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经见到李风云,开门见山,直接问,“赤峰之约,是否有效?”
当初在赤峰,李风云和杨善经曾有一年内互不侵犯之约定。
李风云需要时间稳定安东,更需要远征高句丽以谋求更快展,而杨善经则需要为大漠赢得宝贵的战争准备时间,为牙帐主和派赢得更多话语权,所以双方都不想在安东大打出手,更不想让中土渔翁得利,白捡便宜。只是当时李风云无法确定安东回归谈判的最终结果,而杨善经也不能确定始毕可汗和牙帐在安东危机上的最后底线,双方只能先做个约定,然后走一步看一步,力争利益最大化。
现在安州这边大军云集,形势明显不对,杨善经当然着急,希望李风云给他一个真实答案,让他对当前形势有个正确认识。
李风云一边请杨善经坐下,一边笑道,“赤峰之约,当然有效,怎么?你想反悔?是不是牙帐那边有了决策,打算不惜代价夺回安东?”
杨善经没有回答,而是追问道,“城外大军如何解释?”
“某就知道你会误会。”李风云揶揄道,“看到连营十几里,你是不是吓得魂飞魄散?”
“误会?”杨善经冷笑,“你的主力大军都在赤峰,这支大军肯定由幽燕而来,某岂能误会?当初在赤峰,你曾预言中土要动第三次东征,但如今中土大军却出现在安州,这如何解释?”
李风云笑着摇摇头,“某说城外大军都是某的人马,你信不信?”
“某当然不信。”杨善经不假思索地说道,“你如果有这么多军队,早在长城内杀出一片天地了,何须冒着全军覆没之险出塞作战?”
“你不信也得信。”李风云收敛笑容,神情严肃地说道,“城外大军就是某的军队,是某留在燕北的军队。”
接着李风云把当日自己北上转战,深陷包围,不得不兵分两路,一路留守飞狐保个退路,一路出塞攻打安州之事和盘托出。
杨善经将信将疑,“十几万人马,就这样大摇大摆安全出关了?你至今没有真正回归中土,皇帝又凭什么信任你,让你的实力急骤暴涨?这不是养虎为患吗?”
“东都当然不会养虎为患。”李风云说道,“某这十几万人马之所以安全撤至安州,是因为某付出了让东都满意的代价。”
“什么代价?”杨善经急切问道。
“某将率军参加第三次东征。”李风云说道,“某在赤峰的预测完全正确,东都已决定动第三次东征。”
“当真有第三次东征?”杨善经惊讶了,“何时形成决策?可曾昭告天下?”
自从李风云做出第三次东征的预测后,他就一直很关注,因为这关系到大漠能否顺利争取到充足的战争准备时间,然而到目前为止,他尚未接到相关消息,这就奇怪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第三次东征这等重大决策,拟定之后肯定要昭告天下立即实施,立即征召军队征调徭役粮草,怎么可能一点动静都没有?
“早已形成决策,但尚未昭告天下。”李风云不动声色地说道,“之所以没有昭告天下,是因为安东大军才是第三次东征的主力,而安东主力远征之前,我们必须解决安东镇戍问题。”李风云抬手指向索头水方向,“这就是城外大军的由来,也是某留在燕北的十几万人马安全出塞的原因所在。他们到了安州,安东镇戍问题就解决了,某也就可以带着主力大军远征高句丽了,而东都也就可以昭告天下,开始第三次东征了。”
杨善经轻轻点头,沉思少许,问道,“当前局势下,东都的目标应该是南北战争,东都没必要动第三次东征,所以第三次东征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东都要借刀杀人,要借助高句丽的力量消耗你,让你和高句丽打个两败俱伤、玉石俱焚,以最小代价铲除你这个祸患?”
李风云笑了,“你有话直说,无须试探。你所担心的,无非就是第三次东征是个骗局,是个陷阱,是蓄意欺骗和麻痹大漠,实际上可能声东击西,东都名义上调集大军远征高句丽,实则暗中陈兵于长城,乘着大漠与西突厥激战大金山之际,突然北上攻击,越过阴山,直杀万山海,打突厥人一个措手不及。”
“如此说来,某的担心并不是无中生有。”杨善经神色凝重,两眼紧紧盯着李风云,试图从其表情变化上窥探到“蛛丝马迹”。
李风云微笑点头,“某如果说这不是骗局,不是陷阱,你肯定不信,既然如此,那你就有的放矢,未雨绸缪好了。”
这话听在杨善经耳中,却是语含双关,让其骇然心惊。东都好手段,计中计,局中局,不动声色间就做了个真实的骗局,让人防不胜防。
第三次东征肯定是真实可信的,因为李风云没必要骗他,而李风云为了把留在长城内的十几万人马安全撤至安州,为了能够赢得东都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援,为了尽快在安东站住脚,也只有向东都低头,为东都去辽东战场上冲锋陷阵,行险一搏。
现在高句丽奄奄一息了,就算东都居心叵测,要借刀杀人,高句丽这把刀也太钝了,而从李风云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一个机会,一个消灭高句丽壮大自己的机会,一旦大获全胜,安东实力必定有个飞跃,所以将计就计,明知山有虎,也偏向虎山行。
然而,第三次东征也是个骗局。中土东征的目的事实上已经达到,高句丽惨遭战争重创,苟延残喘,对中土的威胁已不复存在,所以不论从政治上还是军事上,中土都没必要动第三次东征,但中土反其道而行之,大张旗鼓地进行第三次东征,决心把东征进行到底,誓死摧毁高句丽,这就不对了,这明显就有问题,这肯定是个针对大漠的骗局。
第三次东征必然吸引大漠的注意力,一旦牙帐对南北形势做出误判,形成错误决策,掉进中土的陷阱,必然会遭到中土的致命一击,在南北大战中一败涂地。
杨善经越想越是害怕,寒意层生。
现在回头看看,东都的谋略确实非同凡响,安东的这个布局太大,一环套一环,连环局,不但以匪夷所思的手段和度,迅攻占了安东,抢占了南北对峙中的优势,还以此为陷阱,试图欺骗和麻痹大漠,让本已腹背受敌的大漠再一次上当受骗。而大漠一旦中计,集中力量于大金山方向,与西突厥大打出手,则碛南就空虚了,后背就必然暴露在中土面前,就无法阻挡中土的攻击,如此中土就与西突厥形成了左右夹击之势,大漠必败无疑。
杨善经沉思良久,再次问道,“赤峰之约,是否有效?”
“当然有效。”李风云毫不犹豫地答复道,“以我安东目前的兵力,加上长城内的有力支援,再加上裴世矩的亲自坐镇,足以保证安东的安全,即便某率安东主力远征高句丽,安东也是大军云集,固若金汤,所以赤峰之约,某有信心。”
杨善经又问,“你何时率军远征?”
“某已下令参加远征的军队迅赶赴赤峰集结。”李风云答道,“不出意外的话,本月底之前,某将率军东进。”
杨善经沉吟少许,又问,“目前安东是你说了算,还是裴世矩主掌大局?你远征之后,你留在安东的部下遵从谁的命令?”
李风云笑了,戏谑道,“裴世矩已是风烛残年,有何可怕?”
杨善经严肃说道,“某可以相信你,但绝不相信裴世矩。你离开安东后,如果你留在安东的部下都遵从裴世矩的命令,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南北大战突然爆的可能性,牙帐必定要高度戒备,碛东南一线必须陈以重兵以防不测。”
李风云笑容更甚,“你为何相信某?你就不怕某设局骗你?”
“榆林之后,你被中土抛弃,天下之大,却无立锥之地。”杨善经冷笑道,“你以为你带着安东回归中土,就能与皇帝和宇文述握手言和,就能重新赢得裴世矩的信任,就能换来自己的锦绣前程?你白日做梦,东都之所以让李平原复出,是因为他有可利用的价值,而这个价值一旦被东都榨干吃尽,接下来就是兔死狗烹之局。”
杨善经手指李风云,“阿兄,你说你要努力实现自己的誓言,如何实现?不称霸,不称王,你拿什么实现自己的誓言?你野心大,你胆子更大,你明面上拿着安东与中土讨价还价,暗地里却与大漠眉来眼去,脚踩两条船,两边渔利,其心可诛啊。”
李风云大笑,“知我者,七郎也。不过让你失望了,某远征之后,留在安东的部下必须遵从裴世矩的命令。”
杨善经眉头紧皱,“你不怕重蹈覆辙?当年正是裴世矩背后下黑手,给了你致命一击,你忘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一旦裴世矩乘你远征之际,大开杀戒,把你的部下屠戮一净,安东岂不拱手相送?失去了安东,你只能挣扎于辽东,困守一隅,即便再度崛起,称霸远东,又能对中土构成多大威胁?你还有机会报仇雪恨?”
李风云向杨善经伸出大拇指,“七郎厉害,挑拨得很好,但某宁愿相信裴世矩,也不会相信你,因为你已经不是中土人了,你是牙帐权贵,是突厥人的兄弟。”
杨善经面无表情。
李风云向他伸出一只手,“七郎,你说你没有背叛中土,那好,证明给某看。”
杨善经眼神复杂,踌躇良久,缓缓伸手,轻轻相击。
=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云/来/阁,或者直接访问网站
当初在赤峰,李风云和杨善经曾有一年内互不侵犯之约定。
李风云需要时间稳定安东,更需要远征高句丽以谋求更快展,而杨善经则需要为大漠赢得宝贵的战争准备时间,为牙帐主和派赢得更多话语权,所以双方都不想在安东大打出手,更不想让中土渔翁得利,白捡便宜。只是当时李风云无法确定安东回归谈判的最终结果,而杨善经也不能确定始毕可汗和牙帐在安东危机上的最后底线,双方只能先做个约定,然后走一步看一步,力争利益最大化。
现在安州这边大军云集,形势明显不对,杨善经当然着急,希望李风云给他一个真实答案,让他对当前形势有个正确认识。
李风云一边请杨善经坐下,一边笑道,“赤峰之约,当然有效,怎么?你想反悔?是不是牙帐那边有了决策,打算不惜代价夺回安东?”
杨善经没有回答,而是追问道,“城外大军如何解释?”
“某就知道你会误会。”李风云揶揄道,“看到连营十几里,你是不是吓得魂飞魄散?”
“误会?”杨善经冷笑,“你的主力大军都在赤峰,这支大军肯定由幽燕而来,某岂能误会?当初在赤峰,你曾预言中土要动第三次东征,但如今中土大军却出现在安州,这如何解释?”
李风云笑着摇摇头,“某说城外大军都是某的人马,你信不信?”
“某当然不信。”杨善经不假思索地说道,“你如果有这么多军队,早在长城内杀出一片天地了,何须冒着全军覆没之险出塞作战?”
“你不信也得信。”李风云收敛笑容,神情严肃地说道,“城外大军就是某的军队,是某留在燕北的军队。”
接着李风云把当日自己北上转战,深陷包围,不得不兵分两路,一路留守飞狐保个退路,一路出塞攻打安州之事和盘托出。
杨善经将信将疑,“十几万人马,就这样大摇大摆安全出关了?你至今没有真正回归中土,皇帝又凭什么信任你,让你的实力急骤暴涨?这不是养虎为患吗?”
“东都当然不会养虎为患。”李风云说道,“某这十几万人马之所以安全撤至安州,是因为某付出了让东都满意的代价。”
“什么代价?”杨善经急切问道。
“某将率军参加第三次东征。”李风云说道,“某在赤峰的预测完全正确,东都已决定动第三次东征。”
“当真有第三次东征?”杨善经惊讶了,“何时形成决策?可曾昭告天下?”
自从李风云做出第三次东征的预测后,他就一直很关注,因为这关系到大漠能否顺利争取到充足的战争准备时间,然而到目前为止,他尚未接到相关消息,这就奇怪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尤其第三次东征这等重大决策,拟定之后肯定要昭告天下立即实施,立即征召军队征调徭役粮草,怎么可能一点动静都没有?
“早已形成决策,但尚未昭告天下。”李风云不动声色地说道,“之所以没有昭告天下,是因为安东大军才是第三次东征的主力,而安东主力远征之前,我们必须解决安东镇戍问题。”李风云抬手指向索头水方向,“这就是城外大军的由来,也是某留在燕北的十几万人马安全出塞的原因所在。他们到了安州,安东镇戍问题就解决了,某也就可以带着主力大军远征高句丽了,而东都也就可以昭告天下,开始第三次东征了。”
杨善经轻轻点头,沉思少许,问道,“当前局势下,东都的目标应该是南北战争,东都没必要动第三次东征,所以第三次东征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东都要借刀杀人,要借助高句丽的力量消耗你,让你和高句丽打个两败俱伤、玉石俱焚,以最小代价铲除你这个祸患?”
李风云笑了,“你有话直说,无须试探。你所担心的,无非就是第三次东征是个骗局,是个陷阱,是蓄意欺骗和麻痹大漠,实际上可能声东击西,东都名义上调集大军远征高句丽,实则暗中陈兵于长城,乘着大漠与西突厥激战大金山之际,突然北上攻击,越过阴山,直杀万山海,打突厥人一个措手不及。”
“如此说来,某的担心并不是无中生有。”杨善经神色凝重,两眼紧紧盯着李风云,试图从其表情变化上窥探到“蛛丝马迹”。
李风云微笑点头,“某如果说这不是骗局,不是陷阱,你肯定不信,既然如此,那你就有的放矢,未雨绸缪好了。”
这话听在杨善经耳中,却是语含双关,让其骇然心惊。东都好手段,计中计,局中局,不动声色间就做了个真实的骗局,让人防不胜防。
第三次东征肯定是真实可信的,因为李风云没必要骗他,而李风云为了把留在长城内的十几万人马安全撤至安州,为了能够赢得东都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援,为了尽快在安东站住脚,也只有向东都低头,为东都去辽东战场上冲锋陷阵,行险一搏。
现在高句丽奄奄一息了,就算东都居心叵测,要借刀杀人,高句丽这把刀也太钝了,而从李风云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一个机会,一个消灭高句丽壮大自己的机会,一旦大获全胜,安东实力必定有个飞跃,所以将计就计,明知山有虎,也偏向虎山行。
然而,第三次东征也是个骗局。中土东征的目的事实上已经达到,高句丽惨遭战争重创,苟延残喘,对中土的威胁已不复存在,所以不论从政治上还是军事上,中土都没必要动第三次东征,但中土反其道而行之,大张旗鼓地进行第三次东征,决心把东征进行到底,誓死摧毁高句丽,这就不对了,这明显就有问题,这肯定是个针对大漠的骗局。
第三次东征必然吸引大漠的注意力,一旦牙帐对南北形势做出误判,形成错误决策,掉进中土的陷阱,必然会遭到中土的致命一击,在南北大战中一败涂地。
杨善经越想越是害怕,寒意层生。
现在回头看看,东都的谋略确实非同凡响,安东的这个布局太大,一环套一环,连环局,不但以匪夷所思的手段和度,迅攻占了安东,抢占了南北对峙中的优势,还以此为陷阱,试图欺骗和麻痹大漠,让本已腹背受敌的大漠再一次上当受骗。而大漠一旦中计,集中力量于大金山方向,与西突厥大打出手,则碛南就空虚了,后背就必然暴露在中土面前,就无法阻挡中土的攻击,如此中土就与西突厥形成了左右夹击之势,大漠必败无疑。
杨善经沉思良久,再次问道,“赤峰之约,是否有效?”
“当然有效。”李风云毫不犹豫地答复道,“以我安东目前的兵力,加上长城内的有力支援,再加上裴世矩的亲自坐镇,足以保证安东的安全,即便某率安东主力远征高句丽,安东也是大军云集,固若金汤,所以赤峰之约,某有信心。”
杨善经又问,“你何时率军远征?”
“某已下令参加远征的军队迅赶赴赤峰集结。”李风云答道,“不出意外的话,本月底之前,某将率军东进。”
杨善经沉吟少许,又问,“目前安东是你说了算,还是裴世矩主掌大局?你远征之后,你留在安东的部下遵从谁的命令?”
李风云笑了,戏谑道,“裴世矩已是风烛残年,有何可怕?”
杨善经严肃说道,“某可以相信你,但绝不相信裴世矩。你离开安东后,如果你留在安东的部下都遵从裴世矩的命令,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南北大战突然爆的可能性,牙帐必定要高度戒备,碛东南一线必须陈以重兵以防不测。”
李风云笑容更甚,“你为何相信某?你就不怕某设局骗你?”
“榆林之后,你被中土抛弃,天下之大,却无立锥之地。”杨善经冷笑道,“你以为你带着安东回归中土,就能与皇帝和宇文述握手言和,就能重新赢得裴世矩的信任,就能换来自己的锦绣前程?你白日做梦,东都之所以让李平原复出,是因为他有可利用的价值,而这个价值一旦被东都榨干吃尽,接下来就是兔死狗烹之局。”
杨善经手指李风云,“阿兄,你说你要努力实现自己的誓言,如何实现?不称霸,不称王,你拿什么实现自己的誓言?你野心大,你胆子更大,你明面上拿着安东与中土讨价还价,暗地里却与大漠眉来眼去,脚踩两条船,两边渔利,其心可诛啊。”
李风云大笑,“知我者,七郎也。不过让你失望了,某远征之后,留在安东的部下必须遵从裴世矩的命令。”
杨善经眉头紧皱,“你不怕重蹈覆辙?当年正是裴世矩背后下黑手,给了你致命一击,你忘了?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一旦裴世矩乘你远征之际,大开杀戒,把你的部下屠戮一净,安东岂不拱手相送?失去了安东,你只能挣扎于辽东,困守一隅,即便再度崛起,称霸远东,又能对中土构成多大威胁?你还有机会报仇雪恨?”
李风云向杨善经伸出大拇指,“七郎厉害,挑拨得很好,但某宁愿相信裴世矩,也不会相信你,因为你已经不是中土人了,你是牙帐权贵,是突厥人的兄弟。”
杨善经面无表情。
李风云向他伸出一只手,“七郎,你说你没有背叛中土,那好,证明给某看。”
杨善经眼神复杂,踌躇良久,缓缓伸手,轻轻相击。
=
本书最快更新网站请百度搜索:云/来/阁,或者直接访问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