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陈海松拜访了国家元首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老人虽然笃信道教、佛教、基督教,淡泊名利处事豁达,然古稀之年遭逢战乱、自南京、洛阳、武汉至重庆辗转迁徙,心力憔悴,加之心系前线、迭闻败绩、寝食难安,以致形销骨立、面色枯槁,令陈海松心中不忍。【小说文学网】【叶*】【*】
按说林森是国民党中有名的**人士,孙中山逝世后不久出面组织13名中执委、监察委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的灵前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任会议主席。宣布取消**员的国民党党籍,分别开除**人谭平山、李大钊、毛-泽东等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候补中央执行委员职务,并取消他们的党籍。
会议通过了《取消**员的国民党党籍宣言》、《开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人李大钊等通电》、《取消政治委员案》等决议。断言如果不在国民党内实行清党,恐怕再过一年,青天白日之旗,必化为红色矣,在上海擅自建立新的国民党中央党部。
当时广州的汪精卫、胡汉民、蒋介石在国民党左派和**的要求下,开除了13人的党籍,直到四一二以后才得以恢复,28年当选参议会长、致力于修建南京中山陵,1932年国民党内部纷争,各方面都能接受而又具有崇高威望当选国民政府主席。
陈海松拿着林森签署的授命全权大使的委任书。自当前去拜访。王宠惠说别去了,老主席一向深居简出,为官处世奉行‘不争权揽利,不作威作福,不结党营私’的三不原则,早传出话来文官有事找汪精卫、朱家骅,武将有事找蒋介石。
说来也怪,从来不接待拜客的老主席竟破天荒地出门迎接这个**的年轻干部,一身长袍马褂,鹤发童颜。银须飘垂;一根手杖,一副眼镜,倒像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乡绅。如果不是胸佩青天白日的徽章,任谁也想不到他是堂堂一国元首。
陈海松恭恭敬敬地行礼问候。老主席客客气气地握手勉励,陈海松呈上一口铭刻皇室菊花徽章的日本军刀说是天皇赐给冈村宁次的,老主席欣然笑纳还抽出来鉴赏了一番,老少两人在不大的院落里喜笑颜开、谈笑风生,让一同前来的王宠惠大感惊讶。
老主席青年丧偶没有女,终身再未婚娶,家中只有两三老仆,平生洁身自好,生活力奉简约,素食淡饭、朴素至极。来到重庆官邸也是平常院落、偏于幽静。
客厅里窗明几净,四壁挂着名人字画、格物架上摆放着一生收集的金石古董,书橱里满是线装古籍,台案上摆放文房四宝,透出清淡风雅。( ·~ )
宾主落座,林森看着下手端坐的陈海松说:“老夫自1895年在台湾参加刘永福黑旗军起投身革命四十余年,致力于拯救民族危亡,期待着国家强盛、万民乐业,谁知到了今天这步田地,山河沦丧、避居西南。实在是愧对国家百姓!”
端坐倾听的陈海松看着这位国民政府里的圣人,心情很复杂,这就是中国最早一批民主革命者的真实写照,有梦想有激情、奋斗过妥协过、彷徨过退缩过,始终在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圈里套用资本主义的民主法治寻求理想中的煌煌盛世。
他们的革命热情、奉献精神、个人品质并不比**人的差。由于接受过系统的传统礼教、文化的熏陶,在做人、学识方面甚至超过许多泥腿**干部。可他们的奋斗每每以失败告终,与其说输给袁世凯、小日本、**,不如说是输给了自己。
他们习惯性地认为造成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是满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异族近三百年的残酷压迫湮灭了国人的尊严和进取心,天真地以为依靠精英阶层、知识阶层推翻了满清王朝就是革命的胜利,就可以顺利推行民族、民权、民生三大政策。
没有意识到束缚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是土地的高度集中、阻碍国家统一的是满脑成王败寇封建思想的统兵将领,最有革命愿望的是占人口总数九成以上的农民,没有向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宗法制度展开斗争的勇气和实际行动。
因为他们这些精英阶层、知识阶层就是从这个制度里走出来的,是这个制度的受益者,他们与这个貌似温情脉脉的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然努力地去维护他。
西山会议派其实只是最早发现**有铲除自己生存的社会基础的危险的一批老顽固,而两年以后蒋介石、汪精卫也被愈演愈烈的工农运动所震惊,不惜举起屠刀砍向并肩北伐的**人,固然**当初采取了许多过激的行为,但确实掀起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次**,证明**依靠工农、深入工农的策略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可是国民党人并没有从中得到启发,咬牙切齿地咒骂**是动摇国体的洪水猛兽、是数典忘宗的异端邪说,一味的穷追猛打,两个都不成熟、都很偏执的亲兄弟上演了十年的骨肉相残,其实都忘记了自己的理想,找不到实现理想的正确道路。[ ~]
要不是日本鬼的咄咄逼人,两家不知道还要打到什么时候。直到现在两大阵营依然缺乏认真反思的举动,暗地里相互敌视、厌恶,不是形势紧迫需要彼此联合,双方马上可以剑拔弩张、刀兵相向,真的是阶级立场造成的不可调和的观念冲突。
陈海松对这个倔强的老人的人格魅力充满钦佩,却对他以及他所在的党派的目光短浅、心胸狭窄、固步自封深感无奈。但他确实不希望两个中国最大的政党陷入仇视敌对当中削弱抗日的力量。不希望这些革命一辈的老人们继续背井离乡、晚年凄惶。
他诚恳地宽慰道:“主席何苦自责,您老不谋私利人品高尚、不慕名利万众景仰,屡受磨折矢志不渝,为国奔走操劳一生,不顾年迈体弱依然泛舟四海交联友邦、克己奉公苦撑危局,德显能彰惠及天下,堪称国人之骄傲、我辈之楷模。
国家的不幸非一朝一夕、一人一党一团体的错误,实在是辛亥以来中国民主革命不彻底、封建制度未摧毁、社会未发展、经济未振兴、军队未进步、政党思想未统一之故也,日本的侵略及**的失利也是中国社会各种矛盾总爆发的集中体现。
国家遭受了磨难,逼迫着民族开始了觉醒。国共合作就是转变的开端,我们两党军队在前方并肩作战已经初步阻止了侵略者前进的步伐,国民政府也开始有组织的整顿后方、编练军队、发展工业,中国革命开始走上了理性的、正确的轨道。
这样的形势来之不易。是我们从失败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内部要团结、自身要强大、民生要发展、战略要主动。中国的生存、发展的主动权一定要握在自己手里。
有了这样的认识,再加上两党高层的推动、政策的调整,动员起民众的力量,中国的强盛将指日可待,您老的毕生追求必将成为现实。海松请您老珍重贵体,不出十年,不,不出五年,我要带领中国新式陆军把小鬼赶下大海、光复河山!”
病病歪歪、情绪沮丧的老主席越听越兴奋。末了一拍茶几,慨然起身赞叹道:“许久没人说出这么慷慨激昂的话语了,就是介石、精卫也只是空谈志气难掩颓丧之情,唯有你说的有章法有谋略,老夫倒要好好活着,看那倭寇的可耻下场!
你不该去当大使,你应该留在前线,我虽不问政事,却也关心战局,**软弱涣散号令不一。开战以来败绩连连,好在有你们八路军从旁相助让鬼损兵折将。民间对你们八路军极为推崇,我是冲着你抗日英雄的名头接见你的,你给我说说前方战事。”
陈海松看老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不再反对国共合作很高兴。谦逊地说:“经过一年半的较量,**经受了磨练。改变了呆板的战术、提高了作战技能、加强了步炮、陆空之间的配合,学会了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进攻、防御之策,表现越来越好。
九江、信阳、洛阳几场作战我军伤亡数与歼敌数降到三比一以下,过去总要到五比一以上,弹药消耗数也降低很多,几场战役下来消灭鬼十二三万,弹药消耗不足原来淞沪、太原、南京、徐州的七成,可见部队战斗力有所提高。
这样再打个两三年,部队会越来越灵活机动,后方军事工业开始发挥作用,新型装备、自制弹药会让部队火力越来越强,那时我们就可以发起局部反攻。”
“你真的这么自信!我见介石、精卫总是愁眉不展,一个要说动苏联、英美出兵,一个提议展开和谈,你怎么会这么自信?不会是拿好话逗我老头吧!”
王宠惠忙插话说:“海松虽然年轻从来不乱讲话,我听周先生说,当初陈海松建议在平型关全歼第五师团,八路军高层意见很不统一,幸亏延安毛先生力排众议放手让海松施为结果牺牲不到一万毙敌两万活捉板垣,创造了首个大捷,振奋全国。
九江危如累卵,海松却要全歼11军三个师团两个旅团一个舰队一个飞行团,简直成了笑谈,好在蒋公豪迈说既然守也是败攻也可能败,不如攻一场泄泄火气。结果只用了10天就把11军团团包围,一个月让八万日军灰飞烟灭,成就了中**队的威名。
他拿下北平活捉了寺内寿一,挺进东北干掉了石原莞尔,炸了马公岛,逼死了21军司令官古庄干郎,力主在关中用兵活捉莲沼蕃。您说这样战绩是偶然的吗?没有宽阔的视野、精密的计算、老道的用兵能做到吗?连杨杰、白崇禧都自叹不如,岂会骗你?”
陈海松忙说:“说到军事理论造诣我比起那些老将军差远了,只是善于把集团敌人分散开来、战前消耗掉他的火力优势、捕捉鬼的弱点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歼灭而已,属于毫无章法的游击战、运动战,鬼不适应、**也不太习惯。”
林森很不解地问:“要说**的高级将领们也都不俗,全是保定陆军学校、云南讲武学堂、日本士官学校出来的,师旅两级也多是黄埔毕业的,他们怎么就做不到呢?”
“海松通过实际指挥感到,中**队战术落后,体质、单兵技能相差悬殊,在鬼的优势火力面前普遍缺乏自信,不敢组织迂回穿插和后方袭扰,只好单纯靠人数的优势组织阵地防御,然而防御中阵前阻碍不足、纵深不够、工事简陋,导致失利。
更主要的是**系统混乱、编制庞杂、军队私有、互不统属,将领们靠军队起家、靠军队立身,临阵多有私心、力求自保、作战敷衍,像王铭章、饶国华这样的拼命将军太少了,谁也不肯拼光自己的家底,往往缺乏韧性,甚至于临阵脱逃。
再一个也是政府赏罚不公、歧视杂牌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陈明仁指挥预备二师当初在九江打得很英勇,伤亡过半不但没有受到褒奖补充,反而因为是黔军杂牌被撤销编制,试想这样的结局下谁还敢去拼命,谁还敢受领有一定危险的任务。
所以,海松以为,**目前正在转型期,如果利用好这一段平稳期加大整编力度,严格训练单兵技术、重点演练宽正面大纵深的弹性防御战术、加强炮兵机动支援和空中掩护,就有可能在防御作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能有一到两个精锐兵团侧翼出击甚至于可以重创敌人进攻集团,顺势收复部分国土,与敌人进入僵持阶段。”
“你的这些想法没和介石说吗?我看很有道理值得**部队照此行事。”
“我已经把这些建议写成报告递交给白总长,请他转交军委会,我想蒋先生应该已经看到这份报告了。”
“你觉得**需要多久才能达到你说的程度?”
“这要看军委会的决心了,**系统太多,很难说都听军委会的,不过中央军系统应该可以率先进行这种编练,我听说蒋先生已经在武汉组织师以上干部进行战役培训,想来会有明显改观的。只要把注意力盯着鬼、心里想着失去的国土,**就会主动改变还是有希望的。就怕他们缺乏进取心、满足于偏安一隅,那就没救了。”
林森听出来陈海松的担心,倔强地说:“不会的,**是国家军队,没有理由放弃职责,老夫会敦促介石抓紧整训补充,**不能这样一直溃败下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style type="text/css">
*{margin:0;padding:0}
{float:right; width:300px; height:250px; margin:6px}
#fenye{
height:24px;line-height:24px;margin-top:7px; margin-bottom:0px;clear:both;text-align:center}
#thumb{
height:24px;line-height:24px;overflow:hidden;text-align:left;font-size:14px;width:540px; margin:0 auto;
}
#thumb a{
font-size:14px;padding:3px 6px 3px 6px;margin:0 4px 0 4px;color:#333;border:1px #ccc solid;background-color:#eee;text-decoration:none;
}
#thumb a:hover{
border:1px #06c solid;color:#fff;background-color:#06c;
}
#thumb span{color:#999; font-size:12px}
</style>
按说林森是国民党中有名的**人士,孙中山逝世后不久出面组织13名中执委、监察委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的灵前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任会议主席。宣布取消**员的国民党党籍,分别开除**人谭平山、李大钊、毛-泽东等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候补中央执行委员职务,并取消他们的党籍。
会议通过了《取消**员的国民党党籍宣言》、《开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人李大钊等通电》、《取消政治委员案》等决议。断言如果不在国民党内实行清党,恐怕再过一年,青天白日之旗,必化为红色矣,在上海擅自建立新的国民党中央党部。
当时广州的汪精卫、胡汉民、蒋介石在国民党左派和**的要求下,开除了13人的党籍,直到四一二以后才得以恢复,28年当选参议会长、致力于修建南京中山陵,1932年国民党内部纷争,各方面都能接受而又具有崇高威望当选国民政府主席。
陈海松拿着林森签署的授命全权大使的委任书。自当前去拜访。王宠惠说别去了,老主席一向深居简出,为官处世奉行‘不争权揽利,不作威作福,不结党营私’的三不原则,早传出话来文官有事找汪精卫、朱家骅,武将有事找蒋介石。
说来也怪,从来不接待拜客的老主席竟破天荒地出门迎接这个**的年轻干部,一身长袍马褂,鹤发童颜。银须飘垂;一根手杖,一副眼镜,倒像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乡绅。如果不是胸佩青天白日的徽章,任谁也想不到他是堂堂一国元首。
陈海松恭恭敬敬地行礼问候。老主席客客气气地握手勉励,陈海松呈上一口铭刻皇室菊花徽章的日本军刀说是天皇赐给冈村宁次的,老主席欣然笑纳还抽出来鉴赏了一番,老少两人在不大的院落里喜笑颜开、谈笑风生,让一同前来的王宠惠大感惊讶。
老主席青年丧偶没有女,终身再未婚娶,家中只有两三老仆,平生洁身自好,生活力奉简约,素食淡饭、朴素至极。来到重庆官邸也是平常院落、偏于幽静。
客厅里窗明几净,四壁挂着名人字画、格物架上摆放着一生收集的金石古董,书橱里满是线装古籍,台案上摆放文房四宝,透出清淡风雅。( ·~ )
宾主落座,林森看着下手端坐的陈海松说:“老夫自1895年在台湾参加刘永福黑旗军起投身革命四十余年,致力于拯救民族危亡,期待着国家强盛、万民乐业,谁知到了今天这步田地,山河沦丧、避居西南。实在是愧对国家百姓!”
端坐倾听的陈海松看着这位国民政府里的圣人,心情很复杂,这就是中国最早一批民主革命者的真实写照,有梦想有激情、奋斗过妥协过、彷徨过退缩过,始终在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圈里套用资本主义的民主法治寻求理想中的煌煌盛世。
他们的革命热情、奉献精神、个人品质并不比**人的差。由于接受过系统的传统礼教、文化的熏陶,在做人、学识方面甚至超过许多泥腿**干部。可他们的奋斗每每以失败告终,与其说输给袁世凯、小日本、**,不如说是输给了自己。
他们习惯性地认为造成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是满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异族近三百年的残酷压迫湮灭了国人的尊严和进取心,天真地以为依靠精英阶层、知识阶层推翻了满清王朝就是革命的胜利,就可以顺利推行民族、民权、民生三大政策。
没有意识到束缚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是土地的高度集中、阻碍国家统一的是满脑成王败寇封建思想的统兵将领,最有革命愿望的是占人口总数九成以上的农民,没有向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宗法制度展开斗争的勇气和实际行动。
因为他们这些精英阶层、知识阶层就是从这个制度里走出来的,是这个制度的受益者,他们与这个貌似温情脉脉的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然努力地去维护他。
西山会议派其实只是最早发现**有铲除自己生存的社会基础的危险的一批老顽固,而两年以后蒋介石、汪精卫也被愈演愈烈的工农运动所震惊,不惜举起屠刀砍向并肩北伐的**人,固然**当初采取了许多过激的行为,但确实掀起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次**,证明**依靠工农、深入工农的策略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
可是国民党人并没有从中得到启发,咬牙切齿地咒骂**是动摇国体的洪水猛兽、是数典忘宗的异端邪说,一味的穷追猛打,两个都不成熟、都很偏执的亲兄弟上演了十年的骨肉相残,其实都忘记了自己的理想,找不到实现理想的正确道路。[ ~]
要不是日本鬼的咄咄逼人,两家不知道还要打到什么时候。直到现在两大阵营依然缺乏认真反思的举动,暗地里相互敌视、厌恶,不是形势紧迫需要彼此联合,双方马上可以剑拔弩张、刀兵相向,真的是阶级立场造成的不可调和的观念冲突。
陈海松对这个倔强的老人的人格魅力充满钦佩,却对他以及他所在的党派的目光短浅、心胸狭窄、固步自封深感无奈。但他确实不希望两个中国最大的政党陷入仇视敌对当中削弱抗日的力量。不希望这些革命一辈的老人们继续背井离乡、晚年凄惶。
他诚恳地宽慰道:“主席何苦自责,您老不谋私利人品高尚、不慕名利万众景仰,屡受磨折矢志不渝,为国奔走操劳一生,不顾年迈体弱依然泛舟四海交联友邦、克己奉公苦撑危局,德显能彰惠及天下,堪称国人之骄傲、我辈之楷模。
国家的不幸非一朝一夕、一人一党一团体的错误,实在是辛亥以来中国民主革命不彻底、封建制度未摧毁、社会未发展、经济未振兴、军队未进步、政党思想未统一之故也,日本的侵略及**的失利也是中国社会各种矛盾总爆发的集中体现。
国家遭受了磨难,逼迫着民族开始了觉醒。国共合作就是转变的开端,我们两党军队在前方并肩作战已经初步阻止了侵略者前进的步伐,国民政府也开始有组织的整顿后方、编练军队、发展工业,中国革命开始走上了理性的、正确的轨道。
这样的形势来之不易。是我们从失败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内部要团结、自身要强大、民生要发展、战略要主动。中国的生存、发展的主动权一定要握在自己手里。
有了这样的认识,再加上两党高层的推动、政策的调整,动员起民众的力量,中国的强盛将指日可待,您老的毕生追求必将成为现实。海松请您老珍重贵体,不出十年,不,不出五年,我要带领中国新式陆军把小鬼赶下大海、光复河山!”
病病歪歪、情绪沮丧的老主席越听越兴奋。末了一拍茶几,慨然起身赞叹道:“许久没人说出这么慷慨激昂的话语了,就是介石、精卫也只是空谈志气难掩颓丧之情,唯有你说的有章法有谋略,老夫倒要好好活着,看那倭寇的可耻下场!
你不该去当大使,你应该留在前线,我虽不问政事,却也关心战局,**软弱涣散号令不一。开战以来败绩连连,好在有你们八路军从旁相助让鬼损兵折将。民间对你们八路军极为推崇,我是冲着你抗日英雄的名头接见你的,你给我说说前方战事。”
陈海松看老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不再反对国共合作很高兴。谦逊地说:“经过一年半的较量,**经受了磨练。改变了呆板的战术、提高了作战技能、加强了步炮、陆空之间的配合,学会了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进攻、防御之策,表现越来越好。
九江、信阳、洛阳几场作战我军伤亡数与歼敌数降到三比一以下,过去总要到五比一以上,弹药消耗数也降低很多,几场战役下来消灭鬼十二三万,弹药消耗不足原来淞沪、太原、南京、徐州的七成,可见部队战斗力有所提高。
这样再打个两三年,部队会越来越灵活机动,后方军事工业开始发挥作用,新型装备、自制弹药会让部队火力越来越强,那时我们就可以发起局部反攻。”
“你真的这么自信!我见介石、精卫总是愁眉不展,一个要说动苏联、英美出兵,一个提议展开和谈,你怎么会这么自信?不会是拿好话逗我老头吧!”
王宠惠忙插话说:“海松虽然年轻从来不乱讲话,我听周先生说,当初陈海松建议在平型关全歼第五师团,八路军高层意见很不统一,幸亏延安毛先生力排众议放手让海松施为结果牺牲不到一万毙敌两万活捉板垣,创造了首个大捷,振奋全国。
九江危如累卵,海松却要全歼11军三个师团两个旅团一个舰队一个飞行团,简直成了笑谈,好在蒋公豪迈说既然守也是败攻也可能败,不如攻一场泄泄火气。结果只用了10天就把11军团团包围,一个月让八万日军灰飞烟灭,成就了中**队的威名。
他拿下北平活捉了寺内寿一,挺进东北干掉了石原莞尔,炸了马公岛,逼死了21军司令官古庄干郎,力主在关中用兵活捉莲沼蕃。您说这样战绩是偶然的吗?没有宽阔的视野、精密的计算、老道的用兵能做到吗?连杨杰、白崇禧都自叹不如,岂会骗你?”
陈海松忙说:“说到军事理论造诣我比起那些老将军差远了,只是善于把集团敌人分散开来、战前消耗掉他的火力优势、捕捉鬼的弱点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歼灭而已,属于毫无章法的游击战、运动战,鬼不适应、**也不太习惯。”
林森很不解地问:“要说**的高级将领们也都不俗,全是保定陆军学校、云南讲武学堂、日本士官学校出来的,师旅两级也多是黄埔毕业的,他们怎么就做不到呢?”
“海松通过实际指挥感到,中**队战术落后,体质、单兵技能相差悬殊,在鬼的优势火力面前普遍缺乏自信,不敢组织迂回穿插和后方袭扰,只好单纯靠人数的优势组织阵地防御,然而防御中阵前阻碍不足、纵深不够、工事简陋,导致失利。
更主要的是**系统混乱、编制庞杂、军队私有、互不统属,将领们靠军队起家、靠军队立身,临阵多有私心、力求自保、作战敷衍,像王铭章、饶国华这样的拼命将军太少了,谁也不肯拼光自己的家底,往往缺乏韧性,甚至于临阵脱逃。
再一个也是政府赏罚不公、歧视杂牌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陈明仁指挥预备二师当初在九江打得很英勇,伤亡过半不但没有受到褒奖补充,反而因为是黔军杂牌被撤销编制,试想这样的结局下谁还敢去拼命,谁还敢受领有一定危险的任务。
所以,海松以为,**目前正在转型期,如果利用好这一段平稳期加大整编力度,严格训练单兵技术、重点演练宽正面大纵深的弹性防御战术、加强炮兵机动支援和空中掩护,就有可能在防御作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能有一到两个精锐兵团侧翼出击甚至于可以重创敌人进攻集团,顺势收复部分国土,与敌人进入僵持阶段。”
“你的这些想法没和介石说吗?我看很有道理值得**部队照此行事。”
“我已经把这些建议写成报告递交给白总长,请他转交军委会,我想蒋先生应该已经看到这份报告了。”
“你觉得**需要多久才能达到你说的程度?”
“这要看军委会的决心了,**系统太多,很难说都听军委会的,不过中央军系统应该可以率先进行这种编练,我听说蒋先生已经在武汉组织师以上干部进行战役培训,想来会有明显改观的。只要把注意力盯着鬼、心里想着失去的国土,**就会主动改变还是有希望的。就怕他们缺乏进取心、满足于偏安一隅,那就没救了。”
林森听出来陈海松的担心,倔强地说:“不会的,**是国家军队,没有理由放弃职责,老夫会敦促介石抓紧整训补充,**不能这样一直溃败下去!”(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style type="text/css">
*{margin:0;padding:0}
{float:right; width:300px; height:250px; margin:6px}
#fenye{
height:24px;line-height:24px;margin-top:7px; margin-bottom:0px;clear:both;text-align:center}
#thumb{
height:24px;line-height:24px;overflow:hidden;text-align:left;font-size:14px;width:540px; margin:0 auto;
}
#thumb a{
font-size:14px;padding:3px 6px 3px 6px;margin:0 4px 0 4px;color:#333;border:1px #ccc solid;background-color:#eee;text-decoration:none;
}
#thumb a:hover{
border:1px #06c solid;color:#fff;background-color:#06c;
}
#thumb span{color:#999; font-size:12px}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