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百度直接搜索关键词 】

    密支克钦邦,东、北两面同华夏国云南、西藏接壤,西北与印度阿萨姆邦毗连。大部分为山地,东、北两侧尤高。有枯门岭等多条山脉南北纵贯,伊洛瓦底江和亲敦江上源都在境内。雨量丰沛。居民大部分从事农业。种植稻、蔬菜、棉花、烟草和甘蔗等。多森林,产柚木,并多竹林。矿产有宝石和次宝石多种,西部有琥珀料玉石矿等。有碾米、制糖、木材加工等工业。

    克钦邦的南坎和中国云南省瑞丽市可以有贸易的往来,且不需签证而自由通行。

    缅甸最高峰开加博峰与最大湖英多机湖都在其境内,德奈卡河流域的户拱平原和迈立开江流域的葡萄平原是重要的平原,是供给克钦人生活重要的地区。

    密支那,是克钦邦的首府,距仰光919英里,距曼德勒487英里。

    密支那坐落在伊洛瓦底江边,伊洛瓦底江两条支脉东支恩梅开江和西支迈立开江的汇流处的下游。

    密支那是缅甸位置最北的河港和铁路线终点。由克钦族,掸族和缅族组成。在密支那附近出产的香米,被认为是缅甸最好的香米。

    密支那是翡翠的重要产地,密支那亦因其水果而出名,包括菠萝,西瓜,荔枝和牛奶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民党部队和北战区司令部的麦瑞尔突击队对倭国三十三军一部分进行了长久的围困和激烈的战斗,最终,密支那被史迪威将军领导的盟军攻克,史称为密支那大捷。

    密支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不仅因为它连接缅甸其他地方的铁路和水路,还因为它在计划修建的利多公路,后改名为史迪威公路。该城市仅通过特殊允许才对外国人开放。是史迪威公路上的贸易中心,也是仰光——密支那铁路终点,公路通华夏国的西藏地区。

    克钦邦主要族群有克钦族、缅族、怒族、僳僳族,也有汉人在此居住。克钦族主要信仰是佛教和基督教。华夏国少数民族景颇族和克钦族是同一民族。男人喜穿黑色对襟上衣,下穿围布或短裤并配刀于身上,妇女一般穿黑色短衫和花围裙。

    克钦邦被人们称为“缅甸的北大门”,1948年缅甸独立后,根据1947年的“彬龙会议”决议,缅甸政府正式将密支那和八莫两个县划出,建立了克钦邦,邦首府在密支那。每年1月10日为邦庆日。

    克钦邦北部18世纪起曾为华夏国领土,包含江心坡地区、坎底地区、胡康地区,但在196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放弃该地区主权,故划为克钦邦领土。1962年出现克钦独立军和克钦独立组织,除了主要城镇和铁路沿线外,克钦独立军可说实际控制了克钦邦,对外贸易主要是走私玉和毒品到华夏大陆。

    1994年与缅甸政府签订和平协定,允许克钦独立组织可以控制克钦邦,但仍有少数克钦邦独立军和克钦独立组织的成员仍不满意,因此目前克钦邦的政局仍不稳定。

    八莫,也是缅北政治、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是克钦邦的一大重镇。位于伊洛瓦底江和太平江汇流的右岸,地当水陆交通要冲,距华夏国陇川县章凤镇99公里。八莫水路南通曼德勒,北抵密支那、孟拱、加迈;公路可达华夏国怒江州的片马与缅甸最北端的孙布拉蚌。

    八莫附近的伊洛瓦底江宽800米左右,全年可通航,全市人口约7万人。

    葡萄镇,为一盆地,是缅北最北端的一个镇。南北长约56公里,东西宽10至15公里。除至密支那有简易公路外,有驮运路和小路向东、向北至华夏国怒江洲的福贡、贡山和西藏的察隅等地,及向西北至印度阿萨姆地区,人口近5万人。

    孟拱,为一谷地,是缅北一交通枢纽,长约65公里,宽5至18公里。孟拱距密支那铁路长约60公里,有通往加迈和拉班的公路。孟拱一带地区是缅甸玉石的主要产区。

    孟养谷地,长约140公里,宽6—12公里,密支那至曼德勒的铁路由此通过。孟养东北地形平坦,多为稻田和甘蔗地,西南多为丘陵地,周围全为柚木林所覆盖。人口六万余人。

    密支那机场、八莫机场、葡萄机场是克钦邦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枢纽,不想被乱枪打死,乘坐飞机,无意是最安全的选择。

    就陆地交通来说,克钦邦主要依赖滇缅公路、华印公路,铁路主要依赖曼密铁路(曼德勒到密支那的铁路)

    克钦邦由于山脉横亘,峰峦错杂,峡谷河谷多不胜数,所以陆路交通异常不便,运输主要是依靠骡、马驮运。

    只有一条铁路,由曼德勒通至邦首府所在地密支那,全长542公里,行车20小时。

    密支那距仰光的铁路全长1784公里,从密支那往北至葡萄的公路356公里。

    密支那至八莫的公路长187公里,至掸邦北部的木姐为325公里,至南坎295公里。

    密支那至仰光的公路全长为1476公里。

    密支那至印度雷多的公路全长458公里,是缅甸通往印度的重要国际公路,系1945年1月建成,即缅印公路和华印公路中的一段,其中从密支那至加迈一段近200公里,全年可通车,其余路段干季可勉强通行吉普车。

    内河航运主要通航河道为伊洛瓦底江,从密支那至八莫,全长169公里,河宽400至800米,洪水期可通航小轮船。

    八莫至曼德勒,长510公里,河宽800至1500米,全年可通航400吨以下的轮船。

    密支那机场是缅北军民两用的重要机场,有沥青路面跑道,有通讯导航及夜航设备。八莫和葡萄两地也有飞机场,从仰光来的飞机,在一般情况下每星期有两班。

    克钦邦工业较落后,现仅有一些碾米厂、锯木厂、制糖厂和卷烟厂等。

    六十年代中期,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已收归国有。克钦邦内的南木底和沙莫两个国营蔗糖厂平均年产糖600至700吨。有几座小发电厂,总发电量304万度,全邦已有15个镇区和15个村组使用电力照明。在密支那、八莫等城市,商业开始发展。

    克钦邦的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业,农业以稻米为主,有70%的可耕地,其他作物为高粱、玉米、甘蔗、油菜等。除农业外,主要的经济来源是靠克钦邦生产的翡翠和柚木。翡翠分布于汉巴、龙钦等地,柚木则分布于八莫、密支那。

    那以东的的昔董有两条通道直通华夏边境,一条从腾冲经高田、猴桥和昔董到密支那,从华夏边境到密支那,全程约250公里;另一条经南甸、盈江和茅草地等地至缅甸的八莫,全程约225公里。这两条通道从古到今均为华夏和缅甸两国的重要商道。

    另外,从盈江可至缅甸的当帛、甘道延、曼千、洗帕河等地;从陇川有路可通八莫和密支那;从怒江州的贡山、福贡、泸水等地有驮运路及小道可通缅甸北部边境的葡萄、孙布拉蚌、劳康、密支那等地。

    缅甸有七个省和七个邦,七省的居民主要是缅甸的主体民族缅族;七邦是指克钦邦、掸邦、钦邦、克伦邦、克耶邦、孟邦和若开邦,多为各少数民族聚居地。

    自缅甸独立后,政府军与各邦追求更大自治权的民族地方武装不时发生冲突。夹在华夏国和印度之间的克钦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在二战中,华夏国远征军和盟军与日军在此进行激烈的战斗。

    克钦邦资源丰富,《纽约时报》把它称为“玉石与黄金之邦”。有专家介绍说,克钦邦的主体民族是克钦族与华夏国少数民族景颇族和僳僳族。

    克钦独立军组建于1961年2月5日,当时,缅军中的一支以“早丹”等三兄弟为首的少数民族军来到克钦地区,宣布成立了“克钦独立军”和独立的“克钦政府组织”、“克钦政党”,并实际控制了克钦邦。克钦独立军与政府军于1994年达成停火协议,缅政府承认其为“克钦邦第二特区”,其辖区为位于缅甸克钦邦东北部,与华夏国云南及印度的阿萨姆邦接壤,下设12个县。

    除了克钦独立军掌握的“第二特区”,克钦邦还有克钦新民主军控制的“第一特区”。克钦新民主军是1989年10月由缅甸**101军脱离缅共另立门户的武装组织。现控制区约6000平方公里。

    缅甸内部各武装派别山头林立给华夏国的边境安全带来巨大挑战。缅甸地区的紧张情势为当地边防工作增加了巨大的压力,边防官兵须时刻提防战事爆发后边民大量拥入的局面。

    《纽约时报》称,燕京政府对缅甸爆发的这场战争没有做出正式的声明,但是分析人士说,华夏官员希望看到战争得到解决,“由于这场军事冲突,在该地区做生意的华夏公司受到很大影响,华夏国显然希望缅甸政府和当地的克钦族政权能够达成和解,把地区发展做为优先任务。”

    去年,在华夏和缅甸之间引起争议的水电站也位于克钦邦。《纽约时报》称,一些克钦族指挥官说,去年6月终结长达17年停火协议重燃战火的一个原因是,缅甸军方想通过中国修建的水电工程扩大对该地区的控制,而当地克钦族人则抗议这项工程。

    在缅共时期,华夏曾直接或通过缅共人民军给克钦独立军以支援。2011年,克钦与缅甸政府关系恶化以来,克钦独立军不是与华夏国沟通,而是拿华夏国在其境内的投资来要挟华夏政府,克钦独立军不能看透西方**势力的用意,和西方**势力一唱一和,反对华夏国承建的密松大坝。

    本来克钦在地理上有和华夏搞好关系的优势的,华夏在其境内投资电站,石油管道通过其境内等等,如果克钦独立军能处理好这些事情,既能提高自己的收入,也能和华夏搞好关系,但由于克钦独立军处理不当,把优势弄成了劣势。

    自去年10月份以来,缅军在与佤联军和猛拉军和谈后,调重兵攻打克钦,克钦独立军进入困局。

    新年刚过,克钦邦的首府密支那机场,走下了一位面容冷峻的年轻人。甄诚到达金三角的第一站,不是原始森林,而是克钦独立军的首府密支那。

    “克钦邦,我来了!”甄诚嘴角挂着笑容,低喃一声,消失在行色匆匆的人流里。

章节目录

乡村少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逍遥夫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克钦邦,我来了!(下)-乡村少年宫舞蹈活动记录,乡村少年,笔趣阁并收藏乡村少年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