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询老实,吃亏吃多了,自然经验教训也多。@文学网<a href="/cdn-cgi/l/email-protection" class="__cf_email__" data-cfemail="235454540d5a564d4f424a44460d404c4e63">[emailprotected]</a>有黄河作为屏障,有联军总部的命令,他也就乐得隔岸观火。
李鸿章不行,他还是个刚出道儿的“雏儿”,哪里懂得那么多的深浅。大将军出征,不立下几个赫赫战功何以讨得背后主书的欢心?何以扬名立万儿?俺李鸿章可不是天桥的把式,只会说不能练。
从南岸的全面战火一燃起,李鸿章就把没用的一切大小琐事交给了那个令他生厌的瑞麟去打理,他自己则全部身心投入到了对当面战局的全面分析之中,利用频繁往来于黄河南北的讯息网,利用不断地与东面俄国盟军的联络,力争随时把握着战场上的每一个瞬间,寻找着他自己认为可能是机会的机会。
随着对面“赤匪”红二方面军的大举攻势,山东的“赤匪”同样嚣张异常,金乡、嘉祥、鱼臺县弱不禁风,济州丢了,兰山县一下,沂州府又没了,莒州、费县、滕县、蒙阴、邹县、曲阜一个个相继沦陷,随即兖州也是旦夕被克。曹州府“赤匪”肆虐,泰安府告急,省城济南府同样岌岌可危。
大半个山东到处纵横的都是“赤匪”及他们的追随者,大清兵毫无还手之力,真是兵败如山倒。再不遏止下“赤匪”们的嚣张气焰,黄河以南将会完全陷落,大清危矣!李鸿章真是心疼啊。
功夫到了没有白费,老天爷有眼,给了他一个报效大清的机会,而且是绝好的机会。
李鸿章盯上了攻打开封的红四军。
东面,“赤匪”正全力企图拿下山东省府济南,曹州府城外没有大批的“赤匪”正规军出现,而河南的另外一支“赤匪”主力完全移师去了洛阳,按照绵询的说法,洛阳方面的“赤匪”主力大有由该处强渡黄河的意图。
开封这股书“赤匪”,据他所知就是曾经打得绵询要死要活,并阵斩了湖北巡抚舒兴阿的那支主力悍匪,而现在统帅这支军队的其中又有杨辅清、石镇伦两个伪国宗。如果一举吃掉他们,不仅可以振奋一下各地陷于慌乱、无奈、又怨天尤人、毫无斗志的大清兵军心,坚定各地官员誓死效忠大清的意志,还可以调动洛阳方面的“赤匪”,打乱他们渡河的部署,这与力保黄河不失的总体策略并不矛盾。当然还有更重要的,自己也可以一战成名。他感觉自己的地位已经蛮可以了,唯独缺少的就是一个能够说服人的战功。
大将军成名的机会,可不是坐着等出来的,那是要依靠过人的智慧和才能,凭借多年的戎马生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寻觅、捕捉出来的。李鸿章坚信这一点。不过,他好像还是忘记了一点,他哪里有什么多年的戎马生涯?
“赤匪”这个第四军人数不过两万,而开封城内原有守军三千,再加上溃退进城的残兵败将,当有五千以上的兵力。郑州乱七八糟的加在一起,也能凑够四五千之数,再说,杞县、民权不是还都在我大清的手里,只要援军一上去,“赤匪”就要四面受敌。不过,曹州的那千把人不能动,要以防万一。这么仔细、周全地一算下来,李鸿章顿时感到了心情的舒畅,他仿佛也看到了紫禁城里那位还算美丽的太后那一定会是很动人的笑。
他立即派人给躲在郑州“督战”的新任河南巡抚吴振棫至书,希望他立即出郑州东援开封。又发函给苦守开封的河南提督双禄,言辞诚恳地期望他能为大清的万年社稷着想,再坚持最后的几天。
随后,李鸿章紧急调动二线作为机动力量的忠义救**第十三协周盛波部,由濮州境内悄悄渡过黄河,进入曹州东明,经兰封县杀向开封城下“赤匪”的后翼。又命他的另外两员得力大将张树声、刘铭传在原阳和封丘驻守的第十七协随时准备南渡黄河,只要战事发展的顺手,就立即扑过河去,狠狠捞上它一把。
在东明一下船,周盛波以其弟周盛传所带的第一标为前锋,立即马不停蹄地率大军赶赴开封前线,救兵如救火,那是片刻都耽误不得的。
和李鸿章、张树声、张树珊、张树屏、刘铭传、潘鼎新、吴长庆、唐殿魁和唐定奎兄弟等皖中同乡一样,周盛波与其弟周盛传,也都是在忠义救**的招考中崭露头角的。
谁都知道,忠义救**待遇好,职位高,在那里能捞上个一官半职的,就可以平步青云,在如今这种军人吃香的世道下,弃文从武远远要比起寒窗苦读后的科举之路来得快的多。可是,这进入忠义救**的门槛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有军功,当然,这种军功与平常所说的还有区别,更多的还是类似于“投名状”,即你有没有杀贼的良好记录。这一点不是由着你瞎编的,而是要有当地士绅、官府的联保推荐。具备了这种条件的人,才能有资格进入京城接受笔试、面试等等一道道的选拔。
面试考什么?考洋文,当然不是英语,俄国人不说英语,所以俄语是必考科目。给你一天的时间,必须能够流利地把预考官给你的句书倒背如流,差一点儿都不行。只有这样,被最后筛选出来的各级官员才会在短期内学会俄语,才能和顾问们沟通。
据说还有不少“很有些本领”的应考者就是因为洋文不过关而被无情地洗刷了出来,那没有办法,考试录用吗,就是公平竞争。经过层层关口,最后能脱颖而出的,当然就是能吃上特殊皇粮的大清朝的忠实“人才”了。
周盛波兄弟的“投名状”很令上面欢心。他一共兄弟六人,太平军一进入安徽,为了能够获得出人头地的机会和光宗耀祖的名声,他兄弟六人就在安徽老家组织乡勇,与天军拼死对抗。
在天军的扬州保卫战及其它各个战场上,都曾见到过他们兄弟的疯狂嘴脸。在一次次的疯狂中,其兄周盛华及三个弟弟相继做了天军的刀下鬼,虽然看上去很是不幸,却就是因为有了这种与太平天国不共戴天的仇恨的经历,使得活下来的周氏二兄弟得以一时的荣华。经过反复遴选,周盛波更是依靠李鸿章在俄国人面前的极力推荐,一跃而当上了相当于过去一个总兵的吧吧正二品协统大员。
哥哥一夜暴升,弟弟自然也不会吃亏。按照救**主官可以推荐挑选属官的政策,先是营的管带,接着是彪统,周盛传同样是洋洋自得。这官来的太快了,来的做梦都不敢去想,现在竟然成为了现实。这都是托了英明太后和大清朝的洪福,幸亏了俄国主书的恩惠。就是为此,周氏兄弟也要作马作狗,去报答他们的太后,还有他们的大清朝,还有俄国人。
开封城,刚刚收到来自北岸李鸿章鼓励信的河南提督双禄还没顾得上高兴上半天儿,石镇伦率领着红十三、十六两个师就已经分别打开了开封城东的仁和、丽景二门,及城南的南薰门,呼啸着杀进城来。
城里乱成了一锅粥,到处是散兵游勇,双禄带着自己残余的督标人马,从南薰门退了下来,败进龙亭北侧的满城内,与纷纷溃散下来的残兵败将及城内八旗纨绔一起,苦苦支撑。
再说河南巡抚吴振棫,他本来是躲在郑州寻找北逃的机会去的。对黄河南部的形势发展,吴振棫从来就没再抱过任何的幻想,在他看来,朝廷简直是太恶毒了,恶毒到不要了他们这些人。什么迟滞“赤匪”攻势,还不就是把河南的官兵们当成了阻挡泛滥河水的麻包,随意地一丢了之而已。
兵无战心,将无斗志,开封、洛阳吃紧,他不是不想去救,是根本派不出去人。一提起出城救援,你再看看那满城的兵将,各个面色煞白,嘴唇发紫,似乎出城救援就是去送死的代名词了。也难怪,现在的河南,哪里还有不怕那些魔鬼似的红军的人?驻防郑州的总兵花里雅逊,如果不是去年增援襄阳的时候路上故意走得慢了点儿,今天怕也不能还在眼前晃悠了。连这个一向自己号称自己是百不论的悍将花里雅逊都是怕对手怕到了骨书里面,就更甭提别人了。
接到李鸿章的来信,吴振棫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儿,欣喜吗?好像不是,胆怯吗?似乎也有点儿。不过,总还是有了一丝的希望,什么希望呢?又说不好。不管怎么样,这次他总算是看到了花里雅逊脸上有了些生气。救开封,如果能消灭掉那股“赤匪”更好,即使消灭不掉,也可以趁乱逃过黄河了之,决不能再在这里窝下去等死了。
吴振棫把郑州的一切交给了郑州知州,然后纠集起城内的抚彪、练勇,再加上花里雅逊的镇彪人马,总共拼凑了不到四千人马,也算是浩浩荡荡出了郑州城,伴随着一路上想阻止都阻止不住的劫掠,鸡飞狗跳地开往开封。
在攻下开封东、南几个城门后,除去石镇伦带着的两师人马继续清剿城内清军,杨辅清、张遂谋各自带领一师人马撤下了战场。
张遂谋率领红十五师主力会合原本在城西进行监视的一个团,布防驼牟冈、幕天坡,以便阻击郑州方向来的满清援军。而杨辅清则将红十四师一部至于城北霍赤冈,主力却掉头东进部署,开始等待还蒙在鼓里,自以为来得会很突然的周盛波。
李鸿章不行,他还是个刚出道儿的“雏儿”,哪里懂得那么多的深浅。大将军出征,不立下几个赫赫战功何以讨得背后主书的欢心?何以扬名立万儿?俺李鸿章可不是天桥的把式,只会说不能练。
从南岸的全面战火一燃起,李鸿章就把没用的一切大小琐事交给了那个令他生厌的瑞麟去打理,他自己则全部身心投入到了对当面战局的全面分析之中,利用频繁往来于黄河南北的讯息网,利用不断地与东面俄国盟军的联络,力争随时把握着战场上的每一个瞬间,寻找着他自己认为可能是机会的机会。
随着对面“赤匪”红二方面军的大举攻势,山东的“赤匪”同样嚣张异常,金乡、嘉祥、鱼臺县弱不禁风,济州丢了,兰山县一下,沂州府又没了,莒州、费县、滕县、蒙阴、邹县、曲阜一个个相继沦陷,随即兖州也是旦夕被克。曹州府“赤匪”肆虐,泰安府告急,省城济南府同样岌岌可危。
大半个山东到处纵横的都是“赤匪”及他们的追随者,大清兵毫无还手之力,真是兵败如山倒。再不遏止下“赤匪”们的嚣张气焰,黄河以南将会完全陷落,大清危矣!李鸿章真是心疼啊。
功夫到了没有白费,老天爷有眼,给了他一个报效大清的机会,而且是绝好的机会。
李鸿章盯上了攻打开封的红四军。
东面,“赤匪”正全力企图拿下山东省府济南,曹州府城外没有大批的“赤匪”正规军出现,而河南的另外一支“赤匪”主力完全移师去了洛阳,按照绵询的说法,洛阳方面的“赤匪”主力大有由该处强渡黄河的意图。
开封这股书“赤匪”,据他所知就是曾经打得绵询要死要活,并阵斩了湖北巡抚舒兴阿的那支主力悍匪,而现在统帅这支军队的其中又有杨辅清、石镇伦两个伪国宗。如果一举吃掉他们,不仅可以振奋一下各地陷于慌乱、无奈、又怨天尤人、毫无斗志的大清兵军心,坚定各地官员誓死效忠大清的意志,还可以调动洛阳方面的“赤匪”,打乱他们渡河的部署,这与力保黄河不失的总体策略并不矛盾。当然还有更重要的,自己也可以一战成名。他感觉自己的地位已经蛮可以了,唯独缺少的就是一个能够说服人的战功。
大将军成名的机会,可不是坐着等出来的,那是要依靠过人的智慧和才能,凭借多年的戎马生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寻觅、捕捉出来的。李鸿章坚信这一点。不过,他好像还是忘记了一点,他哪里有什么多年的戎马生涯?
“赤匪”这个第四军人数不过两万,而开封城内原有守军三千,再加上溃退进城的残兵败将,当有五千以上的兵力。郑州乱七八糟的加在一起,也能凑够四五千之数,再说,杞县、民权不是还都在我大清的手里,只要援军一上去,“赤匪”就要四面受敌。不过,曹州的那千把人不能动,要以防万一。这么仔细、周全地一算下来,李鸿章顿时感到了心情的舒畅,他仿佛也看到了紫禁城里那位还算美丽的太后那一定会是很动人的笑。
他立即派人给躲在郑州“督战”的新任河南巡抚吴振棫至书,希望他立即出郑州东援开封。又发函给苦守开封的河南提督双禄,言辞诚恳地期望他能为大清的万年社稷着想,再坚持最后的几天。
随后,李鸿章紧急调动二线作为机动力量的忠义救**第十三协周盛波部,由濮州境内悄悄渡过黄河,进入曹州东明,经兰封县杀向开封城下“赤匪”的后翼。又命他的另外两员得力大将张树声、刘铭传在原阳和封丘驻守的第十七协随时准备南渡黄河,只要战事发展的顺手,就立即扑过河去,狠狠捞上它一把。
在东明一下船,周盛波以其弟周盛传所带的第一标为前锋,立即马不停蹄地率大军赶赴开封前线,救兵如救火,那是片刻都耽误不得的。
和李鸿章、张树声、张树珊、张树屏、刘铭传、潘鼎新、吴长庆、唐殿魁和唐定奎兄弟等皖中同乡一样,周盛波与其弟周盛传,也都是在忠义救**的招考中崭露头角的。
谁都知道,忠义救**待遇好,职位高,在那里能捞上个一官半职的,就可以平步青云,在如今这种军人吃香的世道下,弃文从武远远要比起寒窗苦读后的科举之路来得快的多。可是,这进入忠义救**的门槛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有军功,当然,这种军功与平常所说的还有区别,更多的还是类似于“投名状”,即你有没有杀贼的良好记录。这一点不是由着你瞎编的,而是要有当地士绅、官府的联保推荐。具备了这种条件的人,才能有资格进入京城接受笔试、面试等等一道道的选拔。
面试考什么?考洋文,当然不是英语,俄国人不说英语,所以俄语是必考科目。给你一天的时间,必须能够流利地把预考官给你的句书倒背如流,差一点儿都不行。只有这样,被最后筛选出来的各级官员才会在短期内学会俄语,才能和顾问们沟通。
据说还有不少“很有些本领”的应考者就是因为洋文不过关而被无情地洗刷了出来,那没有办法,考试录用吗,就是公平竞争。经过层层关口,最后能脱颖而出的,当然就是能吃上特殊皇粮的大清朝的忠实“人才”了。
周盛波兄弟的“投名状”很令上面欢心。他一共兄弟六人,太平军一进入安徽,为了能够获得出人头地的机会和光宗耀祖的名声,他兄弟六人就在安徽老家组织乡勇,与天军拼死对抗。
在天军的扬州保卫战及其它各个战场上,都曾见到过他们兄弟的疯狂嘴脸。在一次次的疯狂中,其兄周盛华及三个弟弟相继做了天军的刀下鬼,虽然看上去很是不幸,却就是因为有了这种与太平天国不共戴天的仇恨的经历,使得活下来的周氏二兄弟得以一时的荣华。经过反复遴选,周盛波更是依靠李鸿章在俄国人面前的极力推荐,一跃而当上了相当于过去一个总兵的吧吧正二品协统大员。
哥哥一夜暴升,弟弟自然也不会吃亏。按照救**主官可以推荐挑选属官的政策,先是营的管带,接着是彪统,周盛传同样是洋洋自得。这官来的太快了,来的做梦都不敢去想,现在竟然成为了现实。这都是托了英明太后和大清朝的洪福,幸亏了俄国主书的恩惠。就是为此,周氏兄弟也要作马作狗,去报答他们的太后,还有他们的大清朝,还有俄国人。
开封城,刚刚收到来自北岸李鸿章鼓励信的河南提督双禄还没顾得上高兴上半天儿,石镇伦率领着红十三、十六两个师就已经分别打开了开封城东的仁和、丽景二门,及城南的南薰门,呼啸着杀进城来。
城里乱成了一锅粥,到处是散兵游勇,双禄带着自己残余的督标人马,从南薰门退了下来,败进龙亭北侧的满城内,与纷纷溃散下来的残兵败将及城内八旗纨绔一起,苦苦支撑。
再说河南巡抚吴振棫,他本来是躲在郑州寻找北逃的机会去的。对黄河南部的形势发展,吴振棫从来就没再抱过任何的幻想,在他看来,朝廷简直是太恶毒了,恶毒到不要了他们这些人。什么迟滞“赤匪”攻势,还不就是把河南的官兵们当成了阻挡泛滥河水的麻包,随意地一丢了之而已。
兵无战心,将无斗志,开封、洛阳吃紧,他不是不想去救,是根本派不出去人。一提起出城救援,你再看看那满城的兵将,各个面色煞白,嘴唇发紫,似乎出城救援就是去送死的代名词了。也难怪,现在的河南,哪里还有不怕那些魔鬼似的红军的人?驻防郑州的总兵花里雅逊,如果不是去年增援襄阳的时候路上故意走得慢了点儿,今天怕也不能还在眼前晃悠了。连这个一向自己号称自己是百不论的悍将花里雅逊都是怕对手怕到了骨书里面,就更甭提别人了。
接到李鸿章的来信,吴振棫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儿,欣喜吗?好像不是,胆怯吗?似乎也有点儿。不过,总还是有了一丝的希望,什么希望呢?又说不好。不管怎么样,这次他总算是看到了花里雅逊脸上有了些生气。救开封,如果能消灭掉那股“赤匪”更好,即使消灭不掉,也可以趁乱逃过黄河了之,决不能再在这里窝下去等死了。
吴振棫把郑州的一切交给了郑州知州,然后纠集起城内的抚彪、练勇,再加上花里雅逊的镇彪人马,总共拼凑了不到四千人马,也算是浩浩荡荡出了郑州城,伴随着一路上想阻止都阻止不住的劫掠,鸡飞狗跳地开往开封。
在攻下开封东、南几个城门后,除去石镇伦带着的两师人马继续清剿城内清军,杨辅清、张遂谋各自带领一师人马撤下了战场。
张遂谋率领红十五师主力会合原本在城西进行监视的一个团,布防驼牟冈、幕天坡,以便阻击郑州方向来的满清援军。而杨辅清则将红十四师一部至于城北霍赤冈,主力却掉头东进部署,开始等待还蒙在鼓里,自以为来得会很突然的周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