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不必继续争论,这张考卷……”
王甫目光一转,落到那张考卷上,考卷里面的内容,他十分清楚,这些日子以来,他曾多次浏览,每次都有新奇感受,心中的知己之感越发浓烈。
这次会试,考生水平参差不齐,很多考生对新法一知半解,写出来的话与新法南辕北辙,令王甫深深感到任重道远,甚至有的考生愤世嫉俗,对新法完全没有了解,知道自己科举无望,便愤而怒骂,将新法贬低的一文不值。
若这些人真的言之有物,指出新法的弊端也就罢了,偏偏很多人连新法内容都不甚了解,只是按自己心中的“新法”去评判、批判,看着这些考卷,王甫气不打一处来,每次看到,事后都要看一看邱言的那张考卷,用来平息怒气。
邱言的这份考卷,论对新法的了解,对大瑞民间弊端的考量,这次会试之中,无人能出其右!
这样的考卷,才是王甫真正想要的,不只痛陈时弊,还有自身思考,尝试提出解决办法,另外,那经义、墨义的部分也工整清晰,显示出考生深厚的基础功。
但事到如今,这张王甫最为属意的考卷,却要面对被人生生压下去的局面,而他却要考虑两党平衡、有进有退,眼下还不是撕破脸的时候。
只是,要把这么一篇文章压下去,难免惹得他心头不快,而且,这卷里的策论更是文染纸张,这样的人物在古代出现,立刻就要引起重视。
这也是旧党考官不敢过分的原因。即使打压,也给了个第二名,不然按照他们的想法,这种对新法了解深刻的策论,必须要压到无人的角落。甚至罢黜了才能罢休。
不过,归根结底,是因为文染考卷,却没有异象出现,不然有异象撑腰,满城皆知。给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瞒天过海。
听到王甫出言,正在争论的考官纷纷停下话语,将目光集中过去,这盖棺定论,终究要由王甫来做出决定。
不过。无论新党、还是旧党的人,此时都是心中抵定,认为大局在握,旧党觉得王甫会有所让步,不然就做的太过了。
而新党本来知道这次在名次上要有妥协,有些不舒服,结果却出来一篇文染考卷的策论。内容主张倾向于新党,这给了他们底气,觉得有望打破阻碍!
感受着众人目光,王甫深吸一口气,他在朝堂上、皇帝前都能侃侃而谈,更何况是面对一众考官。
“科举本意是为国取士,只要有才之人被选出来了,那便足够,至于名次如何,反倒在其次……”
听到这里。旧党考官心头大定,露出笑容,而新党考官则是面色凝重,神色微变。
另一边,王甫话语继续:“只是。我等考官行事,要对得起江山社稷,也要对得起天地良心,所取之人,不光是一科之贤才,还关系往后朝政,退一步来说,也事关后人评论,我等受皇命在此,当谨记公正,不因私废公!”
说着,他的目光落到了那份考卷上面。
他的这番话、这个动作,令房中气氛逆转,在场众人如何还听不出来,这些话只是前奏!
实际上,最开始批卷的时候,碍于规则,考官们见过了那份考卷,但里面的内容并没有多少人看到,可终究瞒不了二十多天。
所以,众考官虽不知这份考卷出自何人之手,但至少清楚这份考卷曾掀起风波——在批卷的时候,考官们并不是拿着原卷,而是誊写后的卷子。
果然,就听王甫接着道:“这份考卷,当点为头名!”
这下,胡用和罗中杰也免不了色变,知道内情的郑泉更是惊讶莫名。
众多旧党考官更是瞪大了眼睛,他们不信王甫会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一次科举,好处全被一边占了,新旧两党很可能撕破脸皮,到时就算皇帝要平衡派系、异论相搅,也要理亏!
紧接着,有人拍桌而起,却是名旧党考官:“王相,莫要欺人太甚!”他这话可谓犯上不恭,只是王甫并未追究,淡淡的挥了挥手。
王甫知道,自己做出了这个决定,就必须要有心理准备,面对可能到来的反击,可为了显示出对那名考生的重视,他还是决定坚定想法。
若是事事妥协,这法也不用变了,这样的想法,他早就有了,如今不过一个契机,新党渐渐站稳,也是时候试探对方的底线了。
是以,王甫不顾重压,斩钉截铁的道:“去取原卷,开封填名!”
“这……”诸考官面面相觑,弥封官则是转身离开,而今名次已经定下,就要准备名单,好传于礼部,放榜天下。
但还有许多旧党考官不愿认输,先是拿眼去看胡用,发现后者并无出面的意思,终于有人忍不住指责起王甫:“王相让我等秉持公正,自己却是私心作祟,才做出这等选择!”
“嗯?此话怎讲!”王甫眼睛一眯,有无形威压散发出来,这并不是神通,而是养气养望而成的气场。
那说话的考官年龄不大,看上去只有二十几岁,不过能成考官,至少也是进士,而且多为学士,这男子便是翰林院学士,名为“邹康”。
面对王甫质询,邹康不见半点退缩,挺着脖子,铿锵道:“这张考卷,纵然所写不凡,可太过偏颇,我大瑞立国近百年,历代天子励精图治,可到了这考生口中,天下间竟是漏洞百出,江山仿佛即将倾覆!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历代君臣,越是治理,天下越乱?”
他直视王甫双眼,冷冷说道:“古时民风质朴,万世秩序更易展现,所以先贤所言,才能贴近本质,这是行之于四海皆准的道理!大瑞立国时,天下初定,百废待兴,一样能去繁琐、见本质,立下的规则章程架构天下轮廓,经过几代君王的治理、发展,人道只能越来越好,但照着这考生的说法,却全然不是这么回事!”
一字一字,掷地有声!
王甫却摇摇头道:“初始之时,前人搭好了架构,后人只要完善,就必然是在发展,但你又如何知道,前人所说的真意到底是什么?”
他见邹康又要出言,便摆摆手道:“且不要争辩,我只问你,前人所言,你真看懂了么?真的看明白了么?又或者说,真的看过么?若是没看懂、未看明,甚至根本就没看过,便说今时已达人道高峰,未免有些武断。”
大瑞的诸多学派,以前人之言为本,各自解释,然后收集今时情形去完善人道,对此多有争论。
邹康的脸色冷了下来:“王相这是倚老卖老么?欺邹某看的书少?”
王甫皱起眉头:“你既然指责,至少要言之有物,而不是依着自己的感觉!若是燕赵之人去了岭南为官,风俗迥异,是否就要加以指责、责罚?你不去了解、引导,只认为心中之念才是对的,与自己认知不同的就是错的,非黑即白,如何牧养一方?”
这话中已经有了一丝火气,王甫这些天被考卷弄得心烦,是以此时的话也没有丝毫客气。
那邹康正是燕赵之人,中进士后居于京城,最近有传闻,说他要外放岭南,不知真假,王甫的这话显然隐含警告,给其他跃跃欲之人当头浇了盆冷水,让他们意识到王甫并不是好欺负的。
或许民间有人说黑面相公为人耿直、不记私仇,可能坐到那个位置的人,哪个不是从千军万马中厮杀出来的,岂是易于之辈?
那邹康激愤之下,才能初生牛犊不怕虎,听了这话后,心里凉了半截,终于冷静下来。
正巧这时,郑泉、李括等弥封官带着考卷回来,打断了屋中尴尬。
这些考卷,是从几千份里挑选出的,照所属道府划分,分门别类,发动诸多人手按名次对应抽出,才能在短时间内整理出来。
接着就是拆封,将名字按名次填进去。
有专门官员负责读名,王甫也不耽搁时间,试卷一来,便催促众人动手,他也很想知道,那考卷到底出自何人之手。
读名的过程不长,却勾动人心,因为一些考生,和在场考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一个个名字被念出来,多少都有人为之动念。
从后往前,依次排列。
“第三名,江南道,文枝桢!”
这个名字被念出之后,众人神色微动,他们多少知道文枝桢的名声,有几人知道文枝桢善于揣摩人心,怀疑那篇策论出自他手,却没想到现在就听到了他的名字!
“第二名,岭南道,叶运!”
这个名字一出,大部分人露出意外之色,不少人眼现迷蒙,显然从未听过此名。
不过,随后他们又纷纷定下心神,因为重头戏来了。
那张考卷到底出自何人之手,很快就见分晓了!
边上,站在读名人旁边的李括,却是心中生疑,因为他一直留意的名字,似乎并未出现。
“莫非听差了?如果邱言没入榜单,田大人的计划……”
正当他思索之时,最后一个名字终于被报出来了——
“第一名,剑南道,邱言!”
ps:感谢“月林o_o梦醒”、“玩下下拉”的打赏!
★百 度 搜 索 云 来 阁,免 费 阅 读 万 本 小 说 ★
王甫目光一转,落到那张考卷上,考卷里面的内容,他十分清楚,这些日子以来,他曾多次浏览,每次都有新奇感受,心中的知己之感越发浓烈。
这次会试,考生水平参差不齐,很多考生对新法一知半解,写出来的话与新法南辕北辙,令王甫深深感到任重道远,甚至有的考生愤世嫉俗,对新法完全没有了解,知道自己科举无望,便愤而怒骂,将新法贬低的一文不值。
若这些人真的言之有物,指出新法的弊端也就罢了,偏偏很多人连新法内容都不甚了解,只是按自己心中的“新法”去评判、批判,看着这些考卷,王甫气不打一处来,每次看到,事后都要看一看邱言的那张考卷,用来平息怒气。
邱言的这份考卷,论对新法的了解,对大瑞民间弊端的考量,这次会试之中,无人能出其右!
这样的考卷,才是王甫真正想要的,不只痛陈时弊,还有自身思考,尝试提出解决办法,另外,那经义、墨义的部分也工整清晰,显示出考生深厚的基础功。
但事到如今,这张王甫最为属意的考卷,却要面对被人生生压下去的局面,而他却要考虑两党平衡、有进有退,眼下还不是撕破脸的时候。
只是,要把这么一篇文章压下去,难免惹得他心头不快,而且,这卷里的策论更是文染纸张,这样的人物在古代出现,立刻就要引起重视。
这也是旧党考官不敢过分的原因。即使打压,也给了个第二名,不然按照他们的想法,这种对新法了解深刻的策论,必须要压到无人的角落。甚至罢黜了才能罢休。
不过,归根结底,是因为文染考卷,却没有异象出现,不然有异象撑腰,满城皆知。给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瞒天过海。
听到王甫出言,正在争论的考官纷纷停下话语,将目光集中过去,这盖棺定论,终究要由王甫来做出决定。
不过。无论新党、还是旧党的人,此时都是心中抵定,认为大局在握,旧党觉得王甫会有所让步,不然就做的太过了。
而新党本来知道这次在名次上要有妥协,有些不舒服,结果却出来一篇文染考卷的策论。内容主张倾向于新党,这给了他们底气,觉得有望打破阻碍!
感受着众人目光,王甫深吸一口气,他在朝堂上、皇帝前都能侃侃而谈,更何况是面对一众考官。
“科举本意是为国取士,只要有才之人被选出来了,那便足够,至于名次如何,反倒在其次……”
听到这里。旧党考官心头大定,露出笑容,而新党考官则是面色凝重,神色微变。
另一边,王甫话语继续:“只是。我等考官行事,要对得起江山社稷,也要对得起天地良心,所取之人,不光是一科之贤才,还关系往后朝政,退一步来说,也事关后人评论,我等受皇命在此,当谨记公正,不因私废公!”
说着,他的目光落到了那份考卷上面。
他的这番话、这个动作,令房中气氛逆转,在场众人如何还听不出来,这些话只是前奏!
实际上,最开始批卷的时候,碍于规则,考官们见过了那份考卷,但里面的内容并没有多少人看到,可终究瞒不了二十多天。
所以,众考官虽不知这份考卷出自何人之手,但至少清楚这份考卷曾掀起风波——在批卷的时候,考官们并不是拿着原卷,而是誊写后的卷子。
果然,就听王甫接着道:“这份考卷,当点为头名!”
这下,胡用和罗中杰也免不了色变,知道内情的郑泉更是惊讶莫名。
众多旧党考官更是瞪大了眼睛,他们不信王甫会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一次科举,好处全被一边占了,新旧两党很可能撕破脸皮,到时就算皇帝要平衡派系、异论相搅,也要理亏!
紧接着,有人拍桌而起,却是名旧党考官:“王相,莫要欺人太甚!”他这话可谓犯上不恭,只是王甫并未追究,淡淡的挥了挥手。
王甫知道,自己做出了这个决定,就必须要有心理准备,面对可能到来的反击,可为了显示出对那名考生的重视,他还是决定坚定想法。
若是事事妥协,这法也不用变了,这样的想法,他早就有了,如今不过一个契机,新党渐渐站稳,也是时候试探对方的底线了。
是以,王甫不顾重压,斩钉截铁的道:“去取原卷,开封填名!”
“这……”诸考官面面相觑,弥封官则是转身离开,而今名次已经定下,就要准备名单,好传于礼部,放榜天下。
但还有许多旧党考官不愿认输,先是拿眼去看胡用,发现后者并无出面的意思,终于有人忍不住指责起王甫:“王相让我等秉持公正,自己却是私心作祟,才做出这等选择!”
“嗯?此话怎讲!”王甫眼睛一眯,有无形威压散发出来,这并不是神通,而是养气养望而成的气场。
那说话的考官年龄不大,看上去只有二十几岁,不过能成考官,至少也是进士,而且多为学士,这男子便是翰林院学士,名为“邹康”。
面对王甫质询,邹康不见半点退缩,挺着脖子,铿锵道:“这张考卷,纵然所写不凡,可太过偏颇,我大瑞立国近百年,历代天子励精图治,可到了这考生口中,天下间竟是漏洞百出,江山仿佛即将倾覆!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历代君臣,越是治理,天下越乱?”
他直视王甫双眼,冷冷说道:“古时民风质朴,万世秩序更易展现,所以先贤所言,才能贴近本质,这是行之于四海皆准的道理!大瑞立国时,天下初定,百废待兴,一样能去繁琐、见本质,立下的规则章程架构天下轮廓,经过几代君王的治理、发展,人道只能越来越好,但照着这考生的说法,却全然不是这么回事!”
一字一字,掷地有声!
王甫却摇摇头道:“初始之时,前人搭好了架构,后人只要完善,就必然是在发展,但你又如何知道,前人所说的真意到底是什么?”
他见邹康又要出言,便摆摆手道:“且不要争辩,我只问你,前人所言,你真看懂了么?真的看明白了么?又或者说,真的看过么?若是没看懂、未看明,甚至根本就没看过,便说今时已达人道高峰,未免有些武断。”
大瑞的诸多学派,以前人之言为本,各自解释,然后收集今时情形去完善人道,对此多有争论。
邹康的脸色冷了下来:“王相这是倚老卖老么?欺邹某看的书少?”
王甫皱起眉头:“你既然指责,至少要言之有物,而不是依着自己的感觉!若是燕赵之人去了岭南为官,风俗迥异,是否就要加以指责、责罚?你不去了解、引导,只认为心中之念才是对的,与自己认知不同的就是错的,非黑即白,如何牧养一方?”
这话中已经有了一丝火气,王甫这些天被考卷弄得心烦,是以此时的话也没有丝毫客气。
那邹康正是燕赵之人,中进士后居于京城,最近有传闻,说他要外放岭南,不知真假,王甫的这话显然隐含警告,给其他跃跃欲之人当头浇了盆冷水,让他们意识到王甫并不是好欺负的。
或许民间有人说黑面相公为人耿直、不记私仇,可能坐到那个位置的人,哪个不是从千军万马中厮杀出来的,岂是易于之辈?
那邹康激愤之下,才能初生牛犊不怕虎,听了这话后,心里凉了半截,终于冷静下来。
正巧这时,郑泉、李括等弥封官带着考卷回来,打断了屋中尴尬。
这些考卷,是从几千份里挑选出的,照所属道府划分,分门别类,发动诸多人手按名次对应抽出,才能在短时间内整理出来。
接着就是拆封,将名字按名次填进去。
有专门官员负责读名,王甫也不耽搁时间,试卷一来,便催促众人动手,他也很想知道,那考卷到底出自何人之手。
读名的过程不长,却勾动人心,因为一些考生,和在场考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一个个名字被念出来,多少都有人为之动念。
从后往前,依次排列。
“第三名,江南道,文枝桢!”
这个名字被念出之后,众人神色微动,他们多少知道文枝桢的名声,有几人知道文枝桢善于揣摩人心,怀疑那篇策论出自他手,却没想到现在就听到了他的名字!
“第二名,岭南道,叶运!”
这个名字一出,大部分人露出意外之色,不少人眼现迷蒙,显然从未听过此名。
不过,随后他们又纷纷定下心神,因为重头戏来了。
那张考卷到底出自何人之手,很快就见分晓了!
边上,站在读名人旁边的李括,却是心中生疑,因为他一直留意的名字,似乎并未出现。
“莫非听差了?如果邱言没入榜单,田大人的计划……”
正当他思索之时,最后一个名字终于被报出来了——
“第一名,剑南道,邱言!”
ps:感谢“月林o_o梦醒”、“玩下下拉”的打赏!
★百 度 搜 索 云 来 阁,免 费 阅 读 万 本 小 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