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帝之恼
袁术的话,鼓动了大厅内的很多人,纪灵等武将纷纷附和,支持袁术称帝。$文学网$袁术见文官中的一些人还有顾虑,眼中精芒闪烁,便又说道:“如有人觉得上述的理由还不够的话,请看这块五彩石。大鱼送石,这上面刻的字难道还不够清楚的么?”
阎象、杨弘等人见袁术的话里语气越来越凌厉,眼神也越来越冷,知道如果今日自己还是反对他称帝的话,只怕是性命难保,便闭口不言了。
剩余的文武官员,见没有了反对的声音,便拉着阎象和杨弘等数人,一起朝着袁术下跪,行三跪九叩之礼,高呼道:“参见皇上~~”
此时袁术已经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见此情景,自己多年的梦想终于成了真,实在是高兴之极,哈哈大笑道:“诸位爱卿平身~~我登大宝,诸位皆是功臣,定有封赏。”
数日后,袁术正式在寿春登基,建号仲氏,自称“仲家”。袁术改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类似于西汉的京兆尹和东汉的河南尹,寿春自然就成为京师。袁术在这里任命公卿,建皇宫,设祠庙、明堂于南北郊。
接下来便是大封百官了。
袁术完全按照汉朝的官制,给自己的手下人都升了官,特别是那些主要的武将们,不是封个车骑将军,就是封个骠骑将军,再不济也是个前将军、后将军或是左将军、右将军,大家一起开心,见了面都是笑哈哈的,带兵练兵就更是带劲了。
文官的空缺可就多了。按照汉朝的官制,以三公领九卿为基本架构。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师长百僚,是名义上的最高官职。三公多以知名经师为之,以宣扬经术治国的理念。这就让袁术为难了,他仔细看了看自己手下的心腹文臣,知名度最高的当属杨弘和阎象了,但把他们俩放在全国一比,那是差得太远了,放在三公之位,恐难以服众。
既然当了皇帝,自然要心怀四海,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率土之人莫非王臣。袁术便给给天下有名的名士都发了邀请,承诺他们如来寿春就职,必然会享受高官厚禄。
居住在江南秣陵藏书院的郑玄、蔡邕、孔柚、王朗、管宁、邴原六大名士对袁术的征召肯定不会理睬,非但如此,他们还准备各自回信,将袁术大骂一通,后是孙乾劝解,认为这样做反而会让袁术得意,以为自己是个人物。干脆对他不理也不睬,就像石沉大海,表示对他的忽视。
其它的名士也多半是没有搭理袁术,对这样的一个无耻之徒,他们实在是无话可说。
袁术急了,改广撒网为重点捕捞。这次他的目标是两个人,一个是广陵太守陈登的父亲陈珪,一个是前兖州刺史金尚。
陈珪的家族在徐州绝对属于名门望族,前太尉陈球是他的从父,陈珪和袁术在年轻时就认识,还是一定程度上的好友。因为袁术突袭徐州的原因,他们之间的关系破裂。但是袁术认为,从前是为了地盘之争,如今自己已经当了皇帝,陈珪若投靠自己,三公的位置随便他挑,这可是个很有诱惑的条件,想来陈珪不会拒绝。
在自己这个新鲜的皇帝手下不比在刘备那个乡野村夫手下要强得多了?袁术自负地想。
事实总是那么地无情。陈珪不仅没有急吼吼地前来投靠袁术,还正式地写了一封信将袁术大骂了一通。在这封措辞严厉的信中,陈珪道:“你让我依附你去做哪些不义的事情,简直就是痴心妄想,我就是死了也不会跟你的。”
袁术见了此信,气得差点吐血。我袁家四世三公,好歹也是全国数一数二的豪门,就这么不招你的待见?袁术信中暗暗发誓:匹夫!朕誓要杀你!
金尚字元休,京兆人士,当世名士,与同郡韦休甫、第五文休俱著名,号为三休。王允执政时,曾封他为兖州刺史。金尚带着人马兴冲冲地去上任,但那时兖州已在曹操的掌握之中,他怎么肯放?几场战斗下来,金尚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自己的人马损失殆尽,就连他自己也差点被曹军杀死。
金尚无奈之下,只得南下依靠袁术。如今袁术称帝,想起金尚的名声,便派人去请他来当新朝的太尉。金尚是老党人,他从来就未曾看好过袁术,这种叛逆汉室的事情自是不愿意去做。袁术几次派人去下诏书,任命金尚为太尉,但是金山屡屡以各种理由托退,死活不干。
过了数日,袁术得到消息,说金尚已经备好了车马,收拾好了细软,准备趁夜逃离寿春城。在这个消息的刺激下,袁术心中久久压抑的对当朝名士们的愤怒终于爆发了,他派出宫中护卫将金尚从家中给抓了过来,严厉地询问下,金尚承认了自己确实是想要逃走。
袁术的气血上涌,从小就生活优越的他一向自视甚高,原以为自己顺应天意当了皇帝,天下人都会景从。想不到外面的名士请不来,自己身边的名士却要背弃而去,这让刚刚在皇帝的宝座上没坐几天的袁术感到非常地没有面子。
“来人啊~~把这个背信弃义的老匹夫给我拉出去砍了!”袁术的脸色看起来很差,显得有些气急败坏。
金尚本就抱了必死的决心,对于他来说,名声较之生命还要重要。如果自己今日屈从了袁术,当个这个所谓的太尉,那他的人生就此画上了一个巨大的污点,不仅将他之前的光鲜亮丽抹得干干净净,还让他从此遭到后人的唾弃。
金尚一声不吭地随着如狼似虎的宫廷护卫走出了大门,过了一会,袁术突然后悔了起来,金尚纵有千般不是,但他的名声显赫,有许多门生弟子,自己今日杀了他,日后还有哪个名士会来投奔自己?
袁术赶紧跑出宫殿的大门,却见到一名宫廷护卫端着一个铜盘走了过来,铜盘之上是一颗鲜血淋漓的人头,不是金尚的又是谁的?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非常感谢各位书友的欣赏,在此小生有礼了!还请多多***,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多多***,多多打赏!谢谢!!!
袁术的话,鼓动了大厅内的很多人,纪灵等武将纷纷附和,支持袁术称帝。$文学网$袁术见文官中的一些人还有顾虑,眼中精芒闪烁,便又说道:“如有人觉得上述的理由还不够的话,请看这块五彩石。大鱼送石,这上面刻的字难道还不够清楚的么?”
阎象、杨弘等人见袁术的话里语气越来越凌厉,眼神也越来越冷,知道如果今日自己还是反对他称帝的话,只怕是性命难保,便闭口不言了。
剩余的文武官员,见没有了反对的声音,便拉着阎象和杨弘等数人,一起朝着袁术下跪,行三跪九叩之礼,高呼道:“参见皇上~~”
此时袁术已经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见此情景,自己多年的梦想终于成了真,实在是高兴之极,哈哈大笑道:“诸位爱卿平身~~我登大宝,诸位皆是功臣,定有封赏。”
数日后,袁术正式在寿春登基,建号仲氏,自称“仲家”。袁术改九江太守为淮南尹,类似于西汉的京兆尹和东汉的河南尹,寿春自然就成为京师。袁术在这里任命公卿,建皇宫,设祠庙、明堂于南北郊。
接下来便是大封百官了。
袁术完全按照汉朝的官制,给自己的手下人都升了官,特别是那些主要的武将们,不是封个车骑将军,就是封个骠骑将军,再不济也是个前将军、后将军或是左将军、右将军,大家一起开心,见了面都是笑哈哈的,带兵练兵就更是带劲了。
文官的空缺可就多了。按照汉朝的官制,以三公领九卿为基本架构。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师长百僚,是名义上的最高官职。三公多以知名经师为之,以宣扬经术治国的理念。这就让袁术为难了,他仔细看了看自己手下的心腹文臣,知名度最高的当属杨弘和阎象了,但把他们俩放在全国一比,那是差得太远了,放在三公之位,恐难以服众。
既然当了皇帝,自然要心怀四海,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率土之人莫非王臣。袁术便给给天下有名的名士都发了邀请,承诺他们如来寿春就职,必然会享受高官厚禄。
居住在江南秣陵藏书院的郑玄、蔡邕、孔柚、王朗、管宁、邴原六大名士对袁术的征召肯定不会理睬,非但如此,他们还准备各自回信,将袁术大骂一通,后是孙乾劝解,认为这样做反而会让袁术得意,以为自己是个人物。干脆对他不理也不睬,就像石沉大海,表示对他的忽视。
其它的名士也多半是没有搭理袁术,对这样的一个无耻之徒,他们实在是无话可说。
袁术急了,改广撒网为重点捕捞。这次他的目标是两个人,一个是广陵太守陈登的父亲陈珪,一个是前兖州刺史金尚。
陈珪的家族在徐州绝对属于名门望族,前太尉陈球是他的从父,陈珪和袁术在年轻时就认识,还是一定程度上的好友。因为袁术突袭徐州的原因,他们之间的关系破裂。但是袁术认为,从前是为了地盘之争,如今自己已经当了皇帝,陈珪若投靠自己,三公的位置随便他挑,这可是个很有诱惑的条件,想来陈珪不会拒绝。
在自己这个新鲜的皇帝手下不比在刘备那个乡野村夫手下要强得多了?袁术自负地想。
事实总是那么地无情。陈珪不仅没有急吼吼地前来投靠袁术,还正式地写了一封信将袁术大骂了一通。在这封措辞严厉的信中,陈珪道:“你让我依附你去做哪些不义的事情,简直就是痴心妄想,我就是死了也不会跟你的。”
袁术见了此信,气得差点吐血。我袁家四世三公,好歹也是全国数一数二的豪门,就这么不招你的待见?袁术信中暗暗发誓:匹夫!朕誓要杀你!
金尚字元休,京兆人士,当世名士,与同郡韦休甫、第五文休俱著名,号为三休。王允执政时,曾封他为兖州刺史。金尚带着人马兴冲冲地去上任,但那时兖州已在曹操的掌握之中,他怎么肯放?几场战斗下来,金尚根本不是曹操的对手,自己的人马损失殆尽,就连他自己也差点被曹军杀死。
金尚无奈之下,只得南下依靠袁术。如今袁术称帝,想起金尚的名声,便派人去请他来当新朝的太尉。金尚是老党人,他从来就未曾看好过袁术,这种叛逆汉室的事情自是不愿意去做。袁术几次派人去下诏书,任命金尚为太尉,但是金山屡屡以各种理由托退,死活不干。
过了数日,袁术得到消息,说金尚已经备好了车马,收拾好了细软,准备趁夜逃离寿春城。在这个消息的刺激下,袁术心中久久压抑的对当朝名士们的愤怒终于爆发了,他派出宫中护卫将金尚从家中给抓了过来,严厉地询问下,金尚承认了自己确实是想要逃走。
袁术的气血上涌,从小就生活优越的他一向自视甚高,原以为自己顺应天意当了皇帝,天下人都会景从。想不到外面的名士请不来,自己身边的名士却要背弃而去,这让刚刚在皇帝的宝座上没坐几天的袁术感到非常地没有面子。
“来人啊~~把这个背信弃义的老匹夫给我拉出去砍了!”袁术的脸色看起来很差,显得有些气急败坏。
金尚本就抱了必死的决心,对于他来说,名声较之生命还要重要。如果自己今日屈从了袁术,当个这个所谓的太尉,那他的人生就此画上了一个巨大的污点,不仅将他之前的光鲜亮丽抹得干干净净,还让他从此遭到后人的唾弃。
金尚一声不吭地随着如狼似虎的宫廷护卫走出了大门,过了一会,袁术突然后悔了起来,金尚纵有千般不是,但他的名声显赫,有许多门生弟子,自己今日杀了他,日后还有哪个名士会来投奔自己?
袁术赶紧跑出宫殿的大门,却见到一名宫廷护卫端着一个铜盘走了过来,铜盘之上是一颗鲜血淋漓的人头,不是金尚的又是谁的?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
非常感谢各位书友的欣赏,在此小生有礼了!还请多多***,多多收藏,多多推荐,多多***,多多打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