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手中几年前陶成章送给自己的一份礼物,章太炎长长的叹了口气。
其实有很多人都清楚陶成章究竟是谁杀的,章太炎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只是苦无证据,而且陈其美又是沪军都督,就算他明知道陶成章是陈其美杀的,除了在报纸上公开声讨外又能如何?
只是就在章太炎坐在家中长吁短叹的时候,外面下人突然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包东西。
“老爷…”
“张妈,这是什么?”看了张妈手里的东西,章太炎有些奇怪。
“我也不是很清楚。”张妈摇了摇头。“只不过刚才有个陌生人上门,说是有东西要送给老爷您…”
听到张妈这么说,章太炎更是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不过张妈已经照顾他多年,而且这个年月也没有定时炸弹什么的,所以章太炎到也没有什么顾虑,只是将包裹放在桌子上后拆开。
没多久,包裹便被拆开了,而在里面章太炎则是看到了一摞的纸张。
“这是…”不断的翻看着,章太炎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惊色,因为纸张上的全都是有关陈其美杀害陶成章的资料,里面非常详细,且有不少切实的证据,甚至就连两名凶手的身份也被公布了出来。
蒋志清,王竹卿…
可以说只要有了这份资料,陈其美绝对是百喙莫辩…
“张妈?送东西来的人呢?”将东西放到桌子上,章太炎着急的问道。
“人?”见到章太炎的样子,张妈似乎也反应过来这是很了不得的东西,于是连忙回答道。“人把东西给我后就走了,不过现在追的话应该…”
话还没说完,章太炎已经快步追了出去。
只是等到他跑到院落外面的时候,却连一个人也没有看到…
——————————————————————
就在章太炎收到包裹的同时,在上海也同时有十多个人收到了包裹,每个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这里面甚至还有位于南通的张謇。
虽说章太炎和陶成章的关系很好,但是人心叵测,谁也不清楚在陶成章死后章太炎会是个什么态度?是否会愿意冒着触怒陈其美和同盟会的危险去公布这些资料,所以特事局的人也只好冒些风险,把这些资料交给那些有能力的人。
十多个人发下去,就算里面有那么一两个不愿得罪陈其美的,剩下的人也会站出来。
而事情也的确如特事局的人预料的那样发展,在接到这些包裹后,几乎每个人都露出了惊讶乃至震惊的神色。同时也都患得患失起来,毕竟如果真的将这些资料公布出去的话,就算陈其美会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也会大大得罪同盟会的人。
所以在考虑了一下后,难免会有几个人退缩了。
只是和这几个人相比,更多的人却选择了站出来,这些人当中就包括了章太炎。
毕竟不管怎么说章太炎和陶成章也是相识一场,若是没有证据也就算了,如今证据都送上门来了,他自然不可能和旁人一样躲到一边去。
“你们先准备一下,然后回老家避一避,等到我这边给你们消息了在回来…”拿定主意,章太炎起身对着自己的家人道。
谁也不清楚这件事情公布出去后,同盟会的人是不是会怀恨在心。而且那个陈其美就连陶成章都杀了,很难说会不会介意在多杀一个章太炎,虽然章太炎不怕死,但这并不是说他就不怕家人出事。
如今为了顾全义气,他准备替陶成章出头,但总不能连家人也一起拖累进去。
“是,老爷…”听见章太炎的话,那几个家人连忙点了点头,他们都很清楚章太炎的脾气,知道劝是劝不了他的,所以也没有劝阻他。“只是老爷,您可千万小心些…”
“放心吧,我知道的…”见家人如此关心,章太炎正色道。
虽然有些不放心,但章太炎的家人还是收拾起东西,然后转身离开了房子,准备乘船回老家去避一避。
另一边,将证据等都装进公文包里,正了正衣服,章太炎也迈步朝着一家报社的方向走入。
在这么一个时代,想要把一件事情用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去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报社。只要把资料交给报社,那么资料上的东西绝对能以最短的速度传遍上海甚至是全国。
而只要东西传了出去,章太炎的安全也就等于是有了保障。
毕竟他公文包里的东西实在是太重要了,只要传出去绝对能轰动全国,到那时就算陈其美想要把他千刀万剐,也不得不顾虑一下舆论上的问题——————即便他不顾忌,也会有人让他顾忌的…
至于报社会不会把东西发出去,这个章太炎到不是很担心。毕竟这个时代还不像2、30年后,对报社一类的媒体控制十分严格,尤其是在清政府倒台后,报界更是变得极为zi诱。
自然这些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章太炎本身就是一家报社的创办人兼社长。自己的报社,怎么可能会不刊登自己的文章呢?
而且报社就开在公共租界内,就算陈其美知道了后想做些什么也没那个能力。
————————————————————
从家里出去后,章太炎埋头向前,一直朝着望平街的方向走去。
望平街,在这个时候被称作报馆街,自清宣统二年(1910年)初起,开始有报纸在望平街择址设馆出版。最早的为《天锋报》。《民立报》和《民强报》,后来又陆续有《太平洋报》、《中华民报》、《民国新闻》、《时事新报》、《大共和日报》。《神州日报》、《晶报》、《回民日报》,《上海画报》等报馆。
曾为袁世凯称帝摇旗呐喊而挨炸夭折的《亚细亚报》,也曾设在望平街上。上海滩上最有影响的三大报馆都设在望平街附近,在望平街和三马路(今汉口路)十字路口,西侧是申报馆,东侧是新闻报馆,至于时报馆则设在望平街南侧的四马路(今福州路)上。
当时每天大清早在这条不长的街道上,报贩云集,成捆的报纸从各报馆运出,有的车拉,有的肩扛,还有很多报童手提,将报纸发往上海各区和江苏、浙江等地,以及到处叫卖。
每逢报馆出《号外》时,到这里来打听消息的人站满街头,贩运报纸的人更是把整条望平街挤得水泄不通,以至交通阻塞,车辆绕道。
也正是由于这里拥挤着十多个报社,所以才被称作报馆街…
章太炎创办的报社名为《大共和日报》,是在上海光复后,也就是1912年的1月4日创办的。只是他此行的目的,却不仅仅只是《大共和日报》而已…
来到了报社的门前后,章太炎快步走进报社里面。
在里面,几个报社的员工正闲的有些无聊,这时见到章太炎来了连忙迎了上去。
“社长,您怎么来了?”
也难怪他们会这么说,虽然章太炎是报社的创办人和社长,但平时报社的事务都是由经理和总编来处理,章太炎本人是很少来了,所以如今见到章太炎来了,报社里的人顿时都吃了一惊。
“这些你们先别管…”摇了摇头,章太炎问道。“杜杰风和马叙伦人呢?”
“经理和总编辑?”众人一愣,不过很快就有人回答道。“现在还没到上班的时间,他们两个应该正在不远处的茶楼里吃早点…”
“那好…”点点头,章太炎对着众人道。“你们去一个人把他们叫回来,就说我有要事,在办公室里等他们,快去!”
“是!”
虽然有些莫名其妙的,但不管怎么说章太炎毕竟是他们的社长,他们平时的薪水都是由章太炎发放的,如今听到了章太炎的命令他们自然不可能会违背,所以很快就有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从报社的大门出去往茶楼的方向跑去,至于章太炎本人则是沿着楼梯往二楼的办公室走去。
在距离报社不远处的茶楼里,杜杰风和马叙伦正在里面吃早点。
这也是两人的习惯,而且这家茶楼的早点很正宗,所以附近报社的职员等也都喜欢来这里。
这时才7点多,距离上班的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所以杜杰风和马叙伦也不着急,只是慢悠悠的在那里吃着早点,顺便谈论着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尤其是有关陶成章被刺的事情。
陶成章生前和章太炎的关系很好,往常也没少来过报社,所以无论是杜杰风还是马叙伦都认识他,如今这么一个大活人突然死了,他们怎么可能会无动于衷?
“……依我看,肯定是陈其美做的,他和焕卿先生早有矛盾,前段时间又因为竞争浙江都督而闹的很厉害,会痛下杀手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喝了口早茶,杜杰风轻声道。
“这点事情谁不明白…”马叙伦摇了摇头。“关键是证据,如果没有证据的话,别忘了,那个陈其美可是同盟会的高层,又是孙大总统的左膀右臂,没有证据的话,就算你明知道人是他杀的又能怎么样?”
听到马叙伦这么说,杜杰风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口气。
显然他也很清楚马叙伦说的很对,虽然全上海的人都知道这件事肯定是陈其美做的,但是没有证据你又能拿人家陈其美怎么样?
说实在的,在上海看陈其美不顺眼的人可不止一个两个,而是很多。
当初上海光复,陈其美以为上海可以唾手可得,于是就提前一天抢先进攻江南制造局,想要抢下光复上海的头功。
而他当时所带领的几十个人,除了少数几个是同盟会的成员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上海青帮的人。
你说一群帮会的人能做什么?结果在进攻制造局的途中,还没有开战陈其美就被人给抓起来了。后来还是李燮和听到了消息,带着光复军的人全力支援,攻下了制造局,救出了被捆在厕所旁边的陈其美。
结果等到推选沪军都督的时候,在就连李书平都觉得应该是李燮和做这个都督的情况下,陈其美手底下的那帮青帮小弟却大闹会场,最后才得到了都督这个位置。
无论是杜杰风还是马叙伦都是报界的人,消息十分灵通,怎么可能不清楚这件事情,自然也就不会看得上陈其美这个杨梅都督。
关键是人家是同盟会的高层,孙中山的左膀右臂,而且还是沪军都督,手底下还有几千号的人物,若是没有切实的证据,就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是他干的也没有。
而且即便是得到了证据,最后有没有用也很难说呢…
————————————————————
就在杜杰风和马叙伦在那里长吁短叹的时候,被派出来的员工找到了两人。
“经理,总编辑…”扶着膝盖,员工气喘吁吁的道。“刚才社长过来了,说是有要紧的事情要见你们两位,让你们尽快过去…”
“要紧的事?”杜杰风和马叙伦都愣了一下。“社长有说是什么事吗?”
“没说。”职员摇了摇头。“只是说事情很重要,让他们马上回去,他就在办公室等你们…”
虽然不清楚章太炎究竟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要和他们说,但他们毕竟是章太炎的雇员,而且也是他的好友。如今既然章太炎说有要紧的事情,他们自然也就没办法继续悠闲的吃早点。所以在结了帐后,两个人很快就随着职员返回了报社,并在办公室里见到了章太炎。
“社长?什么事?”走进办公室里,见章太炎正盯着办公桌上的一摞纸张出神,杜杰风有些奇怪的道。
似乎是被杜杰风的话给惊醒,章太炎回过神来对着两人道。
“这桌子上的东西,你们都看一眼吧…”
彼此互相看了一眼,不清楚章太炎究竟是在卖什么关子,不过两人还是从桌上拿起了资料看了起来。只是才刚刚看了一丁点,两人便顿时瞪大了眼睛。
“这些是…”
马叙伦更是直接干脆的问道。“社长,这东西您是从哪弄来的?”
到不是说他们看清章太炎,只是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显然不是章太炎能够弄到手的。
章太炎自然也清楚他们的意思,所以连忙回答道。“这个东西是尽早的时候,有人送到张妈手里的,具体是谁,因为没有见到人,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
“这样…”杜杰风轻点了一下头。“看来是有人想借您的手,把这些资料公布出去啊…”
毕竟是常在社会上厮混,杜杰风很快就想清楚了其中的门道,而在一旁的马叙伦也是如此。
“那你们觉得该如何?”
彼此互相对视一眼,杜杰风和马叙伦毫不犹豫的道。
“自然是该如何就如何!”
自然,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只由《大共和日报》一家报纸来做,毕竟报社只是刚刚创办还不过一个月,如果想在短时间内把手中的证据传出去的话,单凭报社自己的力量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把证据交给手下的人刊印的同时,章太炎也带着部分证据去了一趟申报和其他报社,打算寻求他们的帮助。
结果他在申报等报社的门前,正巧碰见了其他同样赶来报社,想要通过报社把证据传播出去的人。也就是这个时候章太炎才知道,原来除了自己外还有人收到了这些证据…
《申报》原名《申江新报》,1872年英商美查创办,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在外国人办的报刊中,由中国人主执笔政的,《申报》是第一家。截至1949年5月27日停刊,申报总计经营了77年,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三个时代,共出版27000余期。为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和标志。
作为一家如今已经经营了30多年的报社,申报自然不可能怕了刚刚上任的陈其美,而且最重要的是,如今申报正处于经营不善的状态,正需要一个足够吸引眼球的消息来振作一下报社,所以在见到了章太炎后,如今的申报老板席子佩不但点头同意,甚至还愿意付给章太炎他们一笔费用。
(历史上美查公司因《申报》营业不振,而所属江苏药水厂又急待筹款扩充,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式以75000元代价将《申报》全部产业出让给席子佩。清宣统元年(1909年)正式签订合同,主权移归国人——————顺带一提,这个席子佩也很坑爹,在1912年同样因为经营不善,席子佩将申报以120000元卖给史量才,后来见史量才把申报办火了,就在1915年聘请律师向法院起诉,说他卖出的是报馆产业,《申报》两字商标并未卖与史量才,因此史不得以“申报”名称出版报纸。结果史败诉,又拿出245000元付给 席子佩作为承购商标的费用。席得了这笔钱仍不甘心,于民国5年(1916年)冬另创办《新申报》出版,但经营不善,只办了一年多,因资本蚀光而停刊。)
虽然申报已经不像数年前那么风光,但毕竟老底子还在,所以没用多久就已经办妥了刊印的事情。
看着申报报馆内忙碌着的工作人员,此刻章太炎的心底一片平静。
“焕卿,你的冤屈能否得以昭雪,就全看明天的了…”
其实有很多人都清楚陶成章究竟是谁杀的,章太炎自然也是心知肚明。只是苦无证据,而且陈其美又是沪军都督,就算他明知道陶成章是陈其美杀的,除了在报纸上公开声讨外又能如何?
只是就在章太炎坐在家中长吁短叹的时候,外面下人突然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包东西。
“老爷…”
“张妈,这是什么?”看了张妈手里的东西,章太炎有些奇怪。
“我也不是很清楚。”张妈摇了摇头。“只不过刚才有个陌生人上门,说是有东西要送给老爷您…”
听到张妈这么说,章太炎更是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不过张妈已经照顾他多年,而且这个年月也没有定时炸弹什么的,所以章太炎到也没有什么顾虑,只是将包裹放在桌子上后拆开。
没多久,包裹便被拆开了,而在里面章太炎则是看到了一摞的纸张。
“这是…”不断的翻看着,章太炎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惊色,因为纸张上的全都是有关陈其美杀害陶成章的资料,里面非常详细,且有不少切实的证据,甚至就连两名凶手的身份也被公布了出来。
蒋志清,王竹卿…
可以说只要有了这份资料,陈其美绝对是百喙莫辩…
“张妈?送东西来的人呢?”将东西放到桌子上,章太炎着急的问道。
“人?”见到章太炎的样子,张妈似乎也反应过来这是很了不得的东西,于是连忙回答道。“人把东西给我后就走了,不过现在追的话应该…”
话还没说完,章太炎已经快步追了出去。
只是等到他跑到院落外面的时候,却连一个人也没有看到…
——————————————————————
就在章太炎收到包裹的同时,在上海也同时有十多个人收到了包裹,每个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这里面甚至还有位于南通的张謇。
虽说章太炎和陶成章的关系很好,但是人心叵测,谁也不清楚在陶成章死后章太炎会是个什么态度?是否会愿意冒着触怒陈其美和同盟会的危险去公布这些资料,所以特事局的人也只好冒些风险,把这些资料交给那些有能力的人。
十多个人发下去,就算里面有那么一两个不愿得罪陈其美的,剩下的人也会站出来。
而事情也的确如特事局的人预料的那样发展,在接到这些包裹后,几乎每个人都露出了惊讶乃至震惊的神色。同时也都患得患失起来,毕竟如果真的将这些资料公布出去的话,就算陈其美会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也会大大得罪同盟会的人。
所以在考虑了一下后,难免会有几个人退缩了。
只是和这几个人相比,更多的人却选择了站出来,这些人当中就包括了章太炎。
毕竟不管怎么说章太炎和陶成章也是相识一场,若是没有证据也就算了,如今证据都送上门来了,他自然不可能和旁人一样躲到一边去。
“你们先准备一下,然后回老家避一避,等到我这边给你们消息了在回来…”拿定主意,章太炎起身对着自己的家人道。
谁也不清楚这件事情公布出去后,同盟会的人是不是会怀恨在心。而且那个陈其美就连陶成章都杀了,很难说会不会介意在多杀一个章太炎,虽然章太炎不怕死,但这并不是说他就不怕家人出事。
如今为了顾全义气,他准备替陶成章出头,但总不能连家人也一起拖累进去。
“是,老爷…”听见章太炎的话,那几个家人连忙点了点头,他们都很清楚章太炎的脾气,知道劝是劝不了他的,所以也没有劝阻他。“只是老爷,您可千万小心些…”
“放心吧,我知道的…”见家人如此关心,章太炎正色道。
虽然有些不放心,但章太炎的家人还是收拾起东西,然后转身离开了房子,准备乘船回老家去避一避。
另一边,将证据等都装进公文包里,正了正衣服,章太炎也迈步朝着一家报社的方向走入。
在这么一个时代,想要把一件事情用最快的速度传播出去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报社。只要把资料交给报社,那么资料上的东西绝对能以最短的速度传遍上海甚至是全国。
而只要东西传了出去,章太炎的安全也就等于是有了保障。
毕竟他公文包里的东西实在是太重要了,只要传出去绝对能轰动全国,到那时就算陈其美想要把他千刀万剐,也不得不顾虑一下舆论上的问题——————即便他不顾忌,也会有人让他顾忌的…
至于报社会不会把东西发出去,这个章太炎到不是很担心。毕竟这个时代还不像2、30年后,对报社一类的媒体控制十分严格,尤其是在清政府倒台后,报界更是变得极为zi诱。
自然这些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章太炎本身就是一家报社的创办人兼社长。自己的报社,怎么可能会不刊登自己的文章呢?
而且报社就开在公共租界内,就算陈其美知道了后想做些什么也没那个能力。
————————————————————
从家里出去后,章太炎埋头向前,一直朝着望平街的方向走去。
望平街,在这个时候被称作报馆街,自清宣统二年(1910年)初起,开始有报纸在望平街择址设馆出版。最早的为《天锋报》。《民立报》和《民强报》,后来又陆续有《太平洋报》、《中华民报》、《民国新闻》、《时事新报》、《大共和日报》。《神州日报》、《晶报》、《回民日报》,《上海画报》等报馆。
曾为袁世凯称帝摇旗呐喊而挨炸夭折的《亚细亚报》,也曾设在望平街上。上海滩上最有影响的三大报馆都设在望平街附近,在望平街和三马路(今汉口路)十字路口,西侧是申报馆,东侧是新闻报馆,至于时报馆则设在望平街南侧的四马路(今福州路)上。
当时每天大清早在这条不长的街道上,报贩云集,成捆的报纸从各报馆运出,有的车拉,有的肩扛,还有很多报童手提,将报纸发往上海各区和江苏、浙江等地,以及到处叫卖。
每逢报馆出《号外》时,到这里来打听消息的人站满街头,贩运报纸的人更是把整条望平街挤得水泄不通,以至交通阻塞,车辆绕道。
也正是由于这里拥挤着十多个报社,所以才被称作报馆街…
章太炎创办的报社名为《大共和日报》,是在上海光复后,也就是1912年的1月4日创办的。只是他此行的目的,却不仅仅只是《大共和日报》而已…
来到了报社的门前后,章太炎快步走进报社里面。
在里面,几个报社的员工正闲的有些无聊,这时见到章太炎来了连忙迎了上去。
“社长,您怎么来了?”
也难怪他们会这么说,虽然章太炎是报社的创办人和社长,但平时报社的事务都是由经理和总编来处理,章太炎本人是很少来了,所以如今见到章太炎来了,报社里的人顿时都吃了一惊。
“这些你们先别管…”摇了摇头,章太炎问道。“杜杰风和马叙伦人呢?”
“经理和总编辑?”众人一愣,不过很快就有人回答道。“现在还没到上班的时间,他们两个应该正在不远处的茶楼里吃早点…”
“那好…”点点头,章太炎对着众人道。“你们去一个人把他们叫回来,就说我有要事,在办公室里等他们,快去!”
“是!”
虽然有些莫名其妙的,但不管怎么说章太炎毕竟是他们的社长,他们平时的薪水都是由章太炎发放的,如今听到了章太炎的命令他们自然不可能会违背,所以很快就有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从报社的大门出去往茶楼的方向跑去,至于章太炎本人则是沿着楼梯往二楼的办公室走去。
在距离报社不远处的茶楼里,杜杰风和马叙伦正在里面吃早点。
这也是两人的习惯,而且这家茶楼的早点很正宗,所以附近报社的职员等也都喜欢来这里。
这时才7点多,距离上班的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所以杜杰风和马叙伦也不着急,只是慢悠悠的在那里吃着早点,顺便谈论着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尤其是有关陶成章被刺的事情。
陶成章生前和章太炎的关系很好,往常也没少来过报社,所以无论是杜杰风还是马叙伦都认识他,如今这么一个大活人突然死了,他们怎么可能会无动于衷?
“……依我看,肯定是陈其美做的,他和焕卿先生早有矛盾,前段时间又因为竞争浙江都督而闹的很厉害,会痛下杀手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喝了口早茶,杜杰风轻声道。
“这点事情谁不明白…”马叙伦摇了摇头。“关键是证据,如果没有证据的话,别忘了,那个陈其美可是同盟会的高层,又是孙大总统的左膀右臂,没有证据的话,就算你明知道人是他杀的又能怎么样?”
听到马叙伦这么说,杜杰风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口气。
显然他也很清楚马叙伦说的很对,虽然全上海的人都知道这件事肯定是陈其美做的,但是没有证据你又能拿人家陈其美怎么样?
说实在的,在上海看陈其美不顺眼的人可不止一个两个,而是很多。
当初上海光复,陈其美以为上海可以唾手可得,于是就提前一天抢先进攻江南制造局,想要抢下光复上海的头功。
而他当时所带领的几十个人,除了少数几个是同盟会的成员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上海青帮的人。
你说一群帮会的人能做什么?结果在进攻制造局的途中,还没有开战陈其美就被人给抓起来了。后来还是李燮和听到了消息,带着光复军的人全力支援,攻下了制造局,救出了被捆在厕所旁边的陈其美。
结果等到推选沪军都督的时候,在就连李书平都觉得应该是李燮和做这个都督的情况下,陈其美手底下的那帮青帮小弟却大闹会场,最后才得到了都督这个位置。
无论是杜杰风还是马叙伦都是报界的人,消息十分灵通,怎么可能不清楚这件事情,自然也就不会看得上陈其美这个杨梅都督。
关键是人家是同盟会的高层,孙中山的左膀右臂,而且还是沪军都督,手底下还有几千号的人物,若是没有切实的证据,就算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是他干的也没有。
而且即便是得到了证据,最后有没有用也很难说呢…
————————————————————
就在杜杰风和马叙伦在那里长吁短叹的时候,被派出来的员工找到了两人。
“经理,总编辑…”扶着膝盖,员工气喘吁吁的道。“刚才社长过来了,说是有要紧的事情要见你们两位,让你们尽快过去…”
“要紧的事?”杜杰风和马叙伦都愣了一下。“社长有说是什么事吗?”
“没说。”职员摇了摇头。“只是说事情很重要,让他们马上回去,他就在办公室等你们…”
虽然不清楚章太炎究竟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要和他们说,但他们毕竟是章太炎的雇员,而且也是他的好友。如今既然章太炎说有要紧的事情,他们自然也就没办法继续悠闲的吃早点。所以在结了帐后,两个人很快就随着职员返回了报社,并在办公室里见到了章太炎。
“社长?什么事?”走进办公室里,见章太炎正盯着办公桌上的一摞纸张出神,杜杰风有些奇怪的道。
似乎是被杜杰风的话给惊醒,章太炎回过神来对着两人道。
“这桌子上的东西,你们都看一眼吧…”
彼此互相看了一眼,不清楚章太炎究竟是在卖什么关子,不过两人还是从桌上拿起了资料看了起来。只是才刚刚看了一丁点,两人便顿时瞪大了眼睛。
“这些是…”
马叙伦更是直接干脆的问道。“社长,这东西您是从哪弄来的?”
到不是说他们看清章太炎,只是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显然不是章太炎能够弄到手的。
章太炎自然也清楚他们的意思,所以连忙回答道。“这个东西是尽早的时候,有人送到张妈手里的,具体是谁,因为没有见到人,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
“这样…”杜杰风轻点了一下头。“看来是有人想借您的手,把这些资料公布出去啊…”
毕竟是常在社会上厮混,杜杰风很快就想清楚了其中的门道,而在一旁的马叙伦也是如此。
“那你们觉得该如何?”
彼此互相对视一眼,杜杰风和马叙伦毫不犹豫的道。
“自然是该如何就如何!”
自然,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只由《大共和日报》一家报纸来做,毕竟报社只是刚刚创办还不过一个月,如果想在短时间内把手中的证据传出去的话,单凭报社自己的力量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把证据交给手下的人刊印的同时,章太炎也带着部分证据去了一趟申报和其他报社,打算寻求他们的帮助。
结果他在申报等报社的门前,正巧碰见了其他同样赶来报社,想要通过报社把证据传播出去的人。也就是这个时候章太炎才知道,原来除了自己外还有人收到了这些证据…
《申报》原名《申江新报》,1872年英商美查创办,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在外国人办的报刊中,由中国人主执笔政的,《申报》是第一家。截至1949年5月27日停刊,申报总计经营了77年,历经晚清、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三个时代,共出版27000余期。为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和标志。
作为一家如今已经经营了30多年的报社,申报自然不可能怕了刚刚上任的陈其美,而且最重要的是,如今申报正处于经营不善的状态,正需要一个足够吸引眼球的消息来振作一下报社,所以在见到了章太炎后,如今的申报老板席子佩不但点头同意,甚至还愿意付给章太炎他们一笔费用。
(历史上美查公司因《申报》营业不振,而所属江苏药水厂又急待筹款扩充,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式以75000元代价将《申报》全部产业出让给席子佩。清宣统元年(1909年)正式签订合同,主权移归国人——————顺带一提,这个席子佩也很坑爹,在1912年同样因为经营不善,席子佩将申报以120000元卖给史量才,后来见史量才把申报办火了,就在1915年聘请律师向法院起诉,说他卖出的是报馆产业,《申报》两字商标并未卖与史量才,因此史不得以“申报”名称出版报纸。结果史败诉,又拿出245000元付给 席子佩作为承购商标的费用。席得了这笔钱仍不甘心,于民国5年(1916年)冬另创办《新申报》出版,但经营不善,只办了一年多,因资本蚀光而停刊。)
虽然申报已经不像数年前那么风光,但毕竟老底子还在,所以没用多久就已经办妥了刊印的事情。
看着申报报馆内忙碌着的工作人员,此刻章太炎的心底一片平静。
“焕卿,你的冤屈能否得以昭雪,就全看明天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