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商讨救亡之策,西夏国国主李乾顺,宗室贵族濮王李仁忠,舒王李仁礼,以及贝中撒辰、罔存礼等兴庆府中的大臣都齐集一堂,甚至连失去兵权多年的老将仁多保忠也被请入了宫中。

    然而,面对灵州失守,楚军只在都城百里之外,而军心已乱的不利局面,朝中重臣商讨了许久,也拿不出一个对策。

    李乾顺望着殿中的群臣,也是暗自叹气。如今的危局,与自己在军事上太过依赖兄弟李察哥也有一些关系。

    李乾顺亲政后,将兵权交给了自己最信任的晋王李察哥,其余宗室濮王李仁忠,舒王李仁礼虽然也是拥戴李乾顺的忠臣,但都是被任命为文官,没有甚么掌军的经验。

    舒王李仁礼倒是曾经在韦州担任过监军,与军中一些将领有些情谊。

    然而,韦州军团已经全军覆没,舒王李仁礼的老部下们在韦州或死或降,没有一人逃了出来。

    舒王李仁礼在悲痛之余,也是束手无策了。

    老臣贝中撒辰、仁多保忠二人曾经与嵬名阿吴一起掌握兵权,并诛灭权臣梁乞逋,为李乾顺巩固皇权立下过汗马功劳。

    然而李乾顺亲政后,就将兵权从这些老将手中收回,所以贝中撒辰、仁多保忠也不理军事许多年了。

    并且,此二人也垂垂老矣,即使是李乾顺想要临危拜将,都不知他二人还能骑上马出征否。

    罔存礼则干脆就是损兵折将,从灵州城败退回来的,早已被楚军杀得丧胆。

    在接连失去了晋王李察哥、大将李良辅和老将嵬名阿吴后,李乾顺手下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统帅大军的将才。

    虽然兴庆府周边还乱哄哄地集结了从各地赶来的十多万大军,但殿中之人都不认为能够凭此挡住楚军的攻势。

    正在众人胡乱出些主意,却连自己都难以说服之时,薛元礼却匆匆忙忙的赶回了兴庆府。

    薛元礼向国主李乾顺和群臣细述了此番出使楚国的见闻,说以他之见,楚国皇帝张邦昌懦弱无能,朝中实权皆在那楚军主帅西门庆手中。

    薛元礼说,自己已经与楚军主帅西门庆谈判,但结果却是西门庆拒绝大夏提出的一切和谈条件,誓要灭亡大夏。

    殿中群臣纷纷表示不解,那楚国权臣西门庆与大夏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为何不能网开一面,却要统帅大军在这西北边僻之地死磕,定要置大夏于死地呢?

    薛元礼回答说,以自己在楚国境内了解的信息分析,楚军主帅西门庆的确是有不臣之心。

    为了能够积攒足够的威望,对皇帝张邦昌取而代之,那西门庆想要赢得一场国战。

    原本,最好的立威对象是北方的金国。

    领兵收回河北、河东和燕地的功绩,足以让西门庆名正言顺地对金国扶立的傀儡皇帝张邦昌取而代之,坐上皇帝宝座。

    可是,西门庆害怕与强大的金国开战,就将立威的对象改为了大夏国。

    薛元礼告诉殿中诸人,说到底,别看那楚军主帅西门庆对大夏咄咄逼人,强横霸道,他其实也是一个欺软怕硬之辈。

    若是遇到金军,想那楚军主帅西门庆必然知难而退,不敢造次。

    听完薛元礼之言,濮王李仁忠双目放光,站出来问道:“那楚军主帅当真畏惧金军么?”

    薛元礼点头应道:“千真万确,自金军灭宋立楚后,不仅是那楚军主帅西门庆不敢招惹金军,楚国的所有将领都畏金军如虎。

    若非如此,那楚军主帅西门庆本是京东路人,与金军占据的河北只隔一条大河,他何必舍近求远,花费数月光景,翻山越岭的来打我大夏?”

    “可恶!此贼欺软怕硬,竟然将我大夏当作他的垫脚石!”

    舒王李仁礼气急败坏地骂道。

    “仁礼,若是骂人有用,楚军早已被我等骂回京兆府去了。如今还是拿个对策吧!

    陛下,我意如今情势危急,不如请外援来助我一臂之力,与我军共同御敌。”

    濮王李仁忠开口说道。

    李乾顺听了,心中明白了濮王李仁忠之意。不过,他还是让濮王李仁忠说过清楚明白。

    濮王李仁忠说道:“陛下,诸位同僚,既然那楚军最害怕的是金军,不如我等派使臣走一趟大同府,用重金礼请一支金军入夏,帮我军驱逐楚军出境。”

    李乾顺让众臣讨论此法是否可行。

    群臣议论纷纷,有赞成者,也有反对者。

    反对者认为,此举乃是“前门驱狼,后门入虎”,虽然能够赶走楚军,但是却又招来一支更麻烦的军队,只怕是后患无穷。

    支持者却认为,大夏与从前的大宋,如今的大楚乃是世代死敌,故而会打得不死不休。

    而大金国取代了辽国,如今是大夏的宗主国。

    大金国与大夏国并无大的矛盾冲突,因此不会如楚军一般与夏军交恶,当不会威胁大夏国的生存。

    支持请金军入援的薛元礼更是指出,反对的大臣看似思虑周密,却是不顾现实。

    如今强盗都打到家门口了,难道还有闲暇担心请来防盗的邻居会偷窃家中财物吗?

    薛元礼请反对的大臣们拿出比请金军援救更好的对策,却无人能够应对。

    实际上,西夏国此时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楚国又坚决不同意议和,李乾顺君臣的选择已经不多了。

    楚军兵临城下时,李乾顺的第一个选择是出城投降,让楚国顺利吞并夏国,从此去那东京汴梁城做一个安乐公。

    李乾顺不忍抛弃祖宗的基业,当然不愿就此投降。

    第二个选择,是放弃兴庆府逃跑,绕道西北的大漠与草原,逃到河西走廊西部的瓜州和沙州等地,利用隔壁荒漠为屏障,与楚国打持久战。

    可是,西夏能够控制遥远的瓜州和沙州,依靠的是西夏国拥有夏州、银州、灵州、兴州和凉州等富庶地区,国力强盛。

    西夏国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方才能够从吐蕃和西州回纥的环伺中抢得瓜、沙之地。

    如果西夏国内地丢了,只凭瓜州与沙州,李乾顺莫说是与东方的楚国对抗,只是南方的吐蕃,西方的西州回纥,以及北方的残辽耶律大石这三方势力,就能够要了李乾顺的命。

    因此,这条路也不好走。

    第三个选择,就是逃到金国边境,成为金国的附庸,或是直接逃入金国,成立流亡政府。

    通过这样的方法苟延残喘,在修养生息,得到金国的支持后伺机复国。

    可是,与其那样将脑袋置于金国的刀下,靠金国的怜悯而活,还不如坚守兴庆府,请金军来援呢!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章节目录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木木三大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李乾顺的退路-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未删减下载,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笔趣阁并收藏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