的喘不过气来。
因为李恪,李承乾不得不小心翼翼,不敢踏错半步;因为李恪,李承乾时常能在耳边听兄不及弟的风闻,叫他面上无光,因为李恪,父皇和东宫的先生也会拿来比较,以此鞭策与他,李承乾知道,现在的他之所以每日如此压抑,都是因为他的那个三弟。
李承乾也曾想过要同李恪一较高低,但无奈李恪实在是出挑地厉害。论功绩,李恪少年为质,在塞北四载,救关中百姓于水火;论武艺,李恪拜秦叔宝为师,于昆明池春猎中力毙猛虎;论文才,甚至就连父皇的贞观年号都是依李恪之言而定,而那一年,李恪才八岁。
李承乾与李恪不同,他的太子身份也决定了他做事的方式,他能做的只是在这皇城,在东宫之内规规矩矩地做事,又如何去与李恪一较高低。
这一切都曾是每日萦绕于李承乾心头,使他挥之不去的阴翳,而现在,这一切都不再是问题了。
因为李恪在淮南失踪,落入萧梁余孽之手,而这些萧梁余孽与大唐有生死之仇,李恪到了他们的手中,岂还有活命的道理?
李恪若死,那压在他心头那座大山自然而然的也就不复存在了。
随着淮南各地寻李恪而不得的消息如雪片般传入长安,李承乾的这几日过地也是畅意非常。
就在李恪自江陵东归的当日夜晚,戌时,天色已是漆黑的一片,天边也遁去了最后一缕残光,而在东宫丽正殿的书房中,仍是明灯高悬,通亮的一片。
而就在近日,李承乾竟然一改前些日子的放浪,似乎又成了父皇和东宫臣属眼中那个敏而好学的贤德太子。
除了李承乾自己,没有人知道他会突然如此变化的原因,因为在这偌大的长安,偌大的东宫,从未有人真正站在他的立场之上考虑过他的问题。
太子是储君,做得再好,也是应有之意,而李恪是亲王,非嫡非长,他走的每一步为人所称道,赞为贤能。
以往李恪身在长安,除了出身之外,文采武略,政绩名望无一不是稳稳地压了李承乾一头,可以说,只要李恪在,无论李承乾如何努力,在李恪的光华之下,他都无法在父皇和群臣眼中出彩。
可如今不同了,李恪已被萧梁余孽掠走,凶多吉少,多半已是命丧黄泉,而在李恪陨落之后,大唐诸皇子中最为耀眼的便仍旧是他这个嫡长子。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太子李承乾夜读之声朗朗,也传入了今夜轮值东宫,在一旁侍读的东宫左春坊中允薛让的耳中,薛让看着李承乾的模样,脸上也不自觉地流露出了笑意。
以往李承乾贪图玩乐,也曾被朝中御史弹劾,最后被李世民责罚的无非也就是他们这些有教导太子之责的东宫属官,而如今太子痛改前非,潜心向学,身为左春坊臣属的薛让自然心中欣喜。
薛让起身对李承乾问道:“太子所诵,乃是中庸六篇,正是大智之道,太子可知其中深意?”
李承乾想了想,回道:“中庸一书颇为晦涩,承乾只能读其中概意,若有未及者,还望先生指正。”
薛让笑道:“太子且试言之。”
李承乾道:“此篇所言乃是讲为政之道,为君者当如舜,好问而擅析,取人言之长,而摒其短,而后用之于民。”
薛让闻言,微微颔首,满意道:“太子之言虽浅于表里,未能为入其深意,但以太子的年纪,能读到这一步,也算得书中三味了。”
李承乾笑了笑,谦虚道:“承乾谢过先生赞许,承乾年少,尚且未及多涉政务,恐怕读书流于表遣,若有不当者,还望先生多多教导。”
丽正殿中,东宫君臣相互奏对,君恭谦,臣守礼,倒也是一副融洽场面,若是皇帝李世民见了,想必也是赞许非常,可这种君臣融洽的氛围并未持续太久,因为一个对于李承乾来说不好的消息传了过来。
“启禀殿下,末将赵节求见。”书房外传来了一阵叩门声,紧接着太子卫率府赵节叫门道。
李承乾微微皱了皱眉,对门外道:“何事深夜搅扰本宫,你不知本宫正在治学吗?”
门外的赵节道:“启禀殿下,是荆州传来的消息,与楚王相关。”
“咯噔!”
李承乾听到了楚王二字,不自觉地紧张了起来。
荆州距淮南甚远,从那里传来李恪的消息,可能无非有二,要么是李恪身死,尸体在荆州叫人发现了;要么就是李恪还活着,已在荆州现身。
李承乾忙道:“进来!”
“诺。”赵节应了一声,推门入内,把手中的急件交到了李承乾的手中。
李承乾从赵节手中接过信件,迫不及待地拆了开来,“唰唰”地看了两眼,心一下子沉了下去。
“楚王无恙,已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所救,现已赴任扬州。”
一封信,不过短短二十余字,但却像千万把利箭一样扎在了李承乾的心头、
“李恪为何不死在淮南呢!”李承乾将手中的信纸揉作一团,在心中不甘又愤恨地想着。
不过一封信,便把李承乾几日来聚起的一股气又给彻底打散了,没错,那座死死地压着他的那座山,又回来了。
而自打入了贞观年后,李世民登基称帝未久,各皇子间又都年幼,尚不晓事,兄弟之情也还尚存。
但随着贞观四年李恪为质南归,李承乾、李恪、李泰、李佑四位年长些的皇子渐渐长成,大唐的诸位皇子间已经隔阂渐深,如李承乾与李泰虽是一母同胞,但私下已然悄起暗争,至于和李承乾年纪相仿的李恪,便更是如此了。
李恪虽为庶子,但诸皇子中对李承乾的储位威胁最大、最深的却也是他,甚至就连嫡子李泰也比之不得。
李恪有大功在身,在朝在野声望隆重,尚在太子李承乾之上,只要李恪尚在一日,哪怕李世民自己没有动过易储之心,李承乾也同样会被李恪压的喘不过气来。
因为李恪,李承乾不得不小心翼翼,不敢踏错半步;因为李恪,李承乾时常能在耳边听兄不及弟的风闻,叫他面上无光,因为李恪,父皇和东宫的先生也会拿来比较,以此鞭策与他,李承乾知道,现在的他之所以每日如此压抑,都是因为他的那个三弟。
李承乾也曾想过要同李恪一较高低,但无奈李恪实在是出挑地厉害。论功绩,李恪少年为质,在塞北四载,救关中百姓于水火;论武艺,李恪拜秦叔宝为师,于昆明池春猎中力毙猛虎;论文才,甚至就连父皇的贞观年号都是依李恪之言而定,而那一年,李恪才八岁。
李承乾与李恪不同,他的太子身份也决定了他做事的方式,他能做的只是在这皇城,在东宫之内规规矩矩地做事,又如何去与李恪一较高低。
这一切都曾是每日萦绕于李承乾心头,使他挥之不去的阴翳,而现在,这一切都不再是问题了。
因为李恪在淮南失踪,落入萧梁余孽之手,而这些萧梁余孽与大唐有生死之仇,李恪到了他们的手中,岂还有活命的道理?
李恪若死,那压在他心头那座大山自然而然的也就不复存在了。
随着淮南各地寻李恪而不得的消息如雪片般传入长安,李承乾的这几日过地也是畅意非常。
就在李恪自江陵东归的当日夜晚,戌时,天色已是漆黑的一片,天边也遁去了最后一缕残光,而在东宫丽正殿的书房中,仍是明灯高悬,通亮的一片。
而就在近日,李承乾竟然一改前些日子的放浪,似乎又成了父皇和东宫臣属眼中那个敏而好学的贤德太子。
除了李承乾自己,没有人知道他会突然如此变化的原因,因为在这偌大的长安,偌大的东宫,从未有人真正站在他的立场之上考虑过他的问题。
太子是储君,做得再好,也是应有之意,而李恪是亲王,非嫡非长,他走的每一步为人所称道,赞为贤能。
以往李恪身在长安,除了出身之外,文采武略,政绩名望无一不是稳稳地压了李承乾一头,可以说,只要李恪在,无论李承乾如何努力,在李恪的光华之下,他都无法在父皇和群臣眼中出彩。
可如今不同了,李恪已被萧梁余孽掠走,凶多吉少,多半已是命丧黄泉,而在李恪陨落之后,大唐诸皇子中最为耀眼的便仍旧是他这个嫡长子。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太子李承乾夜读之声朗朗,也传入了今夜轮值东宫,在一旁侍读的东宫左春坊中允薛让的耳中,薛让看着李承乾的模样,脸上也不自觉地流露出了笑意。
以往李承乾贪图玩乐,也曾被朝中御史弹劾,最后被李世民责罚的无非也就是他们这些有教导太子之责的东宫属官,而如今太子痛改前非,潜心向学,身为左春坊臣属的薛让自然心中欣喜。
薛让起身对李承乾问道:“太子所诵,乃是中庸六篇,正是大智之道,太子可知其中深意?”
李承乾想了想,回道:“中庸一书颇为晦涩,承乾只能读其中概意,若有未及者,还望先生指正。”
薛让笑道:“太子且试言之。”
李承乾道:“此篇所言乃是讲为政之道,为君者当如舜,好问而擅析,取人言之长,而摒其短,而后用之于民。”
薛让闻言,微微颔首,满意道:“太子之言虽浅于表里,未能为入其深意,但以太子的年纪,能读到这一步,也算得书中三味了。”
李承乾笑了笑,谦虚道:“承乾谢过先生赞许,承乾年少,尚且未及多涉政务,恐怕读书流于表遣,若有不当者,还望先生多多教导。”
丽正殿中,东宫君臣相互奏对,君恭谦,臣守礼,倒也是一副融洽场面,若是皇帝李世民见了,想必也是赞许非常,可这种君臣融洽的氛围并未持续太久,因为一个对于李承乾来说不好的消息传了过来。
“启禀殿下,末将赵节求见。”书房外传来了一阵叩门声,紧接着太子卫率府赵节叫门道。
李承乾微微皱了皱眉,对门外道:“何事深夜搅扰本宫,你不知本宫正在治学吗?”
门外的赵节道:“启禀殿下,是荆州传来的消息,与楚王相关。”
“咯噔!”
李承乾听到了楚王二字,不自觉地紧张了起来。
荆州距淮南甚远,从那里传来李恪的消息,可能无非有二,要么是李恪身死,尸体在荆州叫人发现了;要么就是李恪还活着,已在荆州现身。
李承乾忙道:“进来!”
“诺。”赵节应了一声,推门入内,把手中的急件交到了李承乾的手中。
李承乾从赵节手中接过信件,迫不及待地拆了开来,“唰唰”地看了两眼,心一下子沉了下去。
“楚王无恙,已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所救,现已赴任扬州。”
一封信,不过短短二十余字,但却像千万把利箭一样扎在了李承乾的心头、
“李恪为何不死在淮南呢!”李承乾将手中的信纸揉作一团,在心中不甘又愤恨地想着。
不过一封信,便把李承乾几日来聚起的一股气又给彻底打散了,没错,那座死死地压着他的那座山,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