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电影节也好,“理发师陶德”也罢,兰斯都不是在矫情,他清楚地知道,“狂暴之路”的宣传期结束之后,漫威宇宙是第一要务,在今年之内,他的精力都将集中在“钢铁侠”和“无敌浩克”两个项目之上,确保混沌影业与漫威影业的头炮能够打响。
更何况,无论是柏林电影节还是“理发师陶德”,都是棘手的项目。
戏剧改编成为电影,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戏剧主要依靠台词的艺术和演员的表演来呈现故事内容,在有限的舞台空间里,相对单调的表现手法却通过丰富的表演层次触摸艺术的高度;但是电影的镜头语言却至关重要,如果镜头语言无法发挥作用,那就等于是用摄像机记录下一场戏剧而已,但间隔着一个屏幕,戏剧的张力和冲突都会受到局限,如果镜头语言占据主要地位,那么镜头语言和台词功底以及演员表演之间的比例又应该如何平衡,真正地以电影的方式诠释出戏剧的魅力,绝对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
比如说2012年的“悲惨世界”,整部电影形式大于内容,重点严重失衡,第一,剧本角度来说,细节挖掘的缺失导致角色有割裂感,尤其是歌唱部分的过于侧重,剧情衔接失去了流畅感,更像是每个角色粉墨登场高歌一曲,然后就下场了,没有能够呈现出原著故事的丰厚底蕴;第二,表演角度来说,演员的个人发挥值得称道,但完全采用了音乐剧的舞台表演方式进行演绎,与镜头语言无法融合,丢失了电影区别于舞台的特色和质感,世界观顿时就被局限在了一方屏幕之内,束手束脚。
客观来说,喜欢音乐剧,又或者是对音乐剧有好奇心理的观众,“悲惨世界”不失为一部不俗的作品,但对于戏剧的专业观众来说,对于电影的专业爱好者来说,这部作品却是一个四不沾,难以让人满意。
“理发师陶德”这部作品也是如此。
上一世,“理发师陶德”由蒂姆伯顿和约翰尼德普这两位老搭档携手,再加上海伦娜伯翰卡特(helenabonhamcarter)、艾伦里克曼(alanrickman)、蒂莫西斯波(timothyspall)等一众出色的英国演员加盟,从卡司上来说,绝对值得期待。但最终成品却难以令人满意。
“理发师陶德”讲述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因为法官看上了自己的妻子,遭遇法官陷害而被流放的理发师,在被监禁了十五年之后重新到伦敦,化名为陶德,准备报复。可是,陶德却听说,他的妻子已经服毒自杀,而女儿则被法官囚禁在深宅大院里。陶德在馅饼店的楼上重新开起了理发店,联手馅饼店老板娘一边用人肉做馅饼一边等待着复仇的良机。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因为复仇而沾满鲜血,最后却被恶魔吞噬灵魂的连环杀手的故事。在故事的最后,陶德不仅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原来他的妻子自杀没有成功,还杀死了自己的爱慕者馅饼店老板娘,而且还差点杀死了自己的女儿,最后,陶德被爱慕馅饼店老板娘的小工终结了生命。
类似的连环杀手电影,在影史上数不胜数,其中更是不乏经典,“沉默的羔羊”、“七宗罪”、“美国神经病人”等等。“理发师陶德”具备了成为经典的因素,但可惜的是,蒂姆搞砸了这个剧本。
首先,“理发师陶德”的故事核心锁定在了陶德身上,1973年的话剧版本第一次探讨了陶德走入不归路的心路历程,那种与魔鬼交易之中灵魂一点点被蚕食的过程,无疑是震撼心灵的,最终看着陶德失去理智地杀死了所有自己爱的、爱着自己的人,整个毁灭的过程是对人性的鞭笞和考验。更近一步来说,将陶德推入罪恶深渊的,到底是法官,是社会,还是其他原因?如果能够深入探讨,那么“理发师陶德”完全可以成为媲美“沉默的羔羊”或者是“飞越疯人院”这样具有社会醒世意义的作品。
但是蒂姆不是一个擅长挖掘故事内核的导演,即使是奠定他大师地位的“剪刀手爱德华”,也没有能够展现太多深度。蒂姆真正擅长的是在黑暗现实里保持纯洁的天真浪漫,从“剪刀手爱德华”到“大鱼”,再到“僵尸新娘”、“爱丽丝梦游仙境”等等,都是如此,这种脆弱的天真,具有打动人心的效果。所以,蒂姆是一个十分依赖美工的导演,哥特风格和视觉影像才是他擅长的。在他的执导之下,“理发师陶德”原本就简单的故事变得十分薄弱,起承转合都缺少了支撑,更不要说人物的苍白无力了这也意味着,电影最重要的核心就被挥霍了。
其次,歌舞部分和剧情部分的分离,这也是所有音乐剧改编电影的最大问题。“芝加哥”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在这个平衡点上找到了最恰当的比例,得益于故事背景聚焦在歌舞明星身上,这使得导演在歌舞与剧情的结合上不费力地找到了平衡。但“理发师陶德”却不是如此。
音乐剧的歌舞都是具有剧情意义的,歌曲和舞蹈不仅仅展现了角色本身的处境、心理和状态,同时也将成为剧情的一部分,甚至是推动剧情的发展。“理发师陶德”原版舞台剧之上的音乐和舞蹈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全部都是经过时间验证、专业考验的经典,但问题就在于,搬上大屏幕之后,如何与镜头语言融合、又如何与剧情走向融合。
蒂姆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糟糕,几乎是照搬舞台剧的构架,运镜和构图都没有能够取得突破。更为糟糕的是,约翰尼德普不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剧演员,歌舞表现在专业人士眼中是彻底砸锅了,这对于一部“音乐剧”来说,完全可以说是毁灭性的。
最后,过于风格化以至于本末倒置。其实,这也是蒂姆的一贯毛病,他总是喜欢在视觉的哥特风格上大做文章,必须承认,他塑造出了无数经典角色造型,“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每一个人物造型都值得大特,但这意味着,蒂姆放弃了造型和环境对故事的作用。比如说,“借刀杀人”里灯光的使用,再比如说,“罪恶之城”里极限背景的运用,归根结底就是希望这些镜头能够成为剧情的一部分,但蒂姆却不会考虑这些。
“理发师陶德”的舞台剧和哥特风格没有任何关系,当然,故事的黑暗色彩似乎适合哥特风格,但在兰斯看来,用哥特风格去表现黑暗故事,这也太“蒂姆伯顿”了,就好像“僵尸新娘”一样。如果蒂姆选择“爱丽丝梦游仙境”和“大鱼”那样缤纷色彩来反衬“理发师陶德”的黑暗,可能效果还会更好。
约翰尼德普的表演也是雪上加霜。约翰尼的个人风格始终局限在神经质的范围内,从“剪刀手爱德华”开始就是如此,几乎没有突破,后来能够大红大紫,就是因为这种风格赋予了杰克斯派洛船长足够的魅力,但客观来说,这种神经质的表演不仅缺乏变化,同时也缺少深度,牢牢地框死了角色的拓展,乏味得可怕。
这样的情况放在“寻找梦幻岛”里,可以原谅,因为故事还有其他重要角色的依托;但放在“理发师陶德”里,却是致命的,因为这部电影就需要陶德的形象变得丰富饱满起来。
如果“理发师陶德”的陶德这一角色,可以找到丹尼尔戴刘易斯这样的演员来饰演,整部电影的质量都会截然不同,即使导演依旧是蒂姆。
虽然站在旁观者角度分析,看似头头是道,但如果让兰斯亲自上阵改编,这项工作却无比困难。第一,他可能会重新组建演员卡司阵容,将表演风格做一个改变,毕竟,陶德这个角色是整部电影的灵魂,而且,一旦演绎出彩的话,绝对是足以载入史册的高难度角色。
第二,他可能会摒弃所有的哥特风格,反而采用类似于“水果硬糖”这样明亮之中隐藏阴暗的风格进行演绎,因为在兰斯看来,铸就陶德悲剧的,其实是社会的力量,无论是法官的只手遮天,还是当时社会风气的冷漠,由于食不果腹,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生计,根本无心去关注所谓的道德沦丧,这种看似社会平和之下的涌动,造就了无数悲剧,陶德只是其中之一。
第三,他可能还会抛弃唱歌的部分,因为兰斯真的对这方面没有太多研究,即使他是舞台出身的,但舞台演员也分为话剧演员、音乐剧演员、芭蕾演员、歌剧演员等等,兰斯是一个传统的话剧演员,他对音乐剧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如果要生搬硬套,最好也就是“悲惨世界”的水平了,他无法将歌舞与剧情融合在一起,只会成为累赘。
可即使如此,重新改编“理发师陶德”这部作品,依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由兰斯来担任制片人,他第一考虑的对象是大卫芬奇,或者大卫林奇,而不是他自己。所以,今天,兰斯在于劳里交谈时,也不仅仅只是客套而已。
不过,兰斯也必须承认,“理发师陶德”这部作品是一个高风险项目,失败危险越大,也就意味着成功之后取得的震撼越大,特别是陶德这个角色。
看无防盗章节的小说,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云.来.阁),各种小说任你观看
更何况,无论是柏林电影节还是“理发师陶德”,都是棘手的项目。
戏剧改编成为电影,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方式。戏剧主要依靠台词的艺术和演员的表演来呈现故事内容,在有限的舞台空间里,相对单调的表现手法却通过丰富的表演层次触摸艺术的高度;但是电影的镜头语言却至关重要,如果镜头语言无法发挥作用,那就等于是用摄像机记录下一场戏剧而已,但间隔着一个屏幕,戏剧的张力和冲突都会受到局限,如果镜头语言占据主要地位,那么镜头语言和台词功底以及演员表演之间的比例又应该如何平衡,真正地以电影的方式诠释出戏剧的魅力,绝对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
比如说2012年的“悲惨世界”,整部电影形式大于内容,重点严重失衡,第一,剧本角度来说,细节挖掘的缺失导致角色有割裂感,尤其是歌唱部分的过于侧重,剧情衔接失去了流畅感,更像是每个角色粉墨登场高歌一曲,然后就下场了,没有能够呈现出原著故事的丰厚底蕴;第二,表演角度来说,演员的个人发挥值得称道,但完全采用了音乐剧的舞台表演方式进行演绎,与镜头语言无法融合,丢失了电影区别于舞台的特色和质感,世界观顿时就被局限在了一方屏幕之内,束手束脚。
客观来说,喜欢音乐剧,又或者是对音乐剧有好奇心理的观众,“悲惨世界”不失为一部不俗的作品,但对于戏剧的专业观众来说,对于电影的专业爱好者来说,这部作品却是一个四不沾,难以让人满意。
“理发师陶德”这部作品也是如此。
上一世,“理发师陶德”由蒂姆伯顿和约翰尼德普这两位老搭档携手,再加上海伦娜伯翰卡特(helenabonhamcarter)、艾伦里克曼(alanrickman)、蒂莫西斯波(timothyspall)等一众出色的英国演员加盟,从卡司上来说,绝对值得期待。但最终成品却难以令人满意。
“理发师陶德”讲述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因为法官看上了自己的妻子,遭遇法官陷害而被流放的理发师,在被监禁了十五年之后重新到伦敦,化名为陶德,准备报复。可是,陶德却听说,他的妻子已经服毒自杀,而女儿则被法官囚禁在深宅大院里。陶德在馅饼店的楼上重新开起了理发店,联手馅饼店老板娘一边用人肉做馅饼一边等待着复仇的良机。
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因为复仇而沾满鲜血,最后却被恶魔吞噬灵魂的连环杀手的故事。在故事的最后,陶德不仅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原来他的妻子自杀没有成功,还杀死了自己的爱慕者馅饼店老板娘,而且还差点杀死了自己的女儿,最后,陶德被爱慕馅饼店老板娘的小工终结了生命。
类似的连环杀手电影,在影史上数不胜数,其中更是不乏经典,“沉默的羔羊”、“七宗罪”、“美国神经病人”等等。“理发师陶德”具备了成为经典的因素,但可惜的是,蒂姆搞砸了这个剧本。
首先,“理发师陶德”的故事核心锁定在了陶德身上,1973年的话剧版本第一次探讨了陶德走入不归路的心路历程,那种与魔鬼交易之中灵魂一点点被蚕食的过程,无疑是震撼心灵的,最终看着陶德失去理智地杀死了所有自己爱的、爱着自己的人,整个毁灭的过程是对人性的鞭笞和考验。更近一步来说,将陶德推入罪恶深渊的,到底是法官,是社会,还是其他原因?如果能够深入探讨,那么“理发师陶德”完全可以成为媲美“沉默的羔羊”或者是“飞越疯人院”这样具有社会醒世意义的作品。
但是蒂姆不是一个擅长挖掘故事内核的导演,即使是奠定他大师地位的“剪刀手爱德华”,也没有能够展现太多深度。蒂姆真正擅长的是在黑暗现实里保持纯洁的天真浪漫,从“剪刀手爱德华”到“大鱼”,再到“僵尸新娘”、“爱丽丝梦游仙境”等等,都是如此,这种脆弱的天真,具有打动人心的效果。所以,蒂姆是一个十分依赖美工的导演,哥特风格和视觉影像才是他擅长的。在他的执导之下,“理发师陶德”原本就简单的故事变得十分薄弱,起承转合都缺少了支撑,更不要说人物的苍白无力了这也意味着,电影最重要的核心就被挥霍了。
其次,歌舞部分和剧情部分的分离,这也是所有音乐剧改编电影的最大问题。“芝加哥”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在这个平衡点上找到了最恰当的比例,得益于故事背景聚焦在歌舞明星身上,这使得导演在歌舞与剧情的结合上不费力地找到了平衡。但“理发师陶德”却不是如此。
音乐剧的歌舞都是具有剧情意义的,歌曲和舞蹈不仅仅展现了角色本身的处境、心理和状态,同时也将成为剧情的一部分,甚至是推动剧情的发展。“理发师陶德”原版舞台剧之上的音乐和舞蹈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全部都是经过时间验证、专业考验的经典,但问题就在于,搬上大屏幕之后,如何与镜头语言融合、又如何与剧情走向融合。
蒂姆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糟糕,几乎是照搬舞台剧的构架,运镜和构图都没有能够取得突破。更为糟糕的是,约翰尼德普不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剧演员,歌舞表现在专业人士眼中是彻底砸锅了,这对于一部“音乐剧”来说,完全可以说是毁灭性的。
最后,过于风格化以至于本末倒置。其实,这也是蒂姆的一贯毛病,他总是喜欢在视觉的哥特风格上大做文章,必须承认,他塑造出了无数经典角色造型,“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每一个人物造型都值得大特,但这意味着,蒂姆放弃了造型和环境对故事的作用。比如说,“借刀杀人”里灯光的使用,再比如说,“罪恶之城”里极限背景的运用,归根结底就是希望这些镜头能够成为剧情的一部分,但蒂姆却不会考虑这些。
“理发师陶德”的舞台剧和哥特风格没有任何关系,当然,故事的黑暗色彩似乎适合哥特风格,但在兰斯看来,用哥特风格去表现黑暗故事,这也太“蒂姆伯顿”了,就好像“僵尸新娘”一样。如果蒂姆选择“爱丽丝梦游仙境”和“大鱼”那样缤纷色彩来反衬“理发师陶德”的黑暗,可能效果还会更好。
约翰尼德普的表演也是雪上加霜。约翰尼的个人风格始终局限在神经质的范围内,从“剪刀手爱德华”开始就是如此,几乎没有突破,后来能够大红大紫,就是因为这种风格赋予了杰克斯派洛船长足够的魅力,但客观来说,这种神经质的表演不仅缺乏变化,同时也缺少深度,牢牢地框死了角色的拓展,乏味得可怕。
这样的情况放在“寻找梦幻岛”里,可以原谅,因为故事还有其他重要角色的依托;但放在“理发师陶德”里,却是致命的,因为这部电影就需要陶德的形象变得丰富饱满起来。
如果“理发师陶德”的陶德这一角色,可以找到丹尼尔戴刘易斯这样的演员来饰演,整部电影的质量都会截然不同,即使导演依旧是蒂姆。
虽然站在旁观者角度分析,看似头头是道,但如果让兰斯亲自上阵改编,这项工作却无比困难。第一,他可能会重新组建演员卡司阵容,将表演风格做一个改变,毕竟,陶德这个角色是整部电影的灵魂,而且,一旦演绎出彩的话,绝对是足以载入史册的高难度角色。
第二,他可能会摒弃所有的哥特风格,反而采用类似于“水果硬糖”这样明亮之中隐藏阴暗的风格进行演绎,因为在兰斯看来,铸就陶德悲剧的,其实是社会的力量,无论是法官的只手遮天,还是当时社会风气的冷漠,由于食不果腹,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生计,根本无心去关注所谓的道德沦丧,这种看似社会平和之下的涌动,造就了无数悲剧,陶德只是其中之一。
第三,他可能还会抛弃唱歌的部分,因为兰斯真的对这方面没有太多研究,即使他是舞台出身的,但舞台演员也分为话剧演员、音乐剧演员、芭蕾演员、歌剧演员等等,兰斯是一个传统的话剧演员,他对音乐剧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如果要生搬硬套,最好也就是“悲惨世界”的水平了,他无法将歌舞与剧情融合在一起,只会成为累赘。
可即使如此,重新改编“理发师陶德”这部作品,依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由兰斯来担任制片人,他第一考虑的对象是大卫芬奇,或者大卫林奇,而不是他自己。所以,今天,兰斯在于劳里交谈时,也不仅仅只是客套而已。
不过,兰斯也必须承认,“理发师陶德”这部作品是一个高风险项目,失败危险越大,也就意味着成功之后取得的震撼越大,特别是陶德这个角色。
看无防盗章节的小说,请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云.来.阁),各种小说任你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