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明走在已经非常熟悉的道路上,心中还在思索着如何回到家中,向母亲讲述着刚刚得知的内容,而且自己又要做何选择呢?



    心事重重下,黄昏余光中,庭院的门户已经远远可以望见了。而此时,只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倚门瞭望着,却是母亲刘氏,定是担心自己为什么未按照往日的时辰回归家中?在忧虑反复下,终于在织机上,再也坐也不下,起身来到院门瞭望等候。



    李母等候时,已经决定了,只要儿子在一刻钟还不返回,她就要向私塾寻找了呀。



    看到母亲的身影,李中明脚下不禁加快了步伐。快步来到母亲面前,躬身行礼道:“让母亲担心忧虑了,今日下学,先生留我谈了一些事情,正要向母亲禀告商议后,才能决断。”



    说着,来到李母的身边,扶着母亲,母子两人往院内走去。一边走,一边还安慰着母亲,说并不是什么坏事,让母亲不要担心。



    待母亲在屋内坐定,慢慢的将朱夫子告诉自己的内容,一五一十的讲于母亲。李母认真仔细地倾听着,待儿子讲完才,问到:“明儿,你心中有何打算呢?母亲作为妇孺,见识浅薄,所知有限,唯一能做的,便是努力支持你的学业。”



    “母亲,在回来的路上,我就衡量思索。贡举之中,进士科虽然清贵,前途远大,可是诗赋文章不仅需要才情高绝,还需要名人鸿儒举荐传名。此外,俗话说,文章历来是文无第一。所以,对于我等贫寒之家,并不是很好的选择。”



    “反而是诸科,经文疏义,虽然浩渺蘩杂,但是对错分明,无需众人口舌相争。”李中明向母亲告知着心中所想。



    “明儿,你想的很有道理”,李母赞同着,她能明白,将对于进士科的缥缈虚无,诸科的清楚踏实,确实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李中明接下来继续倾述着,“诸科中,我想选择五经科或者九经科,五经科的考取难度要小些,但是九经科对录取后的发展,助益更大。故而两者,我一时也决定不下,不知道母亲又有何想?”



    李母思索着,“明儿,娘亲倒是希望你能择选九经科,非是娘亲不心痛你读书辛苦,而是你想九经科,所学甚多甚杂,为诸科中最难者,我想选择的人数,定然人数较少一些,此后考取的可能性才会更大。”



    听着母亲的想法,李中明也告诉着母亲的心里话,“母亲,实话说,我在心中也是偏向于九经科。我是这样想的,世人都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由此观之,多读些书总是好的。尤其是我们这些贫苦之家,如果我能多学一些,即便我不能考取共鸣,那么也能为家中积攒下诗书典籍,增长家中的文韵之气,这对于下一代也是好的。”



    听到儿子虽然年小,却能想得如此长远,李母不禁喜极而泣。



    看到母亲突然间就哭了起来,李中明顿时手忙脚乱起来,连忙起身宽慰询问着母亲,怎会如此。



    看着儿子笨拙的模样,李母也慢慢止住了眼泪,反而说道:“明儿,无需担心,我只是高兴我儿思虑长远,不负你父亲的期盼。既然决定了,就不能总是三心二意,反反复复。你只需用心念书,其他的,自有为母来处理,无需你来管,徒尔耗费心力。”



    “好了,去温习你的功课去吧,为娘去准备饭食”,说完,李母便起身朝着厨房走去。



    李中明了解到母亲哭泣的原因后,也放下了心。同时,既然有了决定,李中明便不再将选择的烦恼放在心上。而是开始温习着今日的新学的知识。



    温经临字,李中明凌乱的心也慢慢安静了下来。他明白,即便选择五经科,考取及第的可能性也不会大多少。但是,世事难料,李中明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李母很快就准备好了晚饭,就立即招呼李中明上桌吃饭。李中明边吃着碗里的粥,边向母亲打听着家中、村中的事务,看看自己是否也尽份心,出份力。



    李母也知道在村中生活,只靠一家一户是使不得的,邻里、村里之间都要相互帮助,遇到麻烦事,均要出工、出力或者出物,甚至还要出钱。只有这样村中、邻里之间才能团结一心。



    不然遇到困难,一个家庭很难从困境的泥潭中脱离出身。这些都是乡野之民,多年间验证过的生存智慧。



    “明儿,无需担心,如今世道虽然艰辛,可是当今天子官家仁慈爱民,轻易从不劳民。故而,只要无有天灾水害,咱们乡下每日也不过是些邻里间的争吵纠葛罢了,无有什么大事发生。你还年幼,需一心专注学业,那些琐事就不要再放在心上了”,李母告诫着儿子。



    “好的,母亲,我定会牢记你的教诲”,李中明保证着。



    看到儿子不再为此纠缠,李母的面容也不由轻松了起来。



    快速吃过晚饭,李中明帮着母亲收拾完厨物,便开始继续着温书临字,当下天光还算大亮,还无需点灯照明。而李母想到儿子的举业定会花费不菲,也回到织机上,手上的速度亦不由又加快了几分。



    就这样,母子二人各怀着自己的心事和目标,都为着这个家努力着,奋斗着。这样一幅母子相映的画面,在多年后,不仅依旧印在李中明心中,还被他请来名师巨匠绘画了下来,作为传家之物代代相传。



    而这卷绘画甚至还引得后世官家的听闻,为了酬谢李家的大功,还亲自御书题字,加盖宝印。使得一件平凡之物,真的成为了传世的珍稀之宝。这也使得李家在历次国家危难之际,均忘而惜身,忠义报国。



    时光如同美人迟暮,走得总是那么快。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可是这并未影响李氏母子二人手下的动作。



    李母依旧飞梭走线,连续不绝。而李中明此时已经将白日的经文背诵下来,就这样在黑暗中,将经文在石板上边诵边写起来。



    黑夜漫漫,母子二人依旧持续到昨日的时辰,才回房休息。



    等到第二日,依旧如同往日,操练导引,吃粥,整理仪容,一切都按部就班。



    来到私塾,将书箱放置好,便找到朱夫子,将母子二人商议后的决定,告知了他。听完李中明的述说,朱夫子便示意他,自己已经知道了,让他回去继续温书背诵。



    就这样往后的每日里,李中明随着朱夫子学经了义,临摹字帖,时光就在私塾和家中来回轮转着。



    而随着李中明一岁又一岁的长大,他的学习进程也在日渐增长,学习进度也在日益加快。

章节目录

从乡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饮水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3、决断,从乡行,笔趣阁并收藏从乡行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