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在当天下午,到左相府拜访了李适之,把对公孙靖宇说过的话,向左相李适之复述了一遍。
李适之听完之后,看着李昂,久久不语。
李昂没想到他是这种反应,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相公,学生知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道理,但扶植波斯这件事,并不是单纯的朝政,实际上这是一件关系到华夏文明传承、传播的大事。我等读书人,理应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重任。”
李适之听到这,再一次被李昂深深地震撼了。他突然击案而起,感慨万端地说道:“好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日之啊!论经学功底,你还有所欠缺,但论这胸襟见识,以及担当的精神,本相不及啊!只要加以时日,日之的成就,实不可限量也!”
“学生轻少识浅,岂敢与相公相提并论,学生惶恐!”
“哈哈哈..你就别再提什么惶恐了。 正如汝阳王所言,你呀,实没有过惶恐之时。”
李适之又是感慨,又是高兴。他向皇帝进奏,请广开言路,为朝廷广招人才。李林甫就向天子奏称,如今圣明之世,野无遗贤。
现在,李昂这样的人才尚遗落民间,在李适之看来,就是对李林甫最有力的击。
“日之啊,你不必自谦,接着说,接着说!”
如果能说服左右相两派人马都支持扶植波斯复国,那么这件事就基本没有什么阻力了。李昂在这件事上还是很上心的,他内心实不不希望,因为其他宗教的影响,造成文化上的差异,让西域成为乱源。
“相公,文化认同。 这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石。我大唐实行信仰自由的政策,而大食却是用国家的意志,强力在推广他们的宗教信仰。两大文明的竞争,我华夏文明实处于劣势;
特别是在西域。我大唐的控制力时强时弱。自太宗以来,安西四镇几度兴废,这是历史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西域迟早会被大食人的宗教入侵;
到了那时,没有了文化认同。我大唐想继续统治西域,将难上加难,因此,学生以为扶植波斯王国以为屏障,挡住大食的宗教入侵,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公啊!此事关系到西域千秋万代的长治久安,在这件事上,学生没有一点私心,完全是为了西域的长治久安着想,还请相公明鉴。”
李适之颔道:“日之所言。 非常有道理。就本相所知,波斯和我中原历朝历代皆有交好记录,我大唐也一直有意支持波斯复国;
如果塞路斯真的要自筹经费,自建军队用于复国,我大唐是乐见其成的。如今听了日之一席话,本相也是支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波斯一些援助。”
李昂听了,长揖道:“相公深明大义,高瞻远瞩,实乃我大唐不可多得良相也!”
“哈哈哈日之啊。今夜就留在我府上陪本相喝几杯吧。你呀,这些天是不是有意躲着本相啊?”李适之故意板起脸来,不满地瞪了李昂一眼。
“岂敢,岂敢!相公日里万机。学生不敢过多打扰而已。”李昂连忙解释道,再者,这些天学生多在西市盘桓,主要是想向西域商人多打听一下大食国的情况。不瞒相公,经过这些天的努力,关于大食国。? 要看?书 学生略有所得。”
“哦?日之快说说,你对大食国有何独到的见解。”
李昂拱手为礼说道:“大食国本是一个疆域比我大唐还要宽广的国家,他们信奉大食教,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统治方式,在大食人的统治之下,所有不信大食教的人,都被斥为异教徒,受到种种不平等的待遇;
他们的国王叫哈里,意为代理先知统治人间的人,因此,哈里既是世俗统治者,也是大食教的最高精神领袖。
但其国内信奉的大食教,又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两派人矛盾十分尖锐,难以调和,不时会有暴动,使大食国的统治长年陷于不稳定状态之中。
我从大食商人口中得知,如今大食国内更是暴乱四起,教派杀戮不止,而且哈里已经没有能力再管束这些冲突。
由此学生敢断言,现在的白衣大食,几年内必定灭亡,然后会有一个群雄逐鹿的过程。当然,也很可能会有强者迅崛起,取代现在的白衣大食。
但无论如何,这对于一心想要复国的波斯人来说,都不失为一个绝佳的机会,加上我听说他们的光明神已经显灵,相信很容易得到波斯人的拥护。
只要我大唐能帮波斯人训练出三两千精锐的兵马,甚至可以派一两员能征善战的将领帮其统军,趁乱杀入波斯故地,学生认为,帮助波斯成功复国的机会很大。
一旦成功,我大唐的影响将迅扩张到波斯,同时西域也有一个可靠的盟友,同时可以波斯为屏障,防止大食教东侵。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不成功,我大唐也没有损失什么。
供养军队,由塞路斯自己筹措粮饷,我们只是抽调一两员战将,帮其训练军队,指挥作战而已。如此本小利大,且能彰显我大唐圣德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善!甚善!哈哈哈.”
李适之深知,如今皇帝虽然日渐倦政,但越好大喜功了。特别是照李昂这样的分析,大唐不用付出太多,一旦成功,却有大利,且能增添皇帝荣光的事,一定符合皇帝的心意。
谁按此进奏,说不定龙颜大悦之下,还能得到不少的赏赐,同时还可以在皇帝心中留下一个高瞻远瞩,见识不凡的印象。
对于李昂,李适之是越看越喜欢了,还真动了招他为女婿的心思。
李昂偶然接触到他“情意绵绵”的目光,心里不禁有些毛,别介,哥可没有断袖之癖,撤,赶紧撤!
“相公,学生该说的都说完了,这个学生还有点急事,来日再来聆听相公教诲.”
“日之,别急着走!”
不走哪行啊!(未完待续。)
李适之听完之后,看着李昂,久久不语。
李昂没想到他是这种反应,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相公,学生知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道理,但扶植波斯这件事,并不是单纯的朝政,实际上这是一件关系到华夏文明传承、传播的大事。我等读书人,理应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重任。”
李适之听到这,再一次被李昂深深地震撼了。他突然击案而起,感慨万端地说道:“好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日之啊!论经学功底,你还有所欠缺,但论这胸襟见识,以及担当的精神,本相不及啊!只要加以时日,日之的成就,实不可限量也!”
“学生轻少识浅,岂敢与相公相提并论,学生惶恐!”
“哈哈哈..你就别再提什么惶恐了。 正如汝阳王所言,你呀,实没有过惶恐之时。”
李适之又是感慨,又是高兴。他向皇帝进奏,请广开言路,为朝廷广招人才。李林甫就向天子奏称,如今圣明之世,野无遗贤。
现在,李昂这样的人才尚遗落民间,在李适之看来,就是对李林甫最有力的击。
“日之啊,你不必自谦,接着说,接着说!”
如果能说服左右相两派人马都支持扶植波斯复国,那么这件事就基本没有什么阻力了。李昂在这件事上还是很上心的,他内心实不不希望,因为其他宗教的影响,造成文化上的差异,让西域成为乱源。
“相公,文化认同。 这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石。我大唐实行信仰自由的政策,而大食却是用国家的意志,强力在推广他们的宗教信仰。两大文明的竞争,我华夏文明实处于劣势;
特别是在西域。我大唐的控制力时强时弱。自太宗以来,安西四镇几度兴废,这是历史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西域迟早会被大食人的宗教入侵;
到了那时,没有了文化认同。我大唐想继续统治西域,将难上加难,因此,学生以为扶植波斯王国以为屏障,挡住大食的宗教入侵,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公啊!此事关系到西域千秋万代的长治久安,在这件事上,学生没有一点私心,完全是为了西域的长治久安着想,还请相公明鉴。”
李适之颔道:“日之所言。 非常有道理。就本相所知,波斯和我中原历朝历代皆有交好记录,我大唐也一直有意支持波斯复国;
如果塞路斯真的要自筹经费,自建军队用于复国,我大唐是乐见其成的。如今听了日之一席话,本相也是支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波斯一些援助。”
李昂听了,长揖道:“相公深明大义,高瞻远瞩,实乃我大唐不可多得良相也!”
“哈哈哈日之啊。今夜就留在我府上陪本相喝几杯吧。你呀,这些天是不是有意躲着本相啊?”李适之故意板起脸来,不满地瞪了李昂一眼。
“岂敢,岂敢!相公日里万机。学生不敢过多打扰而已。”李昂连忙解释道,再者,这些天学生多在西市盘桓,主要是想向西域商人多打听一下大食国的情况。不瞒相公,经过这些天的努力,关于大食国。? 要看?书 学生略有所得。”
“哦?日之快说说,你对大食国有何独到的见解。”
李昂拱手为礼说道:“大食国本是一个疆域比我大唐还要宽广的国家,他们信奉大食教,实行的是政教合一的统治方式,在大食人的统治之下,所有不信大食教的人,都被斥为异教徒,受到种种不平等的待遇;
他们的国王叫哈里,意为代理先知统治人间的人,因此,哈里既是世俗统治者,也是大食教的最高精神领袖。
但其国内信奉的大食教,又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两派人矛盾十分尖锐,难以调和,不时会有暴动,使大食国的统治长年陷于不稳定状态之中。
我从大食商人口中得知,如今大食国内更是暴乱四起,教派杀戮不止,而且哈里已经没有能力再管束这些冲突。
由此学生敢断言,现在的白衣大食,几年内必定灭亡,然后会有一个群雄逐鹿的过程。当然,也很可能会有强者迅崛起,取代现在的白衣大食。
但无论如何,这对于一心想要复国的波斯人来说,都不失为一个绝佳的机会,加上我听说他们的光明神已经显灵,相信很容易得到波斯人的拥护。
只要我大唐能帮波斯人训练出三两千精锐的兵马,甚至可以派一两员能征善战的将领帮其统军,趁乱杀入波斯故地,学生认为,帮助波斯成功复国的机会很大。
一旦成功,我大唐的影响将迅扩张到波斯,同时西域也有一个可靠的盟友,同时可以波斯为屏障,防止大食教东侵。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不成功,我大唐也没有损失什么。
供养军队,由塞路斯自己筹措粮饷,我们只是抽调一两员战将,帮其训练军队,指挥作战而已。如此本小利大,且能彰显我大唐圣德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善!甚善!哈哈哈.”
李适之深知,如今皇帝虽然日渐倦政,但越好大喜功了。特别是照李昂这样的分析,大唐不用付出太多,一旦成功,却有大利,且能增添皇帝荣光的事,一定符合皇帝的心意。
谁按此进奏,说不定龙颜大悦之下,还能得到不少的赏赐,同时还可以在皇帝心中留下一个高瞻远瞩,见识不凡的印象。
对于李昂,李适之是越看越喜欢了,还真动了招他为女婿的心思。
李昂偶然接触到他“情意绵绵”的目光,心里不禁有些毛,别介,哥可没有断袖之癖,撤,赶紧撤!
“相公,学生该说的都说完了,这个学生还有点急事,来日再来聆听相公教诲.”
“日之,别急着走!”
不走哪行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