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foncolor=red>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就现在的形势来看,将满清驱于关外便已经意味着国战的结束,偏处一隅的满清沦为地方割据政权,在朱永兴心中,就已经不配称之为“国”,更不必以倾国大军来对付。
在整个北方,明军有三十多万军队,而且骑兵部队和辽东的军队还在不断扩充。虽说是既要攻击满清,又要防范东虏,但如此庞大的兵力,驻扎在凋弊的北方,后勤压力可想而知。
所以,朱永兴计划从北方陆续调兵归南,北方战事将以招募北方新兵来加以解决。前期计划是至少调回一个军,如果再抽调水师一部的话,便可以对安南动手,既消除威胁,又以战养战,获取战后重建所需的物资和钱财。
对安南动手的军事计划早已经由总参谋部制定完成,利用安南的地域特点,于日丽海口实施两栖登陆,将郑军切成两截。然后由主力向北席卷,安南驻军向南攻击,一举占领升龙(现河内)。
只是在是否穷追猛打,一举灭掉郑氏;以及是否直接将其并入版图,是否需要立傀儡等问题上,朱永兴还需要仔细斟酌。而黄秀仁可以说是越奸中的佼佼者,对明朝尽心尽力,在安南都统使司府兢兢业业,令朱永兴十分赞赏。
“郑氏抗命跋扈,残苛待民,实乃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黄秀仁本着自己的判断,在觐见时义愤填膺地怒斥安南郑氏的累累罪行,“万岁当再兴吊民伐罪之师,解万民于倒悬。”
郑氏在中国传统的观点来看,架空黎氏皇帝。与白脸的曹操一样,确实是个大奸臣。当初,明军攻入安南,一来是报复其投清不义,二也确实打着这样的旗号。黄秀仁很谨慎。他还不清楚朱永兴的底线为何,是继续保留黎氏名义,还是就此抹除了安南这个国家。所以,他只说郑氏,不提具体的操作。
朱永兴微笑着点了点头,开口问道:“黄卿在安南都统使司府任劳任怨。实堪嘉慰。从长时间的报告来看,都统使司府治下也算是国泰民安,鲜有事端。朕想问一下,卿等治下的民众,是心向黎氏或郑氏的多一些。还是心向我明的多一些呢?如果安南都统使司府向朝廷请求归附,地方上会有多大反应,是否会生成动乱呢?”
说到底,现在明军在安南的占领区在名义上还是租借的,也就是说在法理上主权还是安南国的。正因为有都统使司府管理,并打着傀儡郑桦的旗号,让朱永兴对于民心归属有些不好判断。用最合适的办法,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哪怕时间上可以拖延,哪怕不是一劳永逸,朱永兴也不想因为急于求成而给自己背上负担。
对于朱永兴的询问。黄秀仁沉思了半晌。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如果只说好话,自然会让朱永兴龙颜大悦,但以后呢,真的以这样的判断去处理安南,如果引起动乱。岂不是自己的罪过?
“黄卿,尽可实话实说。不必遮掩,也不必编造谎言。”朱永兴看出了黄秀仁的顾虑。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安心。
“万岁英明,微臣这点小心思被万岁慧眼识破,有罪,有罪。”黄秀仁跪倒请罪,再次平身后斟酌着说道:“现在的都统使司府治下,百姓的生活比郑氏时不知好了多少。自从朝廷推出国籍制后,诸般惠政吸引了很多越人。若是内附,微臣敢保证,在都统使司府治下不会生出什么动乱。如果是郑氏统治区,就不是微臣所能妄言的了。”
朱永兴轻轻点头,在安南占领区的工作确实很有成效,推出郑桦这个傀儡也确实在初期起到了很大作用。攻打安南郑氏的主要目的是夺取物资钱财,为国家的战后重建提供助力。与这个主要目的相比,代价过大或耗费时间过长的开疆拓土倒不是最关键的了。
而且,有安南都统使司府这个已经相对完善的统治机构,只需要击败郑军主力,将郑氏驱赶到中南半岛的狭长地带,也就是原来南阮的地盘,朝廷统治新占领区的成本和精力必然会大幅减少。
其实,朱永兴最想攻打的地方是菲律宾,击败西班牙人,夺取他们积累的不义之财,并且使大明的海外领地多出一大块。同时,菲律宾有金矿、铜矿,善加经营,也是财富之地。只是要维持海外领地,就必须在菲律宾驻扎大量军队,并配有一部水师。所以,削弱郑氏是进攻菲律宾的前提,不能舍本逐末,在郑氏身上耗费过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郑氏欺君罔上,实乃乱臣贼子。”朱永兴思虑已定,基本上确定了大方针,微笑着说道:“先前朕吊民伐罪时,郑桦幡然醒悟,毅然襄助王师。今番王师欲肃正安南纲纪,还要倚重郑桦。黄卿忠心,朕了然于心,汝要善加辅佐,使安南纲常得复,黎氏得兴啊!”
“万岁殷殷金语,微臣永远铭记于心,敢不以死效忠。”黄秀仁又跪拜,恭谨叩头,感激涕零,“万岁若为安南肃正纲纪,使黎氏中兴,师出有名,安南民众定是望风景从,感恩戴德。”
黄秀仁虽然阿谀奉承,但也不是没有真才实学。朱永兴话音一落,他便知道又有了飞黄腾达的机会。郑桦不过是块招牌,如果明廷扶植后黎,或者说是立黎氏后人为傀儡,那郑桦也就没多大用处,应该换成他作“中兴名臣”了。先是冠冕堂皇,以最小的动乱平定安南,然后施恩同化,等到条件成熟时再宣告退位内附,朱永兴的路数,这黄秀仁也猜得七七八八。
虽然朱永兴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并没有让安南占领区的官员加入大明国籍,而是对普通民众敞开申请大门,但现在的黄秀仁却时时以明人自居,盼着内附后真正融入大明朝廷的官员系统中。而昭武元年的恩科即将举行,安南占领区也有乡试、省试,黄秀仁便是主考官,这也让他自信满满,知道自己在新皇帝心目中还是有一席之地的。这让他愈发想好好表现,目标便是成为象宗守义那样的封疆大吏。
内迁,外移,现在安南占领区的越人已经减少到总人口的一半以下,其余的越人则被打散迁移到四川、贵州等地,而都统使司府的众多都统使,主要是滇省的各家土司,则派出子侄辈带领部分族人在安南开枝散叶,并向南掌蚕食扩张。
黄秀仁对安南占领区的情况自然了解得通透,所以才敢夸下海口,保证即便是宣布内附,也不会引起多大的动乱。靠着都统使司府的土兵联合部队,以及驻安南的明军,完全可以维持得住局势。
朱永兴又询问了一番安南占领区的其他情况,心中更加有数。现在这个时代,国家的概念还很模糊,特别是在东方,什么主权、领土权、海权等概念,也不明确。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过上好日子,远比归谁统治更重要。满清愚蠢,剃发易服,方才激起了广大汉人的民族观念,最后在尸山血海中建立起的王朝。
尽管如此,朱永兴也没有改变初衷。毕竟在整个中南半岛,如果能将郑氏压缩在南阮的曾经地盘上,就已经是胜利,并且能牢牢把握住局势。郑氏苟延残喘,已经无妨大碍,朱永兴甚至希望由此能逼迫郑氏向占城国动武。如果形势是这样发展的话,明军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占领对明廷一向恭顺的占城国,却不会引起物议纷纷。
召见完黄秀仁之后,朱永兴又宣召了工部诸位官员上殿议事。
从各部的组成情况看,工部最为繁杂,起码朱永兴已经计划着短期内便会将其中的水利司、农业司单独划出升格为水利部和农业部。这两个新部能否发挥作用,尽职尽责地努力工作,与重建战后的北方关系重大。而两个部的尚书也基本上确定下来,水利部尚书陈洪范,农业部尚书金维新。
今天的议事主要是围绕着北方农业展开,水利当然也重要,但投入太大,对目前的朝廷来说,还有些捉襟见肘。而北方农业恢复得如何,则关系到整个财政状况能否尽快地得到缓解。
朱永兴翻看着农业司呈上来的报告,比较满意地轻轻点头。务实的作风是他所喜欢的,农业司的报告则在这个方面体现了得很好。这不是哪个官员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确确实实从民间,从百姓,从老农那里得出的结论和判断。
小冰河期的谷底虽然已经过去,影响却还在,低温状态有所缓解,但还将维持上百年。这样的气候,再加上基础设施的薄弱,不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北方的恢复就是一句空谈。
“谷子耐旱,生长期也短,可以大规模种植。”朱永兴提笔划圈,算是定下了一种将在北方种植的农作物。
“番薯也可,春薯、夏薯,哪怕只收获一季,也能解决不少问题。关键还是要派专家指点,毕竟北方百姓还没种过这个,而南方农人已经有了很多的经验。”朱永兴自然知道被吹嘘的“糠稀盛世”是靠什么支撑的。
定下主要农作物后,其余的什么甜菜、花生、芝麻等便可由农民自由选择。而高梁、玉米则小范围试种,以观察其是否适应北地气候。摒弃了北方的传统作物——小麦,选择这些抗旱、生长期短,或者是高产的作物,起码能保证有收获,不致于劳苦一年却不得果腹,甚至是颗粒无收。
……………(未完待续)
就现在的形势来看,将满清驱于关外便已经意味着国战的结束,偏处一隅的满清沦为地方割据政权,在朱永兴心中,就已经不配称之为“国”,更不必以倾国大军来对付。
在整个北方,明军有三十多万军队,而且骑兵部队和辽东的军队还在不断扩充。虽说是既要攻击满清,又要防范东虏,但如此庞大的兵力,驻扎在凋弊的北方,后勤压力可想而知。
所以,朱永兴计划从北方陆续调兵归南,北方战事将以招募北方新兵来加以解决。前期计划是至少调回一个军,如果再抽调水师一部的话,便可以对安南动手,既消除威胁,又以战养战,获取战后重建所需的物资和钱财。
对安南动手的军事计划早已经由总参谋部制定完成,利用安南的地域特点,于日丽海口实施两栖登陆,将郑军切成两截。然后由主力向北席卷,安南驻军向南攻击,一举占领升龙(现河内)。
只是在是否穷追猛打,一举灭掉郑氏;以及是否直接将其并入版图,是否需要立傀儡等问题上,朱永兴还需要仔细斟酌。而黄秀仁可以说是越奸中的佼佼者,对明朝尽心尽力,在安南都统使司府兢兢业业,令朱永兴十分赞赏。
“郑氏抗命跋扈,残苛待民,实乃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黄秀仁本着自己的判断,在觐见时义愤填膺地怒斥安南郑氏的累累罪行,“万岁当再兴吊民伐罪之师,解万民于倒悬。”
郑氏在中国传统的观点来看,架空黎氏皇帝。与白脸的曹操一样,确实是个大奸臣。当初,明军攻入安南,一来是报复其投清不义,二也确实打着这样的旗号。黄秀仁很谨慎。他还不清楚朱永兴的底线为何,是继续保留黎氏名义,还是就此抹除了安南这个国家。所以,他只说郑氏,不提具体的操作。
朱永兴微笑着点了点头,开口问道:“黄卿在安南都统使司府任劳任怨。实堪嘉慰。从长时间的报告来看,都统使司府治下也算是国泰民安,鲜有事端。朕想问一下,卿等治下的民众,是心向黎氏或郑氏的多一些。还是心向我明的多一些呢?如果安南都统使司府向朝廷请求归附,地方上会有多大反应,是否会生成动乱呢?”
说到底,现在明军在安南的占领区在名义上还是租借的,也就是说在法理上主权还是安南国的。正因为有都统使司府管理,并打着傀儡郑桦的旗号,让朱永兴对于民心归属有些不好判断。用最合适的办法,投入最少的人力物力。哪怕时间上可以拖延,哪怕不是一劳永逸,朱永兴也不想因为急于求成而给自己背上负担。
对于朱永兴的询问。黄秀仁沉思了半晌。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如果只说好话,自然会让朱永兴龙颜大悦,但以后呢,真的以这样的判断去处理安南,如果引起动乱。岂不是自己的罪过?
“黄卿,尽可实话实说。不必遮掩,也不必编造谎言。”朱永兴看出了黄秀仁的顾虑。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他可以安心。
“万岁英明,微臣这点小心思被万岁慧眼识破,有罪,有罪。”黄秀仁跪倒请罪,再次平身后斟酌着说道:“现在的都统使司府治下,百姓的生活比郑氏时不知好了多少。自从朝廷推出国籍制后,诸般惠政吸引了很多越人。若是内附,微臣敢保证,在都统使司府治下不会生出什么动乱。如果是郑氏统治区,就不是微臣所能妄言的了。”
朱永兴轻轻点头,在安南占领区的工作确实很有成效,推出郑桦这个傀儡也确实在初期起到了很大作用。攻打安南郑氏的主要目的是夺取物资钱财,为国家的战后重建提供助力。与这个主要目的相比,代价过大或耗费时间过长的开疆拓土倒不是最关键的了。
而且,有安南都统使司府这个已经相对完善的统治机构,只需要击败郑军主力,将郑氏驱赶到中南半岛的狭长地带,也就是原来南阮的地盘,朝廷统治新占领区的成本和精力必然会大幅减少。
其实,朱永兴最想攻打的地方是菲律宾,击败西班牙人,夺取他们积累的不义之财,并且使大明的海外领地多出一大块。同时,菲律宾有金矿、铜矿,善加经营,也是财富之地。只是要维持海外领地,就必须在菲律宾驻扎大量军队,并配有一部水师。所以,削弱郑氏是进攻菲律宾的前提,不能舍本逐末,在郑氏身上耗费过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郑氏欺君罔上,实乃乱臣贼子。”朱永兴思虑已定,基本上确定了大方针,微笑着说道:“先前朕吊民伐罪时,郑桦幡然醒悟,毅然襄助王师。今番王师欲肃正安南纲纪,还要倚重郑桦。黄卿忠心,朕了然于心,汝要善加辅佐,使安南纲常得复,黎氏得兴啊!”
“万岁殷殷金语,微臣永远铭记于心,敢不以死效忠。”黄秀仁又跪拜,恭谨叩头,感激涕零,“万岁若为安南肃正纲纪,使黎氏中兴,师出有名,安南民众定是望风景从,感恩戴德。”
黄秀仁虽然阿谀奉承,但也不是没有真才实学。朱永兴话音一落,他便知道又有了飞黄腾达的机会。郑桦不过是块招牌,如果明廷扶植后黎,或者说是立黎氏后人为傀儡,那郑桦也就没多大用处,应该换成他作“中兴名臣”了。先是冠冕堂皇,以最小的动乱平定安南,然后施恩同化,等到条件成熟时再宣告退位内附,朱永兴的路数,这黄秀仁也猜得七七八八。
虽然朱永兴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并没有让安南占领区的官员加入大明国籍,而是对普通民众敞开申请大门,但现在的黄秀仁却时时以明人自居,盼着内附后真正融入大明朝廷的官员系统中。而昭武元年的恩科即将举行,安南占领区也有乡试、省试,黄秀仁便是主考官,这也让他自信满满,知道自己在新皇帝心目中还是有一席之地的。这让他愈发想好好表现,目标便是成为象宗守义那样的封疆大吏。
内迁,外移,现在安南占领区的越人已经减少到总人口的一半以下,其余的越人则被打散迁移到四川、贵州等地,而都统使司府的众多都统使,主要是滇省的各家土司,则派出子侄辈带领部分族人在安南开枝散叶,并向南掌蚕食扩张。
黄秀仁对安南占领区的情况自然了解得通透,所以才敢夸下海口,保证即便是宣布内附,也不会引起多大的动乱。靠着都统使司府的土兵联合部队,以及驻安南的明军,完全可以维持得住局势。
朱永兴又询问了一番安南占领区的其他情况,心中更加有数。现在这个时代,国家的概念还很模糊,特别是在东方,什么主权、领土权、海权等概念,也不明确。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过上好日子,远比归谁统治更重要。满清愚蠢,剃发易服,方才激起了广大汉人的民族观念,最后在尸山血海中建立起的王朝。
尽管如此,朱永兴也没有改变初衷。毕竟在整个中南半岛,如果能将郑氏压缩在南阮的曾经地盘上,就已经是胜利,并且能牢牢把握住局势。郑氏苟延残喘,已经无妨大碍,朱永兴甚至希望由此能逼迫郑氏向占城国动武。如果形势是这样发展的话,明军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占领对明廷一向恭顺的占城国,却不会引起物议纷纷。
召见完黄秀仁之后,朱永兴又宣召了工部诸位官员上殿议事。
从各部的组成情况看,工部最为繁杂,起码朱永兴已经计划着短期内便会将其中的水利司、农业司单独划出升格为水利部和农业部。这两个新部能否发挥作用,尽职尽责地努力工作,与重建战后的北方关系重大。而两个部的尚书也基本上确定下来,水利部尚书陈洪范,农业部尚书金维新。
今天的议事主要是围绕着北方农业展开,水利当然也重要,但投入太大,对目前的朝廷来说,还有些捉襟见肘。而北方农业恢复得如何,则关系到整个财政状况能否尽快地得到缓解。
朱永兴翻看着农业司呈上来的报告,比较满意地轻轻点头。务实的作风是他所喜欢的,农业司的报告则在这个方面体现了得很好。这不是哪个官员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确确实实从民间,从百姓,从老农那里得出的结论和判断。
小冰河期的谷底虽然已经过去,影响却还在,低温状态有所缓解,但还将维持上百年。这样的气候,再加上基础设施的薄弱,不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北方的恢复就是一句空谈。
“谷子耐旱,生长期也短,可以大规模种植。”朱永兴提笔划圈,算是定下了一种将在北方种植的农作物。
“番薯也可,春薯、夏薯,哪怕只收获一季,也能解决不少问题。关键还是要派专家指点,毕竟北方百姓还没种过这个,而南方农人已经有了很多的经验。”朱永兴自然知道被吹嘘的“糠稀盛世”是靠什么支撑的。
定下主要农作物后,其余的什么甜菜、花生、芝麻等便可由农民自由选择。而高梁、玉米则小范围试种,以观察其是否适应北地气候。摒弃了北方的传统作物——小麦,选择这些抗旱、生长期短,或者是高产的作物,起码能保证有收获,不致于劳苦一年却不得果腹,甚至是颗粒无收。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