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姚虹桥家是豆腐坊的老主顾了,一般情况下,姚虹桥的老婆李银杏一个星期要到豆腐坊来买两次豆腐,而在张家堡,一般人家一个月能卖一次,那就算不错了了,豆腐坊磨出来的豆腐,大部分用独轮车推到街上去卖,再就是有红白之事的人家买去了。【小说文学网】
去年冬天——这个时间和张福清所说的时间是一致的,李银杏来买过几次豆腐,间隔的时间和以前差不多,也是一个星期两次左右,但每次买的斤两大不一样,过去,每次顶多买一斤多一点,那几次却买了三斤多。张东旭出于好奇,问过李银杏,豆腐这玩意,时间摆长,就不新鲜了,姚家住的地方又不远,豆腐坊天天都做豆腐,干嘛要买这么多的豆腐呢?
“李银杏是怎么说的呢?”
“她说,分几顿吃,冬天,把豆腐放在水里泡起来,不会坏,免得一大早跑到豆腐坊来,她说的也是实话,我们豆腐坊每天六点钟左右就要上街买豆腐去了。”
张东旭提供的情况进一步印证了哑巴张福清的说法,姚家有四口人,加上刚来的三个人,一顿吃三斤豆腐,斤两应该差不多。
“按照这个斤两,李银杏一共买了多长时间?”
“时间倒不长,也就十来天吧!半个月左右。后来就恢复正常了,一次买一斤多。大概是我说了不该说的话。”
“你说了什么?”
“我问她是不是家里来亲戚了?在咱们这里,只有来亲戚了,才会买这么多的豆腐。之后,她就恢复正常了。但从那以后,李银杏上街的次数多了。她上街肯定要经过我们豆腐坊。过去,逢赶集的时候,李银杏才去,那一段时间,李银杏两三天就要去一次。”
“李局长,一定是姚虹桥和李银杏担心张家堡人疑心,所以没有继续在豆腐坊多买豆腐。”卞一鸣道。
“张东旭,李银杏经常上街,持续的时间有多长呢?”
“一直到第二年春天,具体时间,不知道,反正时间比较长。”
“在此期间,姚虹桥有没有在夜里出去过呢?”
“没有。”
这就对了,家里面来客人,主人外出,肯定是不妥的,根据张福清的说法,三个不速之客应该是男人,家里面放着老婆和两个黄花大闺女。
从张福清和张东旭提供的情况来看,三个不速之客从一九六九年的冬天,到第二年的春天,在姚家呆了不短时间,在此期间,姚家人一点都不声张,张家堡人也没有看到这三个人,显然,姚虹桥是不想让乡亲们知道。试想一下,如果是正常的走亲戚,用得着这么藏着掖着吗?家里面来亲戚,这应该是一件好事啊!在农村,不管哪家来亲戚,也不管来什么样的亲戚,一眨眼的功夫,乡亲们都知道了。
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只有一个,因为这三个人是盗墓贼。姚虹桥是盗墓贼,姚虹桥不想让张家堡的乡亲们闻出味——看出端倪来。
〖
去年冬天——这个时间和张福清所说的时间是一致的,李银杏来买过几次豆腐,间隔的时间和以前差不多,也是一个星期两次左右,但每次买的斤两大不一样,过去,每次顶多买一斤多一点,那几次却买了三斤多。张东旭出于好奇,问过李银杏,豆腐这玩意,时间摆长,就不新鲜了,姚家住的地方又不远,豆腐坊天天都做豆腐,干嘛要买这么多的豆腐呢?
“李银杏是怎么说的呢?”
“她说,分几顿吃,冬天,把豆腐放在水里泡起来,不会坏,免得一大早跑到豆腐坊来,她说的也是实话,我们豆腐坊每天六点钟左右就要上街买豆腐去了。”
张东旭提供的情况进一步印证了哑巴张福清的说法,姚家有四口人,加上刚来的三个人,一顿吃三斤豆腐,斤两应该差不多。
“按照这个斤两,李银杏一共买了多长时间?”
“时间倒不长,也就十来天吧!半个月左右。后来就恢复正常了,一次买一斤多。大概是我说了不该说的话。”
“你说了什么?”
“我问她是不是家里来亲戚了?在咱们这里,只有来亲戚了,才会买这么多的豆腐。之后,她就恢复正常了。但从那以后,李银杏上街的次数多了。她上街肯定要经过我们豆腐坊。过去,逢赶集的时候,李银杏才去,那一段时间,李银杏两三天就要去一次。”
“李局长,一定是姚虹桥和李银杏担心张家堡人疑心,所以没有继续在豆腐坊多买豆腐。”卞一鸣道。
“张东旭,李银杏经常上街,持续的时间有多长呢?”
“一直到第二年春天,具体时间,不知道,反正时间比较长。”
“在此期间,姚虹桥有没有在夜里出去过呢?”
“没有。”
这就对了,家里面来客人,主人外出,肯定是不妥的,根据张福清的说法,三个不速之客应该是男人,家里面放着老婆和两个黄花大闺女。
从张福清和张东旭提供的情况来看,三个不速之客从一九六九年的冬天,到第二年的春天,在姚家呆了不短时间,在此期间,姚家人一点都不声张,张家堡人也没有看到这三个人,显然,姚虹桥是不想让乡亲们知道。试想一下,如果是正常的走亲戚,用得着这么藏着掖着吗?家里面来亲戚,这应该是一件好事啊!在农村,不管哪家来亲戚,也不管来什么样的亲戚,一眨眼的功夫,乡亲们都知道了。
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只有一个,因为这三个人是盗墓贼。姚虹桥是盗墓贼,姚虹桥不想让张家堡的乡亲们闻出味——看出端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