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兰士瓦共和国的总统克鲁格最近很高兴,大商忽然加大了对共和国的援助力度,而更高兴的是,他们并没有要求太多的回报,甚至是自己主动要求送给他们一些新的领地,都被他们拒绝。【小说阅读文学网】虽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不过只要能给国家带来好处,他倒是并不在意。大商在德瓦士兰能够平衡英国人过于强大的影响,能做到这点,对克鲁格来说,就足够了。
虽然大商的行为让英国人呢觉得像吃了苍蝇一般,不过眼下他们还没准备跟大商翻脸,至于其中原因……天塌了有高个顶着,有人比大商更遭英国人恨,那就是德国人。
柏林会议后,德国成了非洲殖民地大国,奉行世界政策,而提出的要求很简单,与英国平分阳光下的地盘。这无异于对世界第一强国的挑衅,两者同属欧洲,争霸的趋势日渐明显。在南部非洲,德国开始唆使德瓦士兰和奥兰治与英国人对抗,同时德国大量垄断资本开始进入这两个国家。
因为布尔人的祖先除了荷兰人之外,还有就是德国人,这让布尔人的两个国家对德国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正因为如此,英国人对德国的忌惮已经远远超越占了普列米尔矿山和金田的东北。
虽然与大商谈判失败的塞西尔*罗德斯很想借着英国政府换届,加大对东北和大商的政策压力,但是如果在已经与德国人为敌的情况下,在把东北逼向德国人的怀抱。即便自诩老子天下第一,英国人也没疯到认为自己能在南非平推布尔人,德国人和东北三方联盟的程度。于是政策方面相对温和,在德瓦士兰介入没有德国深,同时与英国人保持良好交流关系的东北忽然间就成了英国人拉拢的对象。
当然,德国人也不傻,也与东北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尊重大商在德瓦士兰的普列米尔矿山和金田的全部权益。
现在的情形,东北倒成了香饽饽,不过王一的决定还是没有改变,在不过分刺激英国人的前提下,加大对布尔人国家的军事扶持力度。让英国人对布尔人下手的成本大大增加,让他们越发的顾忌,时间拖得越长,对东北的好处越多。
就在1886年,德科以商人的身份前往邻国津巴布韦,携带大量礼品和物质,作为敲门砖和冤大头,这让他迅速成为了恩德贝莱族王室的座上宾,其后他就替大商取得了津巴布韦的采矿权。同时莫桑比克的陈兴安派遣探险队,前往桑给巴尔,沿着莫桑比克海岸线北上开辟新的殖民地。
对于东北在非洲的进展,王一感觉很满意,而对德科和付汉新的工作也表示嘉许。至少目前看来,东北自治区采取的温和政策,在一众嗜血的列强中间显得十分另类,而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对比,非洲本地人,特别是黑人部族,对东北的统治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排斥。某些小部族甚至主动投靠,在东北的殖民地,黑人如果努力工作,不敢说富足,但至少能够保证体面的生活,吃穿住用都不是问题。而且没有那种让黑人十分厌恶的种族隔离区,这在非洲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不过事情并不都有好的一面,民族*矛盾确实存在,有些地方还十分尖锐。东北人,黑人,白人,本身成长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要是没有矛盾,估计没谁会相信。王一给莫桑比克的指示很简单,一切按法律规定来,针对个案个人,反对种族歧视。至于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当然,东北殖民者们毕竟处于一个新的环境,一方面拿着胡萝卜,另一边也没放下屠刀。许多黑人部族其实与土匪无异,抢夺运输队,劫掠东北在莫桑比克新建立的城镇,杀人手段极度残忍。虽然那里是他们祖辈成长的土地,但是王一也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许多部族比屠戮和驱逐。好在那时媒体还不发达,也没人报道,许多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虽然屠杀一个部族,对王一来说有些难以接受,但是在这个年代,他也实在不能要求太多。不然黑人没安抚下来,自己人先反了,在非洲可真就寸步难行了。
天津咸水沽南约10里的一处铁路站,袁世凯受命在此处督练新军。自从他在东北募捐惹出一段风波之后,本以为会受到清廷的斥责,结果他老哥都做好了丢官罢职的准备,结果清廷仿佛觉得此事没发生一般。等了几个月,上面一点信儿没有,袁大头总觉得这事不保险,脑袋顶上总像悬着一把随时回落下的宝剑,成天的吃不香,睡不安,有时还梦到东北保险队忽然冲到他面前,噼噼啪啪一顿乱枪,把他打成了蜂窝煤。或者跳了楼的恭亲王奕䜣扛着那被摔成了馅饼一样的脑袋,一身花花绿绿,血气冲天地要带他下地狱。袁世凯是成宿成宿的做噩梦,最后终于卧床不起。
他那位拜把子兄弟徐世昌闻讯后,立刻赶来探望,这下袁大头算是见到亲人了。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把自己的全部担心讲了出来。思讨片刻后,徐世昌才宽慰道:“慰亭,你也不必如此。在愚兄看来,朝廷未必会对贤弟你不利。”
一听这话,原本卧床不起,如丧考妣的袁世凯似乎一瞬间恢复了精神,道:“此话当真。”
包票徐世昌自然不敢下,不过还是尽力安慰道:“如今东北自治区虽然名义上还是听从朝廷的管辖,但是自从他们自治之后,什么时候听从过朝廷的命令?”
袁世凯点点头,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所以我们这次去东北募捐,恭亲王在背后借势挑拨满汉关系,说来跟我们本没什么关系。我们不过是筹款办新军,罪过都在恭亲王和日本人身上。”
“有理!”
“当然了,东北的事相当于是我们挑头,不过朝廷也未见得不是心中暗笑,在那看热闹。东北越乱,朝廷上下应该是越高兴才对!”徐世昌给袁世凯吃宽心丸,这时停了一下接着道:“我总觉得这事吧,从恭亲王跳楼自尽,就算到头了。朝廷应该不会再处理任何人。恭亲王这么一死,遗书一公布,也算是彻底挑起儒生与东北之间的对立情绪。不管这些儒生算不算清流,但是总归在民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朝廷即使畏惧东北,恐怕这时也很难在立场上有任何让步的举动。要是再处理了像慰亭贤弟这样的相关人员,在儒生们看来,这就是向东北自治区屈服,朝廷到时的压力将会非常大。弄不好,就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所以现在看来,朝廷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时间一长,这篇翻过去,谁也不提,谁也不想,人们情绪一过,事情也就到头了。”
“这个……”袁世凯虽然觉得徐世昌的话很有道理,但是事关性命,他也放心不下来。
徐世昌这时看了看周围没有外人,忽然将声音放低,道:“慰亭,听为兄一句话。你现在与其这样担惊受怕,不如索性横下一条心,把兵练好,只要这新军一成……”徐世昌眼中寒光四射,道:“手中有了兵,有了枪,到时就是别人来求咱们!但凡要是朝廷敢动你,一不做,二不休,咱们大不了就投东北去,从天津到山海关这条线上,我看谁敢动咱们。”
这大逆不道的话,对于现在还十分年轻的袁世凯来说,当真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大哥,你这是……”
徐世昌看着袁世凯,显得十分坦然,道:“贤弟怕了?”
造反这种事,但凡脑袋正常的,就没不怕。
“贤弟你放宽心,自从东北自治之后,有这心思的恐怕已经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了。不说远的,咱们北洋那位,心思最近也是活动的厉害!”
徐世昌现在就在北洋衙门当书案,里面的情形自然比袁世凯清楚得多。
“朝廷已经不是康乾时候的朝廷了,看着这两年有了几分起色,似乎是中兴之象!不过有识之士都看得出来,这是回光返照,苟延喘促罢了!朝廷已经病入膏肓,积重难返。二十年前,太平贼造反,那时朝廷还能出兵镇压,可现在对上东北,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愚兄在此劝你,该出手时,就出手!别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说难听点,咱们可不欠朝廷的。上面说办新军,可到现在为止,一个铜板都没发下来过。粮饷还不都是兄弟你去东北募捐的?”
听徐世昌的这番分析,袁世凯虽然还是有些忐忑不安,不过情绪总算好了许多。后来一想,索性伸头一死,缩头也是一死,自己也别想那么多了,拼了。
他在原10营近5000人的“定武军”基础上,又增募新兵2000多人,聘请了更多的德国教官,采取近代德国陆军制度,组建步、马、炮、工、辎等兵种,全部采用外国新式武器装备,并制定新的营规营制、饷章、操典。袁世凯在小站设立了“新建陆军督练处”。真的,假的,先不说,至少有那么点意思了。
虽然大商的行为让英国人呢觉得像吃了苍蝇一般,不过眼下他们还没准备跟大商翻脸,至于其中原因……天塌了有高个顶着,有人比大商更遭英国人恨,那就是德国人。
柏林会议后,德国成了非洲殖民地大国,奉行世界政策,而提出的要求很简单,与英国平分阳光下的地盘。这无异于对世界第一强国的挑衅,两者同属欧洲,争霸的趋势日渐明显。在南部非洲,德国开始唆使德瓦士兰和奥兰治与英国人对抗,同时德国大量垄断资本开始进入这两个国家。
因为布尔人的祖先除了荷兰人之外,还有就是德国人,这让布尔人的两个国家对德国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正因为如此,英国人对德国的忌惮已经远远超越占了普列米尔矿山和金田的东北。
虽然与大商谈判失败的塞西尔*罗德斯很想借着英国政府换届,加大对东北和大商的政策压力,但是如果在已经与德国人为敌的情况下,在把东北逼向德国人的怀抱。即便自诩老子天下第一,英国人也没疯到认为自己能在南非平推布尔人,德国人和东北三方联盟的程度。于是政策方面相对温和,在德瓦士兰介入没有德国深,同时与英国人保持良好交流关系的东北忽然间就成了英国人拉拢的对象。
当然,德国人也不傻,也与东北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尊重大商在德瓦士兰的普列米尔矿山和金田的全部权益。
现在的情形,东北倒成了香饽饽,不过王一的决定还是没有改变,在不过分刺激英国人的前提下,加大对布尔人国家的军事扶持力度。让英国人对布尔人下手的成本大大增加,让他们越发的顾忌,时间拖得越长,对东北的好处越多。
就在1886年,德科以商人的身份前往邻国津巴布韦,携带大量礼品和物质,作为敲门砖和冤大头,这让他迅速成为了恩德贝莱族王室的座上宾,其后他就替大商取得了津巴布韦的采矿权。同时莫桑比克的陈兴安派遣探险队,前往桑给巴尔,沿着莫桑比克海岸线北上开辟新的殖民地。
对于东北在非洲的进展,王一感觉很满意,而对德科和付汉新的工作也表示嘉许。至少目前看来,东北自治区采取的温和政策,在一众嗜血的列强中间显得十分另类,而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对比,非洲本地人,特别是黑人部族,对东北的统治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排斥。某些小部族甚至主动投靠,在东北的殖民地,黑人如果努力工作,不敢说富足,但至少能够保证体面的生活,吃穿住用都不是问题。而且没有那种让黑人十分厌恶的种族隔离区,这在非洲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不过事情并不都有好的一面,民族*矛盾确实存在,有些地方还十分尖锐。东北人,黑人,白人,本身成长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要是没有矛盾,估计没谁会相信。王一给莫桑比克的指示很简单,一切按法律规定来,针对个案个人,反对种族歧视。至于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当然,东北殖民者们毕竟处于一个新的环境,一方面拿着胡萝卜,另一边也没放下屠刀。许多黑人部族其实与土匪无异,抢夺运输队,劫掠东北在莫桑比克新建立的城镇,杀人手段极度残忍。虽然那里是他们祖辈成长的土地,但是王一也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许多部族比屠戮和驱逐。好在那时媒体还不发达,也没人报道,许多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虽然屠杀一个部族,对王一来说有些难以接受,但是在这个年代,他也实在不能要求太多。不然黑人没安抚下来,自己人先反了,在非洲可真就寸步难行了。
天津咸水沽南约10里的一处铁路站,袁世凯受命在此处督练新军。自从他在东北募捐惹出一段风波之后,本以为会受到清廷的斥责,结果他老哥都做好了丢官罢职的准备,结果清廷仿佛觉得此事没发生一般。等了几个月,上面一点信儿没有,袁大头总觉得这事不保险,脑袋顶上总像悬着一把随时回落下的宝剑,成天的吃不香,睡不安,有时还梦到东北保险队忽然冲到他面前,噼噼啪啪一顿乱枪,把他打成了蜂窝煤。或者跳了楼的恭亲王奕䜣扛着那被摔成了馅饼一样的脑袋,一身花花绿绿,血气冲天地要带他下地狱。袁世凯是成宿成宿的做噩梦,最后终于卧床不起。
他那位拜把子兄弟徐世昌闻讯后,立刻赶来探望,这下袁大头算是见到亲人了。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把自己的全部担心讲了出来。思讨片刻后,徐世昌才宽慰道:“慰亭,你也不必如此。在愚兄看来,朝廷未必会对贤弟你不利。”
一听这话,原本卧床不起,如丧考妣的袁世凯似乎一瞬间恢复了精神,道:“此话当真。”
包票徐世昌自然不敢下,不过还是尽力安慰道:“如今东北自治区虽然名义上还是听从朝廷的管辖,但是自从他们自治之后,什么时候听从过朝廷的命令?”
袁世凯点点头,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所以我们这次去东北募捐,恭亲王在背后借势挑拨满汉关系,说来跟我们本没什么关系。我们不过是筹款办新军,罪过都在恭亲王和日本人身上。”
“有理!”
“当然了,东北的事相当于是我们挑头,不过朝廷也未见得不是心中暗笑,在那看热闹。东北越乱,朝廷上下应该是越高兴才对!”徐世昌给袁世凯吃宽心丸,这时停了一下接着道:“我总觉得这事吧,从恭亲王跳楼自尽,就算到头了。朝廷应该不会再处理任何人。恭亲王这么一死,遗书一公布,也算是彻底挑起儒生与东北之间的对立情绪。不管这些儒生算不算清流,但是总归在民间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朝廷即使畏惧东北,恐怕这时也很难在立场上有任何让步的举动。要是再处理了像慰亭贤弟这样的相关人员,在儒生们看来,这就是向东北自治区屈服,朝廷到时的压力将会非常大。弄不好,就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所以现在看来,朝廷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时间一长,这篇翻过去,谁也不提,谁也不想,人们情绪一过,事情也就到头了。”
“这个……”袁世凯虽然觉得徐世昌的话很有道理,但是事关性命,他也放心不下来。
徐世昌这时看了看周围没有外人,忽然将声音放低,道:“慰亭,听为兄一句话。你现在与其这样担惊受怕,不如索性横下一条心,把兵练好,只要这新军一成……”徐世昌眼中寒光四射,道:“手中有了兵,有了枪,到时就是别人来求咱们!但凡要是朝廷敢动你,一不做,二不休,咱们大不了就投东北去,从天津到山海关这条线上,我看谁敢动咱们。”
这大逆不道的话,对于现在还十分年轻的袁世凯来说,当真被吓出了一身冷汗。
“大哥,你这是……”
徐世昌看着袁世凯,显得十分坦然,道:“贤弟怕了?”
造反这种事,但凡脑袋正常的,就没不怕。
“贤弟你放宽心,自从东北自治之后,有这心思的恐怕已经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了。不说远的,咱们北洋那位,心思最近也是活动的厉害!”
徐世昌现在就在北洋衙门当书案,里面的情形自然比袁世凯清楚得多。
“朝廷已经不是康乾时候的朝廷了,看着这两年有了几分起色,似乎是中兴之象!不过有识之士都看得出来,这是回光返照,苟延喘促罢了!朝廷已经病入膏肓,积重难返。二十年前,太平贼造反,那时朝廷还能出兵镇压,可现在对上东北,连一战的勇气都没有。愚兄在此劝你,该出手时,就出手!别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说难听点,咱们可不欠朝廷的。上面说办新军,可到现在为止,一个铜板都没发下来过。粮饷还不都是兄弟你去东北募捐的?”
听徐世昌的这番分析,袁世凯虽然还是有些忐忑不安,不过情绪总算好了许多。后来一想,索性伸头一死,缩头也是一死,自己也别想那么多了,拼了。
他在原10营近5000人的“定武军”基础上,又增募新兵2000多人,聘请了更多的德国教官,采取近代德国陆军制度,组建步、马、炮、工、辎等兵种,全部采用外国新式武器装备,并制定新的营规营制、饷章、操典。袁世凯在小站设立了“新建陆军督练处”。真的,假的,先不说,至少有那么点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