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二,本官且问你,你可有他人有仇?或得罪何人?”包拯抚了抚自己胡须,问道。
“回大人的话,草民一向老实本份,从未与他人结怨,更不用说与他人有仇,这里的乡亲们都可以为我作证。”
“既如此,待本官走访乡亲,到时给你个查出凶手。”
“谢大人!”牛二一听大人又是说走访乡亲,记得当时李主薄也是这么说的,结果过了三天也没有音信,现在这位看着厉害的大人,也如此说。看来,找到凶手的希望不大了。
这牛,眼看着就要死了,今年的田都还没有耕完,收成怎么办?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呀。
莫非,得去问东家借?这可如何是好?
秦良看着牛二那哭丧着的脸,心里大不是滋味,虽说前世不曾为农,但打小便对农民有一种同情之心。秦良很想帮他一把,思前想后,也没想出一个不错的办法,只能是眼睁睁看着牛二在那里低垂着头。
围观的百姓本想看看好戏,结果却等来了包大人的这么几句问话,心里不大痛快。刚刚只是怀疑包拯作假,现在都已经确定了,不由得在那里交头结耳,小声议论着,当然观点一边倒,都是指责包大人的。
看着这热闹的人群,李主薄很开心。让你别开大门,你偏开,你看看,这些刁民有那么好对付?
秦良则在脑中不停地回忆着前世的记忆,看看有没有类似的案件,能不能保上什么忙。
“表弟,要不问问大人,我们能不能回京了?要知道,将军那边可是十万火急呀,可等不得。”这是将军交待给他的任务,倘若不能好好完成,他心里不太好受。
“还有,表弟,这牛舌头被割了,没个人证,仅凭这个物证,如何可以断案,我们就不要在这里看热闹了。”这王二柱还以为秦良不走,是等着看这里的热闹。
秦良听到王二柱讲到什么“牛舌头”,忽然想起以前看一个不知道什么名字的电视剧,似乎出现过类似的镜头,仔细想来,这个办法确实有用。
秦良站在堂中,跪下道:“包大人,小人有几句话要对大人说,不知大人能否于堂后说话?”
“有何要事?堂前讲话。”包拯生怕秦良要行贿,说这句话,都带着几份不礼貌。
“大人,这位小兄弟,看着不像是坏人,要不,堂后说话也好。”一旁的公孙先生劝道。
“既然公孙先生如此说,那便到堂后说话吧。”包拯说完,便起身往后堂走去。
秦良在包拯起身之时,站了起来,一拱手道:“包大人,我们那案子是否已经结清?我们家小姐能否离去?”
包拯回头看了一眼秦良,然后看了看李绥儿几人,道:“案件已判,你们可以回去了。”
“谢大人!”秦良讲这话时,仍然是站着的。秦良,确实不太习惯这大宋朝动不动就跪的习惯。
包大人虽然看着有些不悦,但现在还不知道对方到底要讲什么,便不再说话。
来到后堂,李绥儿也跟着一起去了后堂,只是李绥儿他们并没有进入议事厅,而是在被衙役们引往他处。
进入议事厅,包拯在主位上坐下,公孙策则在首位上坐了。秦良一看,并没有让自己坐下的意思,只好站着行礼,然后道:“包大人,不知道对于牛二家牛被割舌头案,可有什么主意没有?”
“不曾有。待本官与公孙先生走访周围乡亲后,定然有所收获。”
“包大人,牛二家的牛已经三天不能进食,倘若再走访几日,只怕这牛便也死了,到时死无对证,只怕更难抓到凶手。”秦良说的这也是实情。
包拯一听,知道秦良此来,必是为这事,而且这心里定然打着什么主意。便故作惊讶道:“哦,不知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秦良一听,笑了笑,道:“包大人,对于你的侍母至孝一事,小生一直佩服不已,今日能帮着包大人,也是小生一生荣幸。其实,不用小生言明,包大人,只要稍微了解情况后,必然有更妥当的办法。”
说完这些恭维话后,秦良便把自己的主意说了出来。公孙先生听后,对秦良投去的眼神也大为不同,从里头竟然可以看出敬佩之意。
“想不到你竟有如此本事,竟然想出如此绝妙之计,学生佩服佩服。割牛舌头这事,定然是跟牛二有过节之人,才会去做,不然也不会下如此手段。
此番牛二若是杀了牛,那人也是知道大宋律法的,定然会来衙门举报牛二杀牛之事,到时候,我们只要等着谁来举报,那举报之人便是这割牛舌之人。”看得出来,这公孙先生,对于智者很是佩服,不妒才呀。
包拯听后,脸色也好看的多了,便对着公孙先生道:“那既如此,劳烦公孙先生,让牛二进里堂吧。”
“是,学生这就去。”
说完,公孙先生打内堂来到正堂。包大人没有让牛二走,也没有让牛二留,此时牛二正在纠结于要不要走?但见公孙先生过来,连忙询问。
却没有想到,公孙先生并不答话,只是让自己随他去后堂一趟,如此一来,牛二更是紧张。这辈子,衙门也没来几回,后堂是从没有进去的,这……包大人是想干什么。
战战兢兢的牛二来到后堂议事厅,一见厅内,看见包大人端坐于主位,公孙先生也坐回首位,连忙跪道:“草民牛二,见过包大人。”
“起来吧。此次本官让你进来,正是为你家牛之事,起来说话吧。”包拯发现这牛二虽说自己让他起来,却并没有起身。
“你家牛此番舌头被人割去,想来,要活命也不可能。不如,你此番回去,把牛杀了,分食乡亲也罢,抬于街市叫卖也成。”
听到包拯如此处理,牛二是敢怒不敢言,“大人,草民虽不知法,但也知道宰杀耕牛,这是……”
包拯一摆手,“你尽管放心,你只管把牛杀了,本官定然不会追究你的责任。好了,你回去就把牛杀了。切记,不可说是本官让你杀的。”
还以为有多厉害的官,没想到,竟然如此无能。不能破案,便让我把证据都灭了,什么狗官!牛二在心里咒骂起包大人。
牛二转身低沉着脸,三步一回头地往家里走去。衙门那些看客们,见县衙已没了热闹可看,便追随着牛二一起回家,当然时不时说笑,嘲讽一番那是有的。
进了自家用竹搭围成的小院子,推开那用木板胡乱钉成的木门,迎头走来一位妇人,那布条未遮住的皮肤,透露着一股黑漆漆地味道。
“当家的,你这一上午哪去了?”
“别问,你去邻居张三家借把杀牛刀来。”牛二找了一把椅子,坐了下去。
“当家的,你想把牛杀了?凶手还没有找到,你杀了牛,那找凶手的事怎么办?凶手不找了吗?还有,我们那地咋办?”这妇道人家,说完便在那里哭了起来。
“哭哭哭,你就知道哭。我以为我上午干什么去了,我是去报官去了。我还想着新官上任,能给我们找到这个挨千刀的贼,却没有想到,这当官的一点用都没有。
不杀了这牛,难道等它死了,我们再杀?到那时候,能买几个钱?快点去,趁牛还活着,杀了卖个好价钱。”
“诶!牛二,你可不能杀牛哟,杀了那可是要犯法的。”
“对呀,牛二,你可不能犯浑呀。”
“大人也没说不帮你查呀,等大人帮你查完再杀也不迟呀。”
“话不能这么说,等大人查完,只怕这牛只剩下骨头了。”
此话一说,起哄的人群立刻引来一阵哄笑。
内堂里。秦良利用前世掌握的一些新奇知识,给包拯还有公孙先生讲些他们没听过,没见过的东西,这包大人和公孙先生显然对这个很感兴趣。自家的东西都还没得及收拾,便让衙役收出一些房间,供秦良一行人坐下。
秦良正想在大宋朝有些作为。多住一会儿,加深加深感情,也是好的,便没有推辞。
秦良作为一名好学生,也在不停地跟包大人请教这大宋朝的一些规矩,还有一些生活常识。秦良很是知道,如果自己一直都以这样的态度生活下去,不要说抱着美人归,能不能生存都是一个大问题。
包大人不太喜欢说教,这个问题便抛给了公孙先生。这公孙策何等聪明的人物,至今未考中进士,主要还是他看的书太杂,无心科举造成的。包大人既然把这事交到自己手上,这公孙先生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讲了起来。
不多时,这太阳已经完全落了下去,正是掌灯时分,便听到外面鼓声阵阵,秦良得意地笑了一下,道:“包大人,那人来了,是否升堂?”
“正是,还请秦先生一同前往。”刚才聊了那么久,加上对这个案子出的妙计,包大人已经深信秦良此人,往后定然大有作为。
“包大人,小民身份不够,再说衙门也没我的位置,小人还是不进去的好。”
包拯一听,便没有再强求,转身和公孙先生往大堂而去。
秦良看着他们的背影,转身询问这后堂的仆人,这李绥儿他们哪里去了?这名仆人知道秦良是大人的客人,也不敢怠慢,连忙把秦良引到一处厢房。正见李绥儿几人正坐于桌前,低头饮茶。
“大小姐好舒服呀,竟然还有闲情饮茶。”
“还说我们,你看看你自己,被这位包大人请入内堂,也不知道说些什么,竟然用了那么久的时间。我们呢,在这里无人理,无人问,多可怜!”李绥儿还没有发话,这小红便抢着说了起来。
“对呀,表弟,你去哪里了,我们在这里喝茶都喝一壶了,天都黑了,我们先去找一处住处吧。”
“放心,我们不会没有地方住的。刚才包大人已经吩咐下人收拾几间房了,今晚我们便达里住下,不用担心。不知大小姐,意下如何?”
“也好,省得又引人某人得罪的仇家,我们可消受不起!在这里,怎么说也是县衙,他们自然会小心一点。”李绥儿,这话里话外,都是刺。
“大小姐没意见便好,那我们晚上便在这里住下来,明天一早赶路。”秦良依然态度谦恭道。
第二天一早,在包大人的强烈要求下,不得已才吃完早饭上路。包大人想着秦良有学识,又聪明,还懂得如何破案,本想收为小吏。但奈何秦良执意要走,包拯想了一下,便同意了,他也不想如此大才的人,禁锢于这天长县这么个小县城。
临别时,包大人把自己随手携带的一枚玉佩交给秦良,告诉他,以后凭着这枚玉佩,便可以随时找自己谋一份事做。
秦良也不多说话,收起玉佩,启程出发。
“回大人的话,草民一向老实本份,从未与他人结怨,更不用说与他人有仇,这里的乡亲们都可以为我作证。”
“既如此,待本官走访乡亲,到时给你个查出凶手。”
“谢大人!”牛二一听大人又是说走访乡亲,记得当时李主薄也是这么说的,结果过了三天也没有音信,现在这位看着厉害的大人,也如此说。看来,找到凶手的希望不大了。
这牛,眼看着就要死了,今年的田都还没有耕完,收成怎么办?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呀。
莫非,得去问东家借?这可如何是好?
秦良看着牛二那哭丧着的脸,心里大不是滋味,虽说前世不曾为农,但打小便对农民有一种同情之心。秦良很想帮他一把,思前想后,也没想出一个不错的办法,只能是眼睁睁看着牛二在那里低垂着头。
围观的百姓本想看看好戏,结果却等来了包大人的这么几句问话,心里不大痛快。刚刚只是怀疑包拯作假,现在都已经确定了,不由得在那里交头结耳,小声议论着,当然观点一边倒,都是指责包大人的。
看着这热闹的人群,李主薄很开心。让你别开大门,你偏开,你看看,这些刁民有那么好对付?
秦良则在脑中不停地回忆着前世的记忆,看看有没有类似的案件,能不能保上什么忙。
“表弟,要不问问大人,我们能不能回京了?要知道,将军那边可是十万火急呀,可等不得。”这是将军交待给他的任务,倘若不能好好完成,他心里不太好受。
“还有,表弟,这牛舌头被割了,没个人证,仅凭这个物证,如何可以断案,我们就不要在这里看热闹了。”这王二柱还以为秦良不走,是等着看这里的热闹。
秦良听到王二柱讲到什么“牛舌头”,忽然想起以前看一个不知道什么名字的电视剧,似乎出现过类似的镜头,仔细想来,这个办法确实有用。
秦良站在堂中,跪下道:“包大人,小人有几句话要对大人说,不知大人能否于堂后说话?”
“有何要事?堂前讲话。”包拯生怕秦良要行贿,说这句话,都带着几份不礼貌。
“大人,这位小兄弟,看着不像是坏人,要不,堂后说话也好。”一旁的公孙先生劝道。
“既然公孙先生如此说,那便到堂后说话吧。”包拯说完,便起身往后堂走去。
秦良在包拯起身之时,站了起来,一拱手道:“包大人,我们那案子是否已经结清?我们家小姐能否离去?”
包拯回头看了一眼秦良,然后看了看李绥儿几人,道:“案件已判,你们可以回去了。”
“谢大人!”秦良讲这话时,仍然是站着的。秦良,确实不太习惯这大宋朝动不动就跪的习惯。
包大人虽然看着有些不悦,但现在还不知道对方到底要讲什么,便不再说话。
来到后堂,李绥儿也跟着一起去了后堂,只是李绥儿他们并没有进入议事厅,而是在被衙役们引往他处。
进入议事厅,包拯在主位上坐下,公孙策则在首位上坐了。秦良一看,并没有让自己坐下的意思,只好站着行礼,然后道:“包大人,不知道对于牛二家牛被割舌头案,可有什么主意没有?”
“不曾有。待本官与公孙先生走访周围乡亲后,定然有所收获。”
“包大人,牛二家的牛已经三天不能进食,倘若再走访几日,只怕这牛便也死了,到时死无对证,只怕更难抓到凶手。”秦良说的这也是实情。
包拯一听,知道秦良此来,必是为这事,而且这心里定然打着什么主意。便故作惊讶道:“哦,不知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秦良一听,笑了笑,道:“包大人,对于你的侍母至孝一事,小生一直佩服不已,今日能帮着包大人,也是小生一生荣幸。其实,不用小生言明,包大人,只要稍微了解情况后,必然有更妥当的办法。”
说完这些恭维话后,秦良便把自己的主意说了出来。公孙先生听后,对秦良投去的眼神也大为不同,从里头竟然可以看出敬佩之意。
“想不到你竟有如此本事,竟然想出如此绝妙之计,学生佩服佩服。割牛舌头这事,定然是跟牛二有过节之人,才会去做,不然也不会下如此手段。
此番牛二若是杀了牛,那人也是知道大宋律法的,定然会来衙门举报牛二杀牛之事,到时候,我们只要等着谁来举报,那举报之人便是这割牛舌之人。”看得出来,这公孙先生,对于智者很是佩服,不妒才呀。
包拯听后,脸色也好看的多了,便对着公孙先生道:“那既如此,劳烦公孙先生,让牛二进里堂吧。”
“是,学生这就去。”
说完,公孙先生打内堂来到正堂。包大人没有让牛二走,也没有让牛二留,此时牛二正在纠结于要不要走?但见公孙先生过来,连忙询问。
却没有想到,公孙先生并不答话,只是让自己随他去后堂一趟,如此一来,牛二更是紧张。这辈子,衙门也没来几回,后堂是从没有进去的,这……包大人是想干什么。
战战兢兢的牛二来到后堂议事厅,一见厅内,看见包大人端坐于主位,公孙先生也坐回首位,连忙跪道:“草民牛二,见过包大人。”
“起来吧。此次本官让你进来,正是为你家牛之事,起来说话吧。”包拯发现这牛二虽说自己让他起来,却并没有起身。
“你家牛此番舌头被人割去,想来,要活命也不可能。不如,你此番回去,把牛杀了,分食乡亲也罢,抬于街市叫卖也成。”
听到包拯如此处理,牛二是敢怒不敢言,“大人,草民虽不知法,但也知道宰杀耕牛,这是……”
包拯一摆手,“你尽管放心,你只管把牛杀了,本官定然不会追究你的责任。好了,你回去就把牛杀了。切记,不可说是本官让你杀的。”
还以为有多厉害的官,没想到,竟然如此无能。不能破案,便让我把证据都灭了,什么狗官!牛二在心里咒骂起包大人。
牛二转身低沉着脸,三步一回头地往家里走去。衙门那些看客们,见县衙已没了热闹可看,便追随着牛二一起回家,当然时不时说笑,嘲讽一番那是有的。
进了自家用竹搭围成的小院子,推开那用木板胡乱钉成的木门,迎头走来一位妇人,那布条未遮住的皮肤,透露着一股黑漆漆地味道。
“当家的,你这一上午哪去了?”
“别问,你去邻居张三家借把杀牛刀来。”牛二找了一把椅子,坐了下去。
“当家的,你想把牛杀了?凶手还没有找到,你杀了牛,那找凶手的事怎么办?凶手不找了吗?还有,我们那地咋办?”这妇道人家,说完便在那里哭了起来。
“哭哭哭,你就知道哭。我以为我上午干什么去了,我是去报官去了。我还想着新官上任,能给我们找到这个挨千刀的贼,却没有想到,这当官的一点用都没有。
不杀了这牛,难道等它死了,我们再杀?到那时候,能买几个钱?快点去,趁牛还活着,杀了卖个好价钱。”
“诶!牛二,你可不能杀牛哟,杀了那可是要犯法的。”
“对呀,牛二,你可不能犯浑呀。”
“大人也没说不帮你查呀,等大人帮你查完再杀也不迟呀。”
“话不能这么说,等大人查完,只怕这牛只剩下骨头了。”
此话一说,起哄的人群立刻引来一阵哄笑。
内堂里。秦良利用前世掌握的一些新奇知识,给包拯还有公孙先生讲些他们没听过,没见过的东西,这包大人和公孙先生显然对这个很感兴趣。自家的东西都还没得及收拾,便让衙役收出一些房间,供秦良一行人坐下。
秦良正想在大宋朝有些作为。多住一会儿,加深加深感情,也是好的,便没有推辞。
秦良作为一名好学生,也在不停地跟包大人请教这大宋朝的一些规矩,还有一些生活常识。秦良很是知道,如果自己一直都以这样的态度生活下去,不要说抱着美人归,能不能生存都是一个大问题。
包大人不太喜欢说教,这个问题便抛给了公孙先生。这公孙策何等聪明的人物,至今未考中进士,主要还是他看的书太杂,无心科举造成的。包大人既然把这事交到自己手上,这公孙先生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讲了起来。
不多时,这太阳已经完全落了下去,正是掌灯时分,便听到外面鼓声阵阵,秦良得意地笑了一下,道:“包大人,那人来了,是否升堂?”
“正是,还请秦先生一同前往。”刚才聊了那么久,加上对这个案子出的妙计,包大人已经深信秦良此人,往后定然大有作为。
“包大人,小民身份不够,再说衙门也没我的位置,小人还是不进去的好。”
包拯一听,便没有再强求,转身和公孙先生往大堂而去。
秦良看着他们的背影,转身询问这后堂的仆人,这李绥儿他们哪里去了?这名仆人知道秦良是大人的客人,也不敢怠慢,连忙把秦良引到一处厢房。正见李绥儿几人正坐于桌前,低头饮茶。
“大小姐好舒服呀,竟然还有闲情饮茶。”
“还说我们,你看看你自己,被这位包大人请入内堂,也不知道说些什么,竟然用了那么久的时间。我们呢,在这里无人理,无人问,多可怜!”李绥儿还没有发话,这小红便抢着说了起来。
“对呀,表弟,你去哪里了,我们在这里喝茶都喝一壶了,天都黑了,我们先去找一处住处吧。”
“放心,我们不会没有地方住的。刚才包大人已经吩咐下人收拾几间房了,今晚我们便达里住下,不用担心。不知大小姐,意下如何?”
“也好,省得又引人某人得罪的仇家,我们可消受不起!在这里,怎么说也是县衙,他们自然会小心一点。”李绥儿,这话里话外,都是刺。
“大小姐没意见便好,那我们晚上便在这里住下来,明天一早赶路。”秦良依然态度谦恭道。
第二天一早,在包大人的强烈要求下,不得已才吃完早饭上路。包大人想着秦良有学识,又聪明,还懂得如何破案,本想收为小吏。但奈何秦良执意要走,包拯想了一下,便同意了,他也不想如此大才的人,禁锢于这天长县这么个小县城。
临别时,包大人把自己随手携带的一枚玉佩交给秦良,告诉他,以后凭着这枚玉佩,便可以随时找自己谋一份事做。
秦良也不多说话,收起玉佩,启程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