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领袖自居的斯大林看来,陈海松不仅仅是中国政府的外交特使,也是执行苏联外交使命的共产国际成员,给陈海松派工作人员是理所当然的,为的是及时了解他的行程、日常活动、接触的各国人物、重要的谈话声明,时刻提醒他保持革命立场,警卫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派一个陈海松认可的苏联英雄跟随当然是最好的结果。(小说文学网)
只是维嘉上尉,不,现在是维嘉少校的胳膊、肩部、头部多处负伤,虽然痊愈的很快,记忆力却有些损伤,许多来看望他的战友、领导他竟然都不认得了。既然陈海松喜欢他带去也行,秘密工作也不靠他,两个共产国际情报局的中国特工足够掌握他的所有行踪了。
就这样经过简单准备,一行七人乘坐苏联民航飞机途径华沙赶到了日内瓦,扔下一个震动世界的宣战声明、接受几大媒体采访后病倒在寓所。马文刚守着病房谢绝一切探视、采访,而陈海松却带着张勇、周强、维嘉改换身份乘坐民航飞机秘密抵达德国首都柏林。
各位书友应该还记得留希科夫刺杀小组里凶悍狡诈的巴扎洛夫受伤潜逃下落不明,其实八路军特战队员李强伪装的巴扎洛夫完成任务后摇身一变成了警卫部队上尉军官维嘉,就潜伏在‘绿色丛林’国家别墅区医院里接受最好的治疗,享受着英雄般的高级待遇。
突击行动开始后,李强藏在死角里用驳壳枪连续击毙‘九人小组’中的六个贴身保镖。击伤三个。掩护留希科夫、马尔哈库、斯尔科夫发起攻击。这时并不了解内情的马文刚、张勇、周强救主心切主动加入战团。他意识到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马文刚他们的事了,他必须趁着持续不了多久的混乱迅速离开交战区域,设法逃生潜伏。
此时,不认识他的周强一枪打在他漏在外面的胳膊上,不能再犹豫了,这帮特战队的战友下手可是又狠又准的,一咬牙从死角里纵身越过走廊撞碎双层玻璃窗落到楼外的草坪上。正好远处跑来一队内卫军,他灵机一动用俄语大声招呼他们过来掩护领袖消灭刺客。
内卫军见满脸是血的他也是穿着少校军衔的内卫军服,忙赶来支援,而他则退到不远的厨房,按理他应该从这里顺原路逃走,不过他记得陈海松的叮嘱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而且他也希望能和陈海松在一起,于是伪装现场制造出逃走的假象,躲在一边寻找机会。
又一队内卫军开过来,他发现带队的上尉身形长相与自己有七分相像。马上有了主意,大声指挥士兵向前支援。留下上尉躲在隐蔽处一边观察战场形势一边交谈了解这支部队的情况,突然出手弄昏了对方,迅速更换了军装,在真维嘉上尉脸旁放了颗手雷,迅速跳开。
在爆炸声中完成了身份转换,满脸是血跑回维嘉的部队,模仿维嘉的口音指挥两个排火力掩护,自己抱着一挺机枪带着一个排冲向锅炉房,那份悍勇极大地激励了被压制的内卫部队,一窝蜂地冲进锅炉房干掉了残敌,而他也不幸肩头、前额再次中弹,昏迷过去。
等他清醒过来已经是第二天下午,发现自己躺在宽敞明亮、条件优越的病房里,两个美丽的俄罗斯姑娘穿着得体的护士装坐在一旁等待他醒来,没有持枪的警卫、没有令人恐惧的契卡,看来自己临时借用的身份没有被识破,头上脸上身上的绷带可以抵消外貌上的差别,起码暂时是安全的,先养好伤再设法离开,心情一下放松下来,加上连续的奔波体力亏空很大,就又沉沉地睡去,直到第三天中午,护士换药牵动了伤口才把他唤醒。
美丽的护士看到高大魁梧的英雄醒了,高兴地凑过来亲吻他的脸颊向他表示问候和祝福,叫来医生为他做详细检查。很快内卫军利亚洛夫将军、桑德诺维奇上校赶来慰问,夸奖他是内卫军的骄傲,他的英勇维护了内卫军的荣誉,告诉他贝利亚同志为他报请了苏联英雄称号,内卫军决定晋升他的军衔为少校,希望他安心养病,出院后再安排他的工作岗位。
他并不认识这两位自己的直接领导,只是装作伤重的样子模仿维嘉的口音表示感谢,大致介绍了当时的战斗经过。后来又来了契卡调查战场情况,贝利亚也来看望,向他颁发了勋章和新军衔,勉励他好好养伤。团营领导也来祝贺,交谈中知道了整个战斗的细节。
美丽的护士一边医药护理照顾他的生活一边倾慕地请他讲述激动人心的战斗过程,热情地陪他聊天,介绍其他病房的英雄,从中他得知陈海松和他的警卫就在同一楼层不远的病房里疗伤,贝利亚同志、利亚洛夫将军、中国大使馆人员经常过去探望,伤很重痊愈的很快。
能够自由行走的李强忍了两天再也忍不住了,带着浓重的好奇心主动要去看看立下大功的中国同志,小护士们觉得这是英雄相惜的正常反应,陪着他来到中国伤员病房,通过特种兵手势表明身份,让马文刚等人异常惊讶,怎么苏联内卫军里也有咱们的特种兵?
此时陈海松虽然苏醒过来,却因体力精力消耗过大,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沉睡中运功疗伤。他们双方只能通过隐秘交流互相打探,被对方认出称为马中队长的马文刚这才知道他是前往绥芬河执行任务时上报牺牲了的国际中队的小队长李强,正在执行特殊任务。
马文刚是在开原认识李强的,不过他被编在别的中队,一起大闹过长春、哈尔滨,一同创建五常根据地。在拉林学习开飞机又相见。被战友们称为‘毛子’。后来听说去了国际中队,远东战役结束后得到了他阵亡的消息。没想到这个东北汉子在这里复活了,仔细辨认确认是他,特种兵有自己的规矩,不能随便打听各自的任务,装作初相识的样子交往。
以后几天天天都去,陈海松醒来时向马文刚等人介绍了李强的情况,确认了他的身份。解除了戒备关系越来越熟,只是碍于各自的身份语言交流存在障碍,直到陈海松恢复后担任翻译,他们才得以愉快地交流,彼此学习语言,很快成了好朋友,经常往来走动。
这么机智得力的一员虎将怎么能留在斯大林身边等着露出马脚,所以异常高兴的陈海松一直在考虑如何把他要到身边,现在总算有了机会,顺着斯大林想派人监视自己的意愿。以此人英勇、很像中国人不会引起外部猜疑为借口带出契卡密布的苏联,胜利归队。
陈海松秘密访问德国。对两国来说都很需要却都不能公开往来,德国需要顾及小心眼的日本盟友的感受,中国也不能刺激苏联、英国、法国的敏感神经,两国都刻意地保持低调。陈海松诈称养伤、金蝉脱壳就是为了摆脱苏联、日本等国情报机关的调查、跟踪。
一战以后德国在欧洲相当孤立,为了实现重振德意志的理想,迫切希望在亚洲找到一个能向德国提供粮食、矿产资源,有强大军力牵制苏联、英法美各国的精力、分散自己的压力的盟友,而东亚地区只有中国和日本具备这个能力,偏偏两个潜在的盟友之间严重对立。
起初德国比较倾向于中国,毕竟中国是一个土地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拥有两百万左右军队的大国,能够为德国提供扩军备战、发展军事工业所需要的粮食、煤炭、有色金属和其他物资,各路军阀大量采购德**事装备促进了德国工业的振兴与发展。
更重要的是中国也是英法主导的战后利益分配中的牺牲品,作为战胜国没有得到相应补偿,反而丢失了山东半岛的权益,应该是对英法等国有强烈不满、同样渴求大国地位的仇恨国家。而且苏联非法占有大片中国土地,接连挑唆边疆地区分离主义势力闹独立,大规模支持**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割据,中国深受其害应该是国际**同盟的积极参加者。
加上蒋先生对法西斯主义十分推崇,两国关系相当亲密,中央军中招募了数百名德**官帮助训练、制定作战计划,德械师的组建、淞沪南京间国防工事的构筑、花园口扒黄河以水为兵等计谋都是出自德国顾问的策划,德国商社遍布中国采购农副产品、矿产资源。
然而七七事变后中国不堪一击的虚弱表现暴露无遗,希特勒经过研读各类情报,相当后悔。发现被他寄予厚望,事实上处于分裂状态的中国非常落后、保守,庞大的人口基数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百分之九十的文盲、极低的劳动产出,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现代工业几乎空白,交通、水利、医疗状况惨不忍睹。
建设了几十年的军事工业充斥着**和低效,基础工业的落后导致无法满足军队的基本需求,别说飞机坦克了,连单发步枪、子弹、炸药都需要进口,与日本军队连续多年的争斗失败表明这支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军队指挥体系的混乱,作战意志的脆弱、战术素养的贫乏。
国内政治更是让人沮丧,缺乏强有力政治领袖统领的各方势力忙于扩充实力、抢占地盘,热衷于内部争斗,缺乏民族主义精神、对国家没有责任感的历届政府漠视边疆危机,延续着清朝以来领土不断离散的悲剧,对西方国家充满畏惧,根本没有向外扩张的想法和能力。
蒋介石只是一个羡慕法西斯主义领袖至上、高度集权的卑劣政客,根本没有掌握法西斯的真谛,没有钢铁的意志、过人的胆略、高明的策略、整体的规划,根本没有能力统帅这个有着光辉灿烂文明的国家形成统一的意志、共同的追求,最终演变成强大的竞争力。
他很不理解五年的合作、十几亿马克的款项除了几条铁路、十几个废柴一样的德械师外竟然没有留下一点像样的工业基础,进一步的调查发现1933年5月间,塞克特将军到达上海担任国民政府的资深顾问,为经济和军事发展提供建议,1934年8月‘中德原材料及农产品与工业及其他产品互换条约’签订,中国开始用战略性矿产换取德国的工业产品。
这个完全平等,双方享有相同的权利的易货贸易条约一直为中德合作起着良好的促进。这个时期,中国向德国提供的钨、锡、锰、铬等矿物完全满足德国的需要,几乎不用在英法控制的国际市场采购。而德国易货提供的采购物资中没有一件是工业生产设备,短视的光头委员长明显没有大胡子总书记看得长远,以剿共为名购买的全是武器装备和装具弹药。
在德国顾问法肯豪森强烈建议下1936年签订中德工业合作计划,这个计划由孔祥熙、朱家骅领衔的中国政府资源委员会与德国的合步楼公司即‘工业品贸易公司’共同负责。准备建设一个工业基地以抗衡日本,长期目标则是建设一个工业中心以供长期的工业发展。
计划确定对江西、广东、广西等地的战略物资钨、锑等矿产全部实行国家统管,集中开采稀有矿产换取德国的工业技术和生产装备,在湖北、湖南和四川等地建设钢铁工业、发电厂和其他化工厂。培养了一批受过高级教育的技术人员,用于建设这些国家计划。
然而这个足以改变中国命运的计划直到开战依然停留在纸上,地方政权抵制、中央政府人浮于事推脱搪塞,款项再次转变成枪炮弹药在一系列溃败的战役中消耗殆尽。最后蒋介石竟然为了一点点的枪炮与德国、中国、全世界共同的仇敌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这样的软弱无能的国家根本不足以保存自己,哪里有资格做英勇无畏,准备向整个世界发起挑战的日耳曼人的盟友!中国并不是他所需要的,其地位只是德国矿产资源供应国。(未完待续。。。)
<style type="text/css">
*{margin:0;padding:0}
{float:right; width:300px; height:250px; margin:6px}
#fenye{
height:24px;line-height:24px;margin-top:7px; margin-bottom:0px;clear:both;text-align:center}
#thumb{
height:24px;line-height:24px;overflow:hidden;text-align:left;font-size:14px;width:540px; margin:0 auto;
}
#thumb a{
font-size:14px;padding:3px 6px 3px 6px;margin:0 4px 0 4px;color:#333;border:1px #ccc solid;background-color:#eee;text-decoration:none;
}
#thumb a:hover{
border:1px #06c solid;color:#fff;background-color:#06c;
}
#thumb span{color:#999; font-size:12px}
</style>
只是维嘉上尉,不,现在是维嘉少校的胳膊、肩部、头部多处负伤,虽然痊愈的很快,记忆力却有些损伤,许多来看望他的战友、领导他竟然都不认得了。既然陈海松喜欢他带去也行,秘密工作也不靠他,两个共产国际情报局的中国特工足够掌握他的所有行踪了。
就这样经过简单准备,一行七人乘坐苏联民航飞机途径华沙赶到了日内瓦,扔下一个震动世界的宣战声明、接受几大媒体采访后病倒在寓所。马文刚守着病房谢绝一切探视、采访,而陈海松却带着张勇、周强、维嘉改换身份乘坐民航飞机秘密抵达德国首都柏林。
各位书友应该还记得留希科夫刺杀小组里凶悍狡诈的巴扎洛夫受伤潜逃下落不明,其实八路军特战队员李强伪装的巴扎洛夫完成任务后摇身一变成了警卫部队上尉军官维嘉,就潜伏在‘绿色丛林’国家别墅区医院里接受最好的治疗,享受着英雄般的高级待遇。
突击行动开始后,李强藏在死角里用驳壳枪连续击毙‘九人小组’中的六个贴身保镖。击伤三个。掩护留希科夫、马尔哈库、斯尔科夫发起攻击。这时并不了解内情的马文刚、张勇、周强救主心切主动加入战团。他意识到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剩下的就是马文刚他们的事了,他必须趁着持续不了多久的混乱迅速离开交战区域,设法逃生潜伏。
此时,不认识他的周强一枪打在他漏在外面的胳膊上,不能再犹豫了,这帮特战队的战友下手可是又狠又准的,一咬牙从死角里纵身越过走廊撞碎双层玻璃窗落到楼外的草坪上。正好远处跑来一队内卫军,他灵机一动用俄语大声招呼他们过来掩护领袖消灭刺客。
内卫军见满脸是血的他也是穿着少校军衔的内卫军服,忙赶来支援,而他则退到不远的厨房,按理他应该从这里顺原路逃走,不过他记得陈海松的叮嘱最危险的地方最安全,而且他也希望能和陈海松在一起,于是伪装现场制造出逃走的假象,躲在一边寻找机会。
又一队内卫军开过来,他发现带队的上尉身形长相与自己有七分相像。马上有了主意,大声指挥士兵向前支援。留下上尉躲在隐蔽处一边观察战场形势一边交谈了解这支部队的情况,突然出手弄昏了对方,迅速更换了军装,在真维嘉上尉脸旁放了颗手雷,迅速跳开。
在爆炸声中完成了身份转换,满脸是血跑回维嘉的部队,模仿维嘉的口音指挥两个排火力掩护,自己抱着一挺机枪带着一个排冲向锅炉房,那份悍勇极大地激励了被压制的内卫部队,一窝蜂地冲进锅炉房干掉了残敌,而他也不幸肩头、前额再次中弹,昏迷过去。
等他清醒过来已经是第二天下午,发现自己躺在宽敞明亮、条件优越的病房里,两个美丽的俄罗斯姑娘穿着得体的护士装坐在一旁等待他醒来,没有持枪的警卫、没有令人恐惧的契卡,看来自己临时借用的身份没有被识破,头上脸上身上的绷带可以抵消外貌上的差别,起码暂时是安全的,先养好伤再设法离开,心情一下放松下来,加上连续的奔波体力亏空很大,就又沉沉地睡去,直到第三天中午,护士换药牵动了伤口才把他唤醒。
美丽的护士看到高大魁梧的英雄醒了,高兴地凑过来亲吻他的脸颊向他表示问候和祝福,叫来医生为他做详细检查。很快内卫军利亚洛夫将军、桑德诺维奇上校赶来慰问,夸奖他是内卫军的骄傲,他的英勇维护了内卫军的荣誉,告诉他贝利亚同志为他报请了苏联英雄称号,内卫军决定晋升他的军衔为少校,希望他安心养病,出院后再安排他的工作岗位。
他并不认识这两位自己的直接领导,只是装作伤重的样子模仿维嘉的口音表示感谢,大致介绍了当时的战斗经过。后来又来了契卡调查战场情况,贝利亚也来看望,向他颁发了勋章和新军衔,勉励他好好养伤。团营领导也来祝贺,交谈中知道了整个战斗的细节。
美丽的护士一边医药护理照顾他的生活一边倾慕地请他讲述激动人心的战斗过程,热情地陪他聊天,介绍其他病房的英雄,从中他得知陈海松和他的警卫就在同一楼层不远的病房里疗伤,贝利亚同志、利亚洛夫将军、中国大使馆人员经常过去探望,伤很重痊愈的很快。
能够自由行走的李强忍了两天再也忍不住了,带着浓重的好奇心主动要去看看立下大功的中国同志,小护士们觉得这是英雄相惜的正常反应,陪着他来到中国伤员病房,通过特种兵手势表明身份,让马文刚等人异常惊讶,怎么苏联内卫军里也有咱们的特种兵?
此时陈海松虽然苏醒过来,却因体力精力消耗过大,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沉睡中运功疗伤。他们双方只能通过隐秘交流互相打探,被对方认出称为马中队长的马文刚这才知道他是前往绥芬河执行任务时上报牺牲了的国际中队的小队长李强,正在执行特殊任务。
马文刚是在开原认识李强的,不过他被编在别的中队,一起大闹过长春、哈尔滨,一同创建五常根据地。在拉林学习开飞机又相见。被战友们称为‘毛子’。后来听说去了国际中队,远东战役结束后得到了他阵亡的消息。没想到这个东北汉子在这里复活了,仔细辨认确认是他,特种兵有自己的规矩,不能随便打听各自的任务,装作初相识的样子交往。
以后几天天天都去,陈海松醒来时向马文刚等人介绍了李强的情况,确认了他的身份。解除了戒备关系越来越熟,只是碍于各自的身份语言交流存在障碍,直到陈海松恢复后担任翻译,他们才得以愉快地交流,彼此学习语言,很快成了好朋友,经常往来走动。
这么机智得力的一员虎将怎么能留在斯大林身边等着露出马脚,所以异常高兴的陈海松一直在考虑如何把他要到身边,现在总算有了机会,顺着斯大林想派人监视自己的意愿。以此人英勇、很像中国人不会引起外部猜疑为借口带出契卡密布的苏联,胜利归队。
陈海松秘密访问德国。对两国来说都很需要却都不能公开往来,德国需要顾及小心眼的日本盟友的感受,中国也不能刺激苏联、英国、法国的敏感神经,两国都刻意地保持低调。陈海松诈称养伤、金蝉脱壳就是为了摆脱苏联、日本等国情报机关的调查、跟踪。
一战以后德国在欧洲相当孤立,为了实现重振德意志的理想,迫切希望在亚洲找到一个能向德国提供粮食、矿产资源,有强大军力牵制苏联、英法美各国的精力、分散自己的压力的盟友,而东亚地区只有中国和日本具备这个能力,偏偏两个潜在的盟友之间严重对立。
起初德国比较倾向于中国,毕竟中国是一个土地辽阔、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拥有两百万左右军队的大国,能够为德国提供扩军备战、发展军事工业所需要的粮食、煤炭、有色金属和其他物资,各路军阀大量采购德**事装备促进了德国工业的振兴与发展。
更重要的是中国也是英法主导的战后利益分配中的牺牲品,作为战胜国没有得到相应补偿,反而丢失了山东半岛的权益,应该是对英法等国有强烈不满、同样渴求大国地位的仇恨国家。而且苏联非法占有大片中国土地,接连挑唆边疆地区分离主义势力闹独立,大规模支持**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割据,中国深受其害应该是国际**同盟的积极参加者。
加上蒋先生对法西斯主义十分推崇,两国关系相当亲密,中央军中招募了数百名德**官帮助训练、制定作战计划,德械师的组建、淞沪南京间国防工事的构筑、花园口扒黄河以水为兵等计谋都是出自德国顾问的策划,德国商社遍布中国采购农副产品、矿产资源。
然而七七事变后中国不堪一击的虚弱表现暴露无遗,希特勒经过研读各类情报,相当后悔。发现被他寄予厚望,事实上处于分裂状态的中国非常落后、保守,庞大的人口基数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百分之九十的文盲、极低的劳动产出,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现代工业几乎空白,交通、水利、医疗状况惨不忍睹。
建设了几十年的军事工业充斥着**和低效,基础工业的落后导致无法满足军队的基本需求,别说飞机坦克了,连单发步枪、子弹、炸药都需要进口,与日本军队连续多年的争斗失败表明这支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军队指挥体系的混乱,作战意志的脆弱、战术素养的贫乏。
国内政治更是让人沮丧,缺乏强有力政治领袖统领的各方势力忙于扩充实力、抢占地盘,热衷于内部争斗,缺乏民族主义精神、对国家没有责任感的历届政府漠视边疆危机,延续着清朝以来领土不断离散的悲剧,对西方国家充满畏惧,根本没有向外扩张的想法和能力。
蒋介石只是一个羡慕法西斯主义领袖至上、高度集权的卑劣政客,根本没有掌握法西斯的真谛,没有钢铁的意志、过人的胆略、高明的策略、整体的规划,根本没有能力统帅这个有着光辉灿烂文明的国家形成统一的意志、共同的追求,最终演变成强大的竞争力。
他很不理解五年的合作、十几亿马克的款项除了几条铁路、十几个废柴一样的德械师外竟然没有留下一点像样的工业基础,进一步的调查发现1933年5月间,塞克特将军到达上海担任国民政府的资深顾问,为经济和军事发展提供建议,1934年8月‘中德原材料及农产品与工业及其他产品互换条约’签订,中国开始用战略性矿产换取德国的工业产品。
这个完全平等,双方享有相同的权利的易货贸易条约一直为中德合作起着良好的促进。这个时期,中国向德国提供的钨、锡、锰、铬等矿物完全满足德国的需要,几乎不用在英法控制的国际市场采购。而德国易货提供的采购物资中没有一件是工业生产设备,短视的光头委员长明显没有大胡子总书记看得长远,以剿共为名购买的全是武器装备和装具弹药。
在德国顾问法肯豪森强烈建议下1936年签订中德工业合作计划,这个计划由孔祥熙、朱家骅领衔的中国政府资源委员会与德国的合步楼公司即‘工业品贸易公司’共同负责。准备建设一个工业基地以抗衡日本,长期目标则是建设一个工业中心以供长期的工业发展。
计划确定对江西、广东、广西等地的战略物资钨、锑等矿产全部实行国家统管,集中开采稀有矿产换取德国的工业技术和生产装备,在湖北、湖南和四川等地建设钢铁工业、发电厂和其他化工厂。培养了一批受过高级教育的技术人员,用于建设这些国家计划。
然而这个足以改变中国命运的计划直到开战依然停留在纸上,地方政权抵制、中央政府人浮于事推脱搪塞,款项再次转变成枪炮弹药在一系列溃败的战役中消耗殆尽。最后蒋介石竟然为了一点点的枪炮与德国、中国、全世界共同的仇敌苏联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这样的软弱无能的国家根本不足以保存自己,哪里有资格做英勇无畏,准备向整个世界发起挑战的日耳曼人的盟友!中国并不是他所需要的,其地位只是德国矿产资源供应国。(未完待续。。。)
<style type="text/css">
*{margin:0;padding:0}
{float:right; width:300px; height:250px; margin:6px}
#fenye{
height:24px;line-height:24px;margin-top:7px; margin-bottom:0px;clear:both;text-align:center}
#thumb{
height:24px;line-height:24px;overflow:hidden;text-align:left;font-size:14px;width:540px; margin:0 auto;
}
#thumb a{
font-size:14px;padding:3px 6px 3px 6px;margin:0 4px 0 4px;color:#333;border:1px #ccc solid;background-color:#eee;text-decoration:none;
}
#thumb a:hover{
border:1px #06c solid;color:#fff;background-color:#06c;
}
#thumb span{color:#999; font-size:12px}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