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的五挺机枪,让印度兵们吃足了苦头。倭国人学会了明军的战术,马克沁重机枪的枪口向上抬高了一寸。
冲锋中的印度士兵,听到机枪的声音立刻会卧倒,这是军训时候老兵们教他们的,说是这种卧倒可以救他们的命。
卧倒可以有效减小弹着面积,这个道理很好说得通。新丁们也很快理解,救命的本事谁都想学。于是印度新丁们纷纷苦练卧倒技术,战场上听到机枪的声音,下意识的就趴在地上。
趴到地上才发现,子弹不是来自正面,而是来自于天上。
从天而降的子弹,让趴在地上的印度新丁们无处躲藏,客官上还增大了弹着面积。四周都是子弹射进身体的“噗”“噗”声,甚至盖过了机枪的声音。
无论这些印度新兵们怎么叫喊,怎么翻滚都无济于事。子弹还是毫不留情的从天而降,把印度新兵们射得跟筛子一样。
真的跟筛子一样,不少人身上都有五个以上的弹孔。
桃太郎从望远镜里面仔细盯着对面,只要发现迫击炮的迹象,立刻吩咐手下机枪手,把机枪搬进掩体里面。然后顺着事前挖好的战壕,迅速转移到早先准备好的阵地上。
虽然同是迫击炮,可双方的口径不同。明军制式迫击炮早就淘汰了六十毫米迫击炮,而印度人的迫击炮因为考虑到运输问题,还在用六十毫米迫击炮。
这就导致了双方迫击炮的射程和威力是不一样的,明军援助给章西的迫击炮可以打得到印度人,可印度人的迫击炮弹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儿。
可怜的印度人,好多次都是刚刚摆好迫击炮阵地,只打一两发就被敌军的迫击炮火覆盖掉。炮手们损失惨重,让吴三桂非常抓狂。
这些炮手都是炮弹喂出来的,也可以说是用钱喂出来的。每损失一个,就代表着好多白花花的银子打了水漂。
吴三桂的辎重和重炮跟不上来,章西这边根本就没有重武器。双方的重火力就是迫击炮,近战利器叫做手榴弹。
剩下的作战时间,基本上是机枪对着射。前期在倭国人指挥下,构筑了坚固工事的章西人当然占着便宜。
仅仅打了两天时间,吴三桂就觉得受不了了。常年作战,已经让他对伤亡数字十分麻木。更何况,现在的手下人是他看不起的印度人。
可现实的伤亡数字,还是让他大吃一惊。两天的战斗下来,一共伤亡打到了一万六千人。虽说叫伤亡数字,可吴三桂知道,这个数字极度接近死亡数字。
伤兵营里面的伤兵惨极了,吴三桂手里根本就没有有效的药品。或者说? 他就没想过救治那些受伤的士兵。堵塞伤口的东西,是一种掺了盐的白色膏泥,据说这玩意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这东西敷在伤口上,伤兵发出来的声音让人绝望。那不是人能够发出来的嚎叫,更像是野兽。
许许多多的伤兵,就是敷着这种白色的膏泥? 在悲惨嚎叫中绝望死去。
吴三桂站在阵地前面? 举着望远镜向对面看。章西人的伤亡应该也不小,可对比自己则是要小多了。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不然自己这十几万人交代在这里? 也不能打败章西人? 活捉章西女王那个**。
“派出飞艇,对他们的阵地进行轰炸扫射。”吴三桂放下望远镜,下达了攻击命令。
其实昨天就有人提议用飞艇轰炸? 可惜吴三桂心疼出动飞艇的费用。多年征战? 加上这么多邦国的叛变。已经让吴三桂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 他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无度挥霍。一万八千多条人命,让他知道不能再计较钱了。
桃太郎举着望远镜? 不停的看着对方的阵地。他有些弄不明白? 为什么对面的印度人不挖掘战壕。这样他们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如果章西人像明军那样有大口径火炮。随时都可以将人员密集的军营,炸成一片火海。
可惜!大口径火炮章西人一门都没有,否则凭借这两万多章西人,就能够守住阵地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天空中忽然间传来轰隆隆的声音,那声音好像来自地狱。桃太郎慌忙放下望远镜,手搭凉棚在天空中寻找着。
帕博很聪明,他驾驶的飞艇顺着太阳的方向飞。这样地面上的人想要看到他,就得迎着太阳看。雨后的毒辣太阳,没有几个人有勇气和它对视。
下面的人好像蚂蚁一样四处乱窜着,更多的人像土拨鼠一样向下张望。
桃太郎眼睛被阳光刺得流泪,却什么都看不清楚。闭着眼睛缓了一下,拿着望远镜向远处的地面上看。飞艇的艇身非常大,只要飞在天上,必然会在地上投下阴影。
看到了,就在阵地正前面太阳的方向。该死,印度人的飞艇飞过来了。
“进入战壕,隐蔽。隐蔽!”桃太郎惊恐的喊叫着。四处乱窜的章西士兵,被他们的长官一个个塞进了工事里面。
这种工事是为了防备重炮的,都是用结实的粗木头撑着,除非重磅炸弹直接命中,不然绝对炸不塌。
如果是明军遇到这样的空袭,损失一定非常非常小。除了留在外面的观察哨之外,基本上没有生命之忧。
可现在的队伍是章西人组成,在一个月前他们还是农民,他们拿锄头比拿枪熟练。军队中赖以生存的纪律,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理解。
天空中传来巨大的轰鸣,被他们认为是神灵的发怒。好多人,包括军官们,都在向着天上朝拜。还有些人,根本就是被吓傻了,傻愣愣的看着,企图用眼睛寻找声音的来源。
更有人被吓疯了,直接在阵地上兔子一样的乱窜。
整个阵地乱成一锅粥,当飞艇飞临阵地上空的时候,至少有一半的人没来得及进入掩体。
飞行员帕博对投弹手做了一个手势,投弹手松开了扳手。吊舱下面挂着得四枚巨大炸弹,自由落地掉落在章西人的阵地上。
“轰!”
冲锋中的印度士兵,听到机枪的声音立刻会卧倒,这是军训时候老兵们教他们的,说是这种卧倒可以救他们的命。
卧倒可以有效减小弹着面积,这个道理很好说得通。新丁们也很快理解,救命的本事谁都想学。于是印度新丁们纷纷苦练卧倒技术,战场上听到机枪的声音,下意识的就趴在地上。
趴到地上才发现,子弹不是来自正面,而是来自于天上。
从天而降的子弹,让趴在地上的印度新丁们无处躲藏,客官上还增大了弹着面积。四周都是子弹射进身体的“噗”“噗”声,甚至盖过了机枪的声音。
无论这些印度新兵们怎么叫喊,怎么翻滚都无济于事。子弹还是毫不留情的从天而降,把印度新兵们射得跟筛子一样。
真的跟筛子一样,不少人身上都有五个以上的弹孔。
桃太郎从望远镜里面仔细盯着对面,只要发现迫击炮的迹象,立刻吩咐手下机枪手,把机枪搬进掩体里面。然后顺着事前挖好的战壕,迅速转移到早先准备好的阵地上。
虽然同是迫击炮,可双方的口径不同。明军制式迫击炮早就淘汰了六十毫米迫击炮,而印度人的迫击炮因为考虑到运输问题,还在用六十毫米迫击炮。
这就导致了双方迫击炮的射程和威力是不一样的,明军援助给章西的迫击炮可以打得到印度人,可印度人的迫击炮弹总是差那么一点点儿。
可怜的印度人,好多次都是刚刚摆好迫击炮阵地,只打一两发就被敌军的迫击炮火覆盖掉。炮手们损失惨重,让吴三桂非常抓狂。
这些炮手都是炮弹喂出来的,也可以说是用钱喂出来的。每损失一个,就代表着好多白花花的银子打了水漂。
吴三桂的辎重和重炮跟不上来,章西这边根本就没有重武器。双方的重火力就是迫击炮,近战利器叫做手榴弹。
剩下的作战时间,基本上是机枪对着射。前期在倭国人指挥下,构筑了坚固工事的章西人当然占着便宜。
仅仅打了两天时间,吴三桂就觉得受不了了。常年作战,已经让他对伤亡数字十分麻木。更何况,现在的手下人是他看不起的印度人。
可现实的伤亡数字,还是让他大吃一惊。两天的战斗下来,一共伤亡打到了一万六千人。虽说叫伤亡数字,可吴三桂知道,这个数字极度接近死亡数字。
伤兵营里面的伤兵惨极了,吴三桂手里根本就没有有效的药品。或者说? 他就没想过救治那些受伤的士兵。堵塞伤口的东西,是一种掺了盐的白色膏泥,据说这玩意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这东西敷在伤口上,伤兵发出来的声音让人绝望。那不是人能够发出来的嚎叫,更像是野兽。
许许多多的伤兵,就是敷着这种白色的膏泥? 在悲惨嚎叫中绝望死去。
吴三桂站在阵地前面? 举着望远镜向对面看。章西人的伤亡应该也不小,可对比自己则是要小多了。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不然自己这十几万人交代在这里? 也不能打败章西人? 活捉章西女王那个**。
“派出飞艇,对他们的阵地进行轰炸扫射。”吴三桂放下望远镜,下达了攻击命令。
其实昨天就有人提议用飞艇轰炸? 可惜吴三桂心疼出动飞艇的费用。多年征战? 加上这么多邦国的叛变。已经让吴三桂的财政状况雪上加霜? 他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无度挥霍。一万八千多条人命,让他知道不能再计较钱了。
桃太郎举着望远镜? 不停的看着对方的阵地。他有些弄不明白? 为什么对面的印度人不挖掘战壕。这样他们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如果章西人像明军那样有大口径火炮。随时都可以将人员密集的军营,炸成一片火海。
可惜!大口径火炮章西人一门都没有,否则凭借这两万多章西人,就能够守住阵地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天空中忽然间传来轰隆隆的声音,那声音好像来自地狱。桃太郎慌忙放下望远镜,手搭凉棚在天空中寻找着。
帕博很聪明,他驾驶的飞艇顺着太阳的方向飞。这样地面上的人想要看到他,就得迎着太阳看。雨后的毒辣太阳,没有几个人有勇气和它对视。
下面的人好像蚂蚁一样四处乱窜着,更多的人像土拨鼠一样向下张望。
桃太郎眼睛被阳光刺得流泪,却什么都看不清楚。闭着眼睛缓了一下,拿着望远镜向远处的地面上看。飞艇的艇身非常大,只要飞在天上,必然会在地上投下阴影。
看到了,就在阵地正前面太阳的方向。该死,印度人的飞艇飞过来了。
“进入战壕,隐蔽。隐蔽!”桃太郎惊恐的喊叫着。四处乱窜的章西士兵,被他们的长官一个个塞进了工事里面。
这种工事是为了防备重炮的,都是用结实的粗木头撑着,除非重磅炸弹直接命中,不然绝对炸不塌。
如果是明军遇到这样的空袭,损失一定非常非常小。除了留在外面的观察哨之外,基本上没有生命之忧。
可现在的队伍是章西人组成,在一个月前他们还是农民,他们拿锄头比拿枪熟练。军队中赖以生存的纪律,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理解。
天空中传来巨大的轰鸣,被他们认为是神灵的发怒。好多人,包括军官们,都在向着天上朝拜。还有些人,根本就是被吓傻了,傻愣愣的看着,企图用眼睛寻找声音的来源。
更有人被吓疯了,直接在阵地上兔子一样的乱窜。
整个阵地乱成一锅粥,当飞艇飞临阵地上空的时候,至少有一半的人没来得及进入掩体。
飞行员帕博对投弹手做了一个手势,投弹手松开了扳手。吊舱下面挂着得四枚巨大炸弹,自由落地掉落在章西人的阵地上。
“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