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利科夫原本还有点摸不着头脑,等他在地图上看了一会儿找到公墓的位置后,才又惊又喜的问:“什么?你说什么?你们占领了公墓?!”
“是的,戈利科夫同志!”米哈依尔维奇说:“快下命令吧,夺回马马耶夫岗的时候到了!”
戈利科夫没有迟疑,马上就转头对克雷洛夫说道:“马上组织对马马耶夫岗的进攻,越快越好!”
“是,戈利科夫同志!”
在克雷洛夫把命令传达下去的时候,戈利科夫又疑惑的问米哈依尔维奇:“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下水道,戈利科夫同志!”米哈依尔维奇回答:“德国人以为我们会坚守医院,但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做占领公墓的准备!”
“好办法!”戈利科夫笑着说:“这么说,你们把我也骗了!”
“抱歉,戈利科夫同志!我们不能冒泄密的风险!”
“不,你们做得很对!”戈利科夫当然不会介意这个,尤其是此时已有希望夺回马马耶夫岗……这比其它任何都重要。
“守住公墓!”戈利科夫说:“直到我们拿下马马耶夫岗并增援你们!”
“是,戈利科夫同志!”
话音未落,公路上的战斗就打响了。
那是德军的一个摩托化连。
德军进攻马马耶夫岗的部队本就是摩步师,摩步师的特点就是装备有交通工具比如汽车、摩托车等,可以依靠这些交通工具进行快速机动的部队。
所以,埃德蒙德中校一发现自己上当之后,马上就派出快速反应部队增援马马耶夫岗,主力部队在后方跟进。
按常理说,苏军应该放过这些快速反应部队而对其后方的主力实施突然袭击。
但这场战斗的重点是为了夺取马马耶夫岗而不是打敌人伏击。
这支快速反应部队都有一个连一百多人,如果让他们到达马马耶夫岗的话,那对马马耶夫岗三百多名守军来说就是一支不小的援军,这就会成倍的增加苏军夺取马马耶夫岗的时间同时也会给第82步兵团带来更大的危险。
于是,舒尔卡当机立断,在德军摩步连进入伏击圈后就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德军完全没有准备,所以当公路旁的枪声响起来时他们马上就慌成一团。
首先被炸翻的是在前头开路的边三轮。
德军通常都用边三轮侦察,原因不仅是边三轮机动性强,更因为它廉价而且观察性好……就算遭到攻击也就是几辆边三轮再加每车三个兵,比起汽车和装甲车来说那是好太多了。
更重要的还是,边三轮的侧座上架起一挺机枪还有不俗的攻击力,往往还能独立解决游击队的骚扰和埋伏。
但这一回他们当然没那么幸运了。
瓦列里一压电闸,埋在公路中央的炸药包就炸了开来。
当然,以瓦列里的习惯,这些炸药包里装满了钢珠,于是在一阵“嗖嗖”的破风声以及撞到边三轮发出的“叮当”声中,三辆边三轮全都失去了方向撞到在路边,其中有一辆是直接被炸药包炸翻的,它在空中翻了几个身然后重重的撞到一个墓碑上,其上的德军士兵不用想也知道已经是脑浆迸裂。
紧接着就是火箭弹的尖啸,几枚火箭弹“轰”的一声就将紧随其后的两辆汽车炸成一团火球。
德军士兵的反应还算快,幸存下来的人第一时间就跳下车并组织防御。
但在公路中央根本就没有可以防御的地方,那里一片空旷。
相反,苏军则在两侧借着墓碑的掩护射击。
这片公墓的墓碑大约一米五的高度,士兵们只需要猫一点腰就恰好能藏身其中,然后举枪从侧面稍一探头就可以观察兼射击。
这使苏军对德军构成了完全不成比例的地理优势。
接着,几发照明弹升空后,正在逃跑的十几名德军又无一幸免的被打倒在地上,一百多具横七竖八的尸体和燃烧的汽车布满了整条公路。
先期的小战斗就此结束,苏军获得了完胜。
不过这也使德军主力有了戒心。
听到枪声的埃德蒙德中校马上就让部队停止前进,然后在雨衣的遮罩下打开手电翻开地图。
“公墓!”埃德蒙德中校说:“他们占领了公墓!”
“这不是个好消息,中校!”副官说:“公墓的地形不适合坦克作战!”
埃德蒙德中校当然知道这一点,那一道道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墓碑将会是坦克前进最大的障碍。
“我们有其它路绕过去吗?”埃德蒙德中校问。
“我不这么认为,中校!”副官摇了摇头:“两侧都是狭谷,确切的说南面是冲沟……我们或许会找到一些平缓的位置跨过冲沟,我是说在工兵的帮助下!但是……”
“但是什么?”
副官指着地图说道:“我们要增援的是马马耶夫岗,如果我们跨过冲沟绕过公墓地区,就意味着我们还要再跨回来一次,否则我们与马马耶夫岗就隔着一道冲沟!”
于是埃德蒙德就明白了,他们只有消灭眼前这些占领公墓的敌人。
“那你还等什么?”埃德蒙德说:“马上组织进攻,让我们的坦克和突击炮从敌人的尸体上辗过去!”
“是,中校!”副官回答。
但副官嘴上虽是这么说,心里却不是这么想的。
要想攻破公墓谈何容易,那就像是坦克的天然陷阱,尤其是黑夜。
副官不知道的是,埃德蒙德心里已经后悔了。
如果早知道会这样,他应该布置重兵把守墓地。
这是个讽刺,一个赤祼祼的讽刺。
因为就在不久前,埃德蒙德还在心里嘲笑那些人,嘲笑他们把医院这种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方丢给敌人。
现在,埃德蒙德自己就犯了个同样的错误……他忽略了如此重要的地方的防守。
但是,谁又能想到这些呢?
在常规作战的惯性思维下,部队走过的地方就是后方,如果没有敌人的穿插部队或是空降兵,它们不可能会出问题。
现在埃德蒙德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不过已经太迟了。
“是的,戈利科夫同志!”米哈依尔维奇说:“快下命令吧,夺回马马耶夫岗的时候到了!”
戈利科夫没有迟疑,马上就转头对克雷洛夫说道:“马上组织对马马耶夫岗的进攻,越快越好!”
“是,戈利科夫同志!”
在克雷洛夫把命令传达下去的时候,戈利科夫又疑惑的问米哈依尔维奇:“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下水道,戈利科夫同志!”米哈依尔维奇回答:“德国人以为我们会坚守医院,但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做占领公墓的准备!”
“好办法!”戈利科夫笑着说:“这么说,你们把我也骗了!”
“抱歉,戈利科夫同志!我们不能冒泄密的风险!”
“不,你们做得很对!”戈利科夫当然不会介意这个,尤其是此时已有希望夺回马马耶夫岗……这比其它任何都重要。
“守住公墓!”戈利科夫说:“直到我们拿下马马耶夫岗并增援你们!”
“是,戈利科夫同志!”
话音未落,公路上的战斗就打响了。
那是德军的一个摩托化连。
德军进攻马马耶夫岗的部队本就是摩步师,摩步师的特点就是装备有交通工具比如汽车、摩托车等,可以依靠这些交通工具进行快速机动的部队。
所以,埃德蒙德中校一发现自己上当之后,马上就派出快速反应部队增援马马耶夫岗,主力部队在后方跟进。
按常理说,苏军应该放过这些快速反应部队而对其后方的主力实施突然袭击。
但这场战斗的重点是为了夺取马马耶夫岗而不是打敌人伏击。
这支快速反应部队都有一个连一百多人,如果让他们到达马马耶夫岗的话,那对马马耶夫岗三百多名守军来说就是一支不小的援军,这就会成倍的增加苏军夺取马马耶夫岗的时间同时也会给第82步兵团带来更大的危险。
于是,舒尔卡当机立断,在德军摩步连进入伏击圈后就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德军完全没有准备,所以当公路旁的枪声响起来时他们马上就慌成一团。
首先被炸翻的是在前头开路的边三轮。
德军通常都用边三轮侦察,原因不仅是边三轮机动性强,更因为它廉价而且观察性好……就算遭到攻击也就是几辆边三轮再加每车三个兵,比起汽车和装甲车来说那是好太多了。
更重要的还是,边三轮的侧座上架起一挺机枪还有不俗的攻击力,往往还能独立解决游击队的骚扰和埋伏。
但这一回他们当然没那么幸运了。
瓦列里一压电闸,埋在公路中央的炸药包就炸了开来。
当然,以瓦列里的习惯,这些炸药包里装满了钢珠,于是在一阵“嗖嗖”的破风声以及撞到边三轮发出的“叮当”声中,三辆边三轮全都失去了方向撞到在路边,其中有一辆是直接被炸药包炸翻的,它在空中翻了几个身然后重重的撞到一个墓碑上,其上的德军士兵不用想也知道已经是脑浆迸裂。
紧接着就是火箭弹的尖啸,几枚火箭弹“轰”的一声就将紧随其后的两辆汽车炸成一团火球。
德军士兵的反应还算快,幸存下来的人第一时间就跳下车并组织防御。
但在公路中央根本就没有可以防御的地方,那里一片空旷。
相反,苏军则在两侧借着墓碑的掩护射击。
这片公墓的墓碑大约一米五的高度,士兵们只需要猫一点腰就恰好能藏身其中,然后举枪从侧面稍一探头就可以观察兼射击。
这使苏军对德军构成了完全不成比例的地理优势。
接着,几发照明弹升空后,正在逃跑的十几名德军又无一幸免的被打倒在地上,一百多具横七竖八的尸体和燃烧的汽车布满了整条公路。
先期的小战斗就此结束,苏军获得了完胜。
不过这也使德军主力有了戒心。
听到枪声的埃德蒙德中校马上就让部队停止前进,然后在雨衣的遮罩下打开手电翻开地图。
“公墓!”埃德蒙德中校说:“他们占领了公墓!”
“这不是个好消息,中校!”副官说:“公墓的地形不适合坦克作战!”
埃德蒙德中校当然知道这一点,那一道道排列得整整齐齐的墓碑将会是坦克前进最大的障碍。
“我们有其它路绕过去吗?”埃德蒙德中校问。
“我不这么认为,中校!”副官摇了摇头:“两侧都是狭谷,确切的说南面是冲沟……我们或许会找到一些平缓的位置跨过冲沟,我是说在工兵的帮助下!但是……”
“但是什么?”
副官指着地图说道:“我们要增援的是马马耶夫岗,如果我们跨过冲沟绕过公墓地区,就意味着我们还要再跨回来一次,否则我们与马马耶夫岗就隔着一道冲沟!”
于是埃德蒙德就明白了,他们只有消灭眼前这些占领公墓的敌人。
“那你还等什么?”埃德蒙德说:“马上组织进攻,让我们的坦克和突击炮从敌人的尸体上辗过去!”
“是,中校!”副官回答。
但副官嘴上虽是这么说,心里却不是这么想的。
要想攻破公墓谈何容易,那就像是坦克的天然陷阱,尤其是黑夜。
副官不知道的是,埃德蒙德心里已经后悔了。
如果早知道会这样,他应该布置重兵把守墓地。
这是个讽刺,一个赤祼祼的讽刺。
因为就在不久前,埃德蒙德还在心里嘲笑那些人,嘲笑他们把医院这种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方丢给敌人。
现在,埃德蒙德自己就犯了个同样的错误……他忽略了如此重要的地方的防守。
但是,谁又能想到这些呢?
在常规作战的惯性思维下,部队走过的地方就是后方,如果没有敌人的穿插部队或是空降兵,它们不可能会出问题。
现在埃德蒙德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不过已经太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