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奶奶,看狗呀,马红学在你家吗?”
窗外的一嗓子,如同一瓢冰水,一刹那就浇灭了屋里炕上的干柴和烈火。【小说文学网】
小村习俗:当时每家每户都会养上一条看家狗,那狗都是特别忠心的土狗。所以,村人们到别人家串门儿时,都会喊“看狗呀”,以免被那不懂事儿的畜牲误伤了。久而久之,这“看狗呀”就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常用语,意思大概就是“注意了,你们家来客人了”。
陈秀丽从马截住家里的嘴里得知马红学不在家,就径直朝着马寡妇家走来。
陈秀丽对马红学是有好感的,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他是贫下中农子弟,她也是。
一九六六年初开展的“四清”运动中,他从四十八顷村的一个普通的退伍兵,一下子变成了基干民兵排长,硬得出奇。他可以天天紧盯着那些扫街道的“臭分子”们,让他们干最脏最重而工分最低的活儿,还要让他们低着头请罪,让他们承认自己有过错误,承认自己是剥削压迫群众的地主,即使没有蓄留头发的光头也被打得青包连着青包。
可有人即使是头顶上青包连着青包,他的嘴巴也是紧紧的。
他就是反动地主的狗崽子费凡。
他默默地出工,默默地收工回家,坐在院子发呆,极少迈出大门一步。
马红学带领着他的那几个骨干力量白天黑夜地监督着那个已经破烂不堪的小院子,屁放得响了,气叹得粗了,都有可能是什么反动派的新动向。
他从早到晚可以不说一句话。
无论是天大的喜事,抑或是地深的灾祸,他都保持沉默不语,遇事不惊了。
但他在批斗会上,又是最缠的一个,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都不服软的。
“这就是阶级斗争,这就是政治,权力在谁的手里,谁就是大,谁就说了算。”
陈秀丽想到这两个同学的不同命运,更加坚定了革命的决心,要革命就要团结应当团结的那个同志。
轻车熟路的,陈秀丽一边在心里盘算着,一边往前走,很快就来到了马寡妇家的院门前。
风吹日晒的,马寡妇家的那三间大瓦房已经不再窗明瓦亮了。
它也像它的主人一样,青春的枯草已经从那时光的缝隙里钻了出来,无论怎么掩饰,苍老是不变的法则。
那两扇紧绷的木板门,如今也松塌了,发出的不再是清脆的撞击声,而是那种病态的呻吟。
“三奶奶,看狗呀,马红学在你家吗?”
喊了两声,屋里还是没有动静,推开那两扇呻吟声不断的破板门,走了进去。
“有人吗?三奶奶,你睡了吗?”
陈秀丽走到院子当中,也没有看到狗的影子,胆子也就大了起来,几步就迈到了窗户根下。
“啊呀,陈秀丽同志,你回来了,太好了,我代表四十八顷村民兵连……啊不,是排,我代表四十八顷村民兵排欢迎我们的自治区级‘学用’先进分子回村呀。”
刚刚走到窗户根下,屋门一响,马红学走了出来,热情的一段话,让陈秀丽感觉到了一阵温暖,回村以后的第一阵春风,吹得心里酥酥的。
“马红学同志,你真的在这儿呀,我刚回来,我回来后,抑制不住革命热情和必胜的信心,我来找你是想跟你谈谈村里的革命事业。”
“好呀,好呀,到屋里谈吧!”
两个志同道合的同志一前一后进了屋。
油灯下,马寡妇正盘腿坐在炕上,头梳得光滑滑的,衣服穿得板板整整的,抽着旱烟儿,挺悠闲的样子。
“啊呀,是秀丽来了,刚从城里回来呀,城市里的水土好,把你都养活得又白又胖乎了,刚才红学正在给我读‘为人民服务’,听得入了迷,没听到你进院子都,快上炕,上炕!”
“三奶奶,你可真是人老心红呀,啊呀,看我这张嘴,三奶奶原本就是人不老心更红的哟。”
两个女人寒喧着,心里却在对视着。
“各位贫下农代表请注意了,各位贫下中农代表请注意了,吃完早上饭,吃完早上饭,到生产队院里开会,到生产队院里开会,研究重要问题,研究重要问题。顺便再强调一句,顺便再强调一句,请各位贫下中农一定要多注意阶级斗争的新动向,一定要多注意阶级斗争的新动向,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一定要牢记阶级斗争,一定要以阶级斗争为纲。”
第二天一大早,四十八顷村的广播喇叭就叫唤上了,喊话的是四十八顷村民兵排长马红学同志。
不大一会儿,生产队的院子里就稀稀拉拉地站了几堆人儿,东一堆儿西一堆儿的。
院子当中摆了两张从学校搬来的课桌,两条板凳,马红学和陈秀丽分别坐在支书和生产队长的两边。
“地主儿子到处乱蹿,还说了媳妇儿,这种事儿审查了吗?我可是一点儿都不知道呀,我在区里开会咧!”
按照头一天晚上商量的方案,陈秀丽开了第一炮,特别强调了自己在区里开会这件事儿,以示此事重大。
“就是,就是嘛,我们干革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马虎就会出现新动向地,我同意马上对费凡和胡芳的结婚进行审查,我支持陈秀丽同志的革命行动。”
马红学接着陈秀丽的话也表了态,表达了坚定地站在一起的革命决心。
“费凡娶了胡芳,请示过没有?”
“没有,反正没跟我请示过。”
这两个站在一起的革命同志一唱一和,配合得十分默契。
“人家结婚娶媳妇的事儿,请示你们做啥嘛!人家是娶媳妇咧,两个人对眼就中了,你们管得也太宽了吧!”
在这一唱一和之下,也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来自那稀稀拉拉的人堆儿。
“一个贫农女子,咋会心甘情愿嫁给地主?我看这里面有新动向,必须要好好地查查吧。”
“费凡是社员,不是地主分子。‘帽子’扣在他爸头上,没有扣着费凡。贫农女儿不能嫁给他;地主家庭出身的姑娘嫁给他,又咋说呢?怕是又要说成臭气相通了……地主家的孩子……只有断子绝孙!”
人堆儿里的声音不高,口气却不软,不断与台上的意见顶着牛儿。
“反正……眼看着一个阶级姐妹被敌人腐蚀拉拢过去,我们不能不管。党支部不能不抓阶级斗争吧!”
陈秀丽的心里明白,底下的那堆儿人偏向费凡,这让她的心很是不好受,人民群众的觉悟怎么这样低下,这可如何是好呀,如何才能开展革命呢?
“婚姻法上没规定说,地主子女不准和贫农子女结婚,这事儿不好办咧!这件事儿算不算阶级斗争,我还没吃准咧!”
“就是咧,就是咧,这事儿是不是请示一下再说呀。”
很显然,台上的四个人也分成了两派,当中间坐着的两个人是一派,两边坐着的两个人是一派。
“我看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这次,我在自治区开会,领导们再三强调,阶级斗争……”
陈秀丽也不想再磨叽下去了。
她是个性急人,见不得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听见“中间派”的话,她真的有些急了,如果第一次“立威”就这样完蛋了,以后在村子还怎么立足哟!
“大家看看,这可是大领导给我题的,把革命进行到底。可如今,我们在这样一个问题上都分成两派,将来还怎么将革命进行到底呢?”
陈秀丽有些激动地站了起来,高高地举起了那个红胶皮的笔记本,翻开来,向下面的人堆儿挥了挥,自以为很有力度地挥了挥。
“费凡跟胡芳到了结婚的年龄咧,甭说他妈他大着急,就是这些老邻旧居的也替他们高兴咧!咱们要是把这婚事给搅黄了,不说费目和胡芳本人吧,老邻旧居的都要骂咱们当干部缺德吧……”
“你怕挨骂,我不怕!自治区的领导说,要和民主派思想斗争……”
陈秀丽不加思索地说,说完也有点儿后悔了,这是在用大话和大人物在压人哟,场合上是不对的!
“说我是啥‘派’我都应了。只是……这婚事……散会。”
“散会吧,还有什么说的,请示了上面的再说吧。”
不加思索的话还是少说吧,“中间派”有些恼了,一个小小的闺女进了几天城就敢跟村干部拉硬,这还了得呀。
两个坐在中间的人再一次达成了合作的默契。
“散会,屁大的事儿也要开会,真是的!”
“我要管到底!”
陈秀丽真的急了,在这种革命的最紧要关节,坚持就是胜利!
“你管什么管,你能管个屁,你怎么管到底,别再给我老陈家丢脸了,回家去吧!”
人堆儿里,突然蹿出来一个人,朝着陈秀丽的脸蛋子就是一记耳光!
窗外的一嗓子,如同一瓢冰水,一刹那就浇灭了屋里炕上的干柴和烈火。【小说文学网】
小村习俗:当时每家每户都会养上一条看家狗,那狗都是特别忠心的土狗。所以,村人们到别人家串门儿时,都会喊“看狗呀”,以免被那不懂事儿的畜牲误伤了。久而久之,这“看狗呀”就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常用语,意思大概就是“注意了,你们家来客人了”。
陈秀丽从马截住家里的嘴里得知马红学不在家,就径直朝着马寡妇家走来。
陈秀丽对马红学是有好感的,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他是贫下中农子弟,她也是。
一九六六年初开展的“四清”运动中,他从四十八顷村的一个普通的退伍兵,一下子变成了基干民兵排长,硬得出奇。他可以天天紧盯着那些扫街道的“臭分子”们,让他们干最脏最重而工分最低的活儿,还要让他们低着头请罪,让他们承认自己有过错误,承认自己是剥削压迫群众的地主,即使没有蓄留头发的光头也被打得青包连着青包。
可有人即使是头顶上青包连着青包,他的嘴巴也是紧紧的。
他就是反动地主的狗崽子费凡。
他默默地出工,默默地收工回家,坐在院子发呆,极少迈出大门一步。
马红学带领着他的那几个骨干力量白天黑夜地监督着那个已经破烂不堪的小院子,屁放得响了,气叹得粗了,都有可能是什么反动派的新动向。
他从早到晚可以不说一句话。
无论是天大的喜事,抑或是地深的灾祸,他都保持沉默不语,遇事不惊了。
但他在批斗会上,又是最缠的一个,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都不服软的。
“这就是阶级斗争,这就是政治,权力在谁的手里,谁就是大,谁就说了算。”
陈秀丽想到这两个同学的不同命运,更加坚定了革命的决心,要革命就要团结应当团结的那个同志。
轻车熟路的,陈秀丽一边在心里盘算着,一边往前走,很快就来到了马寡妇家的院门前。
风吹日晒的,马寡妇家的那三间大瓦房已经不再窗明瓦亮了。
它也像它的主人一样,青春的枯草已经从那时光的缝隙里钻了出来,无论怎么掩饰,苍老是不变的法则。
那两扇紧绷的木板门,如今也松塌了,发出的不再是清脆的撞击声,而是那种病态的呻吟。
“三奶奶,看狗呀,马红学在你家吗?”
喊了两声,屋里还是没有动静,推开那两扇呻吟声不断的破板门,走了进去。
“有人吗?三奶奶,你睡了吗?”
陈秀丽走到院子当中,也没有看到狗的影子,胆子也就大了起来,几步就迈到了窗户根下。
“啊呀,陈秀丽同志,你回来了,太好了,我代表四十八顷村民兵连……啊不,是排,我代表四十八顷村民兵排欢迎我们的自治区级‘学用’先进分子回村呀。”
刚刚走到窗户根下,屋门一响,马红学走了出来,热情的一段话,让陈秀丽感觉到了一阵温暖,回村以后的第一阵春风,吹得心里酥酥的。
“马红学同志,你真的在这儿呀,我刚回来,我回来后,抑制不住革命热情和必胜的信心,我来找你是想跟你谈谈村里的革命事业。”
“好呀,好呀,到屋里谈吧!”
两个志同道合的同志一前一后进了屋。
油灯下,马寡妇正盘腿坐在炕上,头梳得光滑滑的,衣服穿得板板整整的,抽着旱烟儿,挺悠闲的样子。
“啊呀,是秀丽来了,刚从城里回来呀,城市里的水土好,把你都养活得又白又胖乎了,刚才红学正在给我读‘为人民服务’,听得入了迷,没听到你进院子都,快上炕,上炕!”
“三奶奶,你可真是人老心红呀,啊呀,看我这张嘴,三奶奶原本就是人不老心更红的哟。”
两个女人寒喧着,心里却在对视着。
“各位贫下农代表请注意了,各位贫下中农代表请注意了,吃完早上饭,吃完早上饭,到生产队院里开会,到生产队院里开会,研究重要问题,研究重要问题。顺便再强调一句,顺便再强调一句,请各位贫下中农一定要多注意阶级斗争的新动向,一定要多注意阶级斗争的新动向,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一定要牢记阶级斗争,一定要以阶级斗争为纲。”
第二天一大早,四十八顷村的广播喇叭就叫唤上了,喊话的是四十八顷村民兵排长马红学同志。
不大一会儿,生产队的院子里就稀稀拉拉地站了几堆人儿,东一堆儿西一堆儿的。
院子当中摆了两张从学校搬来的课桌,两条板凳,马红学和陈秀丽分别坐在支书和生产队长的两边。
“地主儿子到处乱蹿,还说了媳妇儿,这种事儿审查了吗?我可是一点儿都不知道呀,我在区里开会咧!”
按照头一天晚上商量的方案,陈秀丽开了第一炮,特别强调了自己在区里开会这件事儿,以示此事重大。
“就是,就是嘛,我们干革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马虎就会出现新动向地,我同意马上对费凡和胡芳的结婚进行审查,我支持陈秀丽同志的革命行动。”
马红学接着陈秀丽的话也表了态,表达了坚定地站在一起的革命决心。
“费凡娶了胡芳,请示过没有?”
“没有,反正没跟我请示过。”
这两个站在一起的革命同志一唱一和,配合得十分默契。
“人家结婚娶媳妇的事儿,请示你们做啥嘛!人家是娶媳妇咧,两个人对眼就中了,你们管得也太宽了吧!”
在这一唱一和之下,也有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来自那稀稀拉拉的人堆儿。
“一个贫农女子,咋会心甘情愿嫁给地主?我看这里面有新动向,必须要好好地查查吧。”
“费凡是社员,不是地主分子。‘帽子’扣在他爸头上,没有扣着费凡。贫农女儿不能嫁给他;地主家庭出身的姑娘嫁给他,又咋说呢?怕是又要说成臭气相通了……地主家的孩子……只有断子绝孙!”
人堆儿里的声音不高,口气却不软,不断与台上的意见顶着牛儿。
“反正……眼看着一个阶级姐妹被敌人腐蚀拉拢过去,我们不能不管。党支部不能不抓阶级斗争吧!”
陈秀丽的心里明白,底下的那堆儿人偏向费凡,这让她的心很是不好受,人民群众的觉悟怎么这样低下,这可如何是好呀,如何才能开展革命呢?
“婚姻法上没规定说,地主子女不准和贫农子女结婚,这事儿不好办咧!这件事儿算不算阶级斗争,我还没吃准咧!”
“就是咧,就是咧,这事儿是不是请示一下再说呀。”
很显然,台上的四个人也分成了两派,当中间坐着的两个人是一派,两边坐着的两个人是一派。
“我看是阶级斗争的新动向!这次,我在自治区开会,领导们再三强调,阶级斗争……”
陈秀丽也不想再磨叽下去了。
她是个性急人,见不得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听见“中间派”的话,她真的有些急了,如果第一次“立威”就这样完蛋了,以后在村子还怎么立足哟!
“大家看看,这可是大领导给我题的,把革命进行到底。可如今,我们在这样一个问题上都分成两派,将来还怎么将革命进行到底呢?”
陈秀丽有些激动地站了起来,高高地举起了那个红胶皮的笔记本,翻开来,向下面的人堆儿挥了挥,自以为很有力度地挥了挥。
“费凡跟胡芳到了结婚的年龄咧,甭说他妈他大着急,就是这些老邻旧居的也替他们高兴咧!咱们要是把这婚事给搅黄了,不说费目和胡芳本人吧,老邻旧居的都要骂咱们当干部缺德吧……”
“你怕挨骂,我不怕!自治区的领导说,要和民主派思想斗争……”
陈秀丽不加思索地说,说完也有点儿后悔了,这是在用大话和大人物在压人哟,场合上是不对的!
“说我是啥‘派’我都应了。只是……这婚事……散会。”
“散会吧,还有什么说的,请示了上面的再说吧。”
不加思索的话还是少说吧,“中间派”有些恼了,一个小小的闺女进了几天城就敢跟村干部拉硬,这还了得呀。
两个坐在中间的人再一次达成了合作的默契。
“散会,屁大的事儿也要开会,真是的!”
“我要管到底!”
陈秀丽真的急了,在这种革命的最紧要关节,坚持就是胜利!
“你管什么管,你能管个屁,你怎么管到底,别再给我老陈家丢脸了,回家去吧!”
人堆儿里,突然蹿出来一个人,朝着陈秀丽的脸蛋子就是一记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