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献俘之仪
按照周阳他们的情感,恨不得马上就点齐兵马,杀奔大漠。(小说文学网)可是,那只能是情感,理智上说,要远征大漠,必须要有万全的准备,要经过缜密的谋划,严谨的部署。
尽管匈奴已经不再强横,毕竟匈奴地域广,大漠苦寒,如今已经不是用兵时节,只能等待,等待来年春暖花开。
略事休整后,周阳他们从雁门出发,向长安进发。
这次回长安,不仅仅是庆祝收东胡的大捷,还要商议破击匈奴的军机。一众人欢欣鼓舞,打马发如飞,恨不得马上赶到长安,面见景帝,商定破击匈奴之策。
关于击破匈奴这事,不仅周阳,就是李广、张辟彊他们,哪一个不是深思熟虑呢?可是,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想法,这么重大的事情,必须要统一看法,要找到最有效的办法。即使周阳的想法给采纳了,也需要别人按照他的想法来行动,需要朝廷进行全面配合,这非得见到景帝不可。
一路上,众人商议得最多的便是破击匈奴一事。破击匈奴,直捣龙城,无数的仁人志士说过,可是,那离他们很遥远,只能是一句豪言壮语,用来激励人心的。而这一次,不再是豪言壮语,而是行动,破击匈奴,直捣龙城,第一次摆在了众人面前,众人的欢喜之情,难以言喻。
很快就到了中原,周阳他们赶去雷首山,与程不识会合。
远征漠北,规模空前,汉朝投入的兵力会多得多,留在雷首山里的汉军必然要调用。更别说,程不识这员名将,更是不可或缺。
周阳他们还没赶到雷首山,就给程不识迎个正着,一见面,程不识就叫起了撞天屈:“大帅,你真偏心。要是让我去,侯产儿就是我的了,哪里轮得着飞将军。”
侯产儿是匈奴的第一猛将,军臣单于的爱将,李广射杀他一事,传得跟风一般快,早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程不识如此说话,当然不是忌妒李广,而是心有不甘。侯产儿统领的匈奴军队,虽是一支偏师,可是,这是汉朝新军练成之后的第一次大战,意义非凡。更别说,侯产儿已经殒命了,任谁处在程不识的境地,都会很不甘心。
“哈哈!”李广笑得特别欢畅,拍着程不识的肩膀,一挑眉头,调侃起来:“程将军,你有我的箭术吗?我的箭术,就连匈奴都怕,就是你在,侯产儿还是我的!是我李广的!”
李广箭术冠绝当世,独步千古,这是他最得意的事,程不识白了他一眼:“把你能的!尾巴都翘上天了!”
“哈哈!”周阳他们大笑起不已。
见面说笑一阵,程不识问起大战的经过,周阳只得详细给他说了。汉军大战的经过,程不识早就知道了,只是,哪有周阳解说的那般详细,动人心魄。
说完大战,周阳问起军营的事情,程不识一一说了。趁这段时间,程不识又挑选了五万新兵,进行训练,如今在这里的汉军有十五万之多了。
这五万才训练几个月,还没有练成。到来年春季,还有接近半年时间,等到用兵之际,这五万军队又会成为一支精锐之师,如此算来,汉朝新军就有二十五万了,胜算又多了不少。
周阳大是欢喜,把程不识好好夸了一通。
回到雷首山军营,周阳巡视一通,一切有条不紊,程不识不愧是名将。
停顿了两天,了解了军情,周阳带着众将,直奔长安。一路急赶,很快就到了。一到长安,周阳吓了一大跳。
只见道路两旁是人山人海,前来迎接的百姓不知道有多少,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欢喜难言。周阳他们一到,百姓发出一片欢呼声。
“大汉万岁!”
“汉军威武!”
欢呼声响彻云霄,惊天动地,震人耳膜,百姓奋力挥动胳膊,尽情的渲泄他们的好心情。
东胡虽然势弱,毕竟是华夏上千年的世仇,这仇恨积累到了可怕的程度。如今,一朝而收东胡,要百姓不欢喜难言都不行。
东胡刚收之际,消息传到长安,百姓就欢喜不禁,如今,征战的英雄归来,他们能不赶来迎接吗?不仅长安的百姓赶来了,就是关中,与关中邻近的百姓,能来的全来了。
“好多的人,比起长城大捷,一点也不少。”李广虎目打量间,大是惊讶:“这收的是东胡就这么多人,要是把匈奴给击破了,会是什么样呢?”
这个问题谁也无法回答,周阳他们打马来到清明门,只见主父偃正在这里等他们。
主父偃一见张辟彊,忙滚鞍落马,跪在地上,冲张辟彊叩头,道:“主父偃见过先生!”
“主父大人,快快请起。”张辟彊跳下马背,忙来搀扶。
“若无先生赠书,主父偃焉有今日?”主父偃非常恭敬。
主父偃不过是一介布衣寒士,若无张辟彊赠他《鬼谷子》一书,他焉能有今日成就?对这事,主父偃一直记在心里。
“主父大人言重了,这都是主父大人天资不凡。”张辟彊谦逊一句。
“当日一见,竟不知先生乃留侯之子,实是惭愧!惭愧!”主父偃不住摇头,很是自责。
“主父大人,我当日与二叔祖见面,还以为二叔祖不过是骗吃骗喝的骗子,哪里想得到,竟是二叔祖。”周阳回想起当日初见张辟彊时,把他当作江湖骗子的事情,不由得莞尔。
“大帅把我当乞丐了,好眼力!好眼力!”张辟彊调侃一句。
“哈哈!”众人大笑不已,气氛骤然活跃。
“主父大人,皇上可有旨?”周阳问道。
“禀大帅,皇上有旨,要你们去高庙,举行献俘之仪。”主父偃传景帝旨意。
献俘这事,早就订好了的,周阳他们没二话,随着主父偃赶去高庙。高庙位于洛城门附近,在长安的正北面,周阳他们是从正东的清明门入城的,转而向北行。
此时的长安城里,街道洁净异常,要献俘,就得把长安打扫得很干净。这事,根本就没有动用朝廷的力量,消息一传开,百姓就自发动手打扫,整个长安干干净净,纤尘不染。
街道两旁,尽是欢呼的百姓,人人挥着胳膊,尽情的欢呼,这是他们这辈子最欢喜的时刻了。这些年来,汉朝的武功不断,一个又一个的好消息传来,长城大捷,收复百越,固然让他们欢喜,可是,还不及这次。
这毕竟是灭国,还是汉朝开拓的,汉朝百姓大有生逢盛世的喜悦。
高庙就在前面两里处,文武百官站立在两厢,在他们身后的是宫卫,个个站得笔直,一脸的欢喜之色。
太子刘彻大步而来,周阳他们翻身下马,冲刘彻见礼:“见过太子。”
“姐夫,你可回来了!”刘彻一见周阳的面,大是欢喜,笑呵呵的过来,亲热的拉着周阳的胳膊,在周阳耳边轻声道:“姐夫,有一件大喜事,要不要我告诉你?”
“太子,什么事?”周阳大是好奇。
“嗯!”刘彻调皮的眨眨眼睛,一遥头道:“不告诉你。你回府便知,要早点回去哦。”
周阳府里只有南宫公主和张灵儿,难道她们出事了?周阳心头一跳,很是紧张,忙问道:“出什么事了?”
“姐夫,瞧你想到哪去了?怎么能出事呢?这事,你得自己去看,才有意思,我说了就没劲。”刘彻脸一肃,朗声道:“皇上有旨,请征战东胡的有功将士入高庙!”
“什么事?神秘兮兮的!”周阳很想从刘彻嘴里抠出答案来,可是,处此之情,只能暂抑此心,只要不是坏事,一切都好说。收拾起心神,周阳率领众将,大步朝高庙而去。
站列两厢的文武百官,看在眼里,恨不得马上回到府里,和妻妾加加班,能不能生出周阳这样有出息的儿子。
献俘之仪,是中国古代最隆重的仪式之一了,没有重大的胜利,没有特殊的意义,是不能举行的。收东胡一战,汉军的斩首数远不如数年前的大战,可是,其意义却比长城大捷要大得多,景帝这才决定举行太庙献俘之仪。
汉朝创建数十年,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不少,可是,高庙献俘之仪,仅此一次,这会载入史册,会千古流芳,只要能够进入高庙,就足以让祖祖辈辈荣耀了。更别说,周阳是这些征战将士的统帅,走在最前面的,谁能不艳慕呢?
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他们上个脸上泛着红光,一张嘴裂成了荷花,哪里合得拢。他们心中之欢喜,远远超过了长城大捷之后走驰道。
周亚夫站在前面,打量着龙骧虎步而来的周阳,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哪里睁得开,周阳实在是太给他挣脸了。周家三代将门,周勃从龙,立下不小战功,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他们父子二人有这样的荣耀吗?
此时此刻,周亚夫真想痛饮千杯,要是可以的话。
景帝身着皇袍,头戴通天冠,精神奕奕,站在高庙前,打量着周阳,大是欢喜。这个爱婿,太给他长脸了,不仅洗雪了平城之耻,高后之辱,收了百越,还把东胡给收了。更重要的是,击破匈奴在望,景帝做为皇帝,哪能不欢喜的?
“周阳,快来!”景帝脸上全是亲切的笑容,冲周阳招手,一抬脚,就要上去迎接。
站在景帝身边的申公忙提醒一句:“皇上,不可失仪。”
按照礼节,景帝要站在这里接受周阳他们的献捷,不能动,景帝只好退回来。
把景帝的举动看在眼里, 一众文武大臣,肠子都悔青了,妻妾的肚子太不争气了,生不出如此能奈的子嗣。
对于周阳来说,景帝既是君,更是一个不错的长辈,对他特别爱护,把景帝的举动看在眼里,周阳心里为一股暖流包裹着,快步上前,冲景帝见礼:“参见皇上!”
“参见皇上!”李广他们快步跟上,冲景帝见礼。
“呵呵!”景帝畅笑声响起,目光在众将身上一扫,高声吟咏起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是高祖的《大风歌》,流传千古的名作。景帝此时此刻吟来,是心怀大畅,看着众将,大声道:“这是高祖的《大风歌》。大汉草创之际,匈奴横行,滋扰边关,掳掠百姓财物,高祖盼望着有猛士守四方之土,还百姓安宁!如今,朕身边是猛将如云!周阳、李广、程不识、卫青、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秦衣、张通……你们每一个都是好样的,是大汉的猛士!”
“谢皇上赞誉!”周阳他们齐声致谢。
“起来吧!”景帝一挥手,周阳他们谢过之后,站了起来。
“大汉平东胡献俘之仪,开始!”司仪申公大声宣礼。
“大汉万岁!”
接下来,应该是献俘,可是,却没有按照计划进行,前来观礼的百姓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大汉万岁!”景帝挥着胳膊,大吼起来。
景帝一吼,群臣跟着大吼。周阳他们心神激荡,热血澎湃,无不是跟着大吼。
“大汉万岁!”整个长安沸腾了,到处都是冲天的呐喊声。
这吼声惊天动地,直上云霄,百里皆闻,这是大汉的盛事!华夏的盛事!
吼声足足持续了一盏茶时分,方才渐渐平息下来。
董仲舒捧着一束绢帛,朗朗读了起来,先是痛说东胡的危害,从春秋战国时代说起。那时的东胡,正是强盛之时,就连匈奴都得退避三舍,不敢撄其锋芒。华夏抗击东胡的斗争不断,秦开大败东胡,司马错抗击东胡,只能败而不能破,破而不收。如今,汉朝收了东胡,雪却千年奇耻,这是华夏的盛事。
这篇文章是司马相如和枚乘、庄忌他们合写的,文辞极其华丽,气势磅礴,最后归结到一点,那就是汉朝收东胡,是千古伟业!
“大汉万岁!”
董仲舒的声音一落,又是惊天动的欢呼声响起,长安再次沸腾了。
接下来,就该是献俘的时候了,首先押上来的是东胡王。如今的东胡王,憔悴不堪,人已经瘦了一大圈,一头华发。到了长安之后,汉朝并没有虐待他,好吃好喝供着,他天天吃着他向往已久的汉朝美食,却是心不在焉,这才明白,做亡国之君是如此的难受,倍受熬煎。时间一长,他就瘦了,憔悴了。
“臣周阳奉旨统兵,出击东胡,天佑大汉,将士用命,平定东胡,俘获东胡王,献于大汉皇上!”周阳按照礼节大声道。
“天佑大汉,将士用命,周阳统兵有方,方成此功!”景帝一脸的肃穆,手一挥,东胡王给押进了高庙。
接着押上来的是东胡一众大臣。他们和东胡一般,由于日夜焦虑,憔悴不堪。周阳和景帝按照计划好的一番对答之后,全给押进了高庙。
李广牵着烈阳驹过来,周阳接过缰绳,来到景帝面前,道:“此驹乃匈奴名驹,号烈阳驹,为匈奴左谷蠡王侯产儿坐骑,为飞将军李广缴获,献于皇上!”
“烈阳驹?”景帝眼睛猛的瞪圆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在烈阳驹身上溜来溜去,笑道:“赤电、追风、烈阳,匈奴的三大名驹,全为大汉缴获,哈哈!”
赤电、追风、烈阳匈奴的三大名驹,全为汉军缴获,其意义重大。匈奴爱马,犹爱名驹,这三大名驹落入汉朝,这说明匈奴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匈奴,击破匈奴之期不远了,景帝欢喜不已,右手紧握成拳,大笑道:“好好好!破击匈奴之期,不远了!不远了!”
“大汉万岁!”又是一阵惊天动的欢呼声,作为回应。
景帝接过缰绳,用手抚着烈阳驹,很是喜爱,笑道:“朕有了赤电马,这烈阳驹虽好,若是跟着朕,也派不上用场,还是给飞将军吧。”
“谢皇上!谢皇上!谢皇上!”李广二话不说,大步上前,几乎是从景帝手里抢过缰绳,笑得一张嘴哪里合得拢了。
武将爱宝马,象烈阳驹这般万中无一的良驹更是罕见,人见人爱。李广心中的欢喜之情,难以言喻,比起得到十万两黄金还要高兴。
上次,李广缴获追风驹,赠给了周阳,如今,他终于拥有了一匹堪与追风驹齐名的宝驹,欢喜之情难以抑止,李广忍不住蹦了几蹦。
“宝马配英雄,飞将军,你就骑上此马,为大汉建立业去吧!”景帝笑呵呵的打量着李广,勉励一句。
“诺!”李广的声音很高,震人耳膜。
程不识,卫青一众武将,眼里全是艳慕之色,惋惜自己没有李广那般箭术,不能一箭射杀侯产儿。
一直没有说话的刘彻,却突然说话了:“此驹极好,可是,比起西域的汉血宝马,谁优谁劣?”
“汉血马?”周阳大是惊讶。
汉血马是西域的“名片”,传说当年汉武帝之所以征西域,就是为了得到贰师城的汉血马。其实,那是后人诬蔑汉武帝的。汉武帝之所以决心对西域用兵,那是因为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者老是被杀。
汉朝使者之所以被杀,那是因为汉朝使者带的礼物不少,西域诸国眼红,就派人杀了汉朝使者。而当时,汉朝在西域没有立威,西域诸国想杀便杀,被杀掉的汉朝使者不少,这于汉朝的国威是一个挑战,汉武帝这才决心对西域用兵。
贰师城一战之后,西域诸国终于认识到汉朝的强大,惧汉朝兵威,再也不敢杀汉朝使者。
当然了,汉武帝爱马之人,顺带派了两个相马师,去贰师城挑选几匹天马也是情理中事。
“太子,你怎么提到西域了?”景帝也是诧异。
按照周阳他们的情感,恨不得马上就点齐兵马,杀奔大漠。(小说文学网)可是,那只能是情感,理智上说,要远征大漠,必须要有万全的准备,要经过缜密的谋划,严谨的部署。
尽管匈奴已经不再强横,毕竟匈奴地域广,大漠苦寒,如今已经不是用兵时节,只能等待,等待来年春暖花开。
略事休整后,周阳他们从雁门出发,向长安进发。
这次回长安,不仅仅是庆祝收东胡的大捷,还要商议破击匈奴的军机。一众人欢欣鼓舞,打马发如飞,恨不得马上赶到长安,面见景帝,商定破击匈奴之策。
关于击破匈奴这事,不仅周阳,就是李广、张辟彊他们,哪一个不是深思熟虑呢?可是,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想法,这么重大的事情,必须要统一看法,要找到最有效的办法。即使周阳的想法给采纳了,也需要别人按照他的想法来行动,需要朝廷进行全面配合,这非得见到景帝不可。
一路上,众人商议得最多的便是破击匈奴一事。破击匈奴,直捣龙城,无数的仁人志士说过,可是,那离他们很遥远,只能是一句豪言壮语,用来激励人心的。而这一次,不再是豪言壮语,而是行动,破击匈奴,直捣龙城,第一次摆在了众人面前,众人的欢喜之情,难以言喻。
很快就到了中原,周阳他们赶去雷首山,与程不识会合。
远征漠北,规模空前,汉朝投入的兵力会多得多,留在雷首山里的汉军必然要调用。更别说,程不识这员名将,更是不可或缺。
周阳他们还没赶到雷首山,就给程不识迎个正着,一见面,程不识就叫起了撞天屈:“大帅,你真偏心。要是让我去,侯产儿就是我的了,哪里轮得着飞将军。”
侯产儿是匈奴的第一猛将,军臣单于的爱将,李广射杀他一事,传得跟风一般快,早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程不识如此说话,当然不是忌妒李广,而是心有不甘。侯产儿统领的匈奴军队,虽是一支偏师,可是,这是汉朝新军练成之后的第一次大战,意义非凡。更别说,侯产儿已经殒命了,任谁处在程不识的境地,都会很不甘心。
“哈哈!”李广笑得特别欢畅,拍着程不识的肩膀,一挑眉头,调侃起来:“程将军,你有我的箭术吗?我的箭术,就连匈奴都怕,就是你在,侯产儿还是我的!是我李广的!”
李广箭术冠绝当世,独步千古,这是他最得意的事,程不识白了他一眼:“把你能的!尾巴都翘上天了!”
“哈哈!”周阳他们大笑起不已。
见面说笑一阵,程不识问起大战的经过,周阳只得详细给他说了。汉军大战的经过,程不识早就知道了,只是,哪有周阳解说的那般详细,动人心魄。
说完大战,周阳问起军营的事情,程不识一一说了。趁这段时间,程不识又挑选了五万新兵,进行训练,如今在这里的汉军有十五万之多了。
这五万才训练几个月,还没有练成。到来年春季,还有接近半年时间,等到用兵之际,这五万军队又会成为一支精锐之师,如此算来,汉朝新军就有二十五万了,胜算又多了不少。
周阳大是欢喜,把程不识好好夸了一通。
回到雷首山军营,周阳巡视一通,一切有条不紊,程不识不愧是名将。
停顿了两天,了解了军情,周阳带着众将,直奔长安。一路急赶,很快就到了。一到长安,周阳吓了一大跳。
只见道路两旁是人山人海,前来迎接的百姓不知道有多少,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欢喜难言。周阳他们一到,百姓发出一片欢呼声。
“大汉万岁!”
“汉军威武!”
欢呼声响彻云霄,惊天动地,震人耳膜,百姓奋力挥动胳膊,尽情的渲泄他们的好心情。
东胡虽然势弱,毕竟是华夏上千年的世仇,这仇恨积累到了可怕的程度。如今,一朝而收东胡,要百姓不欢喜难言都不行。
东胡刚收之际,消息传到长安,百姓就欢喜不禁,如今,征战的英雄归来,他们能不赶来迎接吗?不仅长安的百姓赶来了,就是关中,与关中邻近的百姓,能来的全来了。
“好多的人,比起长城大捷,一点也不少。”李广虎目打量间,大是惊讶:“这收的是东胡就这么多人,要是把匈奴给击破了,会是什么样呢?”
这个问题谁也无法回答,周阳他们打马来到清明门,只见主父偃正在这里等他们。
主父偃一见张辟彊,忙滚鞍落马,跪在地上,冲张辟彊叩头,道:“主父偃见过先生!”
“主父大人,快快请起。”张辟彊跳下马背,忙来搀扶。
“若无先生赠书,主父偃焉有今日?”主父偃非常恭敬。
主父偃不过是一介布衣寒士,若无张辟彊赠他《鬼谷子》一书,他焉能有今日成就?对这事,主父偃一直记在心里。
“主父大人言重了,这都是主父大人天资不凡。”张辟彊谦逊一句。
“当日一见,竟不知先生乃留侯之子,实是惭愧!惭愧!”主父偃不住摇头,很是自责。
“主父大人,我当日与二叔祖见面,还以为二叔祖不过是骗吃骗喝的骗子,哪里想得到,竟是二叔祖。”周阳回想起当日初见张辟彊时,把他当作江湖骗子的事情,不由得莞尔。
“大帅把我当乞丐了,好眼力!好眼力!”张辟彊调侃一句。
“哈哈!”众人大笑不已,气氛骤然活跃。
“主父大人,皇上可有旨?”周阳问道。
“禀大帅,皇上有旨,要你们去高庙,举行献俘之仪。”主父偃传景帝旨意。
献俘这事,早就订好了的,周阳他们没二话,随着主父偃赶去高庙。高庙位于洛城门附近,在长安的正北面,周阳他们是从正东的清明门入城的,转而向北行。
此时的长安城里,街道洁净异常,要献俘,就得把长安打扫得很干净。这事,根本就没有动用朝廷的力量,消息一传开,百姓就自发动手打扫,整个长安干干净净,纤尘不染。
街道两旁,尽是欢呼的百姓,人人挥着胳膊,尽情的欢呼,这是他们这辈子最欢喜的时刻了。这些年来,汉朝的武功不断,一个又一个的好消息传来,长城大捷,收复百越,固然让他们欢喜,可是,还不及这次。
这毕竟是灭国,还是汉朝开拓的,汉朝百姓大有生逢盛世的喜悦。
高庙就在前面两里处,文武百官站立在两厢,在他们身后的是宫卫,个个站得笔直,一脸的欢喜之色。
太子刘彻大步而来,周阳他们翻身下马,冲刘彻见礼:“见过太子。”
“姐夫,你可回来了!”刘彻一见周阳的面,大是欢喜,笑呵呵的过来,亲热的拉着周阳的胳膊,在周阳耳边轻声道:“姐夫,有一件大喜事,要不要我告诉你?”
“太子,什么事?”周阳大是好奇。
“嗯!”刘彻调皮的眨眨眼睛,一遥头道:“不告诉你。你回府便知,要早点回去哦。”
周阳府里只有南宫公主和张灵儿,难道她们出事了?周阳心头一跳,很是紧张,忙问道:“出什么事了?”
“姐夫,瞧你想到哪去了?怎么能出事呢?这事,你得自己去看,才有意思,我说了就没劲。”刘彻脸一肃,朗声道:“皇上有旨,请征战东胡的有功将士入高庙!”
“什么事?神秘兮兮的!”周阳很想从刘彻嘴里抠出答案来,可是,处此之情,只能暂抑此心,只要不是坏事,一切都好说。收拾起心神,周阳率领众将,大步朝高庙而去。
站列两厢的文武百官,看在眼里,恨不得马上回到府里,和妻妾加加班,能不能生出周阳这样有出息的儿子。
献俘之仪,是中国古代最隆重的仪式之一了,没有重大的胜利,没有特殊的意义,是不能举行的。收东胡一战,汉军的斩首数远不如数年前的大战,可是,其意义却比长城大捷要大得多,景帝这才决定举行太庙献俘之仪。
汉朝创建数十年,大大小小的仗打了不少,可是,高庙献俘之仪,仅此一次,这会载入史册,会千古流芳,只要能够进入高庙,就足以让祖祖辈辈荣耀了。更别说,周阳是这些征战将士的统帅,走在最前面的,谁能不艳慕呢?
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他们上个脸上泛着红光,一张嘴裂成了荷花,哪里合得拢。他们心中之欢喜,远远超过了长城大捷之后走驰道。
周亚夫站在前面,打量着龙骧虎步而来的周阳,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哪里睁得开,周阳实在是太给他挣脸了。周家三代将门,周勃从龙,立下不小战功,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他们父子二人有这样的荣耀吗?
此时此刻,周亚夫真想痛饮千杯,要是可以的话。
景帝身着皇袍,头戴通天冠,精神奕奕,站在高庙前,打量着周阳,大是欢喜。这个爱婿,太给他长脸了,不仅洗雪了平城之耻,高后之辱,收了百越,还把东胡给收了。更重要的是,击破匈奴在望,景帝做为皇帝,哪能不欢喜的?
“周阳,快来!”景帝脸上全是亲切的笑容,冲周阳招手,一抬脚,就要上去迎接。
站在景帝身边的申公忙提醒一句:“皇上,不可失仪。”
按照礼节,景帝要站在这里接受周阳他们的献捷,不能动,景帝只好退回来。
把景帝的举动看在眼里, 一众文武大臣,肠子都悔青了,妻妾的肚子太不争气了,生不出如此能奈的子嗣。
对于周阳来说,景帝既是君,更是一个不错的长辈,对他特别爱护,把景帝的举动看在眼里,周阳心里为一股暖流包裹着,快步上前,冲景帝见礼:“参见皇上!”
“参见皇上!”李广他们快步跟上,冲景帝见礼。
“呵呵!”景帝畅笑声响起,目光在众将身上一扫,高声吟咏起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是高祖的《大风歌》,流传千古的名作。景帝此时此刻吟来,是心怀大畅,看着众将,大声道:“这是高祖的《大风歌》。大汉草创之际,匈奴横行,滋扰边关,掳掠百姓财物,高祖盼望着有猛士守四方之土,还百姓安宁!如今,朕身边是猛将如云!周阳、李广、程不识、卫青、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秦衣、张通……你们每一个都是好样的,是大汉的猛士!”
“谢皇上赞誉!”周阳他们齐声致谢。
“起来吧!”景帝一挥手,周阳他们谢过之后,站了起来。
“大汉平东胡献俘之仪,开始!”司仪申公大声宣礼。
“大汉万岁!”
接下来,应该是献俘,可是,却没有按照计划进行,前来观礼的百姓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大汉万岁!”景帝挥着胳膊,大吼起来。
景帝一吼,群臣跟着大吼。周阳他们心神激荡,热血澎湃,无不是跟着大吼。
“大汉万岁!”整个长安沸腾了,到处都是冲天的呐喊声。
这吼声惊天动地,直上云霄,百里皆闻,这是大汉的盛事!华夏的盛事!
吼声足足持续了一盏茶时分,方才渐渐平息下来。
董仲舒捧着一束绢帛,朗朗读了起来,先是痛说东胡的危害,从春秋战国时代说起。那时的东胡,正是强盛之时,就连匈奴都得退避三舍,不敢撄其锋芒。华夏抗击东胡的斗争不断,秦开大败东胡,司马错抗击东胡,只能败而不能破,破而不收。如今,汉朝收了东胡,雪却千年奇耻,这是华夏的盛事。
这篇文章是司马相如和枚乘、庄忌他们合写的,文辞极其华丽,气势磅礴,最后归结到一点,那就是汉朝收东胡,是千古伟业!
“大汉万岁!”
董仲舒的声音一落,又是惊天动的欢呼声响起,长安再次沸腾了。
接下来,就该是献俘的时候了,首先押上来的是东胡王。如今的东胡王,憔悴不堪,人已经瘦了一大圈,一头华发。到了长安之后,汉朝并没有虐待他,好吃好喝供着,他天天吃着他向往已久的汉朝美食,却是心不在焉,这才明白,做亡国之君是如此的难受,倍受熬煎。时间一长,他就瘦了,憔悴了。
“臣周阳奉旨统兵,出击东胡,天佑大汉,将士用命,平定东胡,俘获东胡王,献于大汉皇上!”周阳按照礼节大声道。
“天佑大汉,将士用命,周阳统兵有方,方成此功!”景帝一脸的肃穆,手一挥,东胡王给押进了高庙。
接着押上来的是东胡一众大臣。他们和东胡一般,由于日夜焦虑,憔悴不堪。周阳和景帝按照计划好的一番对答之后,全给押进了高庙。
李广牵着烈阳驹过来,周阳接过缰绳,来到景帝面前,道:“此驹乃匈奴名驹,号烈阳驹,为匈奴左谷蠡王侯产儿坐骑,为飞将军李广缴获,献于皇上!”
“烈阳驹?”景帝眼睛猛的瞪圆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在烈阳驹身上溜来溜去,笑道:“赤电、追风、烈阳,匈奴的三大名驹,全为大汉缴获,哈哈!”
赤电、追风、烈阳匈奴的三大名驹,全为汉军缴获,其意义重大。匈奴爱马,犹爱名驹,这三大名驹落入汉朝,这说明匈奴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匈奴,击破匈奴之期不远了,景帝欢喜不已,右手紧握成拳,大笑道:“好好好!破击匈奴之期,不远了!不远了!”
“大汉万岁!”又是一阵惊天动的欢呼声,作为回应。
景帝接过缰绳,用手抚着烈阳驹,很是喜爱,笑道:“朕有了赤电马,这烈阳驹虽好,若是跟着朕,也派不上用场,还是给飞将军吧。”
“谢皇上!谢皇上!谢皇上!”李广二话不说,大步上前,几乎是从景帝手里抢过缰绳,笑得一张嘴哪里合得拢了。
武将爱宝马,象烈阳驹这般万中无一的良驹更是罕见,人见人爱。李广心中的欢喜之情,难以言喻,比起得到十万两黄金还要高兴。
上次,李广缴获追风驹,赠给了周阳,如今,他终于拥有了一匹堪与追风驹齐名的宝驹,欢喜之情难以抑止,李广忍不住蹦了几蹦。
“宝马配英雄,飞将军,你就骑上此马,为大汉建立业去吧!”景帝笑呵呵的打量着李广,勉励一句。
“诺!”李广的声音很高,震人耳膜。
程不识,卫青一众武将,眼里全是艳慕之色,惋惜自己没有李广那般箭术,不能一箭射杀侯产儿。
一直没有说话的刘彻,却突然说话了:“此驹极好,可是,比起西域的汉血宝马,谁优谁劣?”
“汉血马?”周阳大是惊讶。
汉血马是西域的“名片”,传说当年汉武帝之所以征西域,就是为了得到贰师城的汉血马。其实,那是后人诬蔑汉武帝的。汉武帝之所以决心对西域用兵,那是因为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者老是被杀。
汉朝使者之所以被杀,那是因为汉朝使者带的礼物不少,西域诸国眼红,就派人杀了汉朝使者。而当时,汉朝在西域没有立威,西域诸国想杀便杀,被杀掉的汉朝使者不少,这于汉朝的国威是一个挑战,汉武帝这才决心对西域用兵。
贰师城一战之后,西域诸国终于认识到汉朝的强大,惧汉朝兵威,再也不敢杀汉朝使者。
当然了,汉武帝爱马之人,顺带派了两个相马师,去贰师城挑选几匹天马也是情理中事。
“太子,你怎么提到西域了?”景帝也是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