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朱由检即与袁崇焕、李来亨、曹文诏等人登船,四艘运粮船加上刚刚修复的袁崇焕座舰,五船向宁远缓缓进发。
不过这次可没有来的时候快了,因为海上风力一下子转弱,尽管水手们不断调整航向和船帆,让船只尽可能借助风力,可船速还是如乌龟一般,在海上漂了两天,才到达波海口附近。这也将海运在这个时代的缺点暴露无遗,那就是除了风力以外,没有其他的动力,因而可靠性比其陆地来大为不如。
朱由检虽然心急如焚,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每日与袁崇焕等人研究辽东地形,聊以解闷。心中却在想,现在指望发动机出现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想逆风行舟,就只有依靠人力划桨。
但海船不是小艇,自重很大,要想用船桨划动,除了船只需要改装以外,还要增加大量桨手,至少也得有几十人。那么船只每次出海,必须多带几十人,以及这几十人的粮食和淡水,消耗自然大增。在速度和消耗之间如何取舍,这还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
到了第三天,由于春天渐近,海上转为东南风,船速陡然加快。众人皆欢声雷动,将航向对准宁远,挂上满帆全速前进。
又过了一天,已经远远地望见了觉华岛的轮廓。众人欢呼之际,朱由检却想起两年多前岛上军民被后金军屠戮殆尽、上千船只被焚毁的往事,心中不禁黯然。
忽听袁崇焕惊叫道:“圣上,有两艘船正向我们接近!”
船上的水手和士兵立即进入警戒状态,运粮船上是没有火炮的,只有袁崇焕的座舰侧舷上有四门小型佛郎机炮,此时炮手赶紧手忙脚乱地填装弹药,准备射击。因为女真人虽然没有海军,但近来倭寇越来越猖獗,偶尔也会流窜到这一海域,所以众人都是如临大敌。
待距离近些,袁崇焕才长出一口气道:“圣上勿忧,是我们的船,那船头上的人还向我们挥手呢。咦,此人体态怎么有些眼熟…”
待双方距离更近,朱由检与袁崇焕却大吃一惊。原来那船上不是别人,正是吏部尚书孙承宗!只见这老爷子急得满脸通红,在船头蹦着高向这边拼命大喊。但是距离太远,喊什么实在听不清楚。
朱由检心中猛地一紧,暗想孙承宗不是被自己甩到了山海关么,这会跑来宁远做什么,又为何如此惊慌?难道是辽东局势有变?
待双方船只相距不足百丈,对面船上的水手突然齐声呐喊:“锦州、大凌河被围!”
朱由检脑袋“嗡”地一声,险些没坐到甲板上。袁崇焕急忙搀住,朱由检却奋力甩开他的胳膊,破口大骂道:“你大爷的袁崇焕,看看你干的好事!你不在宁远呆着,非要跑去皮岛,还耽误了朕十几天的时间!若两城边军全军覆没,朕非活剐了你不可!”
袁崇焕当然也知道情况的严重性,吓得跪倒在甲板上连连磕头。朱由检恨得咬牙切齿,刚飞起一脚想踢袁崇焕,却又生生地顿住道:“磕头有个屁用!赶紧靠岸进宁远城,想法子补救!”
几艘船迅速靠岸,孙承宗也从船上下来,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跑到朱由检面前,气喘吁吁地道:“圣…圣上,你好大心,怎么去了这么久!大凌河和锦州已经被围五天,建虏正全力猛攻,这可如何是好!”
朱由检忙飞身跨上早已准备好的骏马,一边进宁远城,一边听孙承宗详细汇报战况。
原来后金大汗皇太极一方面派宁完我去京师议和,另一方面也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发动进攻。尽管朱由检很快就来到辽东,并且将消息封锁了几天,但由于皮岛之行一来一回耽误了十几天的时间,后金方面还是获知了宁完我被杀的消息。
皇太极闻讯勃然大怒,而且本来长冬过去,他也准备兴兵南侵了,于是当即尽起后金、蒙古、汉军八旗十余万大军,从沈阳、辽阳和广宁分别出发,只用了一天半时间就兵临大凌河城下,将这座尚未竣工的城池团团围住。
大凌河守将、平辽前锋总兵官祖大寿正率领三万五千边军在此筑城,见后金大军骤至,当然不敢出城迎敌,只得紧闭四门龟缩不出,后金军立即将大凌河四面围得如铁桶一般。
皇太极还觉得意犹未尽,十几万大军围困这座弹丸小城,兵力不易展开,又命四大贝勒之一的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为帅,统领济尔哈朗的正白旗、岳托的镶红旗,以及自己的长子豪格率领的镶黄旗之一部,迅速越过大凌河城,直扑几十里外的锦州。
锦州现在的守将是总兵朱梅,他因为受到祖大寿排挤,手下只有八千老弱残兵。锦州虽然已经筑城完毕,但这八千弱兵自保尚嫌不足,更别提救援大凌河了,因此朱梅也只好死守锦州,同时飞马向宁远告急。消息刚刚送出去,八旗大军就合围锦州,此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传出了。
偏巧驻节宁远的袁崇焕去了皮岛,宁远守将哪敢做主,只得继续向山海关的高第通报。高第和孙承宗正在山海关苦等皇帝,突闻此大变,皆吓得魂飞魄散。
高第本来就没什么军事才能,让他守山海关可能还行,遇到如此紧急情况,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倒是孙承宗还沉得住气,一方面命人快马去追赵率教,让他赶紧率军返回山海关再说;另一方面亲率满桂所部一万多兵力向宁远急行军,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匆匆赶到。
可是孙承宗也知道,这一万多人若去和后金军野战,多半是凶多吉少。而锦州和大凌河存粮颇丰,城池又很坚固,应该可以守一段时间。再说他现在可不是统兵的督师,只是吏部尚书,无权做出如此重大的军事决定。因此他急盼皇帝回来主持大局,心急之下,竟也乘船出海,想要到皮岛去找朱由检,幸亏走了不远便碰上了。
朱由检听罢介绍双眉紧锁,良久才道:“尚书大人,还有你,袁崇焕!你们认为现在该怎么办?”
不过这次可没有来的时候快了,因为海上风力一下子转弱,尽管水手们不断调整航向和船帆,让船只尽可能借助风力,可船速还是如乌龟一般,在海上漂了两天,才到达波海口附近。这也将海运在这个时代的缺点暴露无遗,那就是除了风力以外,没有其他的动力,因而可靠性比其陆地来大为不如。
朱由检虽然心急如焚,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每日与袁崇焕等人研究辽东地形,聊以解闷。心中却在想,现在指望发动机出现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想逆风行舟,就只有依靠人力划桨。
但海船不是小艇,自重很大,要想用船桨划动,除了船只需要改装以外,还要增加大量桨手,至少也得有几十人。那么船只每次出海,必须多带几十人,以及这几十人的粮食和淡水,消耗自然大增。在速度和消耗之间如何取舍,这还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
到了第三天,由于春天渐近,海上转为东南风,船速陡然加快。众人皆欢声雷动,将航向对准宁远,挂上满帆全速前进。
又过了一天,已经远远地望见了觉华岛的轮廓。众人欢呼之际,朱由检却想起两年多前岛上军民被后金军屠戮殆尽、上千船只被焚毁的往事,心中不禁黯然。
忽听袁崇焕惊叫道:“圣上,有两艘船正向我们接近!”
船上的水手和士兵立即进入警戒状态,运粮船上是没有火炮的,只有袁崇焕的座舰侧舷上有四门小型佛郎机炮,此时炮手赶紧手忙脚乱地填装弹药,准备射击。因为女真人虽然没有海军,但近来倭寇越来越猖獗,偶尔也会流窜到这一海域,所以众人都是如临大敌。
待距离近些,袁崇焕才长出一口气道:“圣上勿忧,是我们的船,那船头上的人还向我们挥手呢。咦,此人体态怎么有些眼熟…”
待双方距离更近,朱由检与袁崇焕却大吃一惊。原来那船上不是别人,正是吏部尚书孙承宗!只见这老爷子急得满脸通红,在船头蹦着高向这边拼命大喊。但是距离太远,喊什么实在听不清楚。
朱由检心中猛地一紧,暗想孙承宗不是被自己甩到了山海关么,这会跑来宁远做什么,又为何如此惊慌?难道是辽东局势有变?
待双方船只相距不足百丈,对面船上的水手突然齐声呐喊:“锦州、大凌河被围!”
朱由检脑袋“嗡”地一声,险些没坐到甲板上。袁崇焕急忙搀住,朱由检却奋力甩开他的胳膊,破口大骂道:“你大爷的袁崇焕,看看你干的好事!你不在宁远呆着,非要跑去皮岛,还耽误了朕十几天的时间!若两城边军全军覆没,朕非活剐了你不可!”
袁崇焕当然也知道情况的严重性,吓得跪倒在甲板上连连磕头。朱由检恨得咬牙切齿,刚飞起一脚想踢袁崇焕,却又生生地顿住道:“磕头有个屁用!赶紧靠岸进宁远城,想法子补救!”
几艘船迅速靠岸,孙承宗也从船上下来,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跑到朱由检面前,气喘吁吁地道:“圣…圣上,你好大心,怎么去了这么久!大凌河和锦州已经被围五天,建虏正全力猛攻,这可如何是好!”
朱由检忙飞身跨上早已准备好的骏马,一边进宁远城,一边听孙承宗详细汇报战况。
原来后金大汗皇太极一方面派宁完我去京师议和,另一方面也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发动进攻。尽管朱由检很快就来到辽东,并且将消息封锁了几天,但由于皮岛之行一来一回耽误了十几天的时间,后金方面还是获知了宁完我被杀的消息。
皇太极闻讯勃然大怒,而且本来长冬过去,他也准备兴兵南侵了,于是当即尽起后金、蒙古、汉军八旗十余万大军,从沈阳、辽阳和广宁分别出发,只用了一天半时间就兵临大凌河城下,将这座尚未竣工的城池团团围住。
大凌河守将、平辽前锋总兵官祖大寿正率领三万五千边军在此筑城,见后金大军骤至,当然不敢出城迎敌,只得紧闭四门龟缩不出,后金军立即将大凌河四面围得如铁桶一般。
皇太极还觉得意犹未尽,十几万大军围困这座弹丸小城,兵力不易展开,又命四大贝勒之一的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为帅,统领济尔哈朗的正白旗、岳托的镶红旗,以及自己的长子豪格率领的镶黄旗之一部,迅速越过大凌河城,直扑几十里外的锦州。
锦州现在的守将是总兵朱梅,他因为受到祖大寿排挤,手下只有八千老弱残兵。锦州虽然已经筑城完毕,但这八千弱兵自保尚嫌不足,更别提救援大凌河了,因此朱梅也只好死守锦州,同时飞马向宁远告急。消息刚刚送出去,八旗大军就合围锦州,此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传出了。
偏巧驻节宁远的袁崇焕去了皮岛,宁远守将哪敢做主,只得继续向山海关的高第通报。高第和孙承宗正在山海关苦等皇帝,突闻此大变,皆吓得魂飞魄散。
高第本来就没什么军事才能,让他守山海关可能还行,遇到如此紧急情况,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倒是孙承宗还沉得住气,一方面命人快马去追赵率教,让他赶紧率军返回山海关再说;另一方面亲率满桂所部一万多兵力向宁远急行军,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匆匆赶到。
可是孙承宗也知道,这一万多人若去和后金军野战,多半是凶多吉少。而锦州和大凌河存粮颇丰,城池又很坚固,应该可以守一段时间。再说他现在可不是统兵的督师,只是吏部尚书,无权做出如此重大的军事决定。因此他急盼皇帝回来主持大局,心急之下,竟也乘船出海,想要到皮岛去找朱由检,幸亏走了不远便碰上了。
朱由检听罢介绍双眉紧锁,良久才道:“尚书大人,还有你,袁崇焕!你们认为现在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