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员大会结束,众人匆忙赶回家做饭,或者家里有八九岁往上的孩子,早就做好饭等父母爷奶回来吃。



    从大库回村的一路上,最风光的就是老王家人。几个妇女逮着东婶儿说:



    "你家老三现在可真出息,都当上小组长了。""你三儿媳也本事,看看,现在是大队的出纳员了。"“你将来有福喽~”



    东婶儿一脸得意,“我家老三从小就机灵,他媳妇儿在娘家就爱学习,会扒拉算盘呢,他们结婚之后满嘴的‘赵主任要求进步’,天天学习,我还说呢,都好大岁数了,学啥学啊,没想到还有这造化呢。"



    "真在家学习啊?"



    东婶儿理直气壮,“那还有假?要不然大队嘎哈不用老赵家的人,用我家老三和翠莲?”



    "这倒是,要说认字,老余家几个儿子也读过几年书呢。"



    王老三夫妻有本事得到活儿,可比跟赵柯走得近得到活儿,长脸。



    东婶儿说道:“咱不说别的,就赵柯那翻脸不认人的德性,要不是真有两把刷子,她谁都不惯着。"



    往难听说是翻脸不认人,往细想,那就是大公无私。



    但她这话,总归是不太好听。



    不远处,王老三听见后第一个反驳她:"妈,你对赵主任尊重些。"



    附近有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是嘞,年纪小,那也是咱大队的干部。”“正经为咱们村儿办实事呢。”“说话是得注意点儿,不能当一般小丫头对待。”



    一下子成了所有人的对立面,东婶儿无语:“行行行,我不说了。”



    说是不说,她紧接着又补了一句:“赵柯不是那种小心眼儿的人,说两句怕啥的。”



    这话,大家伙儿都认同,甭管谁跟赵柯起过冲突,事儿过了就过了,她之后在工作中都是一样对待,从来不给单独一家一户穿小鞋。



    这一点,村里有几家体验最深——刘广志家,赵二奶家,田桂枝家,老钱家..



    刘广志家——



    刘小宝一个人在院里玩儿,郑广梅边热饭边对刘广志念叨:



    "建学校



    ,小宝将来上学也冻不着。"“那乱七八糟的监督大队,我看就是胡搞!”"钱不到手里,哪是我的钱?大队那些人都让那个赵柯糊弄傻了!"



    刘广志坐在门口,一声儿不吭地听着。郑广梅说得生气,走过去推操他,“跟你说话呢,你没听见啊!”



    刘广志侧头,“那咋办?这玩意儿不是强制的,也亏不了,你要是不想借给大队,明天去跟大队说?"



    郑广梅气冲冲,"你咋不去说!你个大老爷们儿不出头!"刘广志默了默,"你不愿意,我去说也行。"



    郑广梅又不乐意了,"全村都借,就咱家不借,人家咋看咱们!"她指指刘小宝,"以后小宝去上学,咋看小宝!"



    "那你想咋整?"



    “我就是不顺气儿。”郑广梅解下围裙,甩到他身上,"你做饭去吧!"刘广志拿着围裙,忍了忍,自己围上,去热饭。



    赵二奶家——



    胡和志在回来的路上跟赵芳芳说了好些话,回到家,赵芳芳便跟赵二奶道:“奶,学校要是增加老师,和志应该有机会吧?"



    赵二奶瞥一眼他们关的死紧的小屋门,没好气道:“有没有机会还不得看他自个儿的本事吗?回回都我一个老婆子出头,那是我的本事儿,是他的吗?"



    人老成精,她活这么大岁数,只有她占人便宜,没有别人占她便宜的。为啥分红赔出去两块钱?还不是为了胡和志。



    同样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挑的读书人,赵柯能把一整个赵村儿盘起来,别的知青能为大队作出贡献,胡和志一个大老爷们儿连家都撑不起来!



    赵二奶说话刻薄:“又不是坐月子,成天缩在屋里头。”"奶~"赵芳芳不想她这么说丈夫。



    赵二奶戳她额头,恨铁不成钢,“你就是猪油蒙了心,村里哪个青年不比他强,没读过书咋地?好歹干活儿是一把好手,能养家!王老三跟你差不多大,当初咱家要是找他当女婿,现在我不也跟着风光?"



    赵芳芳后仰躲她的手,嘟嚷:“你以前不嫌老王家穷吗?”



    还说老王家底下的俩儿子就是冤种



    ,谁嫁过去得帮着老大老二养娃,还说东婶儿那夫妻俩不是好公婆……反正没一句好话。



    “我哪知道王老三那么有主意?”赵二奶想想就气恨,“我也是看走眼了!咱们祖孙都是睁眼儿瞎!男人没本事,屁用没有!"



    赵芳芳咬嘴唇,“那和志当老师……”



    赵二奶白她,"大队啥章程都不知道呢,再说学校还没盖出来,急个啥?"赵芳芳撒娇,"我就知道奶你不会不管我~"



    “都是俩孩子的妈了,还整这出儿。”赵二奶推她,没推动,便放任了,转而道,“我跟你说,到时候大队那个托儿所办起来,你就把咱家俩孙孙都送过去,咱俩都轻快儿。"



    赵芳芳迟疑,"用不着吧?苏苏到时候都能看弟弟了……"



    “看啥看,苏苏明年才五岁。”赵二奶瞪她,"咱家啥时候因为你是姑娘对你不好了?你少跟姓胡的学那些臭毛病,要像那头田桂枝家似的,你看赵柯那死丫头磕不磕砂你!"



    赵芳芳生孩子的时候有点儿难,好在去了公社,没出啥事儿,后来回家做月子做得挺好,现在才胖胖乎乎好模好样儿的。



    但这些,跟胡和志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再咋地,赵柯不比胡和志强?赵柯说话办事儿不比胡和志靠得住?真要有啥事儿,还得靠老赵家人儿出头!"



    赵二奶气焰盛,"这个家,他胡和志一个子儿不出,没资格说话!你也是,听我的!"赵芳芳无话可说。



    小屋里,胡和志听到老太太毫不掩饰地大嗓门儿,厌恨丛生。要不是为了过得轻松点儿,他怎么会娶赵芳芳,怎么会去忍受这样粗俗不堪的一家子.…



    过了一会儿,赵芳芳回屋,满眼歉疚,"和志,奶的话你别放在心上,她刀子嘴豆腐心,等到明年招老师,为了我她也不会不管的。"



    胡和志温和地安抚他:“我知道,奶奶说得也有些道理,我得自己有本事,你放心,我会努力准备的。"



    赵芳芳看一眼桌面上的书,崇拜地看着他,“我知道,你特别有文采,只是大家还没看见……”"谢谢你一直鼓励我。"胡和志抱住她,赵芳芳看不见他脸



    的一瞬间,表情冷下来……



    田桂枝家——



    田桂枝吃着女儿做的饭,碗筷叮叮咣咣不断发出声音。包奇志和包奇星兄弟俩都不怕,抢吃抢喝,心大的很。



    只有包小雨,一点儿动静都要抖一抖,头越埋越低,几乎要埋进碗里。终于,田桂枝男人包大伟不满了,"要饭呢?吃饭整这声儿那声儿的干啥?"田桂枝阴阳怪气,“我都没念过书,她一个丫头片子倒是好命,能去念书了。”包小雨呆住,傻傻地抬起头望着亲妈,她妈刚才说啥?念书?她、她没听错吧?



    田桂枝嫌弃地瞪她一眼。



    包小雨吓一跳,赶紧低下头。



    包大伟道:“大队都有规定了,咱还能说啥,除非你以后不想要大队的好处了。”



    咋可能不要。



    现在村儿里谁不知道他们大队以后会越来越好。



    田桂枝心里不舒坦,碗筷一放,"没胃口,不吃了!"包大伟拉着脸,“爱吃不吃,惯的你!”田桂枝下不来台,扭身往炕上一躺,背对着他们。



    包小雨小心翼翼地看向父亲,眼里充满期待,小声问:“爹,我、我是能去读书了吗?”“嗯。”包大伟补充道,"好好读,别浪费家里的钱,你得知道感恩,以后要回报家里。"包小雨迅速答应。



    包大伟看她一眼,"家里的活儿也别落下。"他说得理所当然,却从来不这样要求两个儿子。



    而包小雨没有任何不满。她就像是一只偷到一点剩饭的小老鼠,一点点幸福就足够她快乐,紧紧抱住是她唯一能做的。



    钱家——



    钱老头一有精神就躺在炕上骂声不断,连附近邻居家都能听见。



    钱婆子、钱俊、李梅三人回家听见,李梅抱怨,"咋又骂人,烦死了。"钱俊看向钱婆子,为难道:"妈,你能不能去劝劝爹?"



    钱婆子木然地看向儿子和儿媳。



    钱俊微微有些不自在,别开视线。



    r/>



    李梅得意,为老太太好拿捏。



    屋里,钱老头看见钱婆子,骂得更凶:“你去哪儿了?***,我***你!”



    他不可能起身打她。



    钱婆子坐在炕的另一侧,远离他,双眼无神地看着地面,不知道在想啥。钱老头气得捶炕:“你个死老婆子,你哑巴了吗!”钱婆子眼皮动了动,没有理会动弹不了的糟老头子,继续出神。



    她以前就是骂不还口,现在也是。



    隔天。



    赵新山和赵柯坐在大队办公室跟社员们签借条,赵芸芸在旁边儿打下手。牛会计和许副队长在大院儿库里给大家分粮。社员从大队办公室出去,去库房领完自家的粮,就可以直接回家。



    往年大队分粮的时候不会多说啥,不过今天,许副队长都会多嘱咐一句:“有人来借粮,不要太抹不开面儿,多顾着点儿自家。"



    社员们都答应着。



    等到分完最后一家粮,许副队长擦擦额头上的汗,"也不知道有没有用。"牛会计摇头,“我更担心有人贪心……”许副队长擦汗的手一顿,"不至于吧?"



    现在整个双山公社,就赵村儿大队粮多,亲朋借粮肯定少不了,万一有人贪粮食价高,偷偷出去卖……



    两个人对视一眼,都说不准,回到办公室便跟赵新山提了一嘴,"用不用再提醒一下?"



    "这事儿,咋好放在明面上说。"



    赵新山一有事儿就想抽口烟,当着赵柯赵芸芸的面儿,只能卷好放在鼻子底下嗅了嗅,又夹到耳朵上,



    牛会计转向赵柯,"赵柯,你咋看?"



    许副队长揪着眉头,"昨天就该连粮食一块儿扣一些,省得操心这些。"赵柯摇头,"分红的钱没拿到,要是粮再不全到手里,社员们得闹脾气。"许副队长放心不下,道:“不能放在明面上,我挨家嘱咐一下。”其他几人对视,赵新山道:“我也去吧。”牛会计说:“那我也走走。”



    赵新山对赵柯和赵芸芸道:"你俩就别去了,剩这两天,好好休息休息吧。"放假不积极,思想有问题。两个人一个赛一个的答应



    得痛快。



    不过赵芸芸在家躺着犯懒,赵柯没有彻底闲下来,下午她闲着没事儿,去村外大库溜达,就发现扫盲班多了一个人——知青方静。



    今天讲课的是庄兰,方静站在小黑板旁边,时不时帮着庄兰递递东西,或者主动写写板书,挤得



    苏丽梅只能干站着。



    赵柯微微挑眉。



    苏丽梅心里憋气,不咋专心,先看到赵柯,走向她。方静注意到她的动作,抬眼看过来,随即腼腆一笑。赵柯跟她点头示意,表情没有任何异样。



    苏丽梅走到赵柯身边儿,小声儿报告:今天早上,方静突然跟我俩说要参与进大队的扫盲工作。



    她脸上露出几分不满来,“我和庄兰做好教案,平时庄兰上课都是我助教,我上课就庄兰助教,方静现在突然插进来一脚,嘴上说要帮忙,分明就是捡现成的,凭啥啊?



    赵柯像是班主任查看课堂秩序,靠在门框上看着里面,平静地说:“我作为大队干部,肯定不反对知青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为农民扫盲的事业中来。



    苏丽梅委屈,“那我们就这么让她占便宜吗?谁不知道她的心思,肯定惦记明年增加的老师,想要表现。



    “你们之间的问题,你们自己得有能力处理。”赵柯余光注意到身后进来人,站直,拍拍她的肩,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考验,我希望不影响到社员们的学习。



    苏丽梅咬唇,“好吧。”



    方静表面上专心,实际一直注意着她们,猜测着两人在说什么。赵柯出去后,苏丽梅转身,对上她的视线,瞪她一眼。方静一副极其包容的模样,略显难过地垂下头。苏丽梅气得呼吸急促。



    另一头,傅杭进到库内,摘下帽子围巾,跟赵柯说烧砖的进度:“大窑烧出第一窑砖,还在晾,目前看,合格的成品有半窑,后面再调整,会有所增加,你要去看看吗?



    赵柯摇头,大队长他们闲不住,肯定会去瞧的。傅杭如实道:“这几天,他们去过不止一次了。”赵柯靠坐在余三舅搬过来的木匠工作台上,轻笑。



    br/>



    傅杭眸光一亮,那我们一起做饼干?你之前答应过。赵柯是答应过,爽快地应下:“行。”



    傅杭嘴角上扬,“那我明天让刘知青盯着,他一个人看窑完全没有问题,现在就是他在那儿看着。



    刘兴学相当有激情,巴不得傅杭不要抢他出风头的机会。



    “那明天我叫孩子们过来一起做。”赵柯也挺有兴致,笑弯眼,“我替他们谢谢傅知青。”傅杭低头看着她,轻声道:不用谢。



    赵柯回村儿,路过牛会计家,跟牛小强说了一声儿,让她明天通知孩子们。



    牛小强根本等不到明天,当天就东家走西家窜,挨个通知。他妈从扫盲班下课回来,找不见他,也没当回事儿。村里哪个小子不是成天在外面野,知道回家吃饭就行。



    而这一晚上,全村的孩子都没睡好,全都惦记着“做饼干”,第二天扒开眼睛就要往外跑,有的被家长揪住按在家里吃早饭,有的成功跑出去,然而到傅杭家院外才发现他们烟囱还没冒烟,只能遗憾回去。



    硬是捱到八点多,一群孩子涌向一个方向。村里大人问了一句,得知他们去哪儿,就没说啥。



    傅杭看到这么多孩子,怔了一下,才叫他们进院,低声叮嘱:声音小一些,赵主任还没起。孩子们看向赵柯的屋子,捂嘴点头。



    傅杭就近,摸了摸牛小强的头,招呼他们:先进屋,暖和暖和。



    一群孩子挤进屋,傅杭的房间挤得一点儿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好几个孩子只能站在厨房里。陈三儿蹲在灶坑前烧火,被一个小孩儿撞到,抬头看去。



    孩子们大多听家长说过陈三儿多“坏”,那个撞到他的孩子吓得不敢动,害怕地看着他,“对、对不起。



    陈三儿:……



    小孩儿快要吓哭。



    陈三儿脸颊的肌肉抽动两下,没作出什么和善表情,默默地转头,当作什么都没发生,继续烧火。



    那小孩儿傻站片刻,才缓缓挪动脚,挤到其他孩子中间,找到安全感。



    牛小强等得着急,“傅知青,赵主任啥时候起来啊?咱们先做饼干不行吗?”



    />当然不行。傅杭道:“你们上炕,把其他人让进来,我给你们讲故事,耐心等等。”



    那我去叫赵主任……



    “不行。”傅杭拒绝,她累了,多睡一会儿,不要打扰她。孩子们纵使急,也没有办法,只能听话。



    好在傅杭讲得故事十分有趣,渐渐地,孩子们便投入进去,听得入神。中途,傅杭去厨房吃了早饭,赵柯依然没出现。差不多十点钟,傅杭给他们讲完了两个科学探索的故事,赵柯才包裹严实的走进来。



    牛小强小小地抱怨:赵主任,你咋才来?



    不是没约时间吗?急什么?



    傅杭家屋里人多,还有点儿热,赵柯解下围巾,问:“开始吗?”炕上的孩子们急忙下地,地上的孩子们推挤着出去。娃太多了。



    傅杭拎出白面和糖。



    赵柯光动嘴不动手,指挥他们:都洗手,洗干净了再碰面。孩子们自力更生,一个接一个地洗手。



    傅杭给他和赵柯留了一瓢面,剩下的让孩子们分了。



    面板和盆不够,立马有家离得近的孩子蹭蹭跑出去,再抱着东西蹭蹭跑回来。傅杭给所有孩子讲解做饼干的步骤。孩子们纷纷动起手来,比他第一次熟练很多。



    傅杭有些庆幸他之前那一次的练习,否则要在赵柯面前丢脸了。



    “你别沾手,我来。”傅杭让赵柯坐,一个人忙活。



    可他即便练习过,和面的动作依然笨拙得很显眼。



    “还是我来吧。”



    赵柯看不过眼,拽过面盆,捏着面大力揉搓起来。她会做,就是一贯都有姐姐和妈,用不上她伸手。



    赵柯的手指纤长,傅杭盯着看了几眼,不自然地撇开,“我去掌模具。”



    还有模具?



    挺像样儿的啊。



    赵柯边揉面边侧头看。



    片刻后,傅杭洗完模具回来,留下一个,剩下的全都分给孩子们。他很不经意地放下模具,手指拨到面板角上。那是一个木制的心形模具。



    赵柯:……



    br/>



    傅杭瞥了她几眼,见她完全没有发现他的小心思,心里放松的同时,又不禁想叹气。在意的话,一点点不同寻常都会注意到放在心里.…



    赵柯可没那么多儿女心肠,跟孩子们一样儿,一心都在做饼干上。大家一起做好,等着傅杭点好外头的小密,一批一批地送出去烤。



    这次,傅杭控制好温度,没有烤糊,并且随着一批一批的饼干出炉,他火候控制地越来越好。亲手做的饼干,孩子们格外珍惜,只掰下一小块儿,塞进嘴里,细细品尝。



    傅杭问赵柯:“味道怎么样?”



    硬。也不酥。不过……赵柯笑道:“是甜的。”



    孩子们大多没吃过这种饼干,七嘴八舌,都觉得可能就是这样的味道,甜甜的很好吃。还有不少年纪更大或者更小的孩子没有来,傅杭让他们带回去分一分。孩子们纷纷道谢。



    牛小强吃过江米条,对这个饼干兴趣不大,留一份也只是想带回去给树根儿吃。他更好奇的是:“傅知青,那个窑能不能烤别的?”



    你想烤什么?应该可以。



    牛小强便跑过去跟几个小孩子说悄悄话,没多久,又跑回来,傅知青,你请我们吃饼干,我们也请你吃好吃的,你等我们回来!



    他说完,带着一群孩子风似的跑走。



    傅杭的院子里霎时便空了,只剩下赵柯和傅杭。



    你……



    傅杭想邀请赵柯进屋,但是想到两个人单独在屋里,又张不开口。赵柯则是爽利地说:“我先回家,等会儿再叫我。”



    好。



    傅杭的声音很轻,视线一直跟着她,直到她关上屋门,才收回来。刘知青说一起做饼干增加相处的时间,好像没什么用..一个半小时后,牛小强和几个孩子神神秘秘地返回来,喊傅杭出来点火。



    傅杭问是什么。



    牛小强捂紧碗,傅知青,你先别看,你肯定没吃过,特别香特别脆。



    傅杭好奇心不大,见他们不想说,不再追问,只冲着赵柯院子喊了一声,叫赵柯过来。赵柯重新裹严实出来,正好看见牛小强背对着傅杭,把什么东西倒进窑里。



    牛小强,你在弄什么?



    牛小强飞快地关上窑门,冲着她摇头,赵主任,等会儿你就知道了。



    不正常。



    赵柯盯着牛小强的神色,又看了看他手里的空碗,有了一点猜测。牛小强连忙把碗扣在肚子上,赵主任,你猜到了也先别说!傅杭终于有些奇怪起来,什么东西,这么神秘?



    赵柯看着他一无所知的眼神,微微勾起嘴角,决定替牛小强他们隐瞒,一会儿你就知道了,确实是好东西。



    傅杭带着疑惑,烧火。



    牛小强一直在旁边儿念叨:“傅知青,小点儿火,别烧坏了。”



    慢慢地,窑里隐隐散发出一点儿焦香,孩子们开始吞咽口水。



    差不多了吧?



    很容易熟的。



    “我记得也是……”



    傅杭一听,便收了火,挑开门。



    更大的香味儿溢散而出。



    傅杭戴着棉手套,抽出石板,一看清楚上面的东西,便呆住。



    那是一个个不到指节长的、乳白色的虫子,烤的焦黄,闻着香,看起来……难以言喻。可他即便一脸受到震撼的表情,也没有扔出去。



    赵柯好笑。



    牛小强他们口水泛滥,不断地推荐:“傅知青,你尝尝,特别好吃,你尝一口一定会上瘾的。”



    傅杭:并不会



    傅知青,这是我们刚才去抠的,很新鲜的。



    傅杭:看出来了。



    傅知青,你真的不尝尝吗……



    傅杭看着他们冻得发红的小手,不忍心浪费他们的心意,又实在下不了口。偏偏这群孩子不是恶作剧,他们是真心分享他们喜欢的东西。可怎么会有人吃虫子呢?怎么会有人吃虫子呢?



    傅杭带着深深的疑问,五官微微纠结,捏着筷子缓缓夹起一个。筷子夹住那一下,虫子烤得酥脆的表壳破碎。



    但再酥脆,它也是虫子。



    r/>



    嗯?



    傅杭睁开眼,慢慢嚼,好像……还行?



    哈哈哈哈……



    赵柯看着他的表情转变,笑不可抑,笑声极爽朗。傅杭看着她失神。



    好像也不是没有用,至少……她今天笑得很开心。

章节目录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张佳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97 第 97 章,七十年代妇女主任,笔趣阁并收藏七十年代妇女主任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