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小口深呼吸了一下,保持着平静无波的语气道:“赵括被赵兵杀了。”
朱襄停下脚步:“什么?!”
白起跟着朱襄停下脚步,道:“赵括在军中辱你为秦国奸细,说若他回到邯郸必定杀你,赵兵为你哗变,杀将投降。”
朱襄脸上的笑容淡去。
他双拳握紧,缓缓跪在了地上,然后狠狠砸在了泥土上。
白起站在朱襄身前,看着刚才在秦王面前也只是哽咽的朱襄现在声嘶力竭的痛哭,双手背在背后,轻轻叹了口气。
朱襄想要救下这群赵兵,更难了。
哪怕秦国将这些降卒放回赵国,他们杀了赵国贵族,照旧会被处死,甚至可能会连累满门。
……
伯夫等人翘首以盼朱襄的到来。
他们看到朱襄时,都忍不住不顾白起带来的秦兵,直接冲了过去。
秦兵本来很紧张,白起抬起手挥了挥,秦兵将武器收回,回到了白起的身后。
“朱襄公!”伯夫跑得最快。
除了眼眶有点红之外,完全看不出之前痛哭了很久的朱襄勉强让自己保持着轻松的微笑:“伯夫,你还活着?”
“我还活着,朱襄公,我还活着!”那位曾为朱襄当过不要钱的护卫,还给政儿编过草玩具的游侠儿激动道,“朱襄公,我……”
他说着,抬起手背捂住眼睛:“我、我没想到是你来救我们。”
“我来了,放心,我一定尽可能让你们活下来。”朱襄将浑身脏臭的伯夫抱住,轻轻拍着这个比他大几岁的游侠儿的背,“我们一起回赵国。”
伯夫哭道:“我、我可能回不了赵国了。”
他身边的人也低下头。
他们不后悔杀赵括。
若不是赵括,他们不会落到这种地步。而且赵括侮辱朱襄,侮辱唯一会来救他们的朱襄公,他们就算回到了过去,仍旧会杀了赵括!
只是杀了贵族,他们回不去了。
朱襄声音沉稳道:“回不去就留在这里。现在上党人都跑得差不多了,这么多空地,足够你们生活了。赵人和秦人都无所谓,我只想让你们活下来。我和秦王说,先帮他们种一季的土豆,补充他们的军粮,然后能回赵国的就和我回去,不能回赵国的就在这里分地,在这里过。”
朱襄使劲拍了拍伯夫的背,松开抱着伯夫的手:“别哭哭啼啼,你看天下士子,为了逃命去他国的那么多。你有本事,有田地,以后照旧种田当兵,有什么好怕的?上党离赵国不远,你们的亲人知道了消息,肯定也能偷偷过来。”
伯夫吸了吸鼻子:“他们真的能过来?”
朱襄道:“赵国现在没那么多兵管流民。你们不回去,我就说你们战亡了,不会有人怪罪你们的家人,而且说不定还有抚恤。你们能回去的人,肯定也不会告密。”
朱襄扫了一眼围观的赵兵,道:“如果没有伯夫杀了赵括,你们无法投降,不是被饿死,就是战死。你们能活着,都是因为他们杀了赵括。希望你们不要恩将仇报。”
一个赵兵立刻扯着嗓子道:“朱襄公,你放心!谁敢恩将仇报,我就去杀了他,然后也逃到上党来!”
“没错没错,我们赵人没有这样忘恩负义的人!”
“你就是朱襄公?好年轻啊,我还以为朱襄公肯定和我爹一样大。”
“年轻才好啊,年轻就这么厉害,朱襄公以后肯定能当大官!”
“朱襄公,你说我们该做什么,我们就做!”
“那个土豆多好吃啊,赵括那傻子就是不让我们吃!”
“朱襄公,廉将军还好吗?”
“呜呜呜,朱襄公,我们真的能得救吗?”
“相信朱襄公!”
“对啊,不相信朱襄公,我们还能相信谁?只有朱襄公来救我们。”
“朱襄公……”
“朱襄公!……”……
一声一声的“朱襄公”响起,认识朱襄的,不认识朱襄的,之前连朱襄名字都没听过的赵人们围在朱襄身边,用充满希冀和敬仰的眼神注视着朱襄。
声音嘈杂,朱襄已经听不清他们说什么。但他仍旧笑着回应,哪怕声音都沙哑了,也不断回应他们的“朱襄公”的呼喊。
白起站在赵人的包围中,心中丝毫不惧。
他想看看,朱襄要怎么指挥这十几万的赵人。
“好了,别喊了,朱襄公的声音都哑了!”
朱襄还未做什么,以伯夫为首的几个从兵卒升起来的底层将领开始主动维持秩序。
朱襄揉了揉嗓子,一个赵兵捧来一个脏兮兮的木头水筒。
朱襄没有嫌弃脏污,没有去想会不会生病,他接过水筒喝了一口水,将水筒还给那个赵兵,对那个赵兵道了一声谢。
那个赵兵乐得找不着北,被同袍踢了一下屁股,拽进了队列中。
“将赵军情况统计一下给我,我会重新编队列,换营地。”朱襄对伯夫道,“之后就当我是你们主将,如果违背军令,我有权力处罚你们。”
伯夫立刻道:“是。朱襄公放心!”
朱襄笑道:“有你帮我,我当然放心。”
伯夫回队列的脚步都是飘着的。周围人都用嫉妒的视线瞪他。
白起用眼神示意身旁亲卫。亲卫立刻呈上竹简。
他用结结巴巴的官话道:“朱襄公,我们有统计赵人的数量。”
朱襄接过竹简,用秦话道:“说秦话吧,我能听懂。我在语言方面的天赋还不错。”
他来了这个世界之后,记忆力变得异常好,学习语言十分顺利。
秦兵做出一副松了一口气的表情,切换回自家的方言后,语速流畅许多:“我们将军已经统计了赵军数量和剩余将领。”
朱襄再次道谢。
他打开竹简。这一卷竹简上只有投降的赵军将领的名字和赵军的数量。
赵军应该没投降多久,白起已经统计到这么多数据,已经非常厉害。
朱襄在心里叹息,就白起这个意识和能力,在这个时代或许是降维打击了。
“谢谢武安君。”朱襄道。
白起道:“需要我给你护卫吗?”
朱襄看向赵军,摇头:“我相信他们。”
白起提醒:“有支持你的人,也有憎恨你的人。小心为上。”
朱襄道:“我知道。不过我相信他们会想到这一点,会保护我的安全。我也想看看,有谁会跳出来刺杀我。”
白起见朱襄坚持,没继续给他塞护卫,只是叮嘱秦军看好这里。
他道:“我把你的人叫过来。只要不出这里,随你们怎么做。如果需要更多的地,再来告诉我。”
朱襄道:“好,谢武安君。”
白起转身离开。他身边的亲卫脚步都有些踟蹰。
“何事?”白起问道。
亲卫道:“武安君,真的不派人保护朱襄公吗?”
白起问道:“你们为何也叫他朱襄公?”
亲卫不好意思道:“听赵人说,朱襄公教平民种田,听着好厉害。武安君,如果朱襄公也教我们种田就好了。”
另一个亲卫道:“赵人能为了他杀将,他肯定是个很厉害的人。”
他身旁的人附和:“听说赵王都放弃了这些赵人,朱襄公没有官职,还来长平救人,当然厉害。”
秦兵们平时都沉默寡言,和他们打交道的赵国兵卒们还以为他们全部都是只会打仗的木头石头人。
在白起面前,他们突然活泼起来,你一言我一语,都没管武安君还在这里。
白起听着秦兵们对朱襄的推崇,心中不惊讶。
谁听到朱襄的事迹,不会心生敬意?
白起加快脚步走向主帐。
他身后的亲卫队列整齐地跟上,但嘴里还在叽叽喳喳,谈论那个特别厉害的朱襄公。
白起回到秦军营地,先让人带与朱襄一同来的人去赵兵营地,然后回到了主帐。
秦王还在那里看朱襄养育他曾孙的日记,一边看一边拍腿大笑。
白起看着秦王这模样,满腹的话突然说不出来了。
“怎么你一个人回来了?”秦王见白起回来,放下小册子,探头张望,“朱襄呢?”
白起道:“朱襄留在了赵军兵营。”
秦王皱眉:“你就把他留了下来?赵军中说不准有想引发降卒暴动,反抗秦军的人。他们会刺杀朱襄。”
白起道:“我提了,朱襄说他知道危险。”
秦王叹气:“这孩子……罢了,你派人暗中保护他。”
这孩子?君上都叫朱襄“孩子”了?
白起拖了个坐垫,坐到秦王身旁,默默组织语言。
秦王继续看日记:“有什么要和寡人说?”
白起问道:“君上真的要依照朱襄的计谋,用朱襄的死来打击赵国吗?”
秦王抬头看了白起一眼,然后继续看日记:“怎么?他自己都不在乎,你舍不得他死?”
白起道:“他去秦国,比他死在赵国,对秦国更有利。”
秦王道:“即使现在不打邯郸?”
白起道:“是。朱襄说的有道理,秦国确实应该休养几年。这些年打下的土地很多,但土地上的人还没有变成秦人。我只擅长打仗,不擅长其他。若朱襄到了秦国,或许能很快让他国人变成秦人。”
白起将秦兵对朱襄的推崇告知秦王:“我们的兵卒对赵人没有好感,也没有接受过朱襄的恩惠。他们仅仅听到朱襄的名声,就愿意称呼朱襄为‘朱襄公’,并且主动请求我派人去保护朱襄。我想其他平民也一样。”
朱襄停下脚步:“什么?!”
白起跟着朱襄停下脚步,道:“赵括在军中辱你为秦国奸细,说若他回到邯郸必定杀你,赵兵为你哗变,杀将投降。”
朱襄脸上的笑容淡去。
他双拳握紧,缓缓跪在了地上,然后狠狠砸在了泥土上。
白起站在朱襄身前,看着刚才在秦王面前也只是哽咽的朱襄现在声嘶力竭的痛哭,双手背在背后,轻轻叹了口气。
朱襄想要救下这群赵兵,更难了。
哪怕秦国将这些降卒放回赵国,他们杀了赵国贵族,照旧会被处死,甚至可能会连累满门。
……
伯夫等人翘首以盼朱襄的到来。
他们看到朱襄时,都忍不住不顾白起带来的秦兵,直接冲了过去。
秦兵本来很紧张,白起抬起手挥了挥,秦兵将武器收回,回到了白起的身后。
“朱襄公!”伯夫跑得最快。
除了眼眶有点红之外,完全看不出之前痛哭了很久的朱襄勉强让自己保持着轻松的微笑:“伯夫,你还活着?”
“我还活着,朱襄公,我还活着!”那位曾为朱襄当过不要钱的护卫,还给政儿编过草玩具的游侠儿激动道,“朱襄公,我……”
他说着,抬起手背捂住眼睛:“我、我没想到是你来救我们。”
“我来了,放心,我一定尽可能让你们活下来。”朱襄将浑身脏臭的伯夫抱住,轻轻拍着这个比他大几岁的游侠儿的背,“我们一起回赵国。”
伯夫哭道:“我、我可能回不了赵国了。”
他身边的人也低下头。
他们不后悔杀赵括。
若不是赵括,他们不会落到这种地步。而且赵括侮辱朱襄,侮辱唯一会来救他们的朱襄公,他们就算回到了过去,仍旧会杀了赵括!
只是杀了贵族,他们回不去了。
朱襄声音沉稳道:“回不去就留在这里。现在上党人都跑得差不多了,这么多空地,足够你们生活了。赵人和秦人都无所谓,我只想让你们活下来。我和秦王说,先帮他们种一季的土豆,补充他们的军粮,然后能回赵国的就和我回去,不能回赵国的就在这里分地,在这里过。”
朱襄使劲拍了拍伯夫的背,松开抱着伯夫的手:“别哭哭啼啼,你看天下士子,为了逃命去他国的那么多。你有本事,有田地,以后照旧种田当兵,有什么好怕的?上党离赵国不远,你们的亲人知道了消息,肯定也能偷偷过来。”
伯夫吸了吸鼻子:“他们真的能过来?”
朱襄道:“赵国现在没那么多兵管流民。你们不回去,我就说你们战亡了,不会有人怪罪你们的家人,而且说不定还有抚恤。你们能回去的人,肯定也不会告密。”
朱襄扫了一眼围观的赵兵,道:“如果没有伯夫杀了赵括,你们无法投降,不是被饿死,就是战死。你们能活着,都是因为他们杀了赵括。希望你们不要恩将仇报。”
一个赵兵立刻扯着嗓子道:“朱襄公,你放心!谁敢恩将仇报,我就去杀了他,然后也逃到上党来!”
“没错没错,我们赵人没有这样忘恩负义的人!”
“你就是朱襄公?好年轻啊,我还以为朱襄公肯定和我爹一样大。”
“年轻才好啊,年轻就这么厉害,朱襄公以后肯定能当大官!”
“朱襄公,你说我们该做什么,我们就做!”
“那个土豆多好吃啊,赵括那傻子就是不让我们吃!”
“朱襄公,廉将军还好吗?”
“呜呜呜,朱襄公,我们真的能得救吗?”
“相信朱襄公!”
“对啊,不相信朱襄公,我们还能相信谁?只有朱襄公来救我们。”
“朱襄公……”
“朱襄公!……”……
一声一声的“朱襄公”响起,认识朱襄的,不认识朱襄的,之前连朱襄名字都没听过的赵人们围在朱襄身边,用充满希冀和敬仰的眼神注视着朱襄。
声音嘈杂,朱襄已经听不清他们说什么。但他仍旧笑着回应,哪怕声音都沙哑了,也不断回应他们的“朱襄公”的呼喊。
白起站在赵人的包围中,心中丝毫不惧。
他想看看,朱襄要怎么指挥这十几万的赵人。
“好了,别喊了,朱襄公的声音都哑了!”
朱襄还未做什么,以伯夫为首的几个从兵卒升起来的底层将领开始主动维持秩序。
朱襄揉了揉嗓子,一个赵兵捧来一个脏兮兮的木头水筒。
朱襄没有嫌弃脏污,没有去想会不会生病,他接过水筒喝了一口水,将水筒还给那个赵兵,对那个赵兵道了一声谢。
那个赵兵乐得找不着北,被同袍踢了一下屁股,拽进了队列中。
“将赵军情况统计一下给我,我会重新编队列,换营地。”朱襄对伯夫道,“之后就当我是你们主将,如果违背军令,我有权力处罚你们。”
伯夫立刻道:“是。朱襄公放心!”
朱襄笑道:“有你帮我,我当然放心。”
伯夫回队列的脚步都是飘着的。周围人都用嫉妒的视线瞪他。
白起用眼神示意身旁亲卫。亲卫立刻呈上竹简。
他用结结巴巴的官话道:“朱襄公,我们有统计赵人的数量。”
朱襄接过竹简,用秦话道:“说秦话吧,我能听懂。我在语言方面的天赋还不错。”
他来了这个世界之后,记忆力变得异常好,学习语言十分顺利。
秦兵做出一副松了一口气的表情,切换回自家的方言后,语速流畅许多:“我们将军已经统计了赵军数量和剩余将领。”
朱襄再次道谢。
他打开竹简。这一卷竹简上只有投降的赵军将领的名字和赵军的数量。
赵军应该没投降多久,白起已经统计到这么多数据,已经非常厉害。
朱襄在心里叹息,就白起这个意识和能力,在这个时代或许是降维打击了。
“谢谢武安君。”朱襄道。
白起道:“需要我给你护卫吗?”
朱襄看向赵军,摇头:“我相信他们。”
白起提醒:“有支持你的人,也有憎恨你的人。小心为上。”
朱襄道:“我知道。不过我相信他们会想到这一点,会保护我的安全。我也想看看,有谁会跳出来刺杀我。”
白起见朱襄坚持,没继续给他塞护卫,只是叮嘱秦军看好这里。
他道:“我把你的人叫过来。只要不出这里,随你们怎么做。如果需要更多的地,再来告诉我。”
朱襄道:“好,谢武安君。”
白起转身离开。他身边的亲卫脚步都有些踟蹰。
“何事?”白起问道。
亲卫道:“武安君,真的不派人保护朱襄公吗?”
白起问道:“你们为何也叫他朱襄公?”
亲卫不好意思道:“听赵人说,朱襄公教平民种田,听着好厉害。武安君,如果朱襄公也教我们种田就好了。”
另一个亲卫道:“赵人能为了他杀将,他肯定是个很厉害的人。”
他身旁的人附和:“听说赵王都放弃了这些赵人,朱襄公没有官职,还来长平救人,当然厉害。”
秦兵们平时都沉默寡言,和他们打交道的赵国兵卒们还以为他们全部都是只会打仗的木头石头人。
在白起面前,他们突然活泼起来,你一言我一语,都没管武安君还在这里。
白起听着秦兵们对朱襄的推崇,心中不惊讶。
谁听到朱襄的事迹,不会心生敬意?
白起加快脚步走向主帐。
他身后的亲卫队列整齐地跟上,但嘴里还在叽叽喳喳,谈论那个特别厉害的朱襄公。
白起回到秦军营地,先让人带与朱襄一同来的人去赵兵营地,然后回到了主帐。
秦王还在那里看朱襄养育他曾孙的日记,一边看一边拍腿大笑。
白起看着秦王这模样,满腹的话突然说不出来了。
“怎么你一个人回来了?”秦王见白起回来,放下小册子,探头张望,“朱襄呢?”
白起道:“朱襄留在了赵军兵营。”
秦王皱眉:“你就把他留了下来?赵军中说不准有想引发降卒暴动,反抗秦军的人。他们会刺杀朱襄。”
白起道:“我提了,朱襄说他知道危险。”
秦王叹气:“这孩子……罢了,你派人暗中保护他。”
这孩子?君上都叫朱襄“孩子”了?
白起拖了个坐垫,坐到秦王身旁,默默组织语言。
秦王继续看日记:“有什么要和寡人说?”
白起问道:“君上真的要依照朱襄的计谋,用朱襄的死来打击赵国吗?”
秦王抬头看了白起一眼,然后继续看日记:“怎么?他自己都不在乎,你舍不得他死?”
白起道:“他去秦国,比他死在赵国,对秦国更有利。”
秦王道:“即使现在不打邯郸?”
白起道:“是。朱襄说的有道理,秦国确实应该休养几年。这些年打下的土地很多,但土地上的人还没有变成秦人。我只擅长打仗,不擅长其他。若朱襄到了秦国,或许能很快让他国人变成秦人。”
白起将秦兵对朱襄的推崇告知秦王:“我们的兵卒对赵人没有好感,也没有接受过朱襄的恩惠。他们仅仅听到朱襄的名声,就愿意称呼朱襄为‘朱襄公’,并且主动请求我派人去保护朱襄。我想其他平民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