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静水还在犹豫,周铨又道:“段王爷最主要的目的,是将你举荐给我,若只是赞助你,岂会只送八十两黄金?”
胡静水顿时大悟。
对段和誉来说,他的作用哪里比得上周铨!
“待你环球回来,我送你两艘剪式飞船!”周铨又道:“另外,你此次航行,所有开支,皆由我承担,我会挑三艘好船与你,唯有水员方面,你须自己招募。”
“小人明白,广州那边,有的是水手,此事小人做了!”
见他应诺下来,周铨笑了笑,环球航行对于开拓海外的意义是不庸置疑的,不过在那之前,还先给一些好处。
“我可以给你透个底,凡你所先发现的无主之地,你可获取每年东海商会往来大宋与无主之地贸易收入的二成,此为永制,东海商会只要我说话算数一天,就不会改变这一政策!”
胡静水顿时一个激灵。
兴趣确实能够让人冒险,但不能让人冒生命之险,他此前答应环球航行,多少还有些应付之意,可现在不同了!
这岂不是说,只要发现一两处无主之地,他子子孙孙就有一个无穷无尽的钱袋子了?
“何为无主之地?”
“凡王化不及之处,皆为无主之地,不是有一句话说的好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铨微笑道。
他可以想见,当这一政策推出之后,在大宋的东南沿海,会掀起怎么样的声势。
这些年他重金悬赏海图,东南亚这一带的情况基本都已经摸清楚了,所以这一大块地方,已经被他视为盆中之肉,自然不会拿出来与别人共分利益。
他想要的,是另一世的澳大利亚、新西兰,还有南北美洲,若是胡静水真能发现这些地方,并且找到可以长期通行的航道,与之分享利益,又有何妨?
果然,胡静水被此厚利所打动,当即应下此事,又与周铨探讨了一些环球航行的细节,仍然意犹未尽,不愿意请辞离去。
这厮是个做事的人,但他的脾气性格,恐怕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好。放在海上,他为船东,自是一言九鼎,可若放在别的地方,则未必能有合适的位置。
直到王启年匆匆出现,胡静水才意识到自己见周铨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安排限制,这才道歉告退。周铨哈哈一笑,摆手表示不在意:“若你真能环球而回,我就专门抽出三天时间,不见外客,一心听你说那海外经历趣闻。”
打发走了胡静水,王启年低声道:“京中来了新消息,大获全胜,皇城司重归台察,嘉王将要搬出皇宫,陛下欲以老太爷为工部侍郎兼领京东西路常平公事。”
说到这里时,王启年眉宇间也露出了喜色。
他是最清楚周铨大计的人之一,因此也知道,这时并不是与大宋彻底反目的时机,其一是宋室尚未尽失人心,反目阻力极大,其二则是周铨自己的实力尚且不足,连独霸一个不足千万人口的日本都做不到,何况是人口大约有一亿两千万的大宋!
再过几年,再过几年!
龙川别院、济州、流求,三个地方正在快速培养着学生,去年结业的学生数量是六千余,今年的数量会是八千,明年是一万,后年可能进入爆发增长时期。
狄丘、海州、济州的工场中,每晚都有夜校,凡上夜校且通过考试者,薪水就可以提一档。这使得那些原本厌学的大老粗们,也纷纷报名,他们学的可不仅仅是识字算数,还有组织管理……
只要再过几年,周铨便可以拿出一支人数在十万以上的能读会算的骨干力量,他们完全可以取代一路的官僚体系,上至主官下到胥吏,统统可以取代。
再过十年,这个数量可以扩大到百万,那个时候,他们要想取代大宋,可以说是顺水推车的事情。
“董先生做得出色,立了一大功,而且从今以后,太学生有事没事,都会去敲登闻鼓吧?”周铨听了细节之后,忍不住大笑起来。
“皇帝才不会给他们这机会,登闻鼓院加派人手了,两百名禁军,足以让他们再也靠近不了登闻鼓。”王启年笑道。
然后他肃容:“皇帝有意遣赵楷为使,来徐州与海州,却被嘉王所拒……”
在得到蔡京进言之后,赵佶的私心作怪,终于还是偏向赵楷,希望他能够作为使者来见周铨。
可是赵楷却是认定周铨要造反的,闻得这个任命,直接哭尿了,抱着赵佶的大腿,说若赵佶欲要他性命,他回去就自缢,何必多此一举,反而受贼人所辱。
这让赵佶没有办法,又不好直接和他解释,让他去是要他尽释前嫌,获取周铨支持,好与赵桓争夺太子之位,因此劝了几遍,见他死活不肯,只能放弃。
“和咱们如今的天子一样,都是绣花枕头外表光,拆开面子一包糠。”周铨听得这个,冷笑了一声。
赵楷完了。
哪怕赵佶再倾向他,在这一次政争之中,他既不能保护自己的手下,又无法忍辱负重,朝中重臣此时都会有所决断。
最多就是王黼之类将太子得罪狠了的,实在无法回头,才会硬着头皮支持下去吧,对了,或许还要加上童贯、杨戬等人,这些人此前揣摩上意,对赵楷都极为亲近,相反疏远怠慢赵桓,他们可能还会继续支持。
周铨对赵佶父子极不恭敬的评价,却引起王启年的共鸣。
见识过外边的天地,对于原本那威严高尚的东西,总会更易产生置疑,更何况王启年在周铨身边久了,耳熏目染,早就不将赵氏父子的本领放在心中。
“最后决定派谁来?”
“以广平郡王赵构为使前来宣慰。”
“赵构?”周铨吃了一惊,他原本以为,太子不能来,嘉王不愿来,那么在快要成年的王子中,肃王赵枢就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赵枢今年十六,比嘉王小一岁,比太子小二岁,而且据说甚是聪明,记忆力惊人,平日里也算比较谦和,不显山不露水。若是他来,周铨还会有意结纳一番,算是留一步闲棋。
至于赵构,如今才十一岁,还只是一介少年,虽然几次见面,其人聪慧,也给周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一想到此人就是原本历史中真正杀了岳飞的罪魁,周铨就感觉不对。
秦桧的像跪在岳飞墓前千载自是应当,但少了此人之像,实在是遗憾。
当周铨接到消息,赵构作为宣慰使来海州时,赵构本人已经乘车出了京师。
他虽然年少,却是极好学,在车舆之中,仍然手不释卷,而且他手中拿的书也很有意思,竟然就是一本《东海商会自然系列丛书之舆地广记》。
《东海商会自然系列丛书》,顾名思意,这一系列书乃是东海商会所资助编写,舆地广记的作者乃是欧阳忞,此人乃是欧阳修从孙,早就开始编撰这本舆地广记,后来得知东海商会资助此类自然从书出版,托人辗转找到周铨,周铨也不吝啬,直接将之编入丛书之中。
东海商会的印刷技术极高,不仅已经广泛使用铜活字、铅活字,而且在纸张和油墨上都进行了改进,每年投入这种改进的经费也不少。因此,这一系列丛书印出来之后,立刻极受欢迎。
“九大王可知,当初这书发行之后,有颇多儒师,或写信或上表,说是以此法印所谓自然丛书,乃是暴殄天物,当以此术印论语春秋等显学正道,方才相得益彰。当时周铨闻此,曾笑道孔圣著书之时尚未有纸,故此不敢以纸印之,请以竹简书论语春秋,方是显学正道。”
车舆之中,身为宣慰副使的给事中吴敏笑着说道,言语之中颇有亲近之意。
赵构坐正身,放下书徐徐说道:“周铨不甚喜儒家之说,他行的是管仲之道,故此不知,孔子述而不著,并未著书。”
他委婉地批评周铨读书不多,但又给周铨找了理由,吴敏心里更是一动。
这一路行来,他与赵构交往渐深,发觉这一位九大王虽是年幼,博闻好学聪慧强记,最难得的是,他言语中庸,颇有城府,简直不象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
赵佶几个儿子,太子迂正,嘉王聪惠轻佻,肃王沉稳多学,而这位九大王则是城府深厚。论起对各人的印象,吴敏不得不说,还是这位九大王看起来,颇有人主之相。
不过他没有细想,而是又谈起周铨:“臣与周制置打过两次交道,若别人说他看儒家书少,他不仅不怒,反而会喜。他说天下智者好儒术者多矣,好自然之学者不多,他宁为鸡首,成自然之学之集大成者,也不愿意跟在别人身后,抱残守缺拾人牙惠。”
赵构微微一笑,他听懂了吴敏的意思。
这是婉转地教他如何与周铨相处呢,毕竟吴敏在政争中虽然未执立场,但其与蔡京父子关系亲善,也算得上是东海商会的外围成员了。
他更希望大伙和气生财,而不是你争我夺。
但吴敏却不曾想过,赵构会不会听从他的劝告。
若是此行,只做到安抚周铨,那么对他赵构来说,能有什么意义?(。)</p>
《想看本书最新章节的书友们,百度搜索一下雲\来\阁,或手机访问m.》
胡静水顿时大悟。
对段和誉来说,他的作用哪里比得上周铨!
“待你环球回来,我送你两艘剪式飞船!”周铨又道:“另外,你此次航行,所有开支,皆由我承担,我会挑三艘好船与你,唯有水员方面,你须自己招募。”
“小人明白,广州那边,有的是水手,此事小人做了!”
见他应诺下来,周铨笑了笑,环球航行对于开拓海外的意义是不庸置疑的,不过在那之前,还先给一些好处。
“我可以给你透个底,凡你所先发现的无主之地,你可获取每年东海商会往来大宋与无主之地贸易收入的二成,此为永制,东海商会只要我说话算数一天,就不会改变这一政策!”
胡静水顿时一个激灵。
兴趣确实能够让人冒险,但不能让人冒生命之险,他此前答应环球航行,多少还有些应付之意,可现在不同了!
这岂不是说,只要发现一两处无主之地,他子子孙孙就有一个无穷无尽的钱袋子了?
“何为无主之地?”
“凡王化不及之处,皆为无主之地,不是有一句话说的好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周铨微笑道。
他可以想见,当这一政策推出之后,在大宋的东南沿海,会掀起怎么样的声势。
这些年他重金悬赏海图,东南亚这一带的情况基本都已经摸清楚了,所以这一大块地方,已经被他视为盆中之肉,自然不会拿出来与别人共分利益。
他想要的,是另一世的澳大利亚、新西兰,还有南北美洲,若是胡静水真能发现这些地方,并且找到可以长期通行的航道,与之分享利益,又有何妨?
果然,胡静水被此厚利所打动,当即应下此事,又与周铨探讨了一些环球航行的细节,仍然意犹未尽,不愿意请辞离去。
这厮是个做事的人,但他的脾气性格,恐怕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好。放在海上,他为船东,自是一言九鼎,可若放在别的地方,则未必能有合适的位置。
直到王启年匆匆出现,胡静水才意识到自己见周铨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安排限制,这才道歉告退。周铨哈哈一笑,摆手表示不在意:“若你真能环球而回,我就专门抽出三天时间,不见外客,一心听你说那海外经历趣闻。”
打发走了胡静水,王启年低声道:“京中来了新消息,大获全胜,皇城司重归台察,嘉王将要搬出皇宫,陛下欲以老太爷为工部侍郎兼领京东西路常平公事。”
说到这里时,王启年眉宇间也露出了喜色。
他是最清楚周铨大计的人之一,因此也知道,这时并不是与大宋彻底反目的时机,其一是宋室尚未尽失人心,反目阻力极大,其二则是周铨自己的实力尚且不足,连独霸一个不足千万人口的日本都做不到,何况是人口大约有一亿两千万的大宋!
再过几年,再过几年!
龙川别院、济州、流求,三个地方正在快速培养着学生,去年结业的学生数量是六千余,今年的数量会是八千,明年是一万,后年可能进入爆发增长时期。
狄丘、海州、济州的工场中,每晚都有夜校,凡上夜校且通过考试者,薪水就可以提一档。这使得那些原本厌学的大老粗们,也纷纷报名,他们学的可不仅仅是识字算数,还有组织管理……
只要再过几年,周铨便可以拿出一支人数在十万以上的能读会算的骨干力量,他们完全可以取代一路的官僚体系,上至主官下到胥吏,统统可以取代。
再过十年,这个数量可以扩大到百万,那个时候,他们要想取代大宋,可以说是顺水推车的事情。
“董先生做得出色,立了一大功,而且从今以后,太学生有事没事,都会去敲登闻鼓吧?”周铨听了细节之后,忍不住大笑起来。
“皇帝才不会给他们这机会,登闻鼓院加派人手了,两百名禁军,足以让他们再也靠近不了登闻鼓。”王启年笑道。
然后他肃容:“皇帝有意遣赵楷为使,来徐州与海州,却被嘉王所拒……”
在得到蔡京进言之后,赵佶的私心作怪,终于还是偏向赵楷,希望他能够作为使者来见周铨。
可是赵楷却是认定周铨要造反的,闻得这个任命,直接哭尿了,抱着赵佶的大腿,说若赵佶欲要他性命,他回去就自缢,何必多此一举,反而受贼人所辱。
这让赵佶没有办法,又不好直接和他解释,让他去是要他尽释前嫌,获取周铨支持,好与赵桓争夺太子之位,因此劝了几遍,见他死活不肯,只能放弃。
“和咱们如今的天子一样,都是绣花枕头外表光,拆开面子一包糠。”周铨听得这个,冷笑了一声。
赵楷完了。
哪怕赵佶再倾向他,在这一次政争之中,他既不能保护自己的手下,又无法忍辱负重,朝中重臣此时都会有所决断。
最多就是王黼之类将太子得罪狠了的,实在无法回头,才会硬着头皮支持下去吧,对了,或许还要加上童贯、杨戬等人,这些人此前揣摩上意,对赵楷都极为亲近,相反疏远怠慢赵桓,他们可能还会继续支持。
周铨对赵佶父子极不恭敬的评价,却引起王启年的共鸣。
见识过外边的天地,对于原本那威严高尚的东西,总会更易产生置疑,更何况王启年在周铨身边久了,耳熏目染,早就不将赵氏父子的本领放在心中。
“最后决定派谁来?”
“以广平郡王赵构为使前来宣慰。”
“赵构?”周铨吃了一惊,他原本以为,太子不能来,嘉王不愿来,那么在快要成年的王子中,肃王赵枢就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赵枢今年十六,比嘉王小一岁,比太子小二岁,而且据说甚是聪明,记忆力惊人,平日里也算比较谦和,不显山不露水。若是他来,周铨还会有意结纳一番,算是留一步闲棋。
至于赵构,如今才十一岁,还只是一介少年,虽然几次见面,其人聪慧,也给周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一想到此人就是原本历史中真正杀了岳飞的罪魁,周铨就感觉不对。
秦桧的像跪在岳飞墓前千载自是应当,但少了此人之像,实在是遗憾。
当周铨接到消息,赵构作为宣慰使来海州时,赵构本人已经乘车出了京师。
他虽然年少,却是极好学,在车舆之中,仍然手不释卷,而且他手中拿的书也很有意思,竟然就是一本《东海商会自然系列丛书之舆地广记》。
《东海商会自然系列丛书》,顾名思意,这一系列书乃是东海商会所资助编写,舆地广记的作者乃是欧阳忞,此人乃是欧阳修从孙,早就开始编撰这本舆地广记,后来得知东海商会资助此类自然从书出版,托人辗转找到周铨,周铨也不吝啬,直接将之编入丛书之中。
东海商会的印刷技术极高,不仅已经广泛使用铜活字、铅活字,而且在纸张和油墨上都进行了改进,每年投入这种改进的经费也不少。因此,这一系列丛书印出来之后,立刻极受欢迎。
“九大王可知,当初这书发行之后,有颇多儒师,或写信或上表,说是以此法印所谓自然丛书,乃是暴殄天物,当以此术印论语春秋等显学正道,方才相得益彰。当时周铨闻此,曾笑道孔圣著书之时尚未有纸,故此不敢以纸印之,请以竹简书论语春秋,方是显学正道。”
车舆之中,身为宣慰副使的给事中吴敏笑着说道,言语之中颇有亲近之意。
赵构坐正身,放下书徐徐说道:“周铨不甚喜儒家之说,他行的是管仲之道,故此不知,孔子述而不著,并未著书。”
他委婉地批评周铨读书不多,但又给周铨找了理由,吴敏心里更是一动。
这一路行来,他与赵构交往渐深,发觉这一位九大王虽是年幼,博闻好学聪慧强记,最难得的是,他言语中庸,颇有城府,简直不象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
赵佶几个儿子,太子迂正,嘉王聪惠轻佻,肃王沉稳多学,而这位九大王则是城府深厚。论起对各人的印象,吴敏不得不说,还是这位九大王看起来,颇有人主之相。
不过他没有细想,而是又谈起周铨:“臣与周制置打过两次交道,若别人说他看儒家书少,他不仅不怒,反而会喜。他说天下智者好儒术者多矣,好自然之学者不多,他宁为鸡首,成自然之学之集大成者,也不愿意跟在别人身后,抱残守缺拾人牙惠。”
赵构微微一笑,他听懂了吴敏的意思。
这是婉转地教他如何与周铨相处呢,毕竟吴敏在政争中虽然未执立场,但其与蔡京父子关系亲善,也算得上是东海商会的外围成员了。
他更希望大伙和气生财,而不是你争我夺。
但吴敏却不曾想过,赵构会不会听从他的劝告。
若是此行,只做到安抚周铨,那么对他赵构来说,能有什么意义?(。)</p>
《想看本书最新章节的书友们,百度搜索一下雲\来\阁,或手机访问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