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军队可以劫掠百姓,骑男霸女,甚至还管制不了,但李嘉却认为,自己的军队绝对需要管制,而且,绝对不存在欺男霸女的现象。
虽说不至于冻死不拆屋,但强大的宪兵司绝对会教他们做人。
“天灾**,百姓们心急如焚,都在照料自己家的田地屋宅,还让他们修河堤,民力堪忧,而练兵大营天天吃饱喝足,体力正盛!”
“如今练兵大营已经操练了月余,数万将士撒了无数的汗水,技巧等无须赘述,淮南军本就精锐,再提升也无多少,但唯有军纪,虽说不断强化,但却未见其效,不知真假!”
“如今,恰好天不遂人愿,暴雨连绵,长沙府乃湖南首府,不可破坏,让大军去修建堤坝也好,万众一心,军纪如钢,更能为百姓造福。”
说到这,李嘉有一股强大的自信,他非常相信,自己的军队军纪绝对是经受住磨练,从而真正的成为一直强军。
这天底下,强军少吗?不少。
东京的禁军二十万,但哪怕郭荣不断的改造,军纪依旧紊乱,比如宋军破蜀,被花花世界给迷惑,劫掠不堪,有组织的进行烧杀劫掠,贫困多年的中原怎么能与安稳的蜀地相比,当时的宋军统率王全斌,直接放开手脚,大肆劫掠,屠杀。
入蜀宋军军纪败坏,暴行不断,不仅大肆杀害后蜀降兵,还对当地人民极其残忍。史载,有宋兵将领“割民妻乳而杀之”,连赵匡胤得知后,都不禁哀叹:“妇人何罪,而残忍至此。”
到了东京,有人告发王全斌,隐藏金银、犀玉、钱帛十六万七百余贯。又擅自打开丰德库,致使失去钱币二十八万一千余贯。
这是什么概念?差不多是举国之财了,但却很有可能是得到赵匡胤的准许,不然这种有组织的劫掠是不可能发生的,而且,宋军没有人被惩处,就连统帅王全斌,群臣皆言可斩,但赵匡胤却放了他,收其权养老。
统帅都这样,北宋朝廷得到的更多,蜀中的钱财十余年才运送完毕。
可能赵匡胤想收敛钱财,收不住士兵的手;还有可能王全斌为了后半生,也是为了断绝赵匡胤的怀疑,主动在蜀地劫掠,断自己的根基。
果然,富庶的蜀地从此成为北宋的火药桶,数十年后爆发更大规模的王小波李顺之乱,直到张咏治蜀,蜀地才渐见太平。
为了巩固统治,北宋不准蜀地有铜,用铁钱剥削蜀民,然后催生了交子……
但不管怎么说,宋军的军纪,并不好,这是事实。
或者两者都有,宋军入蜀,正是公元964年,大宋建立五年,吃了后蜀,北宋才有余力敢统一天下,但由此可见,蜀地真是大礼包包。
没道理,区区北宋六十六天就攻陷了蜀地,咱们大唐却不行?
扯远了,回归正题,契丹人强吗?也强,但他们的军纪却更差,劫掠中原,然后失去了中原;黄巢强吗?流窜天下,打的唐军溃不成军……
军纪在某种层度来说,与强军并没有等价关系,但军纪,却象征着朝廷对于军队的控制力,以及人心。
秦末,刘邦入汉中约法三章,项羽入汉中大肆劫掠,把阿房宫都烧了,甚至还把秦始皇的陵墓打开,把兵马俑的武器都夺了,所以你看到兵马俑的兵器;元末,军队强大与否,朱元璋肯定排不上第一,但军纪,他却可以排行第一。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劫掠会让军队散漫,不听指挥,作战力下降,甚至还危及统治。
“既然如此,下臣自当遵从!”刁广谆想了想,再回忆一下禁军这几个月来的军纪,发觉其果真是秋毫无犯,不负强军之名,心中就有了些底气,首肯下来。
皇帝的命令,自当要遵从,很快就传到了练兵大营。
“这不会假传旨意吧?”李威看着圣旨上的内容,惊讶莫名,从未听过军队帮地方修葺堤坝,而且还帮百姓修房子的,简直是千古奇闻。
“不可能是假的!”李信眉毛虽然皱起,但却依旧沉稳,“这个印戳是陛下的无疑,而且拟旨的翰林字迹也是相熟的,货真价侍的圣旨!”
“这西北军与淮南军,本就与禁军不同,如今才整训月余堪堪知晓军规,与禁军差距极大,咱怕出乱子!”李威一本正经的说道:“我对这些人,没有信心!”
“不妨事,宪兵队会监督他们的,而且,收起他们兵器,我还会禀告圣人,调遣羽林军过来,就地监督,料他们也不敢有甚动作!!!”
李信眼眸中寒光一闪,李威见之,也不得不吞了口唾沫,这小子心狠,这月余,军棍打断了五百根,被杀的也有数十人,由于白净,还得了一个“白面阎罗”的花号。
自己由于心善,反而得了“黑面菩萨”的花号,令人哭笑不得。
“我不去,外面下着大雨,若是风寒了咋办?”
听到军令,田常躺在卧榻上,沉声说道。
“可咱们都穿着蓑衣,许多大夫都集结起来,有病立马能治!”副都头苦口婆心地劝说道。
前些时日大比,摔跤比赛得了第二名,于是就提拔到了都头,拥有独立的房间,刚躺下,就听到这样的军令,他就气不打一处来,这些时日的怨气一股脑的使了出来:
“咱当兵吃粮,就是杀人的,撒泡尿就打屁股,天天跑步,咱腿都细了,如今却要去修堤坝,这算个甚?咱可是尸山血海中出来的,手中的大刀长枪慧使的比谁都好,怎能去拿锄头、背石头?”
哼哧了几声,他躺在床榻上,嘴里叼着鸡腿,不动分毫,对于副都头的劝说,一点也机会。
“都头,宪兵队的人黄狗子要来了,他们正在旁边的帐篷呢,一会儿就到了!”副都头无奈地说道。
“该死的黄狗子!”田常连忙起身,硕大的身体让床榻吱吱作响,身上的蓑衣立马就穿上了。
“让兄弟们都起来集合,修河堤去——”他大声吼叫着,不时地张望,表明自己的决心。
虽说不至于冻死不拆屋,但强大的宪兵司绝对会教他们做人。
“天灾**,百姓们心急如焚,都在照料自己家的田地屋宅,还让他们修河堤,民力堪忧,而练兵大营天天吃饱喝足,体力正盛!”
“如今练兵大营已经操练了月余,数万将士撒了无数的汗水,技巧等无须赘述,淮南军本就精锐,再提升也无多少,但唯有军纪,虽说不断强化,但却未见其效,不知真假!”
“如今,恰好天不遂人愿,暴雨连绵,长沙府乃湖南首府,不可破坏,让大军去修建堤坝也好,万众一心,军纪如钢,更能为百姓造福。”
说到这,李嘉有一股强大的自信,他非常相信,自己的军队军纪绝对是经受住磨练,从而真正的成为一直强军。
这天底下,强军少吗?不少。
东京的禁军二十万,但哪怕郭荣不断的改造,军纪依旧紊乱,比如宋军破蜀,被花花世界给迷惑,劫掠不堪,有组织的进行烧杀劫掠,贫困多年的中原怎么能与安稳的蜀地相比,当时的宋军统率王全斌,直接放开手脚,大肆劫掠,屠杀。
入蜀宋军军纪败坏,暴行不断,不仅大肆杀害后蜀降兵,还对当地人民极其残忍。史载,有宋兵将领“割民妻乳而杀之”,连赵匡胤得知后,都不禁哀叹:“妇人何罪,而残忍至此。”
到了东京,有人告发王全斌,隐藏金银、犀玉、钱帛十六万七百余贯。又擅自打开丰德库,致使失去钱币二十八万一千余贯。
这是什么概念?差不多是举国之财了,但却很有可能是得到赵匡胤的准许,不然这种有组织的劫掠是不可能发生的,而且,宋军没有人被惩处,就连统帅王全斌,群臣皆言可斩,但赵匡胤却放了他,收其权养老。
统帅都这样,北宋朝廷得到的更多,蜀中的钱财十余年才运送完毕。
可能赵匡胤想收敛钱财,收不住士兵的手;还有可能王全斌为了后半生,也是为了断绝赵匡胤的怀疑,主动在蜀地劫掠,断自己的根基。
果然,富庶的蜀地从此成为北宋的火药桶,数十年后爆发更大规模的王小波李顺之乱,直到张咏治蜀,蜀地才渐见太平。
为了巩固统治,北宋不准蜀地有铜,用铁钱剥削蜀民,然后催生了交子……
但不管怎么说,宋军的军纪,并不好,这是事实。
或者两者都有,宋军入蜀,正是公元964年,大宋建立五年,吃了后蜀,北宋才有余力敢统一天下,但由此可见,蜀地真是大礼包包。
没道理,区区北宋六十六天就攻陷了蜀地,咱们大唐却不行?
扯远了,回归正题,契丹人强吗?也强,但他们的军纪却更差,劫掠中原,然后失去了中原;黄巢强吗?流窜天下,打的唐军溃不成军……
军纪在某种层度来说,与强军并没有等价关系,但军纪,却象征着朝廷对于军队的控制力,以及人心。
秦末,刘邦入汉中约法三章,项羽入汉中大肆劫掠,把阿房宫都烧了,甚至还把秦始皇的陵墓打开,把兵马俑的武器都夺了,所以你看到兵马俑的兵器;元末,军队强大与否,朱元璋肯定排不上第一,但军纪,他却可以排行第一。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劫掠会让军队散漫,不听指挥,作战力下降,甚至还危及统治。
“既然如此,下臣自当遵从!”刁广谆想了想,再回忆一下禁军这几个月来的军纪,发觉其果真是秋毫无犯,不负强军之名,心中就有了些底气,首肯下来。
皇帝的命令,自当要遵从,很快就传到了练兵大营。
“这不会假传旨意吧?”李威看着圣旨上的内容,惊讶莫名,从未听过军队帮地方修葺堤坝,而且还帮百姓修房子的,简直是千古奇闻。
“不可能是假的!”李信眉毛虽然皱起,但却依旧沉稳,“这个印戳是陛下的无疑,而且拟旨的翰林字迹也是相熟的,货真价侍的圣旨!”
“这西北军与淮南军,本就与禁军不同,如今才整训月余堪堪知晓军规,与禁军差距极大,咱怕出乱子!”李威一本正经的说道:“我对这些人,没有信心!”
“不妨事,宪兵队会监督他们的,而且,收起他们兵器,我还会禀告圣人,调遣羽林军过来,就地监督,料他们也不敢有甚动作!!!”
李信眼眸中寒光一闪,李威见之,也不得不吞了口唾沫,这小子心狠,这月余,军棍打断了五百根,被杀的也有数十人,由于白净,还得了一个“白面阎罗”的花号。
自己由于心善,反而得了“黑面菩萨”的花号,令人哭笑不得。
“我不去,外面下着大雨,若是风寒了咋办?”
听到军令,田常躺在卧榻上,沉声说道。
“可咱们都穿着蓑衣,许多大夫都集结起来,有病立马能治!”副都头苦口婆心地劝说道。
前些时日大比,摔跤比赛得了第二名,于是就提拔到了都头,拥有独立的房间,刚躺下,就听到这样的军令,他就气不打一处来,这些时日的怨气一股脑的使了出来:
“咱当兵吃粮,就是杀人的,撒泡尿就打屁股,天天跑步,咱腿都细了,如今却要去修堤坝,这算个甚?咱可是尸山血海中出来的,手中的大刀长枪慧使的比谁都好,怎能去拿锄头、背石头?”
哼哧了几声,他躺在床榻上,嘴里叼着鸡腿,不动分毫,对于副都头的劝说,一点也机会。
“都头,宪兵队的人黄狗子要来了,他们正在旁边的帐篷呢,一会儿就到了!”副都头无奈地说道。
“该死的黄狗子!”田常连忙起身,硕大的身体让床榻吱吱作响,身上的蓑衣立马就穿上了。
“让兄弟们都起来集合,修河堤去——”他大声吼叫着,不时地张望,表明自己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