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身为大汉皇帝,坐拥四海,但刘季其实从未踏足过燕赵大地的疆域,他对于这两个陌生的北方异姓国的控制,也属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遥控。



    这次,在赵王张敖与鲁元公主,还有赵地百官的亲自恭迎下,他第一次走进了位于邯郸城地势最高处的赵王宫。



    如今的赵王宫,是在旧时战国王宫的基础上翻修而成,共有西宫城、东宫城与北宫城三座庞大的宫室,呈品字形,形制宏伟。



    皇帝御驾亲临,赵王宫上下忙成一团,当晚,盛大的接风宴席,便设在西宫城中最宏伟的龙台殿中。



    赵王宫本就位于高地,而西宫城又是整个王城中地势最高的宫宇,自龙台向下俯瞰,但见眼前的邯郸城中为了迎接皇帝到来而张灯结彩,万家灯火,一片烟火气。



    “您再往西北边看,跨过那片山,就是匈奴人的地盘了。”



    指着远处苍茫暮色中黝黑横亘的连绵群山,站在殿外台阶上的赵丞相张苍,向一旁的刘季解释说,



    “等再过一阵,秋风秋雨一起,霜凋木叶,漫山的树叶黄了,远远看着,跟座金山似的。



    到那时,登上雁门关一望,北边的秋草全都黄了,金灿灿的,一眼看不到边际。”



    “你们之前送刘敬出发,走的就是雁门关?”



    刘季望着远处晦暗巨大的山脊,在脑中勾勒了一下北边萧索肃杀的秋日景色,又问,



    “雁门的守备,你看着还行吗?



    这次我旁观陈豨在西线的行事作战,持重沉稳,临阵不慌,倒是个可用之才。



    你和他在雁门和代地搭档了好几年,对他怎么看?”



    “陈豨守得不错,一刻都不敢懈怠。”



    张苍的语气有点沉重,



    “对我们这种长期在北边的人来说,每年秋草一黄,戍所上上下下全员的皮,就要绷紧了。



    这个时节,匈奴牧民一年的游牧劳务大概都做完了,壮劳力闲着没事做,加上牲畜都膘肥马壮,最适合集中大军南下劫掠。



    只是今年略有些不同,匈奴人至今还没有什么动静,多半是刘敬的功劳吧。”



    刘季刚想说什么,只觉得一股热意直冲鼻腔,口中又尝到阵阵腥气,他自己尚不以为意,却看到面前的张苍脸色骤变,一叠声地喊太医来。



    刘季伸手往脸上抹了一把,但见掌心处一片猩红,原来是鼻血不止,不远处的张敖闻声,忙疾奔过来,见状大惊,也不住地连声唤来今日王宫中当值的侍医。



    ***



    “不碍的,不碍的,一点鼻衄(nǜ)而已。”



    见众人一片手忙脚乱,刘季笑着摆摆手,



    “你们好歹也都是死人堆里杀出来的,一个个大惊小怪,简直荒唐。”



    随大军出征的太常太医令,与赵宫的侍医急匆匆跑上前来,一个用丝帕替刘季止血,一个跪着请脉、看舌苔。



    两人皱着眉嘀嘀咕咕了半天,结论是皇帝肺经火旺,上壅鼻窍,迫血妄行,于是慌慌张张开出了一份药方,却环顾四周,不知该交给谁。



    按照秦汉制度,太医开出的处方需经医丞审查通过,方可抓药;



    而配好的药物亦需经方丞验查,才能去尚药监煎制。



    可现在,洛阳宫中太医令开就的方子,若论起规制,似乎也不该由赵王宫的医丞来审。



    张苍见状,与陈平对视一眼,伸手接过了药方,说了声“我来审罢”,于是低头迅速一扫,又对太医令说,



    “大抵可用。



    只是,依在下之见,似可再加一味藕节,其性甘温,可凉血止血,生肌补心。”



    两位医官见丞相站出来担责,亦不住点头称是。



    “就按他说的办。”



    刘季捂着鼻子,脸色有点发白,瓮声瓮气地说。



    在场诸人中,属张苍最为博学,他是荀子的关门弟子,文学律历,算数天象,音律五行,无所不通,于医术也颇有钻研。



    听到皇帝发了话,张敖便催着医官去药藏府取药、煎药。



    “到底什么意思?”



    一旁的鲁元听不懂,关切地问,



    “很严重吗?”



    张苍答说,



    “估计是陛下连日亲征,奔波操劳,加上北地本就干燥,水土不服,才忽然血自鼻出。



    这血看着吓人,但血不归经,歇一歇,止住了就好。



    此处风大,陛下,咱们回殿内去吧。”



    刘季昂着头,一手依旧捂着鼻子,自眼角斜向下瞟了张苍一下,含糊不清地感慨道,



    “我记得,你本是阳武人,也算是在中原土生土长的。



    这些年来,被我一杆子支到边郡,成日喝风吃沙子,也没少生病吧。



    真是辛苦你了。”



    ***



    众人回殿内坐了,置上温酒热菜,重又开宴。



    刘季坐在上首尊位,身畔是张敖与鲁元,然后两列依次坐着各中央及赵国大员。



    半晌,热气腾腾的汤药煎好了,由宫人端上殿来。



    尝药监的小黄门上前,用一长柄大银匙,舀出了满满三大匙药汁,盛在一个小小漆碗中,仰头全部喝下,复又默默站回一旁。



    这是宫中用药的老规矩,每次尝药,至少要服下本次药量的二成,谨防下毒之人以微量毒药来谋害皇帝。



    只是,在洛阳宫时,除了尝药监的小宦官外,更需一名近臣郎官进行二次尝药,方见稳妥。



    此时此地,只能因陋就简,榻上的刘季往左右略撇了一眼,便伸出手去,示意宫人将药端来。



    鲁元发现舅舅吕释之在冲自己一个劲地猛使眼色,心下不明就里,明知他必是在提示什么,却终不得要领,只得睁大眼睛,怔怔地呆视他。



    忽然,坐在她身旁的张敖起身,从宫人手中接过药碗,连喝了两口,这才弯着腰,恭恭敬敬地将碗捧到刘季面前。



    刘季笑了,端起药碗一饮而尽,擦着嘴说,



    “这堆繁文缛节的礼数,你都是自哪里学来的?



    总不会是你爹教你的吧?”



    他又随手夹起身前鎏金铜棜案上的一块烤得外焦里嫩的牛肝,对张敖说,



    “这是我和你爹最爱吃的下酒菜,没想到今日又吃到了。



    只是,我俩当年不曾尝过西域胡椒的滋味,谁曾想,竟与炙牛肝如此相配。”



    见刘季心情大好,有闲情逸致话起家常来,吕释之扭脸看看坐在旁边的张苍,无奈地小声道,



    “瞧瞧人家,比起赵王来,我这甥女还是一团天真,怕不是个笨的?



    怎的同她母亲竟丝毫不像?”



    张苍叹道,



    “吃一堑,方能长一智,她还是跟头摔得不够啊。”

章节目录

武则天重生为吕雉之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酒酿番茄番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九十四章 尝药,武则天重生为吕雉之后,笔趣阁并收藏武则天重生为吕雉之后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