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飞狐叛贼为祸幽燕,还是要尽快解决,否则幽燕不,第三次东征之议必遭质疑。”虞世基小心翼翼地开口说道。
“飞狐叛贼不足为虑,若要剿杀,易如反掌。”圣主忿然说道,“当务之急是安州,安州是重中之重,收复安州故地,与剿杀飞狐叛贼,有何必然关联?”
虞世基一听就懂了,飞狐叛贼对李子雄和白发贼来说,是威胁和制约圣主的棋子,而对圣主来说,飞狐叛贼同样是棋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已,结果飞狐叛贼的存在,反而会促成双方的合作,反而会让李子雄和白发贼竭尽全力征战于塞外。
再说全力支持李子雄和白发贼收复安州故地,与全力围剿飞狐叛贼,这之间也的确没有直接关系,支持归支持,围剿归围剿,难道剿杀了飞狐叛贼,李子雄和白发贼就不要中土官方的支援了?两事嘛。
“圣上睿智。”虞世基不动声色地奉承道。
圣主神色冰冷,语气严厉,“古北口可有可靠之人?”
虞世基不假思索地道,“古北口镇将、检校安乐郡太守是郭绚,真定襄侯(郭衍)之从弟;副镇是慕容正则,燕公(慕容三藏)之子。”
圣主毫不犹豫,断然说道,“诏令慕容正则,全权负责古北口军事,全力支援李子雄收复安州,并详告其中之厉害,不能有丝毫闪失。”
虞世基稍作迟疑,躬身听命。
“再诏令郭绚,兵事不是他的特长,亦无塞外征战之经验,对东胡诸虏更是知之甚少,请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安乐政务上,不要干涉古北口军务。”圣主又说道,“随着援助开始,安乐政务繁忙,请他尽心尽责,功成之日,朕必有重赏。”
虞世基急忙应诺。刚才他本想提醒圣主,援助事关重大,还是任人唯亲为好,相比起来,郭绚更为可靠,但圣主洞若观火,心如明镜,知道郭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中看不中用,值此重要关头,还是久镇边陲刚直不阿的慕容正则最可靠。
“诏告段达,涿郡留守主掌东北疆七郡之军事,责任重大。安州一旦收复,长城内外震荡,南北局势急骤变化,需要他殚精竭虑以应对,因此务必分清轻重缓急,不必事事躬亲,以免劳累过度贻误大事。”
这就是变相警告段达了,不要插手援助事务,做好你的份内事,只要你维持住安州收复后急剧变化动荡不安的南北关系,确保中土能够利用这次机会在南北对峙中取得优势,你就立功了,升官加爵少不了你。
“诏令河北讨捕大使崔弘升,免去其讨捕大使,出任左武卫将军,检校上谷太守,即刻赶赴上谷郡,剿杀飞狐叛贼。”
“诏令左骁卫将军董纯,免去其彭城留守,检校雁门郡太守,即刻赶赴雁门,剿杀灵丘叛贼。”
“诏令涿郡副留守、武贲郎将阴世师,尽快剿杀祁夷水一线的叛贼,力争在最短时间内稳定燕北局势。”
“诏令右骁卫将军冯孝慈,免去其弘化副留守,出任河北讨捕大使,即刻赶赴河北,沿永济渠剿杀叛贼,确保永济渠畅通无阻。”
虞世基心领神会,急忙领命。
很明显,圣主要准备第三次东征了。河北的事由河北人处理最合适,盘驻飞狐的叛贼大部分都是河北贼,若想在最短时间内以最稳妥的方式去解决这数万叛贼大军,而且还是李子雄和白发贼都可以接受的方式,唯有崔弘升才能做到,非他莫属。
董纯北上雁门,是圣主向齐王的妥协。之前封德彝与齐王谈判时,齐王提了两个条件,一是北上巡边必须有圣主诏令,其次就是调董纯北上相助。第二个条件难度太大,不过当时封德彝警告段达,难度大也要办,齐王既然敢公开提出来,必定留有后手,不要把事情搞复杂了难以收拾。段达不敢禀奏圣主,委托自己的世交长辈临时代理兵部尚事的右候卫大将军赵才,请他找个圣主心情好的时候,婉转告之。
圣主当时不予理睬。现在形势不一样了,若想让李子雄和发贼在安州站住脚,在东北坚持下去,就必须在燕北这边向突厥人施加压力,牵制和分散突厥人的兵力,所以齐王这次“巡边”也就遥遥无归期了,而董纯北上相助也就成了一种必要手段,既可以安抚一下齐王,又可以加强北疆镇戍力量,同时还能辅佐齐王威慑塞外,可谓一举多得。
至于右骁卫将军冯孝慈,因为帮助唐国公李渊顺利解决了弘化留守元弘嗣这个“隐患”,当然要论功行赏,只是以这个名义行赏,必然会得罪一些保守派大权贵,对冯孝慈不利,所以圣主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先把冯孝慈调到河北剿贼,保障永济渠畅通,确保南方物资安全运达辽东,为第三次东征囤积粮草武器,等到明天春天第三次东征开始了,圣主就调冯孝慈率军远征高句丽,然后借助东征功劳加官升爵,名正言顺,无可争议。
只是,如此一来,圣主返东都的步伐必然放慢,一旦确定安州已经收复,东北之地风起云涌,南北局势剧烈震荡,且整体形势对中土有利,发动第三次东征的外部条件已经具备,那么圣主甚至都有可能不去了。中枢只要做出了第三次东征的决策,而圣主决心第三次御驾亲征,那么开春后圣主就要赶赴辽东,这样满打满算还剩下三个多月的时间,一来一往路上就要耗费两个多月,圣主在东都最多也就停留个把月,所以如非迫不得已,圣主的确没必要京,不如坐镇涿郡遥控东都,积极准备第三次东征,同时还可以密切关注南北局势,而圣主坐镇北疆,必定对突厥和东胡诸种构成巨大威慑,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推动安州乃至东北局势向有利于中土的方向发展。
虞世基仔细权衡了一下,还是决定提醒圣主,东都最好还是去一趟,虽然跑来跑去很折腾,但这是非常时刻,两京政局因为杨玄感叛乱而深陷危机,接下来的政治清算势必会进一步恶化两京矛盾和冲突,会进一步加剧两京政治危机,这显然不利于国内政局的稳定,而尤其重要的是,圣主今年年初就出京了,若等到第三次东征胜利结束再京,那至少要到明天深秋,也就是说圣主整整有一年半以上的时间都不在东都,中枢主要大臣、中央府署主要官员和卫府半数以上的将帅都随圣主远征,他们也不在东都,中土的权力中枢始终在远征的道路上,由此导致东都这个中土的政治中心名存实亡,导致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大大减弱,而两京政治危机日益加剧和地方叛乱愈演愈烈,与此有着必然和直接的关系,所以值此紧要关头,即便是为了创造好第三次东征的内部条件,圣主也应该以最快速度日夜兼程返东都,利用政治清算杨玄感政治集团的有利时机,与西京达成政治妥协,力争在最短时间内缓解两京政治危机,确保国内政局向好的方向发展,以尽快改善国内形势,最大程度地减小因连年征战对国力所造成的巨大伤害。
“圣上,收复安州一事既然安排妥当,是否加快返京速度?”虞世基小心翼翼地试探道,“若圣上抵京之刻,恰是安州捷报传来之时,京师岂不欢呼雀跃?”
言下之意,圣主虽然没有赢得第二次东征的胜利,但带着收复安州故地的喜讯返京师,颜面有光,不至于灰头灰脸让对手耻笑。
圣主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地反问了一句,“若安州未能收复,若他们全军覆没,朕岂不颜面尽失?”
虞世基顿时了然,暗自叹息。
之前圣主对返京就有抵触情绪,二次东征无功而返不但让他颜面无光,深陷窘境,更让他权威受损,再加上杨玄感叛乱,亲信大臣背后捅刀子,而拯救东都的又恰恰是西京,是他的政治对手,还有吐谷浑反攻复国,西域四郡丢掉了两个,西域诸国背叛,等等诸多打脸的事都凑到一块,圣主“鼻青脸肿”,京后面对政治对手的“凌厉进攻”,难以招架,势必要在政治上进行一系列的妥协,而这一妥协,改革派再想利用政治清算杨玄感政治集团的机会,来打击保守派的愿望估计就要落空了,其次第三次东征之议必将遭到保守派的猛烈阻击,改革派试图利用第三次东征的胜利来挽救自身权威的愿望也将落空。
这些都是圣主所不能接受和面对的,所以他不想京,不想被对手耻笑和辱骂,所以他竭尽全力发动第三次东征,他全力支持李子雄和白发贼收复安州,而目的只有一个,他要风风光光地去,带着武功和荣耀去。
虞世基知道了圣主的心思,不敢直言劝谏,担心他滞留上谷不走,只好婉转说道,“圣上,依行程安排,明天进抵博陵。”
圣主沉默片刻,微微颔首,“善!”
“飞狐叛贼不足为虑,若要剿杀,易如反掌。”圣主忿然说道,“当务之急是安州,安州是重中之重,收复安州故地,与剿杀飞狐叛贼,有何必然关联?”
虞世基一听就懂了,飞狐叛贼对李子雄和白发贼来说,是威胁和制约圣主的棋子,而对圣主来说,飞狐叛贼同样是棋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已,结果飞狐叛贼的存在,反而会促成双方的合作,反而会让李子雄和白发贼竭尽全力征战于塞外。
再说全力支持李子雄和白发贼收复安州故地,与全力围剿飞狐叛贼,这之间也的确没有直接关系,支持归支持,围剿归围剿,难道剿杀了飞狐叛贼,李子雄和白发贼就不要中土官方的支援了?两事嘛。
“圣上睿智。”虞世基不动声色地奉承道。
圣主神色冰冷,语气严厉,“古北口可有可靠之人?”
虞世基不假思索地道,“古北口镇将、检校安乐郡太守是郭绚,真定襄侯(郭衍)之从弟;副镇是慕容正则,燕公(慕容三藏)之子。”
圣主毫不犹豫,断然说道,“诏令慕容正则,全权负责古北口军事,全力支援李子雄收复安州,并详告其中之厉害,不能有丝毫闪失。”
虞世基稍作迟疑,躬身听命。
“再诏令郭绚,兵事不是他的特长,亦无塞外征战之经验,对东胡诸虏更是知之甚少,请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安乐政务上,不要干涉古北口军务。”圣主又说道,“随着援助开始,安乐政务繁忙,请他尽心尽责,功成之日,朕必有重赏。”
虞世基急忙应诺。刚才他本想提醒圣主,援助事关重大,还是任人唯亲为好,相比起来,郭绚更为可靠,但圣主洞若观火,心如明镜,知道郭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中看不中用,值此重要关头,还是久镇边陲刚直不阿的慕容正则最可靠。
“诏告段达,涿郡留守主掌东北疆七郡之军事,责任重大。安州一旦收复,长城内外震荡,南北局势急骤变化,需要他殚精竭虑以应对,因此务必分清轻重缓急,不必事事躬亲,以免劳累过度贻误大事。”
这就是变相警告段达了,不要插手援助事务,做好你的份内事,只要你维持住安州收复后急剧变化动荡不安的南北关系,确保中土能够利用这次机会在南北对峙中取得优势,你就立功了,升官加爵少不了你。
“诏令河北讨捕大使崔弘升,免去其讨捕大使,出任左武卫将军,检校上谷太守,即刻赶赴上谷郡,剿杀飞狐叛贼。”
“诏令左骁卫将军董纯,免去其彭城留守,检校雁门郡太守,即刻赶赴雁门,剿杀灵丘叛贼。”
“诏令涿郡副留守、武贲郎将阴世师,尽快剿杀祁夷水一线的叛贼,力争在最短时间内稳定燕北局势。”
“诏令右骁卫将军冯孝慈,免去其弘化副留守,出任河北讨捕大使,即刻赶赴河北,沿永济渠剿杀叛贼,确保永济渠畅通无阻。”
虞世基心领神会,急忙领命。
很明显,圣主要准备第三次东征了。河北的事由河北人处理最合适,盘驻飞狐的叛贼大部分都是河北贼,若想在最短时间内以最稳妥的方式去解决这数万叛贼大军,而且还是李子雄和白发贼都可以接受的方式,唯有崔弘升才能做到,非他莫属。
董纯北上雁门,是圣主向齐王的妥协。之前封德彝与齐王谈判时,齐王提了两个条件,一是北上巡边必须有圣主诏令,其次就是调董纯北上相助。第二个条件难度太大,不过当时封德彝警告段达,难度大也要办,齐王既然敢公开提出来,必定留有后手,不要把事情搞复杂了难以收拾。段达不敢禀奏圣主,委托自己的世交长辈临时代理兵部尚事的右候卫大将军赵才,请他找个圣主心情好的时候,婉转告之。
圣主当时不予理睬。现在形势不一样了,若想让李子雄和发贼在安州站住脚,在东北坚持下去,就必须在燕北这边向突厥人施加压力,牵制和分散突厥人的兵力,所以齐王这次“巡边”也就遥遥无归期了,而董纯北上相助也就成了一种必要手段,既可以安抚一下齐王,又可以加强北疆镇戍力量,同时还能辅佐齐王威慑塞外,可谓一举多得。
至于右骁卫将军冯孝慈,因为帮助唐国公李渊顺利解决了弘化留守元弘嗣这个“隐患”,当然要论功行赏,只是以这个名义行赏,必然会得罪一些保守派大权贵,对冯孝慈不利,所以圣主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先把冯孝慈调到河北剿贼,保障永济渠畅通,确保南方物资安全运达辽东,为第三次东征囤积粮草武器,等到明天春天第三次东征开始了,圣主就调冯孝慈率军远征高句丽,然后借助东征功劳加官升爵,名正言顺,无可争议。
只是,如此一来,圣主返东都的步伐必然放慢,一旦确定安州已经收复,东北之地风起云涌,南北局势剧烈震荡,且整体形势对中土有利,发动第三次东征的外部条件已经具备,那么圣主甚至都有可能不去了。中枢只要做出了第三次东征的决策,而圣主决心第三次御驾亲征,那么开春后圣主就要赶赴辽东,这样满打满算还剩下三个多月的时间,一来一往路上就要耗费两个多月,圣主在东都最多也就停留个把月,所以如非迫不得已,圣主的确没必要京,不如坐镇涿郡遥控东都,积极准备第三次东征,同时还可以密切关注南北局势,而圣主坐镇北疆,必定对突厥和东胡诸种构成巨大威慑,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推动安州乃至东北局势向有利于中土的方向发展。
虞世基仔细权衡了一下,还是决定提醒圣主,东都最好还是去一趟,虽然跑来跑去很折腾,但这是非常时刻,两京政局因为杨玄感叛乱而深陷危机,接下来的政治清算势必会进一步恶化两京矛盾和冲突,会进一步加剧两京政治危机,这显然不利于国内政局的稳定,而尤其重要的是,圣主今年年初就出京了,若等到第三次东征胜利结束再京,那至少要到明天深秋,也就是说圣主整整有一年半以上的时间都不在东都,中枢主要大臣、中央府署主要官员和卫府半数以上的将帅都随圣主远征,他们也不在东都,中土的权力中枢始终在远征的道路上,由此导致东都这个中土的政治中心名存实亡,导致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大大减弱,而两京政治危机日益加剧和地方叛乱愈演愈烈,与此有着必然和直接的关系,所以值此紧要关头,即便是为了创造好第三次东征的内部条件,圣主也应该以最快速度日夜兼程返东都,利用政治清算杨玄感政治集团的有利时机,与西京达成政治妥协,力争在最短时间内缓解两京政治危机,确保国内政局向好的方向发展,以尽快改善国内形势,最大程度地减小因连年征战对国力所造成的巨大伤害。
“圣上,收复安州一事既然安排妥当,是否加快返京速度?”虞世基小心翼翼地试探道,“若圣上抵京之刻,恰是安州捷报传来之时,京师岂不欢呼雀跃?”
言下之意,圣主虽然没有赢得第二次东征的胜利,但带着收复安州故地的喜讯返京师,颜面有光,不至于灰头灰脸让对手耻笑。
圣主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地反问了一句,“若安州未能收复,若他们全军覆没,朕岂不颜面尽失?”
虞世基顿时了然,暗自叹息。
之前圣主对返京就有抵触情绪,二次东征无功而返不但让他颜面无光,深陷窘境,更让他权威受损,再加上杨玄感叛乱,亲信大臣背后捅刀子,而拯救东都的又恰恰是西京,是他的政治对手,还有吐谷浑反攻复国,西域四郡丢掉了两个,西域诸国背叛,等等诸多打脸的事都凑到一块,圣主“鼻青脸肿”,京后面对政治对手的“凌厉进攻”,难以招架,势必要在政治上进行一系列的妥协,而这一妥协,改革派再想利用政治清算杨玄感政治集团的机会,来打击保守派的愿望估计就要落空了,其次第三次东征之议必将遭到保守派的猛烈阻击,改革派试图利用第三次东征的胜利来挽救自身权威的愿望也将落空。
这些都是圣主所不能接受和面对的,所以他不想京,不想被对手耻笑和辱骂,所以他竭尽全力发动第三次东征,他全力支持李子雄和白发贼收复安州,而目的只有一个,他要风风光光地去,带着武功和荣耀去。
虞世基知道了圣主的心思,不敢直言劝谏,担心他滞留上谷不走,只好婉转说道,“圣上,依行程安排,明天进抵博陵。”
圣主沉默片刻,微微颔首,“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