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四、玉瓶冰杯狄公酒(三)
曹化淳咯咯笑着,向俞国振说出让他眉头一挑的话来。圣堂最新章节
此次北上之行,原本就是因为崇祯想要见他,但崇祯这位天子,在勤奋上真的没有话说,虽然是瞎忙乎,却很难有闲的时候。因此,俞国振到了京城已经六天,仍然没有见着他。
他日理万机,俞国振也不悠闲,他是瞎忙乎,俞国振则每一步都有自己的战略考量。旁人觉得他只是乱跑的闲子,实际上在将来,或许就会产生巨大的用途。
俞国振一直认为,崇祯是个好县令,努把力,也可以当一个好的知府,但一省之地就已经超过了他的极限。
“三日之后召我觐见?”
“陛下会出来见你。”曹化淳压低声音说了一句,然后象什么都没有泄露一样:“便宜坊的烤鸭不错,你这酒可以用便宜坊的烤鸭来佐,倒是难得的美味。”
“曹公如此推荐,便宜坊晚辈定然是要去的。”俞国振道:“还有一事,晚辈要麻烦曹公,晚辈有些物产,想遣人到朝鲜国去卖,听闻朝鲜国上到君王下到臣民,都极为仰慕曹公,故此还请曹公赐个名头,让晚辈可以在朝鲜便宜行事。”
曹化淳听得此语,眉眼忍不住跳了一跳。
俞国振不等他回应,笑着又道:“晚辈曾闻,当初宋时张俊府中一老卒,奉令至朝鲜,尚能获十倍之利而返。晚辈不才,最好金银,总不至于输给一老卒。此行若得成,愿奉献天子十万银之资。”
他说的是宋人笔记《四朝闻见录》中的记载,南宋中兴四名将之一的张俊,同时也是秦桧害死岳飞帮凶之一,生财有道,派遣一老卒到朝鲜连蒙带骗弄得五百万贯巨财的例子。(《》)
曹化淳也是饱读诗书的,他可不是不识字却能当秉笔太监的魏忠贤,因此知道这个典故,顿时眼前一亮。
十万银对他来说,并不算是太大的财富,但对于当今天子来说,可是一大笔钱!
崇祯皇帝比较悲剧的地方就在这里,他继位之时,托此前皇帝收刮之福和抄拿魏忠贤府库之利,内库当中颇有些余钱。他初登大宝,尚不知朝中的官吏是什么德性,兴致匆匆地减了数年辽饷,不足之数便以内库去补。结果甚为悲摧,辽地后金未平,内库银两已空。此后他的内库便一直空虚,朝官动辄要他拿内库去弥补户部的亏空,而内官则想方设法从内库中弄走他的藏银。
这也是他以堂堂一个大帝国之君的身份,却对俞国振奉上的每年不过两万两银子的河珠之利也甘之若饴的原因。原本的历史当中,李自成攻入京城抄掳皇宫,有人说是抄走了数千万两的银子,因此便有不严谨的史家附会说崇祯小气,守着数千万两银子也不愿拿出来犒养军士,却不知这数千万两银子当中,来自于朝廷中文武官员、勋亲国戚和内宫太监的,占据了绝对大多数,真正来自于崇祯小金库的,只怕是少之又少。
俞国振以十万银相许,曹化淳心动了。
这十万银是明面上的,是献给崇祯皇帝的,那么至少还有些是献给他的。天子拿大头,他拿小头,理当如此。
这其中他既不需要出资,也不需要出力,不过是给个空头的使者头衔罢了。而且,俞国振三日后面君见圣,很有可能直接对天子提起此事,若真提及了却被自己挡住,以天子对于银钱的渴望,到时候自己可就要受挂落。
“既是如此,那么……咱家会给你安排好的,只作朝廷秘使吧。不过,济民啊,你胆大妄为可是极有名的,咱家在内宫之中,都不只一次听起。(圣堂)朝鲜之事,干系藩国邦交,你在处置之时,切切小心。”
说到这里,曹化淳令人奉茶添水,俞国振知道这便是送客,于是又闲话了两句便起身告辞。
今日算是大有收获。山`东之事的后续算是抹平了,从曹化淳那儿得到的消息,孙临为登莱总兵,那么他在青岛口的营建工作便可以立刻展开。他要在那儿建一座大港,以备将来使用,同时分插人手,保证北方若有什么意外,他在山`东有可以使用的力量。而曹化淳答应给个名头前往朝鲜,这更意味着他接下来的布局会更加顺畅。此际朝鲜,尚记忆万历天子时援助抗倭之恩,虽是迫于后金淫威,不得不与之约为兄弟之国,但对大明总体上还是保持着恭敬。
那里也是郑家势力较弱之处,正好可以充当新襄的倾销市场。另外,朝鲜的资源也可颇有可用之处,至少,朝鲜还有人口。
对于人口的渴望,俞国振永不满足。
这是一个什么时代?这是一个大移民的时代!欧洲的白皮殖民者们,正象病毒一样,把他们多余的人口散布到世界各地,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制造麻烦。任何没有组织力的国家或民族,都会面对着他们的疯狂入侵,而那些广阔肥沃而又资源丰富的土地,也一块块落入了这些殖民者手中,在他们手里变成财富和武器,去屠杀和掳掠更多。
俞国振为何要象现在这样布局,为的可不仅仅是对付东虏!只是对付满州女真,他根本用不着布下如此庞大的战略。他需要众多的人口,去占领如今尚少有人烟的东南亚、大洋洲,去美洲与欧洲殖民者们争雄,去印度洋构筑抵御某些极端宗教派别渗透污染的“绿坝”。
单单面对东虏,他现在的地盘就足够了,再借机招募个几十万人口,到十年之后拥有五万训练有素、完全火器化的近代化步兵和五千海军。足以将流寇与东虏全部扫灭,但在那之后呢?
在那之后,即使俞国振再强力去推行,也会面临着诸多阻挠,甚至可能错失最佳时机,使得华夏重新回到王朝更替的怪圈之中去。面对一波又一波的殖民者的冲击,即使能够表现得比满清稍好一些又有什么用?
他在曹化淳外宅前稍稍呆了一会儿,整理了一下思路,重新考虑了一遍自己的战略安排。就在他发呆的时候,曹化淳外宅对面,一户人家里走出了一人,那人看到了俞国振,脸色大变,立刻又钻了回去。
“为何又回来了?”门里有人问道。
“嘘!”
脸色大变的人透过门缝看着俞国振,目光里既有恐惧,也有兴奋。盯了一会儿,他回头道:“三哥,你还记得几年前,我随着管事一起去无为的事情么?”
“无为幼虎?”身后那人讶然道。
“正是,就是那无为幼虎,他、他来京师了!”
身后的“三哥”立刻也凑了过来,伸头向门外看去,只见对面曹府的大门前,一个十**岁的少年正背手而立。他仰望着天空,若有所思,似乎在思考什么重要的事情。
“这厮竟然与曹化淳这阉货有关联,难怪敢杀管事……难怪!”三哥喃喃自语:“咱们今日倒是撞着一条怪鱼啊。”
“三哥的意思?”
“这厮与我们范家有仇,而且有他在南直隶,那些子流寇便在南直隶闹不出大事,闹不出大事,朝廷的根本就动不了,大清想要入关便有些艰难。这小狗在南直隶,我们范家近不了他的身,自然是无奈他何,但到了京师来……若是被人突然刺了一刀,谁知道是哪个做的?”
“三哥,不妥,不妥,如今家中正有大计,那可是价值无算的买卖,若是真刺杀了他,免不了打草惊蛇。坏了主家的大计,你我便是有点微功,只怕也没法子活命了。”
三哥略一沉吟,勉强点了点头:“你说的是,不过……等主家大计成了,若是这小狗还在京师,咱们就安排人寻机动手!”
“那得盯紧了他!”
“放心,我亲自来盯他,不过曹化淳的外宅,就辛苦你了,北边据说有大作为,要咱们多盯盯那昏君的亲信呢。”
俞国振并不知道自己竟然成了别人监视的对象,但他却知道,至少锦衣卫是少不得盯着他的。他发完呆,召呼了一声齐牛,老牛便跟在了他身后,两人并未骑马,而是步行,慢慢向着玉京客栈行去。
三日光阴,可谓转眼即过。到了曹化淳所说的时间,俞国振便来到便宜坊,这家永乐年间便开张了的老字号,能在京城里延续这么多年,背后自是有力量在支撑。俞国振带着齐牛、田伯光一出现在此,便有人上前道:“可是俞公子,已经给你订了座位,请随我来。”
俞国振看了这人一眼,只见这人模样倒是不显眼,留着胡须,分明不是内宫之人。想必他只是奉命行事,也不知道俞国振到这里来是见什么人的。
他跟着那人进了便宜坊后院,一股卤鸭子味扑鼻而来,俞国振心中有些好笑。或许是因为大明曾定都南`京的缘故,将爱吃鸭子的习性也带到了北`京。
便宜坊至今也有近二百年,规模相当大,客人也极多。俞国振被领着穿过几道院门,来到侧后边的一处小院,院子不大,但布置得相当雅致。到了这里,给他引路的人便换了人,那人将他再领到房门前,低声说了一句“俞公子到了”,房门便被打开,紧接着另一人走了出来。
这次出来相引的,却是一个白面无须的内官,俞国振心中微微一动,看来崇祯天子已经在等着他了。
!
曹化淳咯咯笑着,向俞国振说出让他眉头一挑的话来。圣堂最新章节
此次北上之行,原本就是因为崇祯想要见他,但崇祯这位天子,在勤奋上真的没有话说,虽然是瞎忙乎,却很难有闲的时候。因此,俞国振到了京城已经六天,仍然没有见着他。
他日理万机,俞国振也不悠闲,他是瞎忙乎,俞国振则每一步都有自己的战略考量。旁人觉得他只是乱跑的闲子,实际上在将来,或许就会产生巨大的用途。
俞国振一直认为,崇祯是个好县令,努把力,也可以当一个好的知府,但一省之地就已经超过了他的极限。
“三日之后召我觐见?”
“陛下会出来见你。”曹化淳压低声音说了一句,然后象什么都没有泄露一样:“便宜坊的烤鸭不错,你这酒可以用便宜坊的烤鸭来佐,倒是难得的美味。”
“曹公如此推荐,便宜坊晚辈定然是要去的。”俞国振道:“还有一事,晚辈要麻烦曹公,晚辈有些物产,想遣人到朝鲜国去卖,听闻朝鲜国上到君王下到臣民,都极为仰慕曹公,故此还请曹公赐个名头,让晚辈可以在朝鲜便宜行事。”
曹化淳听得此语,眉眼忍不住跳了一跳。
俞国振不等他回应,笑着又道:“晚辈曾闻,当初宋时张俊府中一老卒,奉令至朝鲜,尚能获十倍之利而返。晚辈不才,最好金银,总不至于输给一老卒。此行若得成,愿奉献天子十万银之资。”
他说的是宋人笔记《四朝闻见录》中的记载,南宋中兴四名将之一的张俊,同时也是秦桧害死岳飞帮凶之一,生财有道,派遣一老卒到朝鲜连蒙带骗弄得五百万贯巨财的例子。(《》)
曹化淳也是饱读诗书的,他可不是不识字却能当秉笔太监的魏忠贤,因此知道这个典故,顿时眼前一亮。
十万银对他来说,并不算是太大的财富,但对于当今天子来说,可是一大笔钱!
崇祯皇帝比较悲剧的地方就在这里,他继位之时,托此前皇帝收刮之福和抄拿魏忠贤府库之利,内库当中颇有些余钱。他初登大宝,尚不知朝中的官吏是什么德性,兴致匆匆地减了数年辽饷,不足之数便以内库去补。结果甚为悲摧,辽地后金未平,内库银两已空。此后他的内库便一直空虚,朝官动辄要他拿内库去弥补户部的亏空,而内官则想方设法从内库中弄走他的藏银。
这也是他以堂堂一个大帝国之君的身份,却对俞国振奉上的每年不过两万两银子的河珠之利也甘之若饴的原因。原本的历史当中,李自成攻入京城抄掳皇宫,有人说是抄走了数千万两的银子,因此便有不严谨的史家附会说崇祯小气,守着数千万两银子也不愿拿出来犒养军士,却不知这数千万两银子当中,来自于朝廷中文武官员、勋亲国戚和内宫太监的,占据了绝对大多数,真正来自于崇祯小金库的,只怕是少之又少。
俞国振以十万银相许,曹化淳心动了。
这十万银是明面上的,是献给崇祯皇帝的,那么至少还有些是献给他的。天子拿大头,他拿小头,理当如此。
这其中他既不需要出资,也不需要出力,不过是给个空头的使者头衔罢了。而且,俞国振三日后面君见圣,很有可能直接对天子提起此事,若真提及了却被自己挡住,以天子对于银钱的渴望,到时候自己可就要受挂落。
“既是如此,那么……咱家会给你安排好的,只作朝廷秘使吧。不过,济民啊,你胆大妄为可是极有名的,咱家在内宫之中,都不只一次听起。(圣堂)朝鲜之事,干系藩国邦交,你在处置之时,切切小心。”
说到这里,曹化淳令人奉茶添水,俞国振知道这便是送客,于是又闲话了两句便起身告辞。
今日算是大有收获。山`东之事的后续算是抹平了,从曹化淳那儿得到的消息,孙临为登莱总兵,那么他在青岛口的营建工作便可以立刻展开。他要在那儿建一座大港,以备将来使用,同时分插人手,保证北方若有什么意外,他在山`东有可以使用的力量。而曹化淳答应给个名头前往朝鲜,这更意味着他接下来的布局会更加顺畅。此际朝鲜,尚记忆万历天子时援助抗倭之恩,虽是迫于后金淫威,不得不与之约为兄弟之国,但对大明总体上还是保持着恭敬。
那里也是郑家势力较弱之处,正好可以充当新襄的倾销市场。另外,朝鲜的资源也可颇有可用之处,至少,朝鲜还有人口。
对于人口的渴望,俞国振永不满足。
这是一个什么时代?这是一个大移民的时代!欧洲的白皮殖民者们,正象病毒一样,把他们多余的人口散布到世界各地,在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制造麻烦。任何没有组织力的国家或民族,都会面对着他们的疯狂入侵,而那些广阔肥沃而又资源丰富的土地,也一块块落入了这些殖民者手中,在他们手里变成财富和武器,去屠杀和掳掠更多。
俞国振为何要象现在这样布局,为的可不仅仅是对付东虏!只是对付满州女真,他根本用不着布下如此庞大的战略。他需要众多的人口,去占领如今尚少有人烟的东南亚、大洋洲,去美洲与欧洲殖民者们争雄,去印度洋构筑抵御某些极端宗教派别渗透污染的“绿坝”。
单单面对东虏,他现在的地盘就足够了,再借机招募个几十万人口,到十年之后拥有五万训练有素、完全火器化的近代化步兵和五千海军。足以将流寇与东虏全部扫灭,但在那之后呢?
在那之后,即使俞国振再强力去推行,也会面临着诸多阻挠,甚至可能错失最佳时机,使得华夏重新回到王朝更替的怪圈之中去。面对一波又一波的殖民者的冲击,即使能够表现得比满清稍好一些又有什么用?
他在曹化淳外宅前稍稍呆了一会儿,整理了一下思路,重新考虑了一遍自己的战略安排。就在他发呆的时候,曹化淳外宅对面,一户人家里走出了一人,那人看到了俞国振,脸色大变,立刻又钻了回去。
“为何又回来了?”门里有人问道。
“嘘!”
脸色大变的人透过门缝看着俞国振,目光里既有恐惧,也有兴奋。盯了一会儿,他回头道:“三哥,你还记得几年前,我随着管事一起去无为的事情么?”
“无为幼虎?”身后那人讶然道。
“正是,就是那无为幼虎,他、他来京师了!”
身后的“三哥”立刻也凑了过来,伸头向门外看去,只见对面曹府的大门前,一个十**岁的少年正背手而立。他仰望着天空,若有所思,似乎在思考什么重要的事情。
“这厮竟然与曹化淳这阉货有关联,难怪敢杀管事……难怪!”三哥喃喃自语:“咱们今日倒是撞着一条怪鱼啊。”
“三哥的意思?”
“这厮与我们范家有仇,而且有他在南直隶,那些子流寇便在南直隶闹不出大事,闹不出大事,朝廷的根本就动不了,大清想要入关便有些艰难。这小狗在南直隶,我们范家近不了他的身,自然是无奈他何,但到了京师来……若是被人突然刺了一刀,谁知道是哪个做的?”
“三哥,不妥,不妥,如今家中正有大计,那可是价值无算的买卖,若是真刺杀了他,免不了打草惊蛇。坏了主家的大计,你我便是有点微功,只怕也没法子活命了。”
三哥略一沉吟,勉强点了点头:“你说的是,不过……等主家大计成了,若是这小狗还在京师,咱们就安排人寻机动手!”
“那得盯紧了他!”
“放心,我亲自来盯他,不过曹化淳的外宅,就辛苦你了,北边据说有大作为,要咱们多盯盯那昏君的亲信呢。”
俞国振并不知道自己竟然成了别人监视的对象,但他却知道,至少锦衣卫是少不得盯着他的。他发完呆,召呼了一声齐牛,老牛便跟在了他身后,两人并未骑马,而是步行,慢慢向着玉京客栈行去。
三日光阴,可谓转眼即过。到了曹化淳所说的时间,俞国振便来到便宜坊,这家永乐年间便开张了的老字号,能在京城里延续这么多年,背后自是有力量在支撑。俞国振带着齐牛、田伯光一出现在此,便有人上前道:“可是俞公子,已经给你订了座位,请随我来。”
俞国振看了这人一眼,只见这人模样倒是不显眼,留着胡须,分明不是内宫之人。想必他只是奉命行事,也不知道俞国振到这里来是见什么人的。
他跟着那人进了便宜坊后院,一股卤鸭子味扑鼻而来,俞国振心中有些好笑。或许是因为大明曾定都南`京的缘故,将爱吃鸭子的习性也带到了北`京。
便宜坊至今也有近二百年,规模相当大,客人也极多。俞国振被领着穿过几道院门,来到侧后边的一处小院,院子不大,但布置得相当雅致。到了这里,给他引路的人便换了人,那人将他再领到房门前,低声说了一句“俞公子到了”,房门便被打开,紧接着另一人走了出来。
这次出来相引的,却是一个白面无须的内官,俞国振心中微微一动,看来崇祯天子已经在等着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