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学一路春梦地坐着马车,过了老哈河,来到了公社。(小说文学网)
张卫国一路伤痛地坐着马车,过了老哈河,来到了公社。
马红学和张卫国等新兵暂时被集中在一个大院子里,这个大院子暂时成了营房。
这个大院子原本是“大炼钢铁”和“大食堂”时的产物,所以还不算旧,满地都是没有炼成钢铁的炉渣子,硌得脚丫子直疼。还有几个积酸菜的大缸,也东倒西歪地躺在那里,没人管了,没人用了。
马红学跟张卫国住在一个西厢房的北屋里,一铺炕睡五个人,另外三个是外村的,都有点儿眼熟,就是相互叫不上个名字来。
过一会儿也就知道了,双河村的丁河和丁海哥俩儿,还有一个是大兴村的周江。
刚刚盘腿上炕,有两个老兵给马红学和张卫国等新兵抱来了铺盖和军装,各人领到各自的东西,眉开眼笑地摆弄着,穿戴起来,美得不知怎么办好了。
过了一会儿,进来另一个老兵说,住在这个屋子的都是新兵五连三班的,他就是三班的班长,姓李。
李班长就住在马红学和张卫国一伙人的对面屋。
“全体起点,检查内务!”
李班长再一次进屋的时候,跟刚才的表情不一样了,腰板拔得倍儿直,走路的样子也是一步是一步的,喊出的话震得耳朵直嗡嗡。
马红学正盘着腿坐在炕沿边上,有滋有味地抠着脚趾头缝儿里的干泥,突然的一嗓子,把他吓得一激灵,连滚带爬地下了炕,倒趿拉着刚发的新胶鞋,呆呆地站在了地中央。
张卫国和另外三个人也跟要下锅的饺子一样,叽里咕噜地滚下了炕,东一个,西一个地站着,小屋子里全臭脚丫子味儿。
“请稍息!”
李班长望着自己的这五个兵,脑门子皱成了一个大疙瘩。
“这位老大哥,啥叫稍息呀?”
马红学此言一出,那个疙瘩皱得更大了,随即又展开了,实在绷不住了,这个问题也太可笑了吧。
“我是贫下中农,就是不懂了,你还不让问问呀,你能咋地吧。你还笑,有什么好笑的,笑话我们贫下中农吗?我们可是越穷越光荣吧!”
听到这句话,各位网友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呀!这跟“我爸是李刚”是何其地相似呀,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呀。
在那样一个年月,“贫二代”就跟现在的“富二代”是一样一样地。
这个大帝国,永远都是“拱爹喝妈”的。
费目想到这里,突然有了一种想明白了的禅悟。
闲话少说吧。
话说这位李班长一听马红学说出了“我是贫下中农”这句话,马上严肃了起来,就像警察听到“我爸是公安局长”一样一样地。
这场原本非常严肃的第一堂军训,就这样结束了,真是充满了喜感。
接下来,李班长指挥着这几个“贫农兵”,就像指挥现在的“富贵兵”一样,让他们打水洗脸,检查整理穿的军装。
在检查新军装的时候,问题又来了。
马红学在临走时,马寡妇给他做了一条棉裤,谁知太用心了,放的棉花太多了,这就造成了又一起新的“裤裆事件”。
只听“吱啦”一声,新军裤的裤裆就撕开了,又一个“漏蛋子”诞生了。
论资排辈的话,此“蛋子”当属于“马二小小漏蛋子”吧。
这时候,跑进了一个胳膊上戴着套袖的人,告诉三班的同志们可以吃饭了。
这个戴套袖的人就是王检,魏民被“扫地出门”以后,王检也由看大门的荣升为做饭的了。
马红学、张卫国等五个人来到伙房的时候,三班的饭菜已经预备好了。
一小笸箩白面馒头,一盆干白菜炖猪肉,每人拿一个碗盛菜,手抓馒头就吃起来。
在家时,这五个人别说是吃馒头了,就连棒子米饭都吃不太饱。
如今,却是饭菜敞开吃。
闷头嚼咽,风卷残云。
这顿饭,马红学吃了八个馒头,张卫国吃了九个馒头。
“咋样,我比你多吃一个吧。”
“呀呀,怪不得都愿意当兵呀,这不天天跟过年似的嘛!”
显然,这哥俩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
回到屋,李班长接着训话。
新兵坐在炕上听,老兵站在地上讲。
正说着,进来一个穿“四个兜儿”的官,身后跟着两个兵,那两个兵的肩上挎着好几枝枪。
李班长管那“四个兜儿”叫了一声排长,就站到一边去了。
排长拿眼珠子撒麻了一圈儿,目光如炬,吓得马红学把脖子一缩,好像做的坏事儿被人知道了一样。
“给你一个,听说你是贫农,根红苗正呀!”
马红学正在缩着脖子,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突然感觉到怀里一凉,一沉,急忙地用手一接,往怀里一抱。
原来,是一枝枪!
“拿到枪的人,都是根红苗正的人,过几天要去执行一顶特殊的政治任务。至于这次任务的内容嘛,先保密,我也不知道,上面刚来的电话,你们只管暂时先在这里好好训练就行了。总之是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话,听伟大副统帅林彪同志的话,听党的话,跟党走就行了!”
排长一副很有派头的样子,对着这五个新兵蛋子讲了话,开了腔儿。
说完这些话,排长领着那两个背枪的兵走了出去,不知干什么去了,反正是没影儿了。
那天晚上,马红学躺在炕上很长时间都没睡着,翻开覆去,又想了马寡妇。
迷迷糊糊中,他又扎进了她的怀里,好舒服呀!
“快快,叫起床了。”
“哎呀,再让我睡一会儿,这小鸡才打鸣,就起呀。”
“哎呀妈呀,你还以为这是在家呀,这是在军队了呀。”
“呀呀,可不是咋的,我怎么给忘了呀。”
马红学听张卫国这么一提醒,猛地从那温柔乡里醒了过来,连忙找东找西地忙成了一团。
“快快,我的帽子怎么没了呀,快帮我找找呀。”
”呀呀,那帽子不是戴在你的头上了嘛!”
“快快,我的鞋呢?”
“呀呀,那靯怎么在被窝里呀!”
手忙脚乱地折腾了好半天,我们的这个革命战士总算是歪戴着帽子倒趿拉着鞋地跑出了屋。
集合的地点是在大院子的中央,那里曾是“大炼钢铁”时堆放破铜烂铁的一大块空地,后来又在“大食堂”时成了晾干野菜的晾场子,地面平坦而又硬实。
这回总算是见到大官了,连长。
张卫国的个子高,站在队伍的后面也能看到连长的全身。
连长也是个大高个儿,腰间还挎了一把“小撸子”。
“啊呀,那就是手枪呀,要是能让我摸摸多好呀。”
“小点儿声吧,别跟在家似的了。”
马红学在小声地嘟嚷着,还是被站在他后面的张卫国给听到了。
连长先讲了为什么要当兵,这个部队都参加过什么样的战斗,部队以后要承担什么样的任务。
马红学一个字儿也没听进去,总是想着那把小手枪。
张卫国一边听着,也是一边溜着号,一会儿掂量一下肩膀上背着的那枝枪,一会儿又想起了丫丫。
冬季里白天短,每天练兵要起早贪黑的,有时还要训练夜间科目。
一天两顿饭,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肚子就打鼓了。
这一天,练投弹。
下午,连长来现场检查新兵的训练情况,多数战士因为肚子欠食,投出的手榴弹越来越近。
张卫国凭着身高力大想在连长面前露一手。
轮到他投弹了,他抱了五颗训练弹进入投弹手位置,按照规定动作连续掷出了三颗,两颗砸在了大院的围墙上,比别人超出五六丈。
一颗干脆飞出了院墙。
“好好,真是好样的!”
“嘿嘿!”
张卫国听到连长在叫好,转过身去,朝着连长笑了两声,露出了一副大板牙。
“预备,起!”
“呀呀,你妈的。”
随着一声令下,张卫国在心里骂了一声,给自己加加油。
第四颗训练弹也飞出了大院的墙。
“哎呀妈呀!”
“快,是砸到人了吧!”
墙外的一声惨叫,连长马上做出了反应,跑出了院子。
身后,跟着跑出了一大群子人。
张卫国一路伤痛地坐着马车,过了老哈河,来到了公社。
马红学和张卫国等新兵暂时被集中在一个大院子里,这个大院子暂时成了营房。
这个大院子原本是“大炼钢铁”和“大食堂”时的产物,所以还不算旧,满地都是没有炼成钢铁的炉渣子,硌得脚丫子直疼。还有几个积酸菜的大缸,也东倒西歪地躺在那里,没人管了,没人用了。
马红学跟张卫国住在一个西厢房的北屋里,一铺炕睡五个人,另外三个是外村的,都有点儿眼熟,就是相互叫不上个名字来。
过一会儿也就知道了,双河村的丁河和丁海哥俩儿,还有一个是大兴村的周江。
刚刚盘腿上炕,有两个老兵给马红学和张卫国等新兵抱来了铺盖和军装,各人领到各自的东西,眉开眼笑地摆弄着,穿戴起来,美得不知怎么办好了。
过了一会儿,进来另一个老兵说,住在这个屋子的都是新兵五连三班的,他就是三班的班长,姓李。
李班长就住在马红学和张卫国一伙人的对面屋。
“全体起点,检查内务!”
李班长再一次进屋的时候,跟刚才的表情不一样了,腰板拔得倍儿直,走路的样子也是一步是一步的,喊出的话震得耳朵直嗡嗡。
马红学正盘着腿坐在炕沿边上,有滋有味地抠着脚趾头缝儿里的干泥,突然的一嗓子,把他吓得一激灵,连滚带爬地下了炕,倒趿拉着刚发的新胶鞋,呆呆地站在了地中央。
张卫国和另外三个人也跟要下锅的饺子一样,叽里咕噜地滚下了炕,东一个,西一个地站着,小屋子里全臭脚丫子味儿。
“请稍息!”
李班长望着自己的这五个兵,脑门子皱成了一个大疙瘩。
“这位老大哥,啥叫稍息呀?”
马红学此言一出,那个疙瘩皱得更大了,随即又展开了,实在绷不住了,这个问题也太可笑了吧。
“我是贫下中农,就是不懂了,你还不让问问呀,你能咋地吧。你还笑,有什么好笑的,笑话我们贫下中农吗?我们可是越穷越光荣吧!”
听到这句话,各位网友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呀!这跟“我爸是李刚”是何其地相似呀,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呀。
在那样一个年月,“贫二代”就跟现在的“富二代”是一样一样地。
这个大帝国,永远都是“拱爹喝妈”的。
费目想到这里,突然有了一种想明白了的禅悟。
闲话少说吧。
话说这位李班长一听马红学说出了“我是贫下中农”这句话,马上严肃了起来,就像警察听到“我爸是公安局长”一样一样地。
这场原本非常严肃的第一堂军训,就这样结束了,真是充满了喜感。
接下来,李班长指挥着这几个“贫农兵”,就像指挥现在的“富贵兵”一样,让他们打水洗脸,检查整理穿的军装。
在检查新军装的时候,问题又来了。
马红学在临走时,马寡妇给他做了一条棉裤,谁知太用心了,放的棉花太多了,这就造成了又一起新的“裤裆事件”。
只听“吱啦”一声,新军裤的裤裆就撕开了,又一个“漏蛋子”诞生了。
论资排辈的话,此“蛋子”当属于“马二小小漏蛋子”吧。
这时候,跑进了一个胳膊上戴着套袖的人,告诉三班的同志们可以吃饭了。
这个戴套袖的人就是王检,魏民被“扫地出门”以后,王检也由看大门的荣升为做饭的了。
马红学、张卫国等五个人来到伙房的时候,三班的饭菜已经预备好了。
一小笸箩白面馒头,一盆干白菜炖猪肉,每人拿一个碗盛菜,手抓馒头就吃起来。
在家时,这五个人别说是吃馒头了,就连棒子米饭都吃不太饱。
如今,却是饭菜敞开吃。
闷头嚼咽,风卷残云。
这顿饭,马红学吃了八个馒头,张卫国吃了九个馒头。
“咋样,我比你多吃一个吧。”
“呀呀,怪不得都愿意当兵呀,这不天天跟过年似的嘛!”
显然,这哥俩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
回到屋,李班长接着训话。
新兵坐在炕上听,老兵站在地上讲。
正说着,进来一个穿“四个兜儿”的官,身后跟着两个兵,那两个兵的肩上挎着好几枝枪。
李班长管那“四个兜儿”叫了一声排长,就站到一边去了。
排长拿眼珠子撒麻了一圈儿,目光如炬,吓得马红学把脖子一缩,好像做的坏事儿被人知道了一样。
“给你一个,听说你是贫农,根红苗正呀!”
马红学正在缩着脖子,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突然感觉到怀里一凉,一沉,急忙地用手一接,往怀里一抱。
原来,是一枝枪!
“拿到枪的人,都是根红苗正的人,过几天要去执行一顶特殊的政治任务。至于这次任务的内容嘛,先保密,我也不知道,上面刚来的电话,你们只管暂时先在这里好好训练就行了。总之是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话,听伟大副统帅林彪同志的话,听党的话,跟党走就行了!”
排长一副很有派头的样子,对着这五个新兵蛋子讲了话,开了腔儿。
说完这些话,排长领着那两个背枪的兵走了出去,不知干什么去了,反正是没影儿了。
那天晚上,马红学躺在炕上很长时间都没睡着,翻开覆去,又想了马寡妇。
迷迷糊糊中,他又扎进了她的怀里,好舒服呀!
“快快,叫起床了。”
“哎呀,再让我睡一会儿,这小鸡才打鸣,就起呀。”
“哎呀妈呀,你还以为这是在家呀,这是在军队了呀。”
“呀呀,可不是咋的,我怎么给忘了呀。”
马红学听张卫国这么一提醒,猛地从那温柔乡里醒了过来,连忙找东找西地忙成了一团。
“快快,我的帽子怎么没了呀,快帮我找找呀。”
”呀呀,那帽子不是戴在你的头上了嘛!”
“快快,我的鞋呢?”
“呀呀,那靯怎么在被窝里呀!”
手忙脚乱地折腾了好半天,我们的这个革命战士总算是歪戴着帽子倒趿拉着鞋地跑出了屋。
集合的地点是在大院子的中央,那里曾是“大炼钢铁”时堆放破铜烂铁的一大块空地,后来又在“大食堂”时成了晾干野菜的晾场子,地面平坦而又硬实。
这回总算是见到大官了,连长。
张卫国的个子高,站在队伍的后面也能看到连长的全身。
连长也是个大高个儿,腰间还挎了一把“小撸子”。
“啊呀,那就是手枪呀,要是能让我摸摸多好呀。”
“小点儿声吧,别跟在家似的了。”
马红学在小声地嘟嚷着,还是被站在他后面的张卫国给听到了。
连长先讲了为什么要当兵,这个部队都参加过什么样的战斗,部队以后要承担什么样的任务。
马红学一个字儿也没听进去,总是想着那把小手枪。
张卫国一边听着,也是一边溜着号,一会儿掂量一下肩膀上背着的那枝枪,一会儿又想起了丫丫。
冬季里白天短,每天练兵要起早贪黑的,有时还要训练夜间科目。
一天两顿饭,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肚子就打鼓了。
这一天,练投弹。
下午,连长来现场检查新兵的训练情况,多数战士因为肚子欠食,投出的手榴弹越来越近。
张卫国凭着身高力大想在连长面前露一手。
轮到他投弹了,他抱了五颗训练弹进入投弹手位置,按照规定动作连续掷出了三颗,两颗砸在了大院的围墙上,比别人超出五六丈。
一颗干脆飞出了院墙。
“好好,真是好样的!”
“嘿嘿!”
张卫国听到连长在叫好,转过身去,朝着连长笑了两声,露出了一副大板牙。
“预备,起!”
“呀呀,你妈的。”
随着一声令下,张卫国在心里骂了一声,给自己加加油。
第四颗训练弹也飞出了大院的墙。
“哎呀妈呀!”
“快,是砸到人了吧!”
墙外的一声惨叫,连长马上做出了反应,跑出了院子。
身后,跟着跑出了一大群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