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杨嗣昌很早以前就很想跟叶珣谈谈了,因为他也很好奇这个年轻的太监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而已。
老管家重新蓄上茶水,一闻到茶叶的芳香,杨嗣昌的眉头就皱了起来,扭过头不悦地瞪了老管家一眼,很明显,他觉得叶珣还配不上这么好的茶叶。
只是茶水已经泡好,总不能再撤回去吧!向叶珣做了个请的手势后,淡淡道:“说吧!叶公公找本官何事?”
“其实也没什么事,听说杨大人一直都很看不惯在下,所以在下想问问为什么”
叶珣倒也不隐瞒,直接就说出了来意,而因为他这一句话,也让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杨嗣昌显然也没想到叶珣会问得这么直接,呆愣了一下,一时间竟然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呵呵!既然杨大人不好意思直说,那我就说说,杨大人看说的对不对”
说到这,叶珣先抿了口茶水,赞了声好茶后,继续道:“本公以内监之身,明明劝动陛下取消了司礼监的批红之权,使内监无法再参与政务,可本公却仍然参政,这恐怕就是杨大人厌恶本公的主要原因,还有就是本公在辽东时,做了很多违反朝廷禁令的事,这恐怕也是杨大人不喜本公的原因之一,本公说的可对?”
杨嗣昌显然没想到叶珣分析的这么准确,下意识地道:“既然公公什么都知道,为何还要问我?”
“呵呵!叶某只是有点好奇,杨大人能否回答我,叶某所做的事,可有一件是祸国殃民的?”
“我知道,像你们这些读书人之所以厌恶我,并不是因为我做过什么,只是单纯的因为我是太监,在你们想来,太监就应该老实地待在皇宫中侍候皇帝,不可否认,魏忠贤那样的人,确实有祸乱朝纲的行为,但请你不要把我跟他相提并论,如果我也是那样的人,我就不会收拾他了”
“杨大人,我知道你个正直的官员,所以我今天也是抱着最大的诚意而来,大明天下不是某一个人的天下,是所有大明百姓的天下,大明的强盛,需要每一个人来献策献力,所以我希望杨大人能多一些包容”
“言尽于此,告辞!”
叶珣说罢,竟真的站起身走了出去,经过老管家身前的时候,还微笑着向老管家拱了拱手,以示对老管家的感谢。
杨嗣昌却没有动,脑海里一直回荡着叶珣刚刚说过的话,可以说叶珣刚刚的一番话,已经彻底颠覆了叶珣在他心中的印象。
常有人说叶珣如何如何跋扈,可叶珣如果真的跋扈,会用这种态度对一个厌恶自己的人说话吗?
而且正如叶珣所说,到目前为止,他做的那件事不是利国利民?如果不是叶珣力挽狂澜,辽东现在说不准是什么样呢!
“老爷,叶公公走了”
老管家的声音终于让杨嗣昌回过神来,看着老管家,仍有些呆愣地问道:“你觉得叶珣究竟是个什么人?”
老管家是跟随杨嗣昌多年的老家人,是杨嗣昌最信任的人之一。
听老爷问起,老管家组织了一下语言,才道:“老爷勿恼,平时您不接触老百姓,不知道老百姓的想法,其实据我所知,叶公公在百姓中的口碑是很高的,京城距离辽东不远,往来货商众多,通过这些人,让京城百姓知道,辽东百姓从前过的是什么日子,叶公公赶跑女真后,过的又是什么日子”
“老爷,小人不知道官场上的事,但小人知道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谁就是好官,不管他是不是太监”
老管家的这番话,终于触动了杨嗣昌的神经。
前有东林党在朝中排除异己,后有魏忠贤祸乱朝纲,可以说大明朝廷已经到了极其脆弱的时期,要不是叶珣及时出手,现在还真说不好是什么样子呢!
这样的人,真的应该排除在朝廷之外吗?
想到这,杨嗣昌的眼神也变得有些迷离起来
离开杨府,叶珣没有回家,也没有去宫里,而是直接返回西厂。
到了大堂上屁股还没等坐稳,胡久成就快步而来,随即将一份最新收到的消息递到叶珣手上。
这是在内阁外侍候的下人送出来的消息,上面详尽地记录了李待问等人今天的一言一行。
叶珣在最开始的时候,一直都十分欣赏李待问,包括他的为人和做事能力。
但叶珣发现,自从自己让他组阁后,这位老李同志也越发的膨胀起来,现在看他的架势,是打算让叶珣也靠边站了。
还真以为这个朝廷离开你就不行了吗?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按照计划,叶珣是打算去金州的,但朝廷这边若不安排好,他在金州肯定也不会消停的。
将情报丢在桌上,以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心中开始盘算起来。
“看来有必要解散这个不安分的内阁了,只是李待问似乎没什么把柄,怎么才能让他心服口服地下来呢?”
李待问不是邵辅忠那样问题满身,算得上是个好官,所以叶珣也不会对他下死手。
沉吟良久,叶珣嘴角终于露出一抹邪魅的笑意。
第二天一早,京城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流传出一个秘闻来,说当朝内阁执政事笔的李待问李大人有龙阳之好,而且在先帝服丧期间,还同某个男宠交往甚密等等。
其实京城的达官显贵们豢养**并不是什么秘密,甚至还被一些不要脸的官员奉为风雅之事。
可这种事在私下里说行,却是绝不能摆上台面的,尤其像李待问这样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事实上李待问究竟是不是这样的人谁也不知道,但传播谣言一直是人们的好习惯,尤其是涉及到了平时人们不敢谈论的人物。
很快,这个传言就风满京城,而且还越传越邪乎,然后就有御史开始弹劾李待问,认为他作为文官之首,弄出这样的丑闻来,已经不再适合待在内阁,甚至应该引咎辞职。
李待问这几天别提有多憋气窝火,这是谁这么恨他,要把这样的屎盆子往他身上扣啊!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老李同志也够实在,竟然没想过这么阴损的主意是叶珣想出来的。
在感受了几天同僚们异样的眼光,以及御史们的不断弹劾下,李待问终于挺不住向皇帝递交了辞呈。
当然,李待问也知道,这份辞呈与其说是交给皇帝,还不如说是交给叶珣呢,而在他心中也不无幻想,以为叶珣会挽留他,这叫以退为进,官员们常用的套路。
却不想他的辞呈前脚交上去,皇帝后脚就批了
(本章完)
89470/
老管家重新蓄上茶水,一闻到茶叶的芳香,杨嗣昌的眉头就皱了起来,扭过头不悦地瞪了老管家一眼,很明显,他觉得叶珣还配不上这么好的茶叶。
只是茶水已经泡好,总不能再撤回去吧!向叶珣做了个请的手势后,淡淡道:“说吧!叶公公找本官何事?”
“其实也没什么事,听说杨大人一直都很看不惯在下,所以在下想问问为什么”
叶珣倒也不隐瞒,直接就说出了来意,而因为他这一句话,也让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杨嗣昌显然也没想到叶珣会问得这么直接,呆愣了一下,一时间竟然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呵呵!既然杨大人不好意思直说,那我就说说,杨大人看说的对不对”
说到这,叶珣先抿了口茶水,赞了声好茶后,继续道:“本公以内监之身,明明劝动陛下取消了司礼监的批红之权,使内监无法再参与政务,可本公却仍然参政,这恐怕就是杨大人厌恶本公的主要原因,还有就是本公在辽东时,做了很多违反朝廷禁令的事,这恐怕也是杨大人不喜本公的原因之一,本公说的可对?”
杨嗣昌显然没想到叶珣分析的这么准确,下意识地道:“既然公公什么都知道,为何还要问我?”
“呵呵!叶某只是有点好奇,杨大人能否回答我,叶某所做的事,可有一件是祸国殃民的?”
“我知道,像你们这些读书人之所以厌恶我,并不是因为我做过什么,只是单纯的因为我是太监,在你们想来,太监就应该老实地待在皇宫中侍候皇帝,不可否认,魏忠贤那样的人,确实有祸乱朝纲的行为,但请你不要把我跟他相提并论,如果我也是那样的人,我就不会收拾他了”
“杨大人,我知道你个正直的官员,所以我今天也是抱着最大的诚意而来,大明天下不是某一个人的天下,是所有大明百姓的天下,大明的强盛,需要每一个人来献策献力,所以我希望杨大人能多一些包容”
“言尽于此,告辞!”
叶珣说罢,竟真的站起身走了出去,经过老管家身前的时候,还微笑着向老管家拱了拱手,以示对老管家的感谢。
杨嗣昌却没有动,脑海里一直回荡着叶珣刚刚说过的话,可以说叶珣刚刚的一番话,已经彻底颠覆了叶珣在他心中的印象。
常有人说叶珣如何如何跋扈,可叶珣如果真的跋扈,会用这种态度对一个厌恶自己的人说话吗?
而且正如叶珣所说,到目前为止,他做的那件事不是利国利民?如果不是叶珣力挽狂澜,辽东现在说不准是什么样呢!
“老爷,叶公公走了”
老管家的声音终于让杨嗣昌回过神来,看着老管家,仍有些呆愣地问道:“你觉得叶珣究竟是个什么人?”
老管家是跟随杨嗣昌多年的老家人,是杨嗣昌最信任的人之一。
听老爷问起,老管家组织了一下语言,才道:“老爷勿恼,平时您不接触老百姓,不知道老百姓的想法,其实据我所知,叶公公在百姓中的口碑是很高的,京城距离辽东不远,往来货商众多,通过这些人,让京城百姓知道,辽东百姓从前过的是什么日子,叶公公赶跑女真后,过的又是什么日子”
“老爷,小人不知道官场上的事,但小人知道谁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谁就是好官,不管他是不是太监”
老管家的这番话,终于触动了杨嗣昌的神经。
前有东林党在朝中排除异己,后有魏忠贤祸乱朝纲,可以说大明朝廷已经到了极其脆弱的时期,要不是叶珣及时出手,现在还真说不好是什么样子呢!
这样的人,真的应该排除在朝廷之外吗?
想到这,杨嗣昌的眼神也变得有些迷离起来
离开杨府,叶珣没有回家,也没有去宫里,而是直接返回西厂。
到了大堂上屁股还没等坐稳,胡久成就快步而来,随即将一份最新收到的消息递到叶珣手上。
这是在内阁外侍候的下人送出来的消息,上面详尽地记录了李待问等人今天的一言一行。
叶珣在最开始的时候,一直都十分欣赏李待问,包括他的为人和做事能力。
但叶珣发现,自从自己让他组阁后,这位老李同志也越发的膨胀起来,现在看他的架势,是打算让叶珣也靠边站了。
还真以为这个朝廷离开你就不行了吗?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按照计划,叶珣是打算去金州的,但朝廷这边若不安排好,他在金州肯定也不会消停的。
将情报丢在桌上,以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心中开始盘算起来。
“看来有必要解散这个不安分的内阁了,只是李待问似乎没什么把柄,怎么才能让他心服口服地下来呢?”
李待问不是邵辅忠那样问题满身,算得上是个好官,所以叶珣也不会对他下死手。
沉吟良久,叶珣嘴角终于露出一抹邪魅的笑意。
第二天一早,京城不知从什么地方突然流传出一个秘闻来,说当朝内阁执政事笔的李待问李大人有龙阳之好,而且在先帝服丧期间,还同某个男宠交往甚密等等。
其实京城的达官显贵们豢养**并不是什么秘密,甚至还被一些不要脸的官员奉为风雅之事。
可这种事在私下里说行,却是绝不能摆上台面的,尤其像李待问这样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事实上李待问究竟是不是这样的人谁也不知道,但传播谣言一直是人们的好习惯,尤其是涉及到了平时人们不敢谈论的人物。
很快,这个传言就风满京城,而且还越传越邪乎,然后就有御史开始弹劾李待问,认为他作为文官之首,弄出这样的丑闻来,已经不再适合待在内阁,甚至应该引咎辞职。
李待问这几天别提有多憋气窝火,这是谁这么恨他,要把这样的屎盆子往他身上扣啊!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老李同志也够实在,竟然没想过这么阴损的主意是叶珣想出来的。
在感受了几天同僚们异样的眼光,以及御史们的不断弹劾下,李待问终于挺不住向皇帝递交了辞呈。
当然,李待问也知道,这份辞呈与其说是交给皇帝,还不如说是交给叶珣呢,而在他心中也不无幻想,以为叶珣会挽留他,这叫以退为进,官员们常用的套路。
却不想他的辞呈前脚交上去,皇帝后脚就批了
(本章完)
89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