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之色道:“殿下聪慧。那以殿下的意思,我们应该如何?”
“孤觉得,我们不能够上本立储,又不能够上本挽留父皇,那样会被父皇疑心。所以,我们应该给父皇一个借口,一个淡化此事的借口。父皇英明神武,会明白我们的真正意图,会明白这是我们给他一个借口,变相的挽留。如此才能够给父皇一个好印象。”
高拱不由拍案叫绝道:“殿下英明。昨夜我也想明白了,我觉得我们如今应该抓住流寇的事情,多给陛下上本。”
“对!”裕王点头道:“而且张居正回来了,孤想应该是东南市舶司出问题了。高师立刻去查一下,如果市舶司真的出问题了,在上本流寇之后,立刻上本市舶司的问题。我想这足以吸引父皇和百官的注意力,而淡化立储之事。只要将立储之事拖下去,拖到孤有了儿子,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殿下,那李神医如何说?”
裕王的脸上露出喜色道:“李神医说,再有两个月,孤就可以行房了。”
“好,好,太好了!”高拱激动得脸色通红:“臣立刻就去安排。对了,臣通知徐大人,让他的人一起上本。”
“别!”裕王急忙止住他道:“高师,这件事不要让徐师知道。”
“为什么?”
“因为徐师不会上本流寇之事!”
高拱脸色就是一沉,他也反应过来了。如果徐阶也上本流寇,那不是修不成玉熙宮了?
修不成玉熙宮,徐阶必定会失宠,徐阶怎么肯上本?
而且,一旦市舶司出事了,高拱再上本,基本上张居正的失职是逃不掉了。这几乎便是将徐阶和张居正师徒两个弹劾了,徐阶傻了,才会和高拱一起上奏。
如此一来,不仅不能够联系高拱一起上奏,而且还要瞒着。
高拱诧异地看着裕王,心中暗道,裕王什么时候如此英明神武了?
我都没有看出来的事情,他竟然看出来了?
是别人给他出的主意?
谁啊?
罗信,陈以勤和殷士儋都已经被徐阶抓进了大牢。除了这三个人,能够给裕王出主意的人,也就是剩下我,徐阶和张居正了。徐阶和张居正不可能出这个主意,我又没有出,这究竟是谁?
看着裕王,见到裕王老神在在的模样,心中不由狐疑。
难道真的是裕王自己想明白的?
高拱带着疑问离开了裕王府,没有去上班,而是直接回到了府中,立刻派人将自己阵营中的几个有地位和有影响力的官员找来。将自己的打算详细地说了一遍,然后这些官员便离去了。高拱也施施然地去了北苑上班。
徐阶在内阁,时不时地皱着眉头。市舶司出事了,张居正是他叫回来的。当张居正来信告诉他市舶司出了大事之后,徐阶整个人都懵了。
重修玉熙宮,大明库房的银子已经用得差不多了,都不够出兵围剿流寇的,更不用说赈济灾民了。他就指望着两个月后,市舶司的银子运送到京城了。
但是,这个时候,张居正来信告诉他市舶司出事了,而且是大事。海上出现了大量的倭寇,倭寇倒是没有入侵大明海岸,但是却在海域疯狂地抢劫那些藩国商人。那些藩国商人根本就没有到达大明,便被倭寇抢得一干二净。市舶司如今门前冷落。根本就没有藩国商人来交易。
不对!
也不能够说是门前冷落,还是有很多人找到市舶司,都是五大世家和一众商人。这些商人为了和藩国商人交易,可是囤积了大量的货物,但是如今却没有藩国商人来,这损失就大了去了。
所以,这些人天天围堵张居正,向张居正讨要一个说法。希望张居正能够尽快想出办法。他们告诉张居正,整个东南有着数十万工匠等米下锅,如果再交易不了,恐怕会生出事端。
张居正也觉得委屈,又不是自己的错,是突然有了大量的倭寇,这事情应该归胡宗宪管嘛。
所以,他便去找胡宗宪,但是胡宗宪非常干脆地告诉他。他的职责就是包围大明领土,既然大明领地没有受到攻击,他便没有责任。
更何况……
如今对于海上的倭寇十分不了解,这个时候贸然出兵,打了败仗,将倭寇引到了岸上,这个责任你张居正负责吗?
张居正当然不敢负责,于是便没有了办法。只好写信给徐阶,徐阶收到了信,便是焦头烂额。他知道这件事绝对不能够让嘉靖帝知道,最起码暂时不能够让嘉靖帝知道。一旦让嘉靖帝知道市舶司出了问题,没有银子了,谁来承担嘉靖帝的怒火?
但是,这件事又隐瞒不住,所以他便将张居正叫回了京城,详细询问,看看能不能找出应对的办法,在没有找到办法之前,尽量将此事压下来,所以,张居正虽然回来了,却没有见到嘉靖帝。
徐阶现在苦恼的是,他没有解决市舶司的办法。倭寇没有上岸,他也没有理由命令胡宗宪出海。而且就算他下命令,胡宗宪听不听还是一回事。而且如今流寇日渐猖獗,军队正等着粮草出兵,他粮草还没有完全准备出来呢。
最重要的是,他必须尽快将裕王拉下水,然后浑水摸鱼,逼迫嘉靖帝立景王为储君,毕竟如今景王有后,而裕王没有。再加上自己和袁炜一个明里,一个暗里推动,说不定这件事就成了。
一旦将景王立为储君,就算暂时在嘉靖帝面前失宠也没有什么,以如今朝堂局势来看,还没有人能够代替自己制衡高拱,所以,即便是他徐阶失宠,也不过让高拱占据了上风,自己在内阁暂时做个缩头乌龟,等着嘉靖帝一死,景王上位,整个朝堂就是他徐阶的。
“今天晚上再去一趟裕王府,一定要把裕王游说同意。”
“大人!”而就在这个时候,王锡爵走了进来,反手将房门关上,压低了声音道:
“高大人去了陛下那里。”
*
*
“孤觉得,我们不能够上本立储,又不能够上本挽留父皇,那样会被父皇疑心。所以,我们应该给父皇一个借口,一个淡化此事的借口。父皇英明神武,会明白我们的真正意图,会明白这是我们给他一个借口,变相的挽留。如此才能够给父皇一个好印象。”
高拱不由拍案叫绝道:“殿下英明。昨夜我也想明白了,我觉得我们如今应该抓住流寇的事情,多给陛下上本。”
“对!”裕王点头道:“而且张居正回来了,孤想应该是东南市舶司出问题了。高师立刻去查一下,如果市舶司真的出问题了,在上本流寇之后,立刻上本市舶司的问题。我想这足以吸引父皇和百官的注意力,而淡化立储之事。只要将立储之事拖下去,拖到孤有了儿子,一切问题迎刃而解。”
“殿下,那李神医如何说?”
裕王的脸上露出喜色道:“李神医说,再有两个月,孤就可以行房了。”
“好,好,太好了!”高拱激动得脸色通红:“臣立刻就去安排。对了,臣通知徐大人,让他的人一起上本。”
“别!”裕王急忙止住他道:“高师,这件事不要让徐师知道。”
“为什么?”
“因为徐师不会上本流寇之事!”
高拱脸色就是一沉,他也反应过来了。如果徐阶也上本流寇,那不是修不成玉熙宮了?
修不成玉熙宮,徐阶必定会失宠,徐阶怎么肯上本?
而且,一旦市舶司出事了,高拱再上本,基本上张居正的失职是逃不掉了。这几乎便是将徐阶和张居正师徒两个弹劾了,徐阶傻了,才会和高拱一起上奏。
如此一来,不仅不能够联系高拱一起上奏,而且还要瞒着。
高拱诧异地看着裕王,心中暗道,裕王什么时候如此英明神武了?
我都没有看出来的事情,他竟然看出来了?
是别人给他出的主意?
谁啊?
罗信,陈以勤和殷士儋都已经被徐阶抓进了大牢。除了这三个人,能够给裕王出主意的人,也就是剩下我,徐阶和张居正了。徐阶和张居正不可能出这个主意,我又没有出,这究竟是谁?
看着裕王,见到裕王老神在在的模样,心中不由狐疑。
难道真的是裕王自己想明白的?
高拱带着疑问离开了裕王府,没有去上班,而是直接回到了府中,立刻派人将自己阵营中的几个有地位和有影响力的官员找来。将自己的打算详细地说了一遍,然后这些官员便离去了。高拱也施施然地去了北苑上班。
徐阶在内阁,时不时地皱着眉头。市舶司出事了,张居正是他叫回来的。当张居正来信告诉他市舶司出了大事之后,徐阶整个人都懵了。
重修玉熙宮,大明库房的银子已经用得差不多了,都不够出兵围剿流寇的,更不用说赈济灾民了。他就指望着两个月后,市舶司的银子运送到京城了。
但是,这个时候,张居正来信告诉他市舶司出事了,而且是大事。海上出现了大量的倭寇,倭寇倒是没有入侵大明海岸,但是却在海域疯狂地抢劫那些藩国商人。那些藩国商人根本就没有到达大明,便被倭寇抢得一干二净。市舶司如今门前冷落。根本就没有藩国商人来交易。
不对!
也不能够说是门前冷落,还是有很多人找到市舶司,都是五大世家和一众商人。这些商人为了和藩国商人交易,可是囤积了大量的货物,但是如今却没有藩国商人来,这损失就大了去了。
所以,这些人天天围堵张居正,向张居正讨要一个说法。希望张居正能够尽快想出办法。他们告诉张居正,整个东南有着数十万工匠等米下锅,如果再交易不了,恐怕会生出事端。
张居正也觉得委屈,又不是自己的错,是突然有了大量的倭寇,这事情应该归胡宗宪管嘛。
所以,他便去找胡宗宪,但是胡宗宪非常干脆地告诉他。他的职责就是包围大明领土,既然大明领地没有受到攻击,他便没有责任。
更何况……
如今对于海上的倭寇十分不了解,这个时候贸然出兵,打了败仗,将倭寇引到了岸上,这个责任你张居正负责吗?
张居正当然不敢负责,于是便没有了办法。只好写信给徐阶,徐阶收到了信,便是焦头烂额。他知道这件事绝对不能够让嘉靖帝知道,最起码暂时不能够让嘉靖帝知道。一旦让嘉靖帝知道市舶司出了问题,没有银子了,谁来承担嘉靖帝的怒火?
但是,这件事又隐瞒不住,所以他便将张居正叫回了京城,详细询问,看看能不能找出应对的办法,在没有找到办法之前,尽量将此事压下来,所以,张居正虽然回来了,却没有见到嘉靖帝。
徐阶现在苦恼的是,他没有解决市舶司的办法。倭寇没有上岸,他也没有理由命令胡宗宪出海。而且就算他下命令,胡宗宪听不听还是一回事。而且如今流寇日渐猖獗,军队正等着粮草出兵,他粮草还没有完全准备出来呢。
最重要的是,他必须尽快将裕王拉下水,然后浑水摸鱼,逼迫嘉靖帝立景王为储君,毕竟如今景王有后,而裕王没有。再加上自己和袁炜一个明里,一个暗里推动,说不定这件事就成了。
一旦将景王立为储君,就算暂时在嘉靖帝面前失宠也没有什么,以如今朝堂局势来看,还没有人能够代替自己制衡高拱,所以,即便是他徐阶失宠,也不过让高拱占据了上风,自己在内阁暂时做个缩头乌龟,等着嘉靖帝一死,景王上位,整个朝堂就是他徐阶的。
“今天晚上再去一趟裕王府,一定要把裕王游说同意。”
“大人!”而就在这个时候,王锡爵走了进来,反手将房门关上,压低了声音道:
“高大人去了陛下那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