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西华门外的镇守太监衙门里,朱道临读完曹化淳写给吴景贤的密信,靠在椅背上静静思考,脸上没有丝毫慌张害怕,仍然和平时一样从容镇定。◇↓◇↓小◇↓说,
主位上的吴景贤非常欣赏朱道临处变不惊的气度,示意肃立一旁的小太监给朱道临换杯热茶。
朱道临把信折叠好塞进信封,放到吴景贤面前的桌面上,微微一笑:“看来皇上之所以没有被那群无耻文臣蛊惑,王公公和曹公公定是出了很大力气,京城几位国公爷、侯爷和张天师等人恐怕也为我和紫阳观说了不少好话,否则不会只是让我进京述职这么简单。”
吴景贤轻轻点了点头:“先喝杯茶吧,进来这么久你茶没喝上一口,天气逐渐变凉,再不喝等会儿又得换。”
朱道临点点头端起茶杯,喝下几口随即放下,关切地问道:“叔父,你估计圣旨什么时候到?”
“快则7天之内,慢则10天之内,接到圣旨之后,你必须在1个月内抵达京城,先去兵部报道,然后待在东华门外的光禄寺等候召见……圣上一天不见你,你就得在里面待一天。”吴景贤说得很详细。
朱道临松了口气:“这么说来,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作准备,根本就用不着着急啊……”
吴景贤摇摇头:“你就不怕此去凶多吉少?”
朱道临瘪了瘪嘴:“你老又吓人了,有什么好怕的?到时候我带上20万斤紫铜,20吨海外白砂糖,50辆特制四轮大马车,50门大将军炮,2,000把军用宝刀,20面大镜子,20座大摆钟,再给皇后娘娘送去几盒宝石首饰,500匹七种花色的优等绸布。5台脚踏缝纫机和针头、线脑什么的,皇上还能给我脸色看?”
吴景贤吓了一大跳:“这……这可是上百万两银子啊!你真舍得?”
“怎么舍不得?应该的,皇上姓朱,我也姓朱。500年前是一家……哎呀,好像不能这么说。”朱道临嘿嘿一笑闭上嘴。
吴景贤哈哈大笑起来,笑完低声问道:“你一直没告诉我,你祖上是哪儿的人?你父亲叫啥名字?”
朱道临幽幽叹了口气:“流落海外之人,还说什么祖上?祖上到底是哪儿的我不知道。只记得很早以前祖父曾定居金陵……”
“我父亲的名字倒是可以对你老说,他老人家叫朱堪培,今年61岁,喜欢喝茶、下棋和练书法,退休前在天枢阁当个不入流的刀笔吏,他35岁那年才有我的,我妈比他年轻9岁。”
“我们老朱家人丁不旺,过世的爷爷是家中独子,我老爸也是独子,到了我这代还是独子。所以两老总是把老朱家开花散叶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
“唉……不说这些废话了,说说京城发生的事情吧,周延儒那帮孙子是不是疯了?那么无耻荒诞的谎言都敢当着皇上说,难道他们真以为皇上没脑子吗?”
“闭嘴!”
吴景贤指指朱道临的嘴巴:“永远不能再说这种大不敬的话!你还嫌自己招惹的麻烦不够多啊?三人成虎你懂不懂?”
“你不讲规矩,连出怪招,咱们这些亲近你的人也被你逼得赤膊上阵,几个月来把东南世家门阀和东林党人逼得手忙脚乱,损失惨重,他们对你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早已是恨之入骨,只要逮着机会。不管多么荒谬也要把你往死里整!”
“还有这回的粮食大博弈,要是今天的事情传到京城,不知道还要引发多大震动呢,他们能不陷害你吗?”
“好在你福大命大。四把火枪都打不死你,还有这么多人帮你说好话,为你撑着,换成别人早就骨头敲碎了!”
朱道临越听越恼火:“奶奶的!等哪天机会到了,我定要举起屠刀,杀他个一干二净!”
吴景贤吓了一大跳。还未说话,一名中年太监大步进门,来到吴景贤面前弯腰禀报:“应三公子和隆平侯家大公子、小公子前来拜访。”
“请他们进来吧!”
吴景贤摆了摆手,吩咐把人领进来,略微整理衣冠缓缓站起,看向来到他跟前的朱道临:“你那几个兄弟恐怕是来报信的。”
“你老坐着,我去迎他们进来。”
朱道临大步走出门外,很快与满脸笑容的应昌培、张德忠和张德义兄弟一同进来拜见吴景贤,彼此寒暄片刻分别坐下,两名小公公上来接过应昌培几个带来的礼物,恭恭敬敬放到一旁的桌面上。
应昌培等奉上香茶的小公公退下,立即向吴景贤和朱道临通报:“江南世家门阀和各地粮商溃散了,他们连续上涨四十多天的高粮价,在我们几家连续不断的冲击下终于土崩瓦解,一泻千里。”
“我们过来之前,全城粮价已经落到每石1两5钱,次一级的粳米每石1两3钱,一次购买超过100石能在1两2钱的价位上成交,已经回到黄河水灾前的价位。”
“各大世家门阀虽然财大气粗,亏不了多少,但至少15家跟在各大门阀身后兴风作浪的粮商血本无归。”
“前几日我们几家在每石4两2钱和3两8钱的价位上,先后三次出售46万石,刨去工钱和运费,净赚77万两银子,如今各家正按照道临制定的计划,分期、分批、分人逐渐吃进一些中小粮商抛售的粮食。”
“张世叔有些拉不下面子,只能以购买军粮的名义,收下了江北王家的8万石粮食,此事做得很机密,不会引发粮价的波动。”
张德忠连忙出言解释:“我那姨父到家祖母面前跪下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哭了半天,还抽自己的脸,打得全是血,实在没办法,家祖母看不过眼发话了,我家只能悄悄帮他一把……”
“但是,家父已经明确警告他,虽然买下了他的8万石粮食,但粮食必须继续留在他和江南几家门阀共同租用的官仓里,事情结束才会调运,估计不会导致粮价波动……”
“家父特意让我们兄弟前来解释,道临,你可别生气啊!”
朱道临笑道摆摆手:“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可以说尘埃落定了,各大世家门阀和几个大粮商再死撑也没用,金陵民众家里已经不缺粮食了,各大门阀手里剩下的粮食估计70万石左右,若不随行就市就地售卖,只能继续压在手里。”
“整个江南除了70万以工代赈的灾民,谁也不缺粮食,我绝对不会买他们的一颗粮食,让他们继续囤积吧,嘿嘿!”
“要是他们运回去,运费加人工加损耗,至少亏损20%,更加要命的是秋粮马上下来了,湖广和淮南的秋粮也要运过来,到时候更没人买他们的粮食……他们唯一的出路便是卖给官府补仓。”
“要是官府敢不买回去填补亏空,看着吧,我定要到皇上面前告御状,请求皇上派几个公正廉明的钦差下来,核查大江南北各地官仓,到时候恐怕不是推出几个替死鬼能躲过去的。”
众人一听面面相觑。
应昌培疑惑地说道:“就算能见到皇上,恐怕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这种事情早已是司空见惯,官场积弊法不责众,难啊!”
朱道临自信地笑道:“要是我对皇上说:圣上,只要派出钦差下去查,查出多少亏损,我朱道临用银子补上多少窟窿,然后我再找温体仁温大人,告诉他只要愿意联手大干一场,我们支持他和他的人接管江北各府县,支持他的治国策略,今后彼此加深往来,相互提携,相互帮助,你说说看,皇上和朝中除东林党之外的其他势力愿不愿意?”
应昌培目瞪口呆,张家兄弟震惊不已,如此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狠毒计策,就连吴景贤也为之脊梁发寒。(未完待续。)
主位上的吴景贤非常欣赏朱道临处变不惊的气度,示意肃立一旁的小太监给朱道临换杯热茶。
朱道临把信折叠好塞进信封,放到吴景贤面前的桌面上,微微一笑:“看来皇上之所以没有被那群无耻文臣蛊惑,王公公和曹公公定是出了很大力气,京城几位国公爷、侯爷和张天师等人恐怕也为我和紫阳观说了不少好话,否则不会只是让我进京述职这么简单。”
吴景贤轻轻点了点头:“先喝杯茶吧,进来这么久你茶没喝上一口,天气逐渐变凉,再不喝等会儿又得换。”
朱道临点点头端起茶杯,喝下几口随即放下,关切地问道:“叔父,你估计圣旨什么时候到?”
“快则7天之内,慢则10天之内,接到圣旨之后,你必须在1个月内抵达京城,先去兵部报道,然后待在东华门外的光禄寺等候召见……圣上一天不见你,你就得在里面待一天。”吴景贤说得很详细。
朱道临松了口气:“这么说来,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作准备,根本就用不着着急啊……”
吴景贤摇摇头:“你就不怕此去凶多吉少?”
朱道临瘪了瘪嘴:“你老又吓人了,有什么好怕的?到时候我带上20万斤紫铜,20吨海外白砂糖,50辆特制四轮大马车,50门大将军炮,2,000把军用宝刀,20面大镜子,20座大摆钟,再给皇后娘娘送去几盒宝石首饰,500匹七种花色的优等绸布。5台脚踏缝纫机和针头、线脑什么的,皇上还能给我脸色看?”
吴景贤吓了一大跳:“这……这可是上百万两银子啊!你真舍得?”
“怎么舍不得?应该的,皇上姓朱,我也姓朱。500年前是一家……哎呀,好像不能这么说。”朱道临嘿嘿一笑闭上嘴。
吴景贤哈哈大笑起来,笑完低声问道:“你一直没告诉我,你祖上是哪儿的人?你父亲叫啥名字?”
朱道临幽幽叹了口气:“流落海外之人,还说什么祖上?祖上到底是哪儿的我不知道。只记得很早以前祖父曾定居金陵……”
“我父亲的名字倒是可以对你老说,他老人家叫朱堪培,今年61岁,喜欢喝茶、下棋和练书法,退休前在天枢阁当个不入流的刀笔吏,他35岁那年才有我的,我妈比他年轻9岁。”
“我们老朱家人丁不旺,过世的爷爷是家中独子,我老爸也是独子,到了我这代还是独子。所以两老总是把老朱家开花散叶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
“唉……不说这些废话了,说说京城发生的事情吧,周延儒那帮孙子是不是疯了?那么无耻荒诞的谎言都敢当着皇上说,难道他们真以为皇上没脑子吗?”
“闭嘴!”
吴景贤指指朱道临的嘴巴:“永远不能再说这种大不敬的话!你还嫌自己招惹的麻烦不够多啊?三人成虎你懂不懂?”
“你不讲规矩,连出怪招,咱们这些亲近你的人也被你逼得赤膊上阵,几个月来把东南世家门阀和东林党人逼得手忙脚乱,损失惨重,他们对你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早已是恨之入骨,只要逮着机会。不管多么荒谬也要把你往死里整!”
“还有这回的粮食大博弈,要是今天的事情传到京城,不知道还要引发多大震动呢,他们能不陷害你吗?”
“好在你福大命大。四把火枪都打不死你,还有这么多人帮你说好话,为你撑着,换成别人早就骨头敲碎了!”
朱道临越听越恼火:“奶奶的!等哪天机会到了,我定要举起屠刀,杀他个一干二净!”
吴景贤吓了一大跳。还未说话,一名中年太监大步进门,来到吴景贤面前弯腰禀报:“应三公子和隆平侯家大公子、小公子前来拜访。”
“请他们进来吧!”
吴景贤摆了摆手,吩咐把人领进来,略微整理衣冠缓缓站起,看向来到他跟前的朱道临:“你那几个兄弟恐怕是来报信的。”
“你老坐着,我去迎他们进来。”
朱道临大步走出门外,很快与满脸笑容的应昌培、张德忠和张德义兄弟一同进来拜见吴景贤,彼此寒暄片刻分别坐下,两名小公公上来接过应昌培几个带来的礼物,恭恭敬敬放到一旁的桌面上。
应昌培等奉上香茶的小公公退下,立即向吴景贤和朱道临通报:“江南世家门阀和各地粮商溃散了,他们连续上涨四十多天的高粮价,在我们几家连续不断的冲击下终于土崩瓦解,一泻千里。”
“我们过来之前,全城粮价已经落到每石1两5钱,次一级的粳米每石1两3钱,一次购买超过100石能在1两2钱的价位上成交,已经回到黄河水灾前的价位。”
“各大世家门阀虽然财大气粗,亏不了多少,但至少15家跟在各大门阀身后兴风作浪的粮商血本无归。”
“前几日我们几家在每石4两2钱和3两8钱的价位上,先后三次出售46万石,刨去工钱和运费,净赚77万两银子,如今各家正按照道临制定的计划,分期、分批、分人逐渐吃进一些中小粮商抛售的粮食。”
“张世叔有些拉不下面子,只能以购买军粮的名义,收下了江北王家的8万石粮食,此事做得很机密,不会引发粮价的波动。”
张德忠连忙出言解释:“我那姨父到家祖母面前跪下了,一把鼻涕一把泪哭了半天,还抽自己的脸,打得全是血,实在没办法,家祖母看不过眼发话了,我家只能悄悄帮他一把……”
“但是,家父已经明确警告他,虽然买下了他的8万石粮食,但粮食必须继续留在他和江南几家门阀共同租用的官仓里,事情结束才会调运,估计不会导致粮价波动……”
“家父特意让我们兄弟前来解释,道临,你可别生气啊!”
朱道临笑道摆摆手:“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可以说尘埃落定了,各大世家门阀和几个大粮商再死撑也没用,金陵民众家里已经不缺粮食了,各大门阀手里剩下的粮食估计70万石左右,若不随行就市就地售卖,只能继续压在手里。”
“整个江南除了70万以工代赈的灾民,谁也不缺粮食,我绝对不会买他们的一颗粮食,让他们继续囤积吧,嘿嘿!”
“要是他们运回去,运费加人工加损耗,至少亏损20%,更加要命的是秋粮马上下来了,湖广和淮南的秋粮也要运过来,到时候更没人买他们的粮食……他们唯一的出路便是卖给官府补仓。”
“要是官府敢不买回去填补亏空,看着吧,我定要到皇上面前告御状,请求皇上派几个公正廉明的钦差下来,核查大江南北各地官仓,到时候恐怕不是推出几个替死鬼能躲过去的。”
众人一听面面相觑。
应昌培疑惑地说道:“就算能见到皇上,恐怕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这种事情早已是司空见惯,官场积弊法不责众,难啊!”
朱道临自信地笑道:“要是我对皇上说:圣上,只要派出钦差下去查,查出多少亏损,我朱道临用银子补上多少窟窿,然后我再找温体仁温大人,告诉他只要愿意联手大干一场,我们支持他和他的人接管江北各府县,支持他的治国策略,今后彼此加深往来,相互提携,相互帮助,你说说看,皇上和朝中除东林党之外的其他势力愿不愿意?”
应昌培目瞪口呆,张家兄弟震惊不已,如此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狠毒计策,就连吴景贤也为之脊梁发寒。(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