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缘由传开了以后,人们全都窃窃私语,对着躺在地上的郑屠指指点点。
郑屠一家,本来就是后来迁徙到关家村的百姓,郑屠仗着自己身强力壮,并且善于经营,在这里开了一个肉铺,生意倒也不错。
可是郑屠为人骄横跋扈,得罪的人也不在少数。他属于那种滚刀肉,大的律法从不触犯,却也经常与人发生口角冲突。
郑屠在关家村的人际关系并不算好,再加上他们是外来户,关武又是众人从小看大的棒小伙子。
因此,得知关武杀人有这种隐情之后,众人的而情绪都偏向了关武。
郑屠老母见众人如此指点自家儿子,当即非常不满意。
她声嘶力竭的大声吼道:“你们这些人,欺负我们孤儿寡母是外来户,都站在杀人凶手一旁,乃是从犯。”
“我要去告官,我要去告你们,官府一定会还我母子一个公道”
郑母的话,更加使得众人脸色微沉。哪怕是那些,本来还觉得郑屠罪不至死的人,也都有些偏向关武。
关平亦是惊愕不已,他只知道关武父亲半年以前去世,却根本不知道里面还有这样的曲折。
当初关武父亲病重,他亦前去探望过,关武父亲对于此事却是闭口不言。
然而现在想起来,关平才想起那个时候关武的父亲,的确有些郁郁不平的样子。只是关平以为他是思念儿子,这才没有多想。
及至后来,关武父亲病死,关平已经与村中众人帮忙将其下葬。
郑屠辱骂关武父亲的话,其实也并不算十分激烈。只不过关武父亲,本来就是一个敏感的人,再加上病魔缠身,又思念儿子,这才一命呜呼。
真要算起来,他的死也的确与郑屠有那么一丁点的关系。
也就是说,这件事情其实说大可大,说小可小。郑屠纵然言语之间颇有不敬,倒也没有与关武父亲发生肢体冲突。
关武父亲自己想不开,再加上思念儿子郁郁而终。虽说郑屠应该负起一些责任,然而按照律法来讲,却也罪不至死。
关武身为人子,到家中得闻父亲已死的噩耗,当即悲痛欲绝。直到此时,他才想起了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
关武自责不已,他觉得若是自己没有出去游历,自己父亲也就不会死去。
及至后来,关武无意间从别人口中听说,自己父亲病重的时候,曾经去郑屠那里买过猪肉,没有买到反而被郑屠羞辱一番,而后到家中没几日便郁郁而终。
关武素来知道自己父亲,乃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再加上重病缠身。若果真那个时候遭受郑屠羞辱,很有可能会病上加病。
好在关武也在外面见过世面,并没有武断的前去向郑屠寻仇,反而开始不声不响的暗访起来。
再三打听之下,关武才确定了,郑屠的确在言语之上羞辱过自己父亲。而自己父亲,也的确是被郑屠羞辱过后,没多久便去世了。
了解到其中的隐情,关武顿时怒发冲冠,就气势汹汹的要去找郑屠寻仇。
却不想,郑屠本来也只是无心之举。他根本没想到自己骂了关武父亲,没多久关父就会去世,郑屠为此心中多少有些惶恐。
好在他的事情没有东窗事发,这才渐渐淡忘了此事,继续开门做生意。
然而前段时间关武乡,并且开始打听他父亲事情的时候,郑屠心中顿时变得七上八下。因为他知道,关武此人可不是一个好惹的主。
当初郑屠在乡中经常得罪人,关武就偷偷教训过郑屠,当时郑屠没敢声张,却也是怀恨在心。
这也是为什么,他当初会羞辱关武父亲了。
既然知道关武在打听当日之事,纵然郑屠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却也有些忧心忡忡,惧怕关武前来寻仇。有了心病,身体一直健壮的郑屠,居然一病不起。
关武本来去找郑屠寻仇,但是看到他得了重病,就在心中暗暗想到:“我崇尚侠之风范,郑屠此人虽然可恶,如今却是身体抱恙。我若现在杀他,岂不是趁人之危”
念及于此,关武前去郑屠家中,却是显得有些虎头蛇尾,没做什么事情就退了去。
郑屠本来以为,关武会将自己殴打一顿,却没想到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于是乎,郑屠心病没了,病情顷刻之间就好转了。
又过了两天,郑屠身体已经完全康复,就再次出来摆摊卖肉。
关武见郑屠身体康复,再也压制不下心中的仇恨,当即拿了大刀,就要来杀郑屠报仇。这才有了今日,关武当街杀人,郑屠血溅猪肉摊的事情。
随着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披露,已经把事情前因后果全都拼凑了出来。关羽听闻这个年轻人的事迹以后,顿时忍不住暗暗赞叹。
不管是关武为父报仇,还是没有趁着郑屠病重下手,都非常符合这个时代的道德观念。
汉代侠以武犯禁,他们凭借自身的热血与品德,有时候杀人反而会获得诺大的名声。甚至于,还有不少豪门望族,敬重这些人的气节,专门藏匿这样的人物。
特别是因为别人侮辱自己老师父母长辈,愤而杀人的例子,不仅能够得到别人的称赞,有时还能得到法律的特赦。
因为汉代注重孝义,他们杀人虽然犯法,初衷却也是为了孝义。故此无论是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宣判,对于此事有时候也会酌情减刑。
甚至于,曾经汉章帝时官修的白虎通义就有如此记载:子得为父报仇者,臣子于君父,其义,一也。忠臣孝子所以不能已,以恩义不可夺也。
这里将孝子与忠臣直接画上等号,等于从法律上认可了这种侠义式的复仇。这才有了后世忠臣出自孝门之后的说法。
这种复仇方式,不仅有了道德上的认可,甚至还有法律上面的保障,这就使得汉代侠风大盛。
关羽当时杀了当地作恶的豪强亡命,未尝没有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
哪怕是穿越到这个时代的陈旭,以及他麾下大将典韦,也都被这种风气熏陶,在起事以前,成为了汉末侠的一部分。
不管是文昭当时怒杀张其一家,亡命天涯;还是典韦为友杀人,躲进山林。他们的行动,都符合当时的社会风气,以及人们的道德观念。
可以说,这种风气以及精神,几乎已经融入了汉代人们的骨子里面。故此,关羽听到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后,才会对关武刮目相待,大加赞赏。
里魁眼神复杂的看着关武,说道:“你虽然有所苦衷,却也不能触犯官府律法。若人人都像你一样,肆无忌惮的杀人,官府还如何能够保证治下的稳定”
“你既然做下了这种事情,我自然要向你抓到县衙之中,听侯明廷的审判。”
郑屠侮辱关武父亲有错,却罪不至死;关平为父杀人,得到了人们的敬佩,毕竟触犯了法律。两人之间,到底孰对孰错
这一章的关武,其实是以老赵笔下许仲为原型。只不过许仲是老赵中的配角,我这个却是龙套。老赵是为了展示许仲的侠义精神,我却是为了探讨道德与律法。侠义精神虽然可嘉,毕竟不利于法制
郑屠一家,本来就是后来迁徙到关家村的百姓,郑屠仗着自己身强力壮,并且善于经营,在这里开了一个肉铺,生意倒也不错。
可是郑屠为人骄横跋扈,得罪的人也不在少数。他属于那种滚刀肉,大的律法从不触犯,却也经常与人发生口角冲突。
郑屠在关家村的人际关系并不算好,再加上他们是外来户,关武又是众人从小看大的棒小伙子。
因此,得知关武杀人有这种隐情之后,众人的而情绪都偏向了关武。
郑屠老母见众人如此指点自家儿子,当即非常不满意。
她声嘶力竭的大声吼道:“你们这些人,欺负我们孤儿寡母是外来户,都站在杀人凶手一旁,乃是从犯。”
“我要去告官,我要去告你们,官府一定会还我母子一个公道”
郑母的话,更加使得众人脸色微沉。哪怕是那些,本来还觉得郑屠罪不至死的人,也都有些偏向关武。
关平亦是惊愕不已,他只知道关武父亲半年以前去世,却根本不知道里面还有这样的曲折。
当初关武父亲病重,他亦前去探望过,关武父亲对于此事却是闭口不言。
然而现在想起来,关平才想起那个时候关武的父亲,的确有些郁郁不平的样子。只是关平以为他是思念儿子,这才没有多想。
及至后来,关武父亲病死,关平已经与村中众人帮忙将其下葬。
郑屠辱骂关武父亲的话,其实也并不算十分激烈。只不过关武父亲,本来就是一个敏感的人,再加上病魔缠身,又思念儿子,这才一命呜呼。
真要算起来,他的死也的确与郑屠有那么一丁点的关系。
也就是说,这件事情其实说大可大,说小可小。郑屠纵然言语之间颇有不敬,倒也没有与关武父亲发生肢体冲突。
关武父亲自己想不开,再加上思念儿子郁郁而终。虽说郑屠应该负起一些责任,然而按照律法来讲,却也罪不至死。
关武身为人子,到家中得闻父亲已死的噩耗,当即悲痛欲绝。直到此时,他才想起了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
关武自责不已,他觉得若是自己没有出去游历,自己父亲也就不会死去。
及至后来,关武无意间从别人口中听说,自己父亲病重的时候,曾经去郑屠那里买过猪肉,没有买到反而被郑屠羞辱一番,而后到家中没几日便郁郁而终。
关武素来知道自己父亲,乃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再加上重病缠身。若果真那个时候遭受郑屠羞辱,很有可能会病上加病。
好在关武也在外面见过世面,并没有武断的前去向郑屠寻仇,反而开始不声不响的暗访起来。
再三打听之下,关武才确定了,郑屠的确在言语之上羞辱过自己父亲。而自己父亲,也的确是被郑屠羞辱过后,没多久便去世了。
了解到其中的隐情,关武顿时怒发冲冠,就气势汹汹的要去找郑屠寻仇。
却不想,郑屠本来也只是无心之举。他根本没想到自己骂了关武父亲,没多久关父就会去世,郑屠为此心中多少有些惶恐。
好在他的事情没有东窗事发,这才渐渐淡忘了此事,继续开门做生意。
然而前段时间关武乡,并且开始打听他父亲事情的时候,郑屠心中顿时变得七上八下。因为他知道,关武此人可不是一个好惹的主。
当初郑屠在乡中经常得罪人,关武就偷偷教训过郑屠,当时郑屠没敢声张,却也是怀恨在心。
这也是为什么,他当初会羞辱关武父亲了。
既然知道关武在打听当日之事,纵然郑屠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却也有些忧心忡忡,惧怕关武前来寻仇。有了心病,身体一直健壮的郑屠,居然一病不起。
关武本来去找郑屠寻仇,但是看到他得了重病,就在心中暗暗想到:“我崇尚侠之风范,郑屠此人虽然可恶,如今却是身体抱恙。我若现在杀他,岂不是趁人之危”
念及于此,关武前去郑屠家中,却是显得有些虎头蛇尾,没做什么事情就退了去。
郑屠本来以为,关武会将自己殴打一顿,却没想到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于是乎,郑屠心病没了,病情顷刻之间就好转了。
又过了两天,郑屠身体已经完全康复,就再次出来摆摊卖肉。
关武见郑屠身体康复,再也压制不下心中的仇恨,当即拿了大刀,就要来杀郑屠报仇。这才有了今日,关武当街杀人,郑屠血溅猪肉摊的事情。
随着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披露,已经把事情前因后果全都拼凑了出来。关羽听闻这个年轻人的事迹以后,顿时忍不住暗暗赞叹。
不管是关武为父报仇,还是没有趁着郑屠病重下手,都非常符合这个时代的道德观念。
汉代侠以武犯禁,他们凭借自身的热血与品德,有时候杀人反而会获得诺大的名声。甚至于,还有不少豪门望族,敬重这些人的气节,专门藏匿这样的人物。
特别是因为别人侮辱自己老师父母长辈,愤而杀人的例子,不仅能够得到别人的称赞,有时还能得到法律的特赦。
因为汉代注重孝义,他们杀人虽然犯法,初衷却也是为了孝义。故此无论是道德层面,还是法律宣判,对于此事有时候也会酌情减刑。
甚至于,曾经汉章帝时官修的白虎通义就有如此记载:子得为父报仇者,臣子于君父,其义,一也。忠臣孝子所以不能已,以恩义不可夺也。
这里将孝子与忠臣直接画上等号,等于从法律上认可了这种侠义式的复仇。这才有了后世忠臣出自孝门之后的说法。
这种复仇方式,不仅有了道德上的认可,甚至还有法律上面的保障,这就使得汉代侠风大盛。
关羽当时杀了当地作恶的豪强亡命,未尝没有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
哪怕是穿越到这个时代的陈旭,以及他麾下大将典韦,也都被这种风气熏陶,在起事以前,成为了汉末侠的一部分。
不管是文昭当时怒杀张其一家,亡命天涯;还是典韦为友杀人,躲进山林。他们的行动,都符合当时的社会风气,以及人们的道德观念。
可以说,这种风气以及精神,几乎已经融入了汉代人们的骨子里面。故此,关羽听到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后,才会对关武刮目相待,大加赞赏。
里魁眼神复杂的看着关武,说道:“你虽然有所苦衷,却也不能触犯官府律法。若人人都像你一样,肆无忌惮的杀人,官府还如何能够保证治下的稳定”
“你既然做下了这种事情,我自然要向你抓到县衙之中,听侯明廷的审判。”
郑屠侮辱关武父亲有错,却罪不至死;关平为父杀人,得到了人们的敬佩,毕竟触犯了法律。两人之间,到底孰对孰错
这一章的关武,其实是以老赵笔下许仲为原型。只不过许仲是老赵中的配角,我这个却是龙套。老赵是为了展示许仲的侠义精神,我却是为了探讨道德与律法。侠义精神虽然可嘉,毕竟不利于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