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吹进来的风一下子扑到炭火上,通红的炭火腾地升起火苗来,随风乱晃。
种世衡进了屋子,急忙把门掩上。转身看徐平坐在上首,杨告和王尧臣分左右,都沉着脸一声不吭,气氛有些沉重。种世衡找个位子在下手坐了,静静等着徐平说话。
过了好一会,徐平好从沉思中猛然惊醒,看看眼前该来的人都来了,开口说道:“今天找诸位来,还是为了晏学士到京西路的事情。这些天晏学士到他女儿那里小住,并不过问政事,我们如何应对,要在这几天商量好。”
那天这几个人都在场,虽然并没有听清晏殊和徐平说的什么,大致还是有些风声。此时听了徐平的话,一时都沉默不语。
晏殊的女婿富弼是洛阳人,此时富弼在绛州任通判,晏夫人并没有随着他去上任,还是留在洛阳照顾族人。晏殊既然到了洛阳,当然要到女儿那里住些日子。他也有意借着这个机会,让徐平跟属下商量好对策,到底该怎么应对。
富弼也是出身官宦之家,不过从他曾祖富处谦起,,当的官都不大,最高不过县令。父亲富言在真宗咸平三年登进士丙科,赐同进士出身。这种进士名次落在后面的,要从最低级的选人做起。富言一直为监当官,做了三十多年官,今年才刚刚升任万州知州不久。
富言在任监泰州酒税的时候,范仲淹刚好也在泰州任监西溪盐仓,两人同为泰州的监当官,当时关系比较密切。二十岁的富弼正是在此时认识了范仲淹,并给范仲淹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这也是富弼一生的转折点。八年之后,富弼进士落第,离开京城到父亲为官的耀州。行到陕州的时候,被范仲淹派来的人追上,力劝他京参加制科,为怕富弼不京,还用了激将法。不善诗赋的富弼以布衣应茂才异等科,一举中第,成为有宋以来第一位茂才异等登第者。也正是这一年,登第之后不久,由范仲淹介绍,富弼迎娶比自己小十岁的晏殊长女,开始了一代名相的政治生涯。
富弼不善诗赋,而长于策论,如果不参加制科,可能一生都中不了进士。这一点与徐平倒是有些像,不过徐平还能照着葫芦画瓢,富弼则不屑于这样做。他自幼苦读,能跟他相比的只怕只有那位新婚还一个人枕着警枕单独睡,不与夫人圆房的司马光了。正是自视甚高,坚信可以以自己才学佐君王,成大业,富弼才没有心思跟徐平那样投机取巧。不过也正是因为有这一点相同的地方,晏殊才会慢慢改变对徐平的印象。
这之间对徐平来说值得上心的,是由富弼的身上,可以看出晏殊跟范仲淹的关系。晏殊知应天府的时候,让守母丧的范仲淹主持应天院,开一代学风。等到范仲淹守母丧期满,也正是晏殊在王曾的授意之下,举荐范仲淹应试学士院,得到秘阁校理的馆职。带上馆职,范仲淹才改变了一直任下层小官的政治命运,并飞速升迁。
晏殊虽然一直在朝政中保持中立,但在内心的立场,他是站在王曾一边的。不过晏殊终究是富贵宰相,有立场归有立场,却缺少表明自己立场的勇气。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吕夷简才会同意他到京西路来。不管心里怎么想,吕夷简相信晏殊会在权势面前低头。
心里再次把这些关系理了一遍,徐平打起精神,对在座的众人道:“这里没有外人,有话我就直说了。晏学士此次来,是希望我们能够附和朝里吕相公的意思,把河南府手中的飞票一笔勾销。这样一来,包括各位在内,京西路的官员这一年就白辛苦了,政绩平平无奇,有的说不定还会很难看。作为补偿,京西路漕司、宪司、帅司,还有各州县,除了孟州和襄州之外,全部京朝官和选人普迁一官。另外,单独拿出十个由选人升京官的名额给京西路,以为酬功。其他的一切,包括分司官员到朝里吵闹,都再也休提!”
徐平的话说完,杨告看了看其他人不说话,小声问道:“要是我们不同意呢?”
徐平冷笑:“那么分司官员告我们的案子就要被提起来了。官场便是如此,事实如何不重要,最后如何处置,全看晏学士朝之后怎么说。我觉得,除非有特别的事情发生,晏学士是不会违拗吕相公的意思的。”
王尧臣抬起头来,面色凝重地沉声说道:“云行,京西路的事情一向都是由你作主,我们跟着你行事,才有了今天这个局面。要如何做,你先说一说自己的意思。”
徐平见其他几人都点头,正色说道:“若是依我,是无论如何不能答应吕相公的。我们在朝为官,加官进爵当然想,但不能这么不明不白。普迁一官,只要三司把河南府的飞票兑付了,各州县各衙门的账籍理清楚,政绩摆在那里,如何不能迁?何必如此!”
杨告点了点头:“都漕言之有理!迁官本来就是我们应得的,不明不白算什么?”
王尧臣和种世衡一起点头,显然也都是这个意思。有了政绩不但是能迁官,也是以后自己在官场上的政治资本,影响深远,运气好了就此飞腾达也说不定。
见众人都同意,徐平叹了口气:“认真说起来,我们是占住了一个理字。但如何把这个理字让朝廷认可,并不容易。如果不能说服晏学士给我们说话,则一切都是枉然。诸位都为官多年,具体的手段不用我罗嗦,都知道一旦晏学士京给分司官员说话,吕相公用政事堂的名义压下来,则我们说什么都没有用。所以我们要想不按吕相公的意思行事,惟一能做的就是说服晏学士,让他按实上奏。”
杨告见其他两人不说话,只好道:“那依都漕的意思,要怎样才能说服晏学士?”
徐平苦笑道:“现在急切之间,我也给不出一个明确的说法。但总是一个原则,要让晏学士相信,如实上奏之后,我们能把事情翻过来!再一个,要让晏学士相信,我们把事情翻过来之后,吕相公奈何不了他。晏学士神童出身,自幼年为官,见多了官场风波,要让他相信这一点,很不容易啊。大家想一想,要怎么才能安他的心。”
今天在这里的三个人,徐平是真地把他们当成自己人了,话说得非常露骨。他现在也没有了旋的余地,必须把手下的人团结起来,想出办法,给晏殊信心。
看无防盗章节的小说,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云.来.阁),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种世衡进了屋子,急忙把门掩上。转身看徐平坐在上首,杨告和王尧臣分左右,都沉着脸一声不吭,气氛有些沉重。种世衡找个位子在下手坐了,静静等着徐平说话。
过了好一会,徐平好从沉思中猛然惊醒,看看眼前该来的人都来了,开口说道:“今天找诸位来,还是为了晏学士到京西路的事情。这些天晏学士到他女儿那里小住,并不过问政事,我们如何应对,要在这几天商量好。”
那天这几个人都在场,虽然并没有听清晏殊和徐平说的什么,大致还是有些风声。此时听了徐平的话,一时都沉默不语。
晏殊的女婿富弼是洛阳人,此时富弼在绛州任通判,晏夫人并没有随着他去上任,还是留在洛阳照顾族人。晏殊既然到了洛阳,当然要到女儿那里住些日子。他也有意借着这个机会,让徐平跟属下商量好对策,到底该怎么应对。
富弼也是出身官宦之家,不过从他曾祖富处谦起,,当的官都不大,最高不过县令。父亲富言在真宗咸平三年登进士丙科,赐同进士出身。这种进士名次落在后面的,要从最低级的选人做起。富言一直为监当官,做了三十多年官,今年才刚刚升任万州知州不久。
富言在任监泰州酒税的时候,范仲淹刚好也在泰州任监西溪盐仓,两人同为泰州的监当官,当时关系比较密切。二十岁的富弼正是在此时认识了范仲淹,并给范仲淹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这也是富弼一生的转折点。八年之后,富弼进士落第,离开京城到父亲为官的耀州。行到陕州的时候,被范仲淹派来的人追上,力劝他京参加制科,为怕富弼不京,还用了激将法。不善诗赋的富弼以布衣应茂才异等科,一举中第,成为有宋以来第一位茂才异等登第者。也正是这一年,登第之后不久,由范仲淹介绍,富弼迎娶比自己小十岁的晏殊长女,开始了一代名相的政治生涯。
富弼不善诗赋,而长于策论,如果不参加制科,可能一生都中不了进士。这一点与徐平倒是有些像,不过徐平还能照着葫芦画瓢,富弼则不屑于这样做。他自幼苦读,能跟他相比的只怕只有那位新婚还一个人枕着警枕单独睡,不与夫人圆房的司马光了。正是自视甚高,坚信可以以自己才学佐君王,成大业,富弼才没有心思跟徐平那样投机取巧。不过也正是因为有这一点相同的地方,晏殊才会慢慢改变对徐平的印象。
这之间对徐平来说值得上心的,是由富弼的身上,可以看出晏殊跟范仲淹的关系。晏殊知应天府的时候,让守母丧的范仲淹主持应天院,开一代学风。等到范仲淹守母丧期满,也正是晏殊在王曾的授意之下,举荐范仲淹应试学士院,得到秘阁校理的馆职。带上馆职,范仲淹才改变了一直任下层小官的政治命运,并飞速升迁。
晏殊虽然一直在朝政中保持中立,但在内心的立场,他是站在王曾一边的。不过晏殊终究是富贵宰相,有立场归有立场,却缺少表明自己立场的勇气。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吕夷简才会同意他到京西路来。不管心里怎么想,吕夷简相信晏殊会在权势面前低头。
心里再次把这些关系理了一遍,徐平打起精神,对在座的众人道:“这里没有外人,有话我就直说了。晏学士此次来,是希望我们能够附和朝里吕相公的意思,把河南府手中的飞票一笔勾销。这样一来,包括各位在内,京西路的官员这一年就白辛苦了,政绩平平无奇,有的说不定还会很难看。作为补偿,京西路漕司、宪司、帅司,还有各州县,除了孟州和襄州之外,全部京朝官和选人普迁一官。另外,单独拿出十个由选人升京官的名额给京西路,以为酬功。其他的一切,包括分司官员到朝里吵闹,都再也休提!”
徐平的话说完,杨告看了看其他人不说话,小声问道:“要是我们不同意呢?”
徐平冷笑:“那么分司官员告我们的案子就要被提起来了。官场便是如此,事实如何不重要,最后如何处置,全看晏学士朝之后怎么说。我觉得,除非有特别的事情发生,晏学士是不会违拗吕相公的意思的。”
王尧臣抬起头来,面色凝重地沉声说道:“云行,京西路的事情一向都是由你作主,我们跟着你行事,才有了今天这个局面。要如何做,你先说一说自己的意思。”
徐平见其他几人都点头,正色说道:“若是依我,是无论如何不能答应吕相公的。我们在朝为官,加官进爵当然想,但不能这么不明不白。普迁一官,只要三司把河南府的飞票兑付了,各州县各衙门的账籍理清楚,政绩摆在那里,如何不能迁?何必如此!”
杨告点了点头:“都漕言之有理!迁官本来就是我们应得的,不明不白算什么?”
王尧臣和种世衡一起点头,显然也都是这个意思。有了政绩不但是能迁官,也是以后自己在官场上的政治资本,影响深远,运气好了就此飞腾达也说不定。
见众人都同意,徐平叹了口气:“认真说起来,我们是占住了一个理字。但如何把这个理字让朝廷认可,并不容易。如果不能说服晏学士给我们说话,则一切都是枉然。诸位都为官多年,具体的手段不用我罗嗦,都知道一旦晏学士京给分司官员说话,吕相公用政事堂的名义压下来,则我们说什么都没有用。所以我们要想不按吕相公的意思行事,惟一能做的就是说服晏学士,让他按实上奏。”
杨告见其他两人不说话,只好道:“那依都漕的意思,要怎样才能说服晏学士?”
徐平苦笑道:“现在急切之间,我也给不出一个明确的说法。但总是一个原则,要让晏学士相信,如实上奏之后,我们能把事情翻过来!再一个,要让晏学士相信,我们把事情翻过来之后,吕相公奈何不了他。晏学士神童出身,自幼年为官,见多了官场风波,要让他相信这一点,很不容易啊。大家想一想,要怎么才能安他的心。”
今天在这里的三个人,徐平是真地把他们当成自己人了,话说得非常露骨。他现在也没有了旋的余地,必须把手下的人团结起来,想出办法,给晏殊信心。
看无防盗章节的小说,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云.来.阁),各种小说任你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